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肠外瘘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8
- 1
-
-
作者
任建安
王革非
王新波
姜军
许宝华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4期204-209,共6页
-
文摘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在肠外瘘病人应用的时机、条件、途径及肠内营养制品的选择 ,研究肠内营养在肠外瘘病人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 170例肠外瘘病人诊断、住院总天数及全肠外营养 (TPN)、全肠内营养 (TEN)、肠内 +肠外营养 (PN+EN)、经口饮食的天数 ,计算不同营养支持方法期间 ,非蛋白质热量、蛋白质的供给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收集 TPN、TEN支持前和支持后满 15天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浓度。另对 40例肠外瘘病人进行为期 15天的前瞻性观察 ,了解肠内营养对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结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和肝酶谱的影响。 结果 :170例病人的总住院天数为 135 5 3天 ,其中 16 4人曾使用 TPN 6 0 40天 (44 .6 % ) ;12 9人使用 TEN 36 76天(2 7.1% ) ;83人使用肠内 +肠外营养 489天 (3.6 % ) ;12 8人经口饮食 2 339天 (17.3% )。按使用时间计算 ,不同肠内营养制品在肠内营养中所占的比例依次是能全力 1781天 (47.2 % ) ,百普素 15 6 6天 (41.5 % ) ,大元素 2 41天(6 .4% ) ,能全素 143天 (3.8% ) ,安素 33天 (0 .9% ) ,爱伦多 7天 (0 .2 % )。肠内营养给予途径的例数依次是空肠造口管 5 4(33.1% ) ,鼻胃管 42 (2 5 .8% ) ,口服 15 (9.2 % ) ,收集回输法 (C& I法 ) 14(8.6 % ) ,鼻肠管 12 (7.4% )
-
关键词
肠外瘘
胃肠外营养
胃肠内营养
应用时机
-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fistula
Par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R635.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营养支持加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促进肠外瘘快速自愈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任建安
姜军
顾军
许宝华
罗开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
文摘
目的:为提高肠外瘘的自愈率与缩短治疗时间,观察营养支持加用生长抑素、生长激素的作用。方法:7例病人(十二指肠瘘1例,小肠外瘘3例,结肠外瘘3例)接受治疗。首先行引流手术,术后立即给予生长抑素(施它宁6mg/d)和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少肠液流出量,促进窦道的形成。在感染控制和窦道形成后,使用生长激素(思增8U/d),同时将胃肠外营养逐渐改换为肠道营养,瘘口引流改换为窦道水压疗法。结果:7例病人经治疗后全部自愈。在瘘发生后开始本法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4.6±16.0天,使用生长抑素的时间平均为12.6±8.2天。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使用的间隔时间为13.3±12.0天,生长激素平均使用时间为10.0±3.9天。瘘口接受生长激素后平均愈合时间为7.3±4.6天,瘘口总平均愈合时间为20.6±16.0天。结论:本研究表明。
-
关键词
营养支持
生长激素
生长抑素
肠外瘘
-
Keywords
Nutritional support Somatostatin Somatotropin Enterocutaneous fistula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细菌学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任建安
王革非
王新波
范朝刚
汪志明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
-
出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6期363-366,共4页
-
文摘
调查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材料与方法:取79例作腹腔脓液培养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导致肠外瘘的原因分别为胃肠手术30例(38.0%),外伤27例(34.1%),胰腺手术和重症胰腺炎14例(17.7%),肝胆手术4例(5.1%),腹腔放疗或化疗后4例(5.1%)。结果:共培养细菌153株,其中居前十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8株(25%),铜绿假单胞菌19株(12%),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1%),阴沟肠杆菌16株(10%),肺炎克雷伯菌13株(8%),鲍曼不动杆菌6株(4%),摩根摩根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各5株(各3%),普通变形菌、粘质沙雷菌和粪肠球菌各4株(各3%)。肠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22株(79.7%);革兰阳性菌为31株(20.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率平均为41%(21例)。1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甲氧西林耐药(MRSA)。结论:肠外瘘并发腹腔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呈ESBL阳性者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全为MRSA。这些致病菌均属多重耐药。因此,对肠外瘘合并腹腔感染者,除手术治疗外,还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
关键词
肠外瘘
腹腔感染
抗生素
耐药性
并发症
细菌学
-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fistula Abdominal infection Antibiotics Drug-resistance
-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总能量摄入不同对脂肪代谢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刘放南
陈秀玲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7-48,共2页
-
文摘
观察了全肠外营养时不同总能量摄入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发现在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时,总能量摄入按静息能量消耗的1.5倍给予,可尽快纠正病人的营养不良,脂肪代谢接近正常生理状态,肝功能指标也在正常范围。进一步提高病人总能量摄人即按静息能量消耗的1.75倍或2.0倍,会导致非蛋质呼吸商的增加,脂肪氧化率降低、合成率升高以及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并可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
-
关键词
能量代谢
肠外营养
营养障碍
脂肪代谢
肝功能
-
Keywords
energy expenditure
parenteraI nutrition
nutrition disorders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危重病人营养与代谢支持策略的演变
被引量:40
- 5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73-176,共4页
-
文摘
已认识到全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不足 ,主要是感染和肝功能的并发症较难克服。与全肠外营养相比 ,肠内营养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但由于外科病人通过肠道进行营养支持有一定限制。为避免能量与蛋白质供给不足 ,可采用肠内 +肠外的营养支持模式。过多供给能量与蛋白质 ,不仅不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 ,反而对机体有害。危重病人的合理营养支持最好是按实际测量的能量消耗供给营养底物。要想进一步改善重危病人营养支持的效果 ,必须注重辅助疗法的应用 ,如谷氨酰胺、精氨酸、亚油酸。
-
关键词
危重病人
营养
代谢支持
-
Keywords
Critical ill
Par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Glutamine
Diet fiber,Somatotropin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过度营养对外科病人能量代谢和营养底物氧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7
- 6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刘放南
盛学勤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大医学院临床学院腹部外科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2期83-86,共4页
-
文摘
作者使用计算机控制的间接能量测量仪测定了肠瘘合并营养不良病人不同时刻的能量消耗。发现在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时,总能量摄入按实测静息能量消耗的1.5倍给予,可以尽快纠正病人的营养不良。进一步提高总能量摄入即按实测静息能量消耗的1.75倍或2.0倍给予,并不能更快的改善营养不良,却会增加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产生量及能量消耗。
-
关键词
能量代谢
肠外营养
外科营养
营养底肠消化率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能量代谢监测指导外科病人合理营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6
- 7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刘放南
盛学勤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大医学院临床学院腹部外科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4年第1期26-30,共5页
-
文摘
使用间接能量消耗测量仪动态测量重危应激和营养不良病人不同时刻的能量消耗。发现在全肠外营养停止2~4h所测定的能量消耗,即为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在进行全肠外营养支持时,以总能量摄入按静息能量消耗(REE)的1.2~1.5倍给予为合适。总能量按REE的1.75倍或2.0倍给予时,将增加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及能量消耗,属不合理的营养支持。
-
关键词
能量代谢
监测
营养支持
外科手术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重症胰腺炎营养支持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48
- 8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83-84,共2页
-
-
关键词
胰腺炎
营养
-
分类号
R657.5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诊治
被引量:13
- 9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2,共2页
-
-
关键词
胰腺
炎症
-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急性腹膜炎的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7
- 10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腹部外科
-
出处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
文摘
急性腹膜炎是腹部外科重危疾病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发展创新了多种急性腹膜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如彻底清创术,术中腹腔灌洗,术后持续腹腔灌洗,腹腔开放疗法,有计划多次剖腹术和暂时性腹腔关闭等。其中有些手术方法突破了传统的规范,在较为严重的腹膜炎治疗方面尤为成功。本文介绍了目前英美等国家有关这些手术方法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就实施各种手术的具体时机、方法和各种手术的优劣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腹膜炎
外科手术
急性
-
分类号
R656.41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腹腔开放创面的早期保护
被引量:9
- 11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8-691,共4页
-
基金
军队医学研究计划项目(16CXZ007)
-
文摘
腹腔开放疗法是治疗腹部战创伤与腹腔感染的突破性进展,是治疗腹部战创伤与严重腹腔感染有效的治疗措施。但肠破裂、肠空气瘘是腹腔开放疗法的严重并发症,是阻碍腹腔开放疗法的主要难题。研究腹腔开放创面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开展腹腔开放创面保护的理论与基础研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基于研制出的自体纤维蛋白胶、静电纺丝钠米纤维膜、生物响应性水凝胶等生物医学材料,通过发挥止血、消炎抗菌、促增殖等作用,达到对腹腔开放创面的早期保护的目的。
-
关键词
腹腔开放
生物材料
水凝胶
静电纺丝
-
Keywords
open abdomen
biomaterials
hydrogel
electrospun
-
分类号
R64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被引量:33
- 12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9期590-591,共2页
-
-
关键词
手术部位
感染
缝线
抗生素
-
分类号
R619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腹腔真菌感染
被引量:6
- 13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1-111,共1页
-
文摘
诊断
1.腹腔感染分为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重症腹腔感染是指合并严重病理生理指标紊乱、高龄和免疫抑制的腹腔感染病人。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重症型与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为真菌。
-
关键词
腹腔感染
真菌
诊断
治疗
-
分类号
R519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重视慢性危重症的防治
被引量:10
- 14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共4页
-
文摘
在ICU里,常能见到一些长期滞留的病人,一住就是1周、2周或更长时间,全身插满各种导管,床旁放置各种生命支持仪器和监测系统。ICU医师与护士在顽强坚守,其他人也无良策,大会诊无数,人们各抒己见,但最后莫衷一是。病人器官功能每况愈下,最后油尽灯枯,生命之火慢慢熄灭。人们将该类病人统称为慢性危重症,简称慢重症(CCI)。
-
关键词
慢性危重症
预防
治疗
-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肠瘘患者的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19
- 15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10期662-663,共2页
-
-
关键词
肠瘘
手术时机
腹腔感染
营养支持
-
分类号
R656.7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临床营养治疗的挑战与机遇
被引量:12
- 16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共3页
-
文摘
当大家拿到这本杂志时,我们已经迎来了中国的农历猴年。猴,自由敏捷,聪明灵巧,智勇双全。这寓意着新的一年我们肠外肠内营养的应用与研究将是富有活力和生机勃勃的一年。时间总是如白驹过隙,中国临床营养治疗在黎介寿院士的倡导下,在广大临床营养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医药工业界的支持下,已度过波澜壮阔的四十余载。中国临床营养治疗保持了与欧美同步发展。营养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一环。通过《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
关键词
临床营养
营养治疗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
-
题名重视肠瘘的综合治疗
被引量:13
- 17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腹部外科》
2015年第3期145-147,共3页
-
文摘
肠瘘是腹部手术与创伤的常见并发症.肠瘘发生后可引起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出血、营养不良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必须针对肠瘘开展积极的复苏与脏器功能支持,通过外科措施控制感染源、控制出血,还要开展积极的营养支持,预防与纠正营养不良.肠瘘发生后所合并的任一并发症均可致命,因此必须重视肠瘘的综合治疗.
-
关键词
综合治疗
肠瘘
多脏器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感染性休克
营养不良
控制出血
腹部手术
-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腹腔开放疗法在腹部创伤的应用
被引量:10
- 18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出处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
基金
"十二五"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重点项目(BNJ13J002)
-
文摘
腹腔开放疗法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一项重要损害控制外科进展。腹腔开放疗法可用于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特别是肝脏破裂使用纱布填塞法止血的患者、腹腔高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腹部创伤伴腹腔严重污染或严重感染患者。腹腔开放达到治疗目的后,应首先考虑尽早全层关腹。如二期全层关腹有困难,按阶段性治疗策略施行腹腔开放疗法,即将腹腔开放疗法分为早期开放、中期维持和后期腹壁重建阶段。腹腔开放疗法需要重点防治的并发症包括肠空气瘘和腹壁缺损。
-
关键词
腹部损伤
开放疗法
损害控制
-
Keywords
abdominal injury
open abdomen therapy
damage control
-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当前在腹部创伤救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 19
-
-
作者
任建安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腹部外科》
2009年第2期68-69,共2页
-
-
关键词
创伤救治
腹部外伤
外科理论
生活方式
交通方式
外伤病人
战伤救治
局部战争
-
分类号
R197.3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第十八届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年会概况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任建安
黎介寿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7年第1期53-57,共5页
-
-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营养物质
营养制剂
-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