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为例
1
作者 任笑雨 杨洁 +1 位作者 陈佳宁 贾培煜 《工程经济》 2024年第9期4-14,共11页
基于产业结构熵、泰尔指数、动态偏离—份额分析、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17年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安徽省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均呈现专业化趋势;淮北、池州、宿州、亳州、宣城和滁州... 基于产业结构熵、泰尔指数、动态偏离—份额分析、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17年安徽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安徽省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均呈现专业化趋势;淮北、池州、宿州、亳州、宣城和滁州市的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铜陵、马鞍山和淮南市的产业结构偏离合理化。安徽省资源型城市第一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不足;第二产业结构优势逐渐扩大但存在两极分化;第三产业结构处于劣势地位但竞争力提升显著。劳动力结构、社会投资、外资规模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影响因素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污染型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贾培煜 杨洁 +3 位作者 李宗善 梁海斌 任笑雨 郭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067-6079,共13页
污染型企业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间的矛盾集合体,优化调控其空间布局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污染型企业空间点数据库,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Ripley′s K函数及空间自相关等多种空间分析... 污染型企业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间的矛盾集合体,优化调控其空间布局是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构建污染型企业空间点数据库,利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Ripley′s K函数及空间自相关等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刻画1979—2020年黄河流域污染型企业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等地理环境关系。结果表明:(1)污染型企业紧密围绕黄河干支流分布,且存在向黄河源头扩张的趋势。(2)污染型企业在黄河流域具有显著空间集聚性,总体呈现出“中心集聚”“中心集聚-多点分散”“中心集聚连片-多点分散”和“中心集聚连片”四种空间集聚形态,且集聚程度随距离尺度增加先增强后减弱。当污染型企业集聚程度最高时,其空间分布范围呈扩张趋势。(3)经济因素为黄河流域污染型企业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但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力更强,污染型企业空间关联类型同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呈现显著俱乐部趋同效应。研究为污染型企业在黄河流域的空间布局优化调控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型企业 空间分布特征 地理探测器 影响因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演进
3
作者 杨洁 任笑雨 +1 位作者 陈佳宁 贾培煜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2期179-188,共10页
运用产业结构熵、泰尔指数、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2003—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2003—2017年,阳泉、临汾、运城产业结构趋于多样化,大同等其余七市产业结构趋于... 运用产业结构熵、泰尔指数、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2003—2017年山西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2003—2017年,阳泉、临汾、运城产业结构趋于多样化,大同等其余七市产业结构趋于专业化;大同、阳泉、运城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降低,长治等七市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除了吕梁市,其余九个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均趋于高级化。(2)从三次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发展水平上看,第一、二产业发展呈恶化趋势,第一产业的双劣势区域显著扩大,第二产业的双优势区域显著缩小;第三产业发展呈向好趋势,双劣势区域显著缩小。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及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角度,对资源型城市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转型发展提升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竞争力 资源型城市 偏离—份额分析法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