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单体卷芯代表性体积单元静动态压缩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刚 杨博达 任宇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通过对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内部卷芯代表性体积单元试件做在面内方向的约束压缩测试,研究了电池单体卷芯的静动态压缩特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试件的变形行为主要包括屈曲,塑性铰和相应剪切带的形成以及卷芯组分材料的密实化。... 通过对电动汽车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内部卷芯代表性体积单元试件做在面内方向的约束压缩测试,研究了电池单体卷芯的静动态压缩特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试件的变形行为主要包括屈曲,塑性铰和相应剪切带的形成以及卷芯组分材料的密实化。试件的静动态压缩的力学响应具有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随着加载速度的增大应力增强明显,试件的变形模式发生改变。最后,利用试件结构的惯性效应和试件材料的应变率效应解释了试件在约束压缩试验中产生的这种动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 压缩 速度 惯性效应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钛酸纳米管对锌及共存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3
2
作者 马骏 王雪丽 +3 位作者 祁高举 马静慧 周家欢 任宇康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396-400,共5页
通过一步碱热合成法使用粉末活性炭负载改性钛酸纳米管TNTs@PAC,对锌离子及共存离子的吸附实验,考察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该材料是由钛酸纳米管附着于活性炭的颗粒表面组成;动力学吸附特征中显示了该材料对锌离子的快速去除并符合... 通过一步碱热合成法使用粉末活性炭负载改性钛酸纳米管TNTs@PAC,对锌离子及共存离子的吸附实验,考察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该材料是由钛酸纳米管附着于活性炭的颗粒表面组成;动力学吸附特征中显示了该材料对锌离子的快速去除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pH=5时,出现最大吸附值,共存离子不影响TNTs@PAC对锌离子的吸附趋势;等温吸附中Langmuir模型更好的描述了等温吸附结果,Zn(Ⅱ)的单层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61.6 mg/g.由此,对单一离子及共存离子高效的吸附性能使TNTs@PAC具备了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纳米管 活性炭 Zn(Ⅱ) Pb(Ⅱ)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隔膜冲压性能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任宇康 郑刚 张文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常用的celgard2340隔膜进行了冲压实验,研究了不同试件宽度和各向异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沿MD方向和DD方向裁剪试件的宽度越大,最后破裂失效的载荷越小,位移也越小。沿TD方向裁剪的试件则是试件的宽度越大,最后试... 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常用的celgard2340隔膜进行了冲压实验,研究了不同试件宽度和各向异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沿MD方向和DD方向裁剪试件的宽度越大,最后破裂失效的载荷越小,位移也越小。沿TD方向裁剪的试件则是试件的宽度越大,最后试件破裂时的载荷越大,位移越小。根据隔膜的各项异性特点,对比了相同宽度沿不同方向裁剪隔膜试件的冲压结果,发现沿不同方向裁剪试件最后破裂失效的峰值力和位移有明显的差异。最后,利用VIC-3D测量系统对材料变形过程进行图像捕捉,分析了试件在四周全被约束时冲压的变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隔膜 冲压 各向异性 变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后机身全尺寸静力试验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正义 任宇康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1年第5期70-74,共5页
根据后机身载荷包线对后机身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进行筛选,完成从理论载荷到试验加载载荷的设计,提出了试验边界模拟、试验加载模拟等关键方法,完成了发动机失效工况和机动平衡两种危险工况的试验。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试验加载载... 根据后机身载荷包线对后机身全尺寸静力试验载荷进行筛选,完成从理论载荷到试验加载载荷的设计,提出了试验边界模拟、试验加载模拟等关键方法,完成了发动机失效工况和机动平衡两种危险工况的试验。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基于试验加载载荷进行有限元计算,得到理论位移和应变值。试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测量得到的位移和应变值与理论值符合性良好,试验结果可作为某型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后机身结构的强度验证依据,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结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静力试验 后机身 载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