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等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等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纳入有关SPR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由至少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文献质量,数据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结果共检索到2726篇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GMFCS各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粗大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在术后均改善,肌张力在术后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SPR术前和术后的粗大运动能力改善情况,Ⅱ级、Ⅲ级患者获益最佳,其次为Ⅰ级患者,Ⅳ级、Ⅴ级患者获益较少;在提高自理能力方面,Ⅰ级患者获益最佳,其次为Ⅲ级患者,Ⅱ级、Ⅳ级患者获益较小。既往文献均未报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SPR对于脑性瘫痪患者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GFMCSⅡ、Ⅲ级患者SPR的获益最佳,术前身体状态较差的GFMCSⅣ、Ⅴ级患者也能从中获益。展开更多
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利用小腿三头肌MR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实现区分GMFCSⅠ-Ⅴ级SCP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GMFCSⅣ-Ⅴ级SCP患者16例和GMFCSⅠ-Ⅲ级SCP患者40例。利用小腿MRI的T2加权成像进行分析。人工分割小腿三头肌后,对图像特征...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利用小腿三头肌MR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实现区分GMFCSⅠ-Ⅴ级SCP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GMFCSⅣ-Ⅴ级SCP患者16例和GMFCSⅠ-Ⅲ级SCP患者40例。利用小腿MRI的T2加权成像进行分析。人工分割小腿三头肌后,对图像特征采用LASSO回归等方法进行筛选,利用线性模型LR、KNN、树模型XGBoost和深度学习模型MLP四种方法进行建模并评估模型性能。结果Log-sigma-20mm-3D firstordermaximum、Log-sigma-20mm 3D glcm-Idn、Wavelet-LLH-glszm-SizeZoneNonUniformity是可区分GMFCS分级的核心特征。评估模型性能时,在XGBoost模型中表现异常出色,在训练数据集中的AUC为0.981,但在测试数据集中降至0.729。它在测试数据集中具有高灵敏度(0.958)和特异性(0.923)。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时,除KNN模型外,所有模型在训练和测试队列中均表现出大于0.05的p值,展示模型在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每个模型进行了全面评估,同样展示显著优势。结论通过小腿三头肌MRI影像组学构建GMFCS分级诊断模型是一项有前途的方法,在提高GMFCS分级判断精准性具有一定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早期预防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法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有关预防脑瘫髋关节发育异常疗法的RCT。由两位评价...目的评价早期预防脑瘫患儿继发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法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2年4月发表的有关预防脑瘫髋关节发育异常疗法的RCT。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软件和ADDIS 1.16.8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个RCT,共包括1228例脑瘫患儿。网状Meta分析表明:(1)常规康复治疗联合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肌肉电刺激、穴位埋线、WBV,分别在改善MP值、内收肌肌张力、GMFM-E区评分、髋关节ROM评价方面疗效最佳;(2)在改善腘绳肌肌张力的评价中,常规康复治疗+靳三针头针+体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治疗。结论家庭髋关节姿势管理在改善MP值方面临床前景最好,针灸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在改善肌张力方面疗效明确。展开更多
目的评估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瘫的有效性及长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有关FES治疗脑瘫儿童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目的评估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瘫的有效性及长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有关FES治疗脑瘫儿童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3月26日。至少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计513例患儿。FES组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88项(GMFM-88) D、E区评分(MD=8.14, 95%CI 6.26~10.02, P <0.001)、GMFM-88 B区评分(MD=8.77, 95%CI 4.00~13.53, P <0.001)、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MD=-1.05, 95%CI-1.25~-0.84, P <0.001)、Kyphosis角(MD=-10.67, 95%CI-12.21~-9.13, P <0.001)、Cobb角(MD=-2.66, 95%CI-3.38~-1.93, P <0.001)、步长(MD=3.35, 95%CI1.81~4.90, P <0.001)、步速(MD=0.09, 95%CI 0.05~0.14, P <0.001)、随访6周时GMFM评分(MD=4.84,95%CI 1.90~7.77, P=0.001)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6周时FES组与对照组的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MD=0.04, 95%CI-0.30~0.37, P=0.84)。结论 FES能够改善脑瘫儿童下肢、躯干功能,但解除肌肉痉挛的长期疗效不显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不同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等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纳入有关SPR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试验研究进行Meta分析。由至少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文献质量,数据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结果共检索到2726篇文献,经过筛选最终纳入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GMFCS各级脑性瘫痪患者的粗大运动能力、自理能力在术后均改善,肌张力在术后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SPR术前和术后的粗大运动能力改善情况,Ⅱ级、Ⅲ级患者获益最佳,其次为Ⅰ级患者,Ⅳ级、Ⅴ级患者获益较少;在提高自理能力方面,Ⅰ级患者获益最佳,其次为Ⅲ级患者,Ⅱ级、Ⅳ级患者获益较小。既往文献均未报告明显不良反应。结论SPR对于脑性瘫痪患者是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案。GFMCSⅡ、Ⅲ级患者SPR的获益最佳,术前身体状态较差的GFMCSⅣ、Ⅴ级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文摘目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旨在利用小腿三头肌MR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实现区分GMFCSⅠ-Ⅴ级SCP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GMFCSⅣ-Ⅴ级SCP患者16例和GMFCSⅠ-Ⅲ级SCP患者40例。利用小腿MRI的T2加权成像进行分析。人工分割小腿三头肌后,对图像特征采用LASSO回归等方法进行筛选,利用线性模型LR、KNN、树模型XGBoost和深度学习模型MLP四种方法进行建模并评估模型性能。结果Log-sigma-20mm-3D firstordermaximum、Log-sigma-20mm 3D glcm-Idn、Wavelet-LLH-glszm-SizeZoneNonUniformity是可区分GMFCS分级的核心特征。评估模型性能时,在XGBoost模型中表现异常出色,在训练数据集中的AUC为0.981,但在测试数据集中降至0.729。它在测试数据集中具有高灵敏度(0.958)和特异性(0.923)。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时,除KNN模型外,所有模型在训练和测试队列中均表现出大于0.05的p值,展示模型在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每个模型进行了全面评估,同样展示显著优势。结论通过小腿三头肌MRI影像组学构建GMFCS分级诊断模型是一项有前途的方法,在提高GMFCS分级判断精准性具有一定意义。
文摘目的评估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脑瘫的有效性及长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有关FES治疗脑瘫儿童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3月26日。至少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计513例患儿。FES组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88项(GMFM-88) D、E区评分(MD=8.14, 95%CI 6.26~10.02, P <0.001)、GMFM-88 B区评分(MD=8.77, 95%CI 4.00~13.53, P <0.001)、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MD=-1.05, 95%CI-1.25~-0.84, P <0.001)、Kyphosis角(MD=-10.67, 95%CI-12.21~-9.13, P <0.001)、Cobb角(MD=-2.66, 95%CI-3.38~-1.93, P <0.001)、步长(MD=3.35, 95%CI1.81~4.90, P <0.001)、步速(MD=0.09, 95%CI 0.05~0.14, P <0.001)、随访6周时GMFM评分(MD=4.84,95%CI 1.90~7.77, P=0.001)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6周时FES组与对照组的M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MD=0.04, 95%CI-0.30~0.37, P=0.84)。结论 FES能够改善脑瘫儿童下肢、躯干功能,但解除肌肉痉挛的长期疗效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