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气管插管及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在ERCP高龄患者中的可行性
1
作者 代彦文 侯铁柱 +4 位作者 代彦哲 朱燕 苏虹 王鹏程 张加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965-1969,共5页
目的 探讨俯卧位气管插管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疗术(ERCP)高龄患者中的可行性及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560例ERCP手术高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0例。观察组左侧俯卧,摆好体位后诱导... 目的 探讨俯卧位气管插管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疗术(ERCP)高龄患者中的可行性及呼气末正压通气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560例ERCP手术高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0例。观察组左侧俯卧,摆好体位后诱导插管。对照组仰卧位诱导插管,插管完成后调整为左侧俯卧位。全麻诱导后,可视喉镜下置入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记录张口度、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损伤、摆体位并发症和手术时间及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摆体位时、术中和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采用数字X线分析肺不张、气胸等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张口度、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插管损伤、手术时间、肺部并发症及诱导前、气管插管时、术中、术后的MAP、HP和PETC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摆体位时MAP波动较小及摆体位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ERCP高龄患者俯卧位下气管插管是可行的,并发症少,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对高龄患者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气管插管 呼气末正压通气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消极心理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牟晓玲 马志杰 +3 位作者 徐龙 余晓帆 徐辉 代彦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627-633,共7页
目的 探讨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消极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3-03—2023-09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 探讨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对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消极心理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3-03—2023-09于河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行超声内镜检查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应激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检查不适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检查配合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15.97±2.15比19.58±1.98)、HAMD评分(15.68±3.05比18.63±3.1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UIS量表复杂性(12.68±2.05比17.85±2.68)、不明确性(25.14±3.46比32.05±3.52)、信息缺乏性(10.25±2.51比14.68±2.49)、不可预测性评分(11.65±1.64比13.09±1.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前30 min,观察组心率(94.26±2.48比106.47±3.76)、舒张压(85.74±3.64比98.38±3.72)、收缩压(116.95±3.54比132.66±3.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镜时(2.85±0.52比3.38±0.54)及检查过程中(2.62±0.55比3.17±0.60)的不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8.41%比87.30%,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46%比46.03%,P<0.05)。结论 以思维导图为基础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超声内镜检查患者的消极心理,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检查配合度和舒适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检查 思维导图 个性化心理护理 心理状态 疾病不确定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超微粒径盐酸戊乙奎醚在喉罩全麻患者EBUS-TBNA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莉影 黄伟伟 代彦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超微粒径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患者喉罩全麻后气道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6例行EBUS-TBNA的喉罩全麻患者进行随机对...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超微粒径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患者喉罩全麻后气道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6例行EBUS-TBNA的喉罩全麻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38~72(55.62±5.69)岁,采用经雾化吸入超微粒径PHC辅助喉罩全麻;对照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40~70(56.33±5.25)岁,采用二羟丙茶碱注射液辅助喉罩全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气道形态学指标、通气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气道损伤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均低于对照组[(6.13±2.21)ng/L比(8.33±2.45)ng/L、(7.22±2.15)ng/L比(9.36±2.77)ng/L、(23.32±2.17)ppb比(26.61±5.41)p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4.84、4.48,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气道壁总厚度、气道平滑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1.77±0.24)cm比(2.16±0.38)cm、(7.15±2.41)mm^(2)/mm比(9.24±2.25)为mm^(2)/mm、(3.44±0.58)mm^(2)/mm比(4.41±1.27)mm^(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9、5.03、5.52,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对照组[(85.22±10.46)%比(78.25±10.13)%、(422.74±80.61)L/min比(378.25±80.24)L/min、(2.68±0.46)L比(1.92±0.74)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0、3.11、6.92,均P<0.05)。术后,观察组的气道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52%(6/63)比20.63%(1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结论雾化吸入超微粒径PHC辅助喉罩全麻能有效改善EBUS-TBNA患者术后气道炎症反应及通气功能,其机制考虑与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促进气道形态学恢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盐酸戊乙奎醚 气道 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调控SIGIRR/NF-κB信号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鹏程 王震 +1 位作者 代彦文 王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DEX对照组(DEX)、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组(LPS)以及LPS+DEX处理组(LPS+DEX)。待造模成功后24 ...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DEX对照组(DEX)、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组(LPS)以及LPS+DEX处理组(LPS+DEX)。待造模成功后24 h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IL-1β、TNF-α和IL-6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SIGIRR和NF-κB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组肺组织W/D以及BALF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增加(P<0.01),肺组织出现明显的ALI病理损伤,且SIGIRR表达降低(P<0.01),NF-κB磷酸化活化增强(P<0.01);与LPS组相比,LPS+DEX组肺组织W/D以及BALF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或P<0.01);肺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且SIGIRR表达增加,NF-κB磷酸化活化降低(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降低SIGIRR降解,抑制NF-κB活化,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右美托咪定 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 NF-κB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侯铁柱 王晓慧 +4 位作者 胡振华 代彦文 韩双印 丁辉 刘胜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057-4059,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超声胃镜检查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进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高氧驱动雾化吸入丁卡因表面麻醉,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麻醉,比较...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超声胃镜检查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进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高氧驱动雾化吸入丁卡因表面麻醉,观察组加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发应发生情况及意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前(T1)、超声胃镜检前(T2)、超声胃镜插入咽喉时(T3)、超声胃镜插入病变部位即刻(T4)、检查结束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胃镜检查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胃镜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气道喉管用于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侯铁柱 张加强 +4 位作者 代彦文 童明军 代山 吴敏 刘胜群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评价双气道喉管用于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8-64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双气道喉管组(D组)和普通喉罩组(C组),每组21例。麻... 目的评价双气道喉管用于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8-64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双气道喉管组(D组)和普通喉罩组(C组),每组21例。麻醉诱导后,D组、C组分别置入双气道喉管和普通喉罩,行机械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前(T_(1))、置入喉管/喉罩开始通气时(T_(2))、手术开始(T_(3))、支架置入时(T_(4))及术毕停止麻醉药后5 min(T_(5))的MAP、HR和SpO_(2)。分别于支架置入前和置入后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H值、PaO_(2)和PaCO_(2)。记录手术时间和支架置入调整例数。记录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和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T_(1)—T_(5)时两组MAP、HR和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D组支架置入后pH值、PaO_(2)明显升高,PaCO_(2)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支架置入调整例数明显减少,气管黏膜损伤、术后声嘶和术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双气道喉管用于中心气道狭窄气管支架置入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道喉管 中心气道狭窄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药型气管导管持续气道表面麻醉抑制颌面部手术患者术后留置气管导管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胡振华 代彦文 +1 位作者 贾彬彬 刘胜群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59-862,共4页
目的 评价注药型气管导管持续气道表面麻醉抑制颌面部手术患者术后留置气管导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颌面部手术患者60 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 岁,体重45~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对照组( C组)... 目的 评价注药型气管导管持续气道表面麻醉抑制颌面部手术患者术后留置气管导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颌面部手术患者60 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 岁,体重45~7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对照组( C组)和注药型气管导管持续气道表面麻醉组(E组).术毕留置气管导管至ICU,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0.03 mg∕kg,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 02~0. 10 μg·kg-1·h-1镇静,E组每隔2 h经注药型气管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2 ml行气道表面麻醉,C组每隔2 h经注药型气管导管注入等容量生理盐水,维持患者Ramsay镇静评分≥2分.记录入ICU后24 h内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呛咳的发生情况和镇静药物用量;于入ICU后24 h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去甲肾上腺素和甲氧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 与C组比较,E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呛咳的发生次数降低,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的用量减少,尿去甲肾上腺素和甲氧肾上腺素的浓度降低(P<0. 05).结论 注药型气管导管持续气道表面麻醉可明显抑制颌面部手术患者术后留置气管导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留置 麻醉 局部 应激
原文传递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代彦文 岳修勤 刘胜群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7期152-153,共2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够纠正关节畸形,消除关节疼痛,恢复与保留关节功能,适应于关节强直、关节屈曲挛缩、关节疼痛、关节炎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用日益增多[1]。近年来,虽然术后疼痛机制、镇痛药物和镇...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能够纠正关节畸形,消除关节疼痛,恢复与保留关节功能,适应于关节强直、关节屈曲挛缩、关节疼痛、关节炎等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应用日益增多[1]。近年来,虽然术后疼痛机制、镇痛药物和镇痛机制研究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疼痛仍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仍未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考酮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效果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麻醉效果临床观察
9
作者 代彦文 侯铁柱 +3 位作者 刘喆 周炳喜 丁辉 刘胜群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6例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经静脉注射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麻醉...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06例患者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经静脉注射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注射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给药前(T0)、内镜通过咽喉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手术结束十分钟(T4)五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数值,同时记录术中有无呛咳、吞咽反射、体动、呃逆、心律失常、气道痉挛、气管插管、停止手术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胃镜插入咽喉时、手术开始时、手术结束时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数值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胃造瘘术 麻醉效果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在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中减少气道痉挛样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铁柱 代彦文 +6 位作者 代山 胡振华 李陈茜 贾佳 韩孟艳 刘胜群 张加强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评价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用于喉罩全麻患者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TBNA术患者,年龄44~78岁,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组(AP组)和雾化... 目的评价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用于喉罩全麻患者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TBNA术患者,年龄44~78岁,ASA分级Ⅱ级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组(AP组)和雾化生理盐水组(AS组),每组25例。全麻喉罩通气下行TBNA术,术前AP组患者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1 mg,AS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患者苏醒期分泌物重量和肺部气道痉挛样变发生情况,记录进镜时(T_(1))、最后1针穿刺时(T_(2))、退镜时(T_(3))的心率、SpO_(2)、MAP、气道峰值压力(peak pressure,Ppeak)和平台压(plateau pressure,Pplat),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口干/面红、尿潴留、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S组比较,AP组患者肺部气道痉挛样变发生率低(P<0.05),苏醒期分泌物重量明显较少(P<0.05)。两组患者T_(1)~T_(3)时MAP、心率、SpO_(2)与T_(1)、T_(3)时Ppeak和Ppl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组患者T2时Ppeak和Pplat明显低于AS组(P<0.05);T2时两组患者Ppeak均高于T1、T3时(P<0.05)。两组患者口干/面红、尿潴留、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TBNA术中,雾化超微粒径戊乙奎醚能够减少患者苏醒期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气道痉挛样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超微粒径 戊乙奎醚 气道痉挛样变
原文传递
盐酸戊乙奎醚在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ERCP麻醉前应用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刘喆 李站稳 +1 位作者 代彦文 刘胜群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行ERCP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P组(30例)和C组(30例)...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行ERCP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配对原则分为P组(30例)和C组(30例)。P组与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阿托品0.5 mg。比较两组麻醉进程中各时点[麻醉诱导前(T0)、进镜即刻(T1)、进镜后30 min(T2)]血流动力学[心率、动脉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各时点肺功能[肺顺应性、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麻醉前及术后血清炎性因子[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意识消失时间、恢复时间、手术时间。结果T1、T2时,P组心率变化幅度小于C组(P<0.05);T1、T2时,P组肺顺应性高于C组,Pplat、Ppeak值低于C组(P<0.05)。术后,P组血清INF-γ、IL-10水平低于C组(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应用于合并感染性休克老年患者ERCP中,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并有利于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盐酸戊乙奎醚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牛蒡子苷元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自噬介导的细胞焦亡在其中的作用
12
作者 王鹏程 王震 +3 位作者 张国庆 代彦文 侯铁柱 李治松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目的评价牛蒡子苷元(ARG)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自噬介导的细胞焦亡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 18~20月龄, 体质量550~60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ev组)、... 目的评价牛蒡子苷元(ARG)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自噬介导的细胞焦亡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 18~20月龄, 体质量550~600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对照组(C组)、七氟烷麻醉组(Sev组)、七氟烷麻醉+ARG组(Sev+ARG组)、七氟烷麻醉+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组(Sev+RAPA组)、七氟烷麻醉+ARG+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组(Sev+ARG+3-MA组)。除C组外, 其余各组大鼠吸入6%七氟烷3 h构建认知功能障碍模型。于麻醉前30 min时, Sev+ARG组腹腔注射ARG 20 mg/kg;Sev+RAPA组腹腔注射雷帕霉素7.5 mg/kg;Sev+ARG+3-MA组腹腔注射ARG 20 mg/kg(采用二甲基亚砜进行溶解), 然后立即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1.5 mg/kg;C组和Sev组腹腔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给药结束后48 h时, 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水迷宫实验结束后, 深麻醉下取海马组织, 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结果, 并进行海马损伤评分;碘化丙啶染色后检测细胞焦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和p62]和焦亡相关蛋白[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前体(pro-caspase-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剪切体(cleaved-caspase-1)、消皮素D(GSDMD)、消皮素D N端片段(GSDMD-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 Sev组逃避潜伏期延长, 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 海马损伤评分和细胞焦亡率升高, LC3Ⅱ/LC3Ⅰ比值降低, Beclin-1表达下调, p62、NLRP3、ASC、IL-1β和IL-18表达上调, cleaved-caspase-1/pro-caspase-1比值和GSDMD-N/GSDMD比值升高(P<0.05)。与Sev组相比, Sev+ARG组和Sev+RAPA组逃避潜伏期缩短, 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 海马损伤评分和细胞焦亡率降低, LC3Ⅱ/LC3Ⅰ比值升高, Beclin-1表达上调, p62、NLRP3、ASC、IL-1β和IL-18表达下调, cleaved-caspase-1/pro-caspase-1比值和GSDMD-N/GSDMD比值降低(P<0.05)。与Sev+ARG组相比, Sev+ARG+3-MA组逃避潜伏期延长, 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 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 海马损伤评分和细胞焦亡率升高, LC3Ⅱ/LC3Ⅰ比值降低, Beclin-1表达下调, p62、NLRP3、ASC、IL-1β和IL-18表达上调, cleaved-caspase-1/pro-caspase-1比值和GSDMD-N/GSDMD比值升高(P<0.05)。结论 ARG可减轻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其机制与减轻自噬介导的细胞焦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苷 七氟醚 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人 自噬 细胞焦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