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LIPOPGE1)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代学忠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治疗组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予静滴LIPOPGE1 10微克/每日,及丹参,能量合剂。对照组36例仅予丹参及能量合剂治疗,两组连续用药12天观察疗...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探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方法:治疗组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予静滴LIPOPGE1 10微克/每日,及丹参,能量合剂。对照组36例仅予丹参及能量合剂治疗,两组连续用药12天观察疗效。结果:用(LIPOPGE1)治疗组显效率47.3%。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22.2%,有效率66%,两组显效率对比P<0.05临床治疗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列腺素E脂微球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前列腺素E1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明澄 阮标 +3 位作者 代学忠 鲍学钰 周杨 邓芳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了解咽旁间隙的解剖结构,提高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3年。结果:完整切除肿瘤34例,2例为部分切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5例。结... 目的:了解咽旁间隙的解剖结构,提高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6月-3年。结果:完整切除肿瘤34例,2例为部分切除。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5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咽旁间隙肿瘤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肿瘤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的诊断与治疗
3
作者 邢勤玲 屈绍平 代学忠 《云南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喉癌 诊断 治疗 喉切除手术 适应症 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侧切开术联合鼻内镜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被引量:2
4
作者 代学忠 何晓光 +2 位作者 周扬 鲍学钰 邓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5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联合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14例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例,先行常规的或变通的鼻侧切开术切除大块肿物,同时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深在、隐蔽的、可疑肿瘤残余的部分(如筛顶、嗅裂、... 目的探讨鼻内镜技术联合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14例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病例,先行常规的或变通的鼻侧切开术切除大块肿物,同时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对深在、隐蔽的、可疑肿瘤残余的部分(如筛顶、嗅裂、额隐窝、颅底及纸样板等处)在鼻内镜下以仔细的探查、打磨、烧灼等方式彻底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内镜下修复颅底缺损及脑脊液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横纹肌肉瘤1例复发,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颅内侵犯复发并颈淋巴结转移,其中有2例死亡(1例腺样囊性癌复发肺转移死亡,1例黑色素瘤生存11个月发现颅内复发转移后死亡)。结论鼻内镜技术联合鼻侧切开术治疗位于前颅底的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是可行的,它能弥补传统鼻侧切开术对颅底及隐蔽深在部位(如筛顶、嗅裂、上鼻道、翼腭窝、硬脑膜等处)不能清楚地观察,以致很难做到完整切除肿物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侧切开术 鼻内镜技术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内镜辅助手术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代学忠 何晓光 +3 位作者 解继明 周扬 鲍学钰 邓芳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总结13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内镜辅助传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4年4月~2014年10月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肿瘤患者13例,其中1例行单纯鼻内镜下切除,1例行颅面联合,9例行常规的或变通的鼻侧切开术,2例行上颌骨全切术。... 目的 总结13例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内镜辅助传统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2004年4月~2014年10月确诊为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肿瘤患者13例,其中1例行单纯鼻内镜下切除,1例行颅面联合,9例行常规的或变通的鼻侧切开术,2例行上颌骨全切术。手术在传统手术切除大块肿物后联合应用鼻内镜技术对深在、隐蔽、可疑肿瘤残余部分如筛顶、嗅裂、额隐窝、颅底及纸样板等处仔细探查,用打磨、烧灼等方式彻底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内镜下修复颅底缺损及脑脊液鼻漏。结果 术后随访3年以上,其中4例死亡(1例生存11个月因颅内复发转移死亡,3例局部复发全身多处转移后约平均生存16个月后死亡),2例局部复发内镜下切除,其余患者仍在随访中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下辅助传统手术能更完整、彻底地切除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局部病灶,降低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鼻窦 恶性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代学忠 周扬 +1 位作者 鲍学钰 邓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2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的38例患者(42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孔或翻瓣术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症状,内囊造孔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38眼造瘘口稳定通畅...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诊断为慢性泪囊炎的38例患者(42眼)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孔或翻瓣术手术,术后观察患者症状,内囊造孔及泪道通畅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38眼造瘘口稳定通畅,无闭锁。3眼局部狭窄,肉芽增生,予以清理后置扩张管3个月后稳定通畅,1眼患者再次闭锁追问患者手术前在眼科冲洗有形成假道史而放弃再次手术。结论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造孔或翻瓣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术后便于观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鼻内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茎突过长综合征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代学忠 佴霞 +1 位作者 崔理明 李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76-77,共2页
分析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56例共63侧,男:女=1.6:1。根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方法、茎突长短选择经口内或颈外入路行茎突部分切除缩短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后有效率87.3%、显效率55.6%。两组... 分析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手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茎突过长综合征患者56例共63侧,男:女=1.6:1。根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方法、茎突长短选择经口内或颈外入路行茎突部分切除缩短术。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后有效率87.3%、显效率55.6%。两组入路在手术后有效率及显效率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治疗茎突过长综合征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选择颈外或口内手术均能取得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 缩短术 茎突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代学忠 崔理明 +2 位作者 周扬 李丽萍 佴霞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1例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AC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生物学特性,针对不同部位、分期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手术及术后放...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ACC)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1例病理确诊为鼻腔鼻窦AC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及生物学特性,针对不同部位、分期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手术及术后放疗。结果31例鼻腔鼻窦ACC患者随访30例,1例失访;3年生存率为87.1%(27/31),5年生存率为71.0%(22/31),3年局部复发率为16.2%(5/31),5年局部复发率为25.8%(8/31)。结论鼻腔鼻窦ACC生长部位深在,毗邻结构复杂,肿瘤的高侵袭性和沿神经浸润生长的习性,手术彻底切除较难,易复发。传统手术结合鼻内镜颅底技术以及神经追踪技术是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腺样囊性癌 神经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Warthin’s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单世航 柴华 +3 位作者 彭明群 刘灿 代学忠 温勇坚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0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Warthin's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并术前行MRI检查的21例多形性腺瘤及20例Warthin's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两种肿瘤在...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Warthin's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并术前行MRI检查的21例多形性腺瘤及20例Warthin's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析比较两种肿瘤在临床特征、常规MRI信号特征、表观弥散系数最小值(ADCmin)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方面的差异,评价ADCmin值及TIC在两种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OC)曲线确定两种肿瘤ADCmin的临界值。结果: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形态、边界、深叶受累、T1WI信号、T2WI信号、信号均匀度及囊变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最大径、TIC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4,x^2=16.622;P<0.05);腮腺多形性腺瘤ADCmin值[(1.5±0.28)×10^-3 mm^2/s]显著高于Warthin's瘤ADCmin值[(0.91±0.16)×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5,P<0.05),当ADC以1.13×10^-3 mm^2/s作为临界值时,鉴别诊断多形性腺瘤及Warthin's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2%和90.9%。结论:在常规MRI基础上应用DWI及动态增强MRI,能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s瘤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Warthin's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致眼睑水肿1例
10
作者 李丽萍 吴平 +1 位作者 杨晓红 代学忠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77-78,共2页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术后10年复发者少见,以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则更少见,2012年12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右眼睑反复水肿伴乏力1个月于2012年12月3日入院。10年...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术后10年复发者少见,以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的病例则更少见,2012年12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因右眼睑反复水肿伴乏力1个月于2012年12月3日入院。10年前患者曾因右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在我科行鼻瘤体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水肿 嗅觉减退 瘤体切除术 PAPILLOMA 内眦 上眼睑 筛窦 右眼睑 inverted 流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佴霞 代学忠 +1 位作者 周杨 鲍学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1期362-363,共2页
目的: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48耳)划分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甲... 目的:通过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1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分为两组:其中48例患者(48耳)划分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甲钴铵、激素、脑蛋白注射液等常规药物治疗。其中50例患者(50耳)划分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同对照组同样的治疗基础上肌内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日一次,平均疗程为12.24±3.62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天及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天及1个月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8.75%(72.91%),治疗12天及1月后两组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聋的有效性。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激素、活血药物等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突发性耳聋 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腮腺Warthin瘤5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钱江红 代学忠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例Warthin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中老年患者均以单侧无痛性耳垂下包块为首诊症状,均为男性患者并至少有20年吸烟史,均行... 目的:研究腮腺Warthin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大理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例Warthin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中老年患者均以单侧无痛性耳垂下包块为首诊症状,均为男性患者并至少有20年吸烟史,均行肿块切除病理确诊。结论:正确和全面认识Warthin瘤,主要依据活检确诊,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切除肿块,保留患侧腮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THIN瘤 腮腺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左颈部Castleman病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江红 崔理明 +3 位作者 代学忠 周杨 邓芳 李丽萍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47-248,共2页
资料患儿女性,12岁。因左颈部肿物半年,无其他不适症状于2019年6月25日就诊。专科检查:左颈部胸锁乳突肌Ⅲ~Ⅳ区可见表皮下隆起肿物,质韧、边界清,压痛及皮温(阴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结核抗体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 资料患儿女性,12岁。因左颈部肿物半年,无其他不适症状于2019年6月25日就诊。专科检查:左颈部胸锁乳突肌Ⅲ~Ⅳ区可见表皮下隆起肿物,质韧、边界清,压痛及皮温(阴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结核抗体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CA153、CA199未见异常。血生化:总胆红素18.6μmol/L,碱性磷酸酶129 U/L。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甲状腺及腹部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双侧腋窝及腹股沟区B超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颈部 颈部肿物 胸锁乳突肌 结核抗体 糖类抗原 CA199 腹股沟区 双侧腋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胸大肌肌皮瓣在高风险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缺损修复的应用
14
作者 周杨 代学忠 +4 位作者 李颖月 崔理明 鲍学钰 邓芳 张睿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78-382,共5页
目的总结改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PMMF)在高风险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缺损组织修复中的体会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21年10月,17例头颈恶性肿瘤并均伴高风险(高龄、放疗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手术... 目的总结改良带蒂胸大肌肌皮瓣(PMMF)在高风险头颈肿瘤患者术后缺损组织修复中的体会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21年10月,17例头颈恶性肿瘤并均伴高风险(高龄、放疗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手术治疗导致头颈部、口腔颌面大范围缺损采用胸大肌肌皮瓣同期修复的效果观察。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度过围手术期,1例(糖尿病酮症,血糖波动较大、血糖控制不理想)咽瘘,经积极换药,对症治疗后愈合,2例皮瓣远端局部坏死,换药,缝合对症治疗后愈合,1例(外院术后+放疗30次复发)术后下颌部皮瓣远端裂开、瘘,未完全愈合。1例皮瓣稍过臃肿,重建舌体偏健侧,自觉言语不清,有不适感,3个月后复查臃肿较前减轻,言语稍有不清但基本能听懂,亦无明显不适感,吞咽正常。1例术后颈部瘢痕挛缩至仰头不适,予二次手术松解后恢复良好。余病例组织缺损、伤口愈合,患者头颈部功能及语音与吞咽功能均修复。结论改良胸大肌肌皮瓣(PMMF)血管恒定、制作简单,血供丰富、成活率高,供区位于头颈部放射野外,可为经放射治疗后头颈、口腔颌面区提供健康组织,组织量大,可做为高风险(高龄、放疗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动脉硬化、周围血管病)患者同期修复头颈、口腔颌面大面积组织缺损的手段。也可作为游离组织移植失败或局部复发挽救性扩大切除补救修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高风险 口咽癌 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下行性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一例
15
作者 解继明 张财宝 +2 位作者 罗斌 章锐 代学忠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B06期16-17,共2页
目的分析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牙源性下行性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左颌下疼痛10 d伴高热就诊,行颌面、颈部、胸部CT检... 目的分析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牙源性下行性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中年男性,因左颌下疼痛10 d伴高热就诊,行颌面、颈部、胸部CT检查及穿刺引流出粪水样恶臭引流液,诊断为牙源性下行性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给予多腔隙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应用敏感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颌下、颈深部、纵隔、胸膜腔感染并脓肿形成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有效充分引流,同时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及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脓肿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感音神经性聋139例回顾性病因分析
16
作者 明澄 代学忠 +1 位作者 鲍学钰 周杨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40-442,共3页
本文对139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病因、听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139例234耳,双耳病变95例190耳,单耳病变44例,其中男89例158耳,女50例76耳。年龄4~15岁... 本文对139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病因、听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聋患儿139例234耳,双耳病变95例190耳,单耳病变44例,其中男89例158耳,女50例76耳。年龄4~15岁,平均9.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音神经性聋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分析
17
作者 鲍学钰 代学忠 明澄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4年第1期132-133,共2页
目的对应用鼻内镜技术对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0例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8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 目的对应用鼻内镜技术对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0例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85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鼻内镜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鼻部功能复常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鼻内镜技术对患有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安全性集中监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琛 陈家星 +17 位作者 马彬斌 代学忠 曹有良 孔庆利 张丽 刘春贵 艾呈斌 鲁保全 谢建忠 查天文 卫灿红 周葵 陈玉文 和文宇 张金凤 杨宁 王友芳 钱永生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目的通过对云南地区多家医院内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的1875例患者集中监测,观察在真实用药环境下云南白药胶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未知或罕见不良反应,完善云南白药胶囊在特殊人群(如老人、慢性患者等)中的安全性信息,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 目的通过对云南地区多家医院内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的1875例患者集中监测,观察在真实用药环境下云南白药胶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未知或罕见不良反应,完善云南白药胶囊在特殊人群(如老人、慢性患者等)中的安全性信息,为云南白药胶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监测期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云南省内11家医院作为集中监测点,以接受云南白药胶囊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给药方案由各医院负责本次监测的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监测记录不良事件特征、发生时间、消失时间、处理措施及转归等信息。结果从1 875例用药患者中收集到52例不良事件,最终判定出4例不良反应与云南白药胶囊有关。云南白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56%,属偶见。未发现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云南白药胶囊用药年龄覆盖范围广,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依据说明书用法用量进行使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胶囊 不良事件 不良反应 安全性
原文传递
颌面颈深部间隙感染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代学忠 何晓光 +2 位作者 明澄 周扬 鲍学钰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4-656,共3页
颈深部感染是指颌面头颈部深处的各种感染,包括牙、咽、扁桃体、涎腺、食管、呼吸道等处的炎症,或由异物引起,感染常向颌面颈深部深浅筋膜之间扩展形成脓肿或较广泛蜂窝组织炎,如扁桃体周围间隙,颌面、颌下各间隙,咽后隙,咽旁隙,颈前肌... 颈深部感染是指颌面头颈部深处的各种感染,包括牙、咽、扁桃体、涎腺、食管、呼吸道等处的炎症,或由异物引起,感染常向颌面颈深部深浅筋膜之间扩展形成脓肿或较广泛蜂窝组织炎,如扁桃体周围间隙,颌面、颌下各间隙,咽后隙,咽旁隙,颈前肌肉深浅间隙,喉旁间隙,会厌前间隙,气管周围间隙及上纵隔等感染均属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深部间隙感染 脓肿
原文传递
下咽部巨大脂肪肉瘤1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代学忠 李丽萍 +1 位作者 崔理明 佴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3-1044,共2页
1 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20年来,因反复呼吸、吞咽困难伴误吸,分别于1999年、2007年、2016年、2018年因相同症状诊为下咽肿物,并多次行气管切开及颈外入路下咽肿物切除术,术后病检为下咽梭形脂肪瘤,术后出现一侧声带麻痹,未能拔除气管... 1 病例报告患者,男,81岁。20年来,因反复呼吸、吞咽困难伴误吸,分别于1999年、2007年、2016年、2018年因相同症状诊为下咽肿物,并多次行气管切开及颈外入路下咽肿物切除术,术后病检为下咽梭形脂肪瘤,术后出现一侧声带麻痹,未能拔除气管套管。于2018年6月因同样症状以下咽肿物在我科行支撑喉镜内镜下CO2激光结合等离子行下咽肿物切除术,术后吞咽、呼吸困难症状得以缓解,病理检查提示下咽部非典型性脂肪瘤性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下咽 激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