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黑龙江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任爱臣 金银顺 +2 位作者 冯娟 王春杰 高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306-13307,共2页
依据海林市气象局1967~200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了近15年气候较前24年的变化以及这种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地区“7.19”大暴雨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爱臣 刘玉娇 《黑龙江气象》 2017年第4期11-12,38,共3页
2017年7月18-20日牡丹江地区出现大暴雨并伴随强雷暴天气过程,本次降雨强度大、雷暴持续时间长,较为罕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相关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7月18-20日发生在牡丹江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 2017年7月18-20日牡丹江地区出现大暴雨并伴随强雷暴天气过程,本次降雨强度大、雷暴持续时间长,较为罕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区域站降水资料、相关物理量场及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7月18-20日发生在牡丹江地区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强冷空气的入侵,与低层的暖湿空气交汇,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地面冷锋和低层切变线的抬升作用,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层水汽的辐合上升作用和海上低压的新生,为本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及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东北低压 切变线 不稳定层结 冷锋云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大风天气相对螺旋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爱臣 朱广帅 《黑龙江气象》 2017年第3期10-10,24,共2页
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垂直风廓线(VWP)产品提供发生在牡丹江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资料及暴雨天气过程,计算并分析这次大风天气的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特征,利用垂直风廓线产品计算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并分析牡丹江这次大风天气过程的SRH... 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垂直风廓线(VWP)产品提供发生在牡丹江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资料及暴雨天气过程,计算并分析这次大风天气的风暴相对螺旋度(SRH)特征,利用垂直风廓线产品计算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并分析牡丹江这次大风天气过程的SRH特征。结果表明:风暴相对螺旋度(SRH)对尺度非常小的强对流大风和暴雨天气有提前10-20 min的预报作用。应用VWP产品计算出的SRH,可以作为实际业务工作中预报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 垂直风廓线 相对螺旋度 大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9
4
作者 孟祥文 崔学勇 任爱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1022-11023,共2页
依据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67-2005年39年间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近15年气候资源较前24年的变化,以及这种气候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11月4-7日牡丹江暴雪成因对比分析
5
作者 任爱臣 路平平 《黑龙江气象》 2017年第2期11-11,23,共2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牡丹江地区2016年11月4-7日两场强降雪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雪都是在鄂霍次克海低涡影响下产生的降雪,第一场降雪主要是高空急流与低涡共同作用产生,第二场降雪为高空槽和...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牡丹江地区2016年11月4-7日两场强降雪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雪都是在鄂霍次克海低涡影响下产生的降雪,第一场降雪主要是高空急流与低涡共同作用产生,第二场降雪为高空槽和地面低压倒槽降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低涡 常规观测资料 高空急流 上升运动 冷涡 黑龙江西部 水汽通量 成因分析 抽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气象站迁站前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及均一性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路平平 任爱臣 +2 位作者 龙妍妍 范天红 俞蛟 《黑龙江气象》 2018年第2期30-31,共2页
利用牡丹江气象站1967-2017年51 a气象资料,对比分析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变化,并采用t检验和SNHT法对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迁站前后牡丹江站气温、降水和风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风速变化显著;站址迁移对牡丹江站温度序列均... 利用牡丹江气象站1967-2017年51 a气象资料,对比分析迁站前后气象要素变化,并采用t检验和SNHT法对气温序列进行均一性检验,结果表明:迁站前后牡丹江站气温、降水和风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风速变化显著;站址迁移对牡丹江站温度序列均一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一性检验 SNHT方法 气温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凤山本底站2006年二氧化硫初步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艳玲 于大江 任爱臣 《黑龙江气象》 2008年第3期33-34,共2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2006年龙凤山本底站SO2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浓度频率分布,还简单的阐述了SO2浓度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通过分析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6年1~12月近地面SO2的监测数据,得出年平均浓度是(2.6±3.5)ppb,春、夏、秋... 文章主要讨论了2006年龙凤山本底站SO2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浓度频率分布,还简单的阐述了SO2浓度与温度和湿度的关系。通过分析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2006年1~12月近地面SO2的监测数据,得出年平均浓度是(2.6±3.5)ppb,春、夏、秋、冬的平均浓度分别是(1.6±2.2)ppb、(0.7±1.0)ppb、(1.8±2.8)ppb、(6.2±5.8)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凤山 区域本底站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近51a气候变化特征
8
作者 路平平 任爱臣 +1 位作者 龙妍妍 范天红 《黑龙江气象》 2018年第3期6-8,共3页
利用牡丹江气象站1967-2017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对牡丹江气候变化特征、突变以及周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1 a来,牡丹江气温有增暖趋势,年平... 利用牡丹江气象站1967-2017年逐日气温、降水资料,通过线性趋势法、累积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对牡丹江气候变化特征、突变以及周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1 a来,牡丹江气温有增暖趋势,年平均增温率为0.356℃/10a;年平均降水量有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8.8 mm/10a;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存在多尺度周期变化,年平均气温为短期内上升,长期内下降趋势;年平均降水短期内偏多,长期内为逐渐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LET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 气候变化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蕴县近40a的日照时数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分析
9
作者 林阳 王燕 任爱臣 《新疆农垦科技》 2013年第6期62-64,共3页
通过对富蕴县1971—2010年日照时数、总(低)云量、≥0.1 mm降水日数等资料的分析,得出:近40 a来,富蕴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9 h/a;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出现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其中以夏季下降最为明显;总云量、低云量、... 通过对富蕴县1971—2010年日照时数、总(低)云量、≥0.1 mm降水日数等资料的分析,得出:近40 a来,富蕴县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3.9 h/a;日照时数的减少主要出现在春季、夏季和冬季,其中以夏季下降最为明显;总云量、低云量、降水日数与年日照时数均呈现负相关性,其中总云量与年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照时数 变化规律 富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局地突发性强降水成因分析
10
作者 王燕 任爱臣 罗斌祥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6期140-140,共1页
2012年6月22日富蕴县出现局地突发性强降水,部分雨量站1小时雨量达15.7毫米,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标准,这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北疆地区较为少见,为了做好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和预警,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自动站等多种探测资料,对夏季... 2012年6月22日富蕴县出现局地突发性强降水,部分雨量站1小时雨量达15.7毫米,降雨强度达到暴雨标准,这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北疆地区较为少见,为了做好突发性局地暴雨的临近预报和预警,利用常规天气图、地面自动站等多种探测资料,对夏季强对流天气产生局地暴雨的天气系统、水汽及动力条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水汽输送条件、中低层的动力条件、冷空气侵入等方面有有利的天气尺度条件,是形成本次暴雨的原因。通过分析研究,不断提高夏季局地暴雨的预报能力,这对于汛期预报和服务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天气系统 成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科学配膳与食谱编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爱臣 《学周刊(上旬)》 2011年第10期178-178,共1页
科学配膳与食谱编制是烹饪营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体要获得均衡充足的营养素,必须通过合理的膳食计划才能实现。做好科学配餐和食谱编制是合理营养的保证。本文运用举例的方法逐一阐述了科学配膳与食谱编制的概念、原则以及编制方法。
关键词 科学配膳 食谱编制 计算法 DR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