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化疗加局部热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立波 赵丽波 +5 位作者 席妍 王彦荣 任既晨 杨光 丁海霞 宋秀云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比较全身化疗加局部热疗及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副反应差异。方法47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化疗热疗组)23例,B组(单纯化疗组)24例,热疗化疗组采用局部热疗联合NP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单纯采... 目的比较全身化疗加局部热疗及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副反应差异。方法47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化疗热疗组)23例,B组(单纯化疗组)24例,热疗化疗组采用局部热疗联合NP方案化疗,单纯化疗组单纯采用NP方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A组总有效率52.2%,B组总有效率45.8%。两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局部热疗联合化疗不失为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结论局部热疗联合全身化疗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副作用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局部热疗 全身化疗 化疗治疗 热疗联合化疗 单纯化疗 显著性差异 副反应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胃癌患者中的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杜娟 席妍 +2 位作者 郑珂 任既晨 王立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0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胃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0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诊治的老年(≥60岁)胃部疾病患者100例,其中胃癌患者4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 目的探讨多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老年胃癌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0月于吉林省肿瘤医院诊治的老年(≥60岁)胃部疾病患者100例,其中胃癌患者40例(胃癌组)、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患者30例(浅表性胃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PG(PCⅠ、PGⅡ)和Gas-17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CA19—9及CA242水平。计算并比较血清PCⅠ、CEA、CA19—9及CA242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三组患者血清PG(PGⅠ、PGⅡ)、Gas-17、CEA、CA19—9及CA24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浅表性胃炎组比较,胃癌组PGI降低(P〈0.05),PGⅡ、Gas-17、CEA、CA19—9及CA242水平均升高(P〈0.05);与浅表性胃炎组比较,萎缩性胃炎组PGⅠ、Gas-17水平降低(p〈0.05),PGⅡ水平升高(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癌组PGI水平降低(P〈0.05),Gas-17、CEA、CA19—9及CA242水平均升高(P〈0.05),PGⅡ水平虽有所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67.5%,27/40)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老年胃癌检出率,且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标志物 胃癌 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诱发糖尿病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彦荣 李沛 +2 位作者 席妍 任既晨 丁海霞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化疗药物 糖尿病 临床分析 诱发 恶性肿瘤患者 血糖增高 治疗周期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MP-2 EGFR表达及MVD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立波 席妍 +1 位作者 王彦荣 任既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300-1303,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MMP-2、EGFR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在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MMP-2、EGFR的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在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EGFR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值,并分析MMP-2、EGFR的表达及MVD与组织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MMP-2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9%,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EGFR表达明显升高,以及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型无关(均P>0.05)。MMP-2、EGFR在NSCLC中的表达以及肿瘤MVD三者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同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MMP-2、EGFR的表达及MVD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联合应用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宋福山 王雅杰 +1 位作者 孙艳丽 任既晨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方案化疗对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35例病人均采用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方案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定疗效、毒性。结果 35例病人总有效率(CR+PR)为31.4%,其中胃癌36.4%,大肠癌30.8%,胰腺...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方案化疗对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35例病人均采用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方案化疗2个周期以上,评定疗效、毒性。结果 35例病人总有效率(CR+PR)为31.4%,其中胃癌36.4%,大肠癌30.8%,胰腺癌28.6%,肝癌25%。结论 羟基喜树碱、5—氟脲嘧啶联合应用对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疗效较好,毒副作用较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喜树碱 5-氟脲嘧啶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直肠癌47例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娟 宋彬 +1 位作者 齐娜 任既晨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高龄老年直肠癌47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平均年龄78.8岁,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黑便,...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4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高龄老年直肠癌47例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平均年龄78.8岁,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或黑便,3例以急性肠梗阻症状首发,2例出现左下腹包块。均多次在外院诊治,多首诊于社区或乡镇卫生院综合内科和消化内科。均于外院误诊,误诊为结肠炎15例、痔14例、习惯性便秘7例、直肠炎6例、肛裂3例、痢疾2例。就诊我院后经手术探查和结肠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行手术或保守治疗并部分联合放化疗。随访12~36个月死亡28例,1年生存率57.4%、3年生存率40.4%。结论提高对高龄老年直肠癌的认识,重视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可避免直肠癌的误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老年人 误诊 结肠炎 便秘 直肠炎 肛裂 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达华治疗惰性淋巴瘤2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彦荣 任既晨 +1 位作者 王立波 李蕊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评价福达华、米拓蒽醌、地塞米松(FMD)对比CV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选用FMD方案:Fludara:25mg/m2/d,静脉滴注30分钟,d1-3;MXT:10 mg/m2,静脉滴注30分钟,d1;DXM:20 mg/d,... 目的评价福达华、米拓蒽醌、地塞米松(FMD)对比CVP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选用FMD方案:Fludara:25mg/m2/d,静脉滴注30分钟,d1-3;MXT:10 mg/m2,静脉滴注30分钟,d1;DXM:20 mg/d,口服,d1-5。B组应用CVP方案:CTX:750 mg/m2,静脉注射,d1;VCR:1.2 mg/m2,静脉注射,d1;PDN:100 mg/d,口服,d1-5。结果A组14例,CR 35.71%,PR 50%,有效率为85.71%;B组13例,CR 30.76%,PR38.46%,有效率69.23%。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FMD方案主要毒副反应是骨髓抑制。结论FMD方案与CVP方案比较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惰性淋巴瘤临床效果好,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达华 惰性淋巴瘤 惰性淋巴瘤 方案治疗 福达华 临床观察 CVP方案 静脉滴注 静脉注射 总有效率 统计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光 任既晨 席妍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目的观察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情况,总结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结果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患者新辅助化疗... 目的观察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情况,总结新辅助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结果新辅助化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毒副反应轻,可耐受。结论卵巢癌新辅助化疗是安全有效的、毒副作用轻微的化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卵巢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方案对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雅雯 郑继成 +1 位作者 陈飞 任既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0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用SOX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疾病控制率... 目的探究曲妥珠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用SOX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客观有效率为、疾病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妥珠单抗 SOX方案 晚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重癌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秀云 任既晨 冯立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四重癌 腺癌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纤维胃镜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单独或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彦荣 王立波 +1 位作者 任既晨 刘明珠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0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索拉非尼单独或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8例晚期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索拉非尼联合经动脉... 目的:回顾性比较索拉非尼单独或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98例晚期复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索拉非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治疗)152例和对照组(索拉非尼单药治疗)1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期(OS)与疾病进展时间(TTP),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影响患者OS与TTP的相关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6%(127/152)vs.48.0%(70/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患者的OS和TTP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内肿瘤数量(HR=2.065,95%CI=1.366~3.099,P=0.001)和联合治疗(HR=1.605,95%CI=1.072~2.402,P=0.023)是OS的独立相关因素,联合治疗(HR=1.462,95%CI=1.019~2.498,P=0.041)是TTP的独立相关因素。两组患者服用索拉非尼引起的手足皮肤反应、腹泻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和射频消融治疗肝切除术后晚期复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优于单纯索拉非尼治疗,患者耐受性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索拉非尼 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术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娟 任既晨 +1 位作者 郑珂 黄志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222-223,共2页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在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晚期胃癌与术后复发转移胃癌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治疗。结果观察组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晚期胃癌以及术后复发转移胃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化疗 晚期胃癌 术后复发转移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6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席妍 王彦荣 +1 位作者 任既晨 邢巨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5872-5873,共2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商品名泽菲)加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老年晚期NSCLC接受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 g/m2静滴30 min,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2 h,第1天,3周为...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商品名泽菲)加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老年晚期NSCLC接受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 g/m2静滴30 min,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2 h,第1天,3周为1个周期,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全组56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6.4%,其中CR3.6%,PR 42.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肢端感觉异常反应轻。结论: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效率高,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药物疗法 非小细胞肺/药物疗法 脱氧胞苷/投药和剂量 奥沙利铂/投药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喃阿霉素与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雅雯 任既晨 +1 位作者 董莹 杨光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和吡喃阿霉素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原发性肝癌选择临床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以达到治疗方案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目的。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到该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8例,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和吡喃阿霉素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原发性肝癌选择临床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以达到治疗方案合理、有效、安全、经济的目的。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到该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9例;治疗时,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对照组给予吡喃阿霉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程进展时间、临床症状改善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75%,对照组为60.76%,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病情无进展时间为(6±2.4)个月,观察组病情无进展时间为(9±3.1)个月,观察组疾病无进展时间比对照组长;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优势。结论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率来看,吡喃阿霉素和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无差异,但奥沙利铂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和病情控制效果比吡喃阿霉素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喃阿霉素 奥沙利铂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引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彦荣 杨光 任既晨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87-288,共2页
伊立替康是临床广为应用的化疗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化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在应用伊立替康(商品名:艾力)治疗晚期大肠癌中,出现1例血小板急剧减少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彦荣 李沛 +1 位作者 席妍 任既晨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6期5-6,8,共3页
目的 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与单纯长春瑞滨+顺铂方案相比较,探讨其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 者,其中16例应... 目的 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与单纯长春瑞滨+顺铂方案相比较,探讨其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的36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乳腺癌患 者,其中16例应用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20例单纯NP方案化疗.恩度15 mg加生理盐水500 mL匀速缓慢静脉滴注3h,d 1~14;长春瑞滨:25 mg/m2,d1、8;顺铂:25 mg/m2,d 2~4.3周重复.按照RECIST1.1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按照NCI.CTC3.0版标准评价毒性反应,用药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性.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成至少2周期治疗,可评价疗效.恩度联合NP组:CR 3例、PR 6例、SD 5例、PD 2例.客观有效率(RR)56.3%,疾病控制率(DCR)87.5%.C3/4级毒性:中性粒细胞下降4例(25%),血小板下降1例(6.25%),恶心、呕吐1例(6.25%).NP治疗组:CR 2例、PR 6例、SD 6例、PD 6例.客观有效率(RR)40%,疾病控制率(DCR)70%.C3/4级毒性:中性粒细胞下降5例(25%),血小板下降2例(10%),恶心、呕吐2例(10%).两组之间RR及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可提高NP方案疗效,未增加毒性反应,安全性好,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晚期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雅雯 刘璐 +1 位作者 刘明珠 任既晨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130-133,共4页
目的 分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循环肿瘤细... 目的 分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实施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免疫功能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0,P<0.05)。结论 化疗联合免疫疗法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循环肿瘤细胞,有效防止患者肿瘤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免疫治疗 胃癌 免疫指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合并结核病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彦荣 李沛 +1 位作者 席妍 任既晨 《中国社区医师》 2008年第13期26-26,共1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情况,探讨结核感染与淋巴瘤的关系。结论:结核病和淋巴瘤可发生在同一患者,临床症状相似,易导致误诊及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注意并及时获取病理学诊断,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 淋巴瘤 结核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19
作者 王立波 任既晨 王彦荣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07-208,共2页
目的 33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了33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年龄、病理分型、术前临床分期、转移部位、术后辅助性化疗情况及骨转移部位。结果 本组33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中位年龄为45岁,病理均为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 目的 33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了33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年龄、病理分型、术前临床分期、转移部位、术后辅助性化疗情况及骨转移部位。结果 本组33例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中位年龄为45岁,病理均为乳腺浸润性非特殊型癌,ER阳性13例,阴性20例。术前临床分期:Ⅲ期15例(45.5%),术后辅助性化疗不规范。发生骨转移的部位以椎骨最多11例(33.3%),其次为盆骨8例(24.2%)。结论 对年龄轻、病理分型差、临床分期较晚的乳腺癌病人应进行正规治疗降低骨转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冲击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任既晨 于鸿 +1 位作者 王立波 刘玉侠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6期863-865,共3页
目的研究抗原冲击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GM-CSF、IL-4、TNF-α联合诱导脐血树突状细胞、再用肿瘤抗原冲击致敏,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脐血树突状细胞对NC1446、SMMC7721、K562细胞均有明... 目的研究抗原冲击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GM-CSF、IL-4、TNF-α联合诱导脐血树突状细胞、再用肿瘤抗原冲击致敏,测定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脐血树突状细胞对NC1446、SMMC7721、K562细胞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经抗原冲击致敏后,脐血树突状细胞产生明显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论抗原冲击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可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脐血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