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气囊肿病2例 被引量:4
1
作者 代小娟 范如英 +1 位作者 韩英 王鲁平 《胃肠病学》 2010年第1期63-64,共2页
病例1:患者女,56岁,主因“大便次数增多伴黏液便2年”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0余次/d,带有黏液,偶有脓血,无腹痛,不伴发热、乏力.体质量无明最减轻。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囊... 病例1:患者女,56岁,主因“大便次数增多伴黏液便2年”于2007年5月22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凶出现大便次数增多,20余次/d,带有黏液,偶有脓血,无腹痛,不伴发热、乏力.体质量无明最减轻。外院行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囊肿。但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此后患者腹泻次数无明显缓解,遂至我院就诊。入院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气囊肿病 结肠镜检查 大便次数 入院查体 多发囊肿 阳性体征 体质量 黏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锯齿状腺瘤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突变 被引量:3
2
作者 代小娟 王鲁平 +1 位作者 韩英 王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观察β-catenin在结直肠传统锯齿状腺瘤(TSA)、普通腺瘤及腺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外显子3基因突变,分析β-catenin与锯齿状腺瘤癌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TSA30例,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TA/VTA)20例,结直肠腺癌(CRC)21例,应... 目的:观察β-catenin在结直肠传统锯齿状腺瘤(TSA)、普通腺瘤及腺癌中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外显子3基因突变,分析β-catenin与锯齿状腺瘤癌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TSA30例,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TA/VTA)20例,结直肠腺癌(CRC)21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catenin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细胞质/核表达阳性的TSA8例、TA6例、VA5例及CRC10例进行了β-catenin外显子3突变的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β-catenin在TSA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6%(23/30),TA/VTA中70.0%(14/20),CRC中为95.2%(20/21);β-catenin在3种病变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00),对其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β-catenin在TSA(23/30)中的表达与TA/VTA组(14/20)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RC(20/2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TSA及普通腺瘤异型增生程度增加,β-catenin表达阳性率增高,异型增生程度与β-catenin阳性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A:P<0.01;TA/VTA:P<0.0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TSA、TA/VTA、CRC均未检测到外显子3的突变.结论:β-catenin在TSA的异常表达随异型增生程度增加而表达增加.β-catenin蛋白水平的异常表达与外显子3基因突变不同步.β-catenin在锯齿状腺瘤癌变的过程中有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CATENIN 锯齿状腺瘤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连环素、P53、Ki67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与腺瘤/癌组织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代小娟 韩英 王鲁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4期631-632,共2页
目的:本文分析并比较锯齿状腺瘤(SA)与管状腺瘤(TA)、绒毛管状腺瘤(TVA)及结直肠癌(CRC)的P53、Ki67、β-连环素的免疫组化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SA,28例TA,21例TVA,21例CRC组织标本进行P53、Ki67、β-连环素检测。结果:P53:S... 目的:本文分析并比较锯齿状腺瘤(SA)与管状腺瘤(TA)、绒毛管状腺瘤(TVA)及结直肠癌(CRC)的P53、Ki67、β-连环素的免疫组化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SA,28例TA,21例TVA,21例CRC组织标本进行P53、Ki67、β-连环素检测。结果:P53:SA与TA、TVA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SA组阳性率明显低于CRC(P<0.05);Ki67;四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β-连环素:SA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TVA及CRC(P<0.05),SA与TA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P53、Ki67、β-连环素的检测提示:SA是一种具有增殖活性的腺瘤,其癌变潜能小于TVA,与TA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状腺瘤 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 Β-连环素 P53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配对的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代小娟 王鲁平 +1 位作者 韩英 杨欣艳 《实用癌症杂志》 201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的癌变潜能的差异。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9月经肠镜检出、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同时具有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的病例。从腺瘤的临床特征(生长部位、直径大小、蒂部情况及异型增生程度)及免疫组化(β-连环... 目的探讨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的癌变潜能的差异。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9月经肠镜检出、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同时具有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的病例。从腺瘤的临床特征(生长部位、直径大小、蒂部情况及异型增生程度)及免疫组化(β-连环蛋白、P53、Ki67)两个方面,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同时具有SA及TA的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9岁;2种腺瘤的部位分布、异型增生程度及直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无蒂的SA明显多于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连环蛋白、P53、Ki67在2种腺瘤中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同1个体的锯齿状腺瘤与传统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状腺瘤 传统腺瘤 癌变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恶变潜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代小娟 韩英 王鲁平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5期548-550,共3页
关键词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 恶变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一癌前病变新通路 被引量:1
6
作者 代小娟 韩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725-728,共4页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结直肠内存在一系列锯齿状结构病变,统称为锯齿状病变,其与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病变包括畸形隐窝灶(ACF)、锯齿状息肉(SP)和锯齿状腺癌。本文将重点介绍畸形隐窝灶及锯齿状息肉的形态学、分子...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结直肠内存在一系列锯齿状结构病变,统称为锯齿状病变,其与部分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些病变包括畸形隐窝灶(ACF)、锯齿状息肉(SP)和锯齿状腺癌。本文将重点介绍畸形隐窝灶及锯齿状息肉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
原文传递
石蜡油体表涂布可减轻俯卧位手术的皮肤压疮 被引量:27
7
作者 曹颖俐 石明兰 +4 位作者 杨晓红 李慧琼 张秀燕 陈辉 代小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石蜡油体表涂布是否可减轻俯卧位手术导致的皮肤损伤。方法将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石蜡油涂布组(40例),对其皮肤受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经参照单位(Ridit)分析表明,与常规护理组皮肤受压情... 目的观察石蜡油体表涂布是否可减轻俯卧位手术导致的皮肤损伤。方法将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石蜡油涂布组(40例),对其皮肤受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经参照单位(Ridit)分析表明,与常规护理组皮肤受压情况比较,石蜡油涂布组平均R值为0.911(95%可信限为1.007~0.815),两组间总体皮肤受压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常规护理组中手术后30min内,皮肤压红完全消退且恢复正常的只有12例(30.0%).,明显少于石蜡油涂布组的22例(55.0%),差异显著(X^2=17.1,P〈0.01)。(3)常规护理的患者有1例发生水疱;涂石蜡油组无水疱。结论手术患者采取在受压部位涂抹石蜡油的方法进行皮肤保护,可明显减轻皮肤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油 俯卧位 手术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T1改进算法的汉字分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代小娟 林小竹 周小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适应共振理论(ART1)来实现汉字的分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T1算法。改进算法引用了同或的思想,将输入模式与记忆模式相同的部分在输入模式总体中占的比例作为二者的匹配度,从而降低了输入样本顺序对分类结果造成的误差,... 为了更好地利用自适应共振理论(ART1)来实现汉字的分类,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RT1算法。改进算法引用了同或的思想,将输入模式与记忆模式相同的部分在输入模式总体中占的比例作为二者的匹配度,从而降低了输入样本顺序对分类结果造成的误差,增强了网络的稳定性和抗噪性。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能够更好地将汉字进行分类,求出聚类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自适应共振理论 警戒参数 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被引量:4
9
作者 代小娟 范里莉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7期1941-1941,共1页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检查 诊疗术 护理配合 麻醉 消化道疾病 诊疗技术 应激反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神经元网络的聚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小娟 林小竹 周晓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模拟人脑对事物的学习、认知过程,笔者提出了模式神经元网络的聚类规则和方法,从而完善了这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与现有的人工神经网络不同,模式神经元网络不需要反复迭代就能达到学习、识别、分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 为了更好地模拟人脑对事物的学习、认知过程,笔者提出了模式神经元网络的聚类规则和方法,从而完善了这种新型的神经网络模型。与现有的人工神经网络不同,模式神经元网络不需要反复迭代就能达到学习、识别、分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自适应共振理论相比,模式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效率快,识别精度高,分类效果也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神经元 聚类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恢复室潜在危险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代小娟 王炬 范里莉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24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在麻醉恢复室(PACU)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PACU复苏的患者186例。结果认为发生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氧血症、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苏醒迟缓、吞咽反射... 目的分析在麻醉恢复室(PACU)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对策。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PACU复苏的患者186例。结果认为发生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低氧血症、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呼吸循环系统;苏醒迟缓、吞咽反射迟钝、躁动、低体温等神经系统;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方面,以及疼痛的发生率较高。讨论由于麻醉后麻醉药物的残留,呼吸循环方面的不稳定,术中出血、输液引起的低体温等,需要PACU的护理人员既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灵活机制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技术,又能及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复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恢复室 潜在危险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氩气治疗结肠气囊肿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益滨 代小娟 范如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4-1444,共1页
关键词 内镜 氩气 结肠气囊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MDHAR及AO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源秀 顾欣昕 +5 位作者 汤浩茹 侯艳霞 代小娟 张勇 罗娅 刘泽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3-89,共7页
从新鲜幼嫩‘丰香’草莓(Fragaria×ananassa cv.Toyonaka)果实中提取分离总RNA,反转录成cDNA,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O)基因的保守区分别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均得到目的条带。序... 从新鲜幼嫩‘丰香’草莓(Fragaria×ananassa cv.Toyonaka)果实中提取分离总RNA,反转录成cDNA,根据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O)基因的保守区分别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均得到目的条带。序列分析发现:mdhar基因片段长372 bp,与刺梨同源性最高达96%,该片段编码123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属植物同源性为91%,与其他植物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有较高相似性;ao基因片段长842 bp,编码280个氨基酸,该片段与其他多种植物的ao基因均具有较高同源性,与甜瓜和黄瓜ao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均为70%,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多种植物均具有70%左右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记忆-遗忘机制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代小娟 林小竹 +1 位作者 周晓正 叶晓明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如何提高人工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分类速度和更好地模拟人脑学习、认知事物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人脑的记忆-遗忘机制引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同时在网络中加入了粗分类模块。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固定周期内对... 针对如何提高人工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分类速度和更好地模拟人脑学习、认知事物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人脑的记忆-遗忘机制引入到人工神经网络中,同时在网络中加入了粗分类模块。在网络运行过程中,固定周期内对已学模式按照记忆强度进行排序。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的识别速度。实验证明改进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减少了网络计算量,节省了识别时间,提高了网络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人工神经网络 记忆-遗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针轴承薄壁外圈冲压成形工艺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代小娟 张建虎 +1 位作者 牛荣军 马文锁 《机械》 2017年第6期1-7,43,共8页
外圈冲压滚针轴承的薄壁外圈采用优质钢板经精密冲压而成,成形质量稳定,并且制造经济。但其成形工序多、材料弹塑性变形大,极易出现外圈挤压破裂和壁厚不均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一型号滚针轴承外圈冲压成形的两道主工序过程进行... 外圈冲压滚针轴承的薄壁外圈采用优质钢板经精密冲压而成,成形质量稳定,并且制造经济。但其成形工序多、材料弹塑性变形大,极易出现外圈挤压破裂和壁厚不均匀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一型号滚针轴承外圈冲压成形的两道主工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各个工序的成形规律,并分析模具冲压速度和圆弧过渡圆角大小对模具载荷和工件特征点应力变化的影响,为优化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依据。最后对毛坯落料和反拉伸阶段的成形件进行切样试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用本文建立的仿真分析方法来预测滚针轴承薄壁外圈多工序冲压质量的有效性,可为滚针轴承冲压工艺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针轴承 外圈冲压 材料成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Benzoin Caged Compound: Time-Resolv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16
作者 代小娟 余友清 +1 位作者 刘坤辉 苏红梅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91-98,I0002,共9页
The benzoin group caged compound has received strong interests due to its excellent photo- deprotection properties and wide use i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We used timeresolv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investi... The benzoin group caged compound has received strong interests due to its excellent photo- deprotection properties and wide use in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ies. We used timeresolv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chemical reaction of the benzoin caged compound, o-(2-methylbenzoyl)-DL-benzoin under 266 nm laser irradiatio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pecific vibrational marker bands and the IR discerning capability, we have detected and identified the uncaging product 2-methylbenzoic acid, and two intermediate radicals of benzoyl and 2-methylbenzoate benzyl in the transient infrared spectra. Our results provide spectr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homolytic cleavage reaction of C-C=O bond in competition with the deprotection reaction. Moreover, the product yields of 2-methylbenzoic acid and benzoyl radical were observed to be affected by solvents and a largely water contalning solvent can be in favor of the deprotection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OIN Caged compound Photo-deprotection Time-resolv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呤醇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作者 代小娟 杨涛 +4 位作者 许美霞 曹好好 张晓霞 毕传华 许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796-1800,共5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在肠道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别嘌醇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参照Koi Ke等方法复制肠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丙二醛(malondi...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在肠道缺血再灌注中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别嘌醇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参照Koi Ke等方法复制肠模型,采用比色法测定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活性.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大鼠回肠黏膜Chiu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别嘌呤醇组评分则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3组大鼠血清DAO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呤醇组大鼠血清DAO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别嘌呤醇组血清DAO水平明显降低(P<0.05).3组大鼠回肠组织中MDA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呤醇组大鼠回肠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3组大鼠回肠组织中XO活性测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呤醇组回肠组织中XO活性测定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别嘌呤醇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别嘌呤醇 二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慧琼 曹颖俐 代小娟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4Z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的手术配合。方法2006年10-11月对3例肥胖患者采用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针对所开展的新技术,着重对在术前准备,手术的配合,以及术中护理进行如实汇报。结果3例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术的手术配合。方法2006年10-11月对3例肥胖患者采用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针对所开展的新技术,着重对在术前准备,手术的配合,以及术中护理进行如实汇报。结果3例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术前访视仔细认真,术中护理人员配合娴熟,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全麻腹腔镜下可调节胃束带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减肥效果理想。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良好的配合,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 肥胖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辩证施护
19
作者 代小娟 《神经药理学报》 1995年第A04期192-193,共2页
老年性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多由于长期卧床引起。骨折多见于股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多伤及气血,况老年人体质虚弱,卧床期间心理、生理机能下降,防御机能减退及恢复力差。
关键词 老年骨折患者 常见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 泌尿系感染 老年人 饮食调护 功能锻炼 坠积性肺炎 长期卧床 老年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对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复极活动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毕传华 杨涛 +3 位作者 许美霞 张晓霞 代小娟 许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589-5591,共3页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心脏复极活动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急性期(1~3d)的空腹血糖(FPG)水平,人选无糖尿病的AMI患者186例,分为对照组(5.6—7.8mmol/L)和高糖组(〉7.8m...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心脏复极活动的关系,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急性期(1~3d)的空腹血糖(FPG)水平,人选无糖尿病的AMI患者186例,分为对照组(5.6—7.8mmol/L)和高糖组(〉7.8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QT间期(QT)、校正后QT间期(QTc)、T波顶点到终点的时程(TpTe)、QT间期TpTe/QT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运用相关性分析观察血糖和心脏复极的关系,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终点事件(再发心梗、因心力衰竭人院和死亡)的差异,并用Cox回归分析观察血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患者的QTc[(434.7±22.5)msVS(412.9±21.3)ms]、TpTel(86.2±5.6)msVS(75.2±4.1)ms]、TpTe/QT[(0.22±0.05)msv8(0.19±0.04)mm]显著延长(P〈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和室速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室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水平与复极时程呈中度相关(P〈0.05);平均随访(12.4±3.6)个月,生存分析显示高糖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4.3%VS20.2%,P=0.02),高血糖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5,95%(21:2.87~5.25,P〈0.01)。结论高血糖严重影响非糖尿病AMI患者的心电活动和预后,降糖治疗有望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复极 室性心律失常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