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令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格雷夫斯病的疗效 被引量:5
1
作者 伍军伟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对百令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80例18至34岁Graves′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大小、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等进行配对,分为百令胶囊合用丙... 目的:对百令胶囊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与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方法:80例18至34岁Graves′病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甲状腺大小、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等进行配对,分为百令胶囊合用丙硫氧嘧啶组(简称合用组)与丙硫氧嘧啶治疗组(简称单用组),至少观察2年以上。对各种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记分,将两组各自疗效及总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合用组40例总得分40分,中位得分1分,单用组40例总得分68分,中位得分1.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用组疗效优于单用组;合用组治疗后甲亢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合用组出现甲亢性心脏病、肝功能受损、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与丙基硫氧嘧啶合用治疗Graves′病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丙基硫氧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灵胶囊 丙基硫氧嘧啶 格雷夫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龙健忠 王福诩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2期139-140,共2页
Graves’病又名弥漫性甲状腺肿并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高代谢状态及高甲状腺素的毒性作用等因素,5%-20%的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偏低∞。而接受药物的患者特别是ATD更容易出现白细胞减... Graves’病又名弥漫性甲状腺肿并甲亢,是一种内分泌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高代谢状态及高甲状腺素的毒性作用等因素,5%-20%的患者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偏低∞。而接受药物的患者特别是ATD更容易出现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吧易继发严重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诱发甲亢危象鼍危及生命。现就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的发生机制及防治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 粒细胞减少 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弥漫性甲状腺肿 甲亢危象 高代谢状态 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黄献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08X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口服替米沙坦40mg,1次/d,治疗组另予以灯盏花素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口服替米沙坦40mg,1次/d,治疗组另予以灯盏花素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使UAER显著下降,BUN、SCr无明显改变,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结论灯盏花素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替米沙坦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王福诩 龙健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筛查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以降低糖尿病足和截肢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23名(DF组)和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85名非糖尿病足患...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筛查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以降低糖尿病足和截肢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23名(DF组)和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85名非糖尿病足患者(NDF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既往吸烟史、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DR)、肾脏病变(DN)、高血压、冠心病(CHD)、脑梗死(cD、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GHbAlc)进行分析。结果DF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的病程和男性所占比例高于N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合并DR、DN、CHD的发生率高于NDF组;合并高血压、cI,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高于NDF组(P〈0.05);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F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N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脂(TG,TC,LDL—C,VLDL—c)、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元逐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男性、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增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社区人群中,倡导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控制血压、血糖是预防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血症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谭欣 李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6期97-98,共2页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于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头昏,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早期极易被患者及医务人员忽视,引起误诊或漏诊,往往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改变后才引起关注,使治疗的难度增加、不良愈后比率上升;同时,引起低钠血... 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属于电解质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乏力、头昏,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早期极易被患者及医务人员忽视,引起误诊或漏诊,往往病情加重出现神志改变后才引起关注,使治疗的难度增加、不良愈后比率上升;同时,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较多,目前临床对于低钠血症的病因诊断准确性仍旧不能确定,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关系到了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因此如何确诊低钠血症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此外,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限水、补钠、使用减少钠排出的药物、停用导致低钠的可疑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文章主要针对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展开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血症 病因 分类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溶血性贫血2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谭欣 梁晓阳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例糖尿病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所有22例患者溶血在2-3 d内得到控制,7 d左右血糖平稳下降,血红蛋白回升,网织红细胞开始下降,患者一般情...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2例糖尿病合并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所有22例患者溶血在2-3 d内得到控制,7 d左右血糖平稳下降,血红蛋白回升,网织红细胞开始下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出院后随访3个月,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恢复正常,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高血糖、男性、农民、并发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避免血糖升高,减少感染的发生是预防糖尿病患者发生溶血性贫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溶血性贫血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糖尿病乳酸酸中毒合并休克患者的救治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伍军伟 何雪明 +1 位作者 王福诩 凌俊宏 《当代医学》 2009年第4期73-73,共1页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较少见的急性并发症,易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来我院成功救治1例糖尿病合并乳酸酸中毒昏迷并休克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糖尿病乳酸酸中毒 救治体会 休克患者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急性并发症 中毒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生的临床带教 被引量:2
8
作者 伍军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2期230-231,共2页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过程是将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1];通过实习加深巩固理论知识,同时... 医学生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医学生临床实习的过程是将医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1];通过实习加深巩固理论知识,同时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为他们将来能胜任临床独立工作奠定基础[2].现就医学生的临床带教谈谈几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伍军伟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期46-46,共1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以心脏异常为突出表现或唯一的临床表现,而掩盖了甲亢的其他表现,往往造成误诊,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是甲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2003~2005年收住的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部分患者以心脏异常为突出表现或唯一的临床表现,而掩盖了甲亢的其他表现,往往造成误诊,且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简称甲心病)是甲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2003~2005年收住的65例甲心病患者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中外医疗》 2008年第31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血糖达标情况、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的时间、每天胰...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7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强化治疗和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血糖达标情况、达到血糖控制目标值的时间、每天胰岛素的用量、治疗前后体重增加情况。结果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组能更好地控制病人空腹和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血糖达标时每日的胰岛素用量治疗组用量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糖达标所用时间和体重增加均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血糖达标、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体重增加方面均优于单独胰岛素强化治疗组,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独胰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二甲双胍缓释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谭欣 梁晓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4期106-106,共1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150例,所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TT3、TT4、FT3、FT4水平;检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共150例,所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仪检测TT3、TT4、FT3、FT4水平;检测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血清总胆红素等水平反映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合并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共46例,发生率为30.7%。男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损害发生率和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小于6个月的甲亢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所占比例高于病程大于6个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有肝功能损害的甲亢患者TT3、TT4、FT3、FT4水平分别显著高于无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甲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合并有肝功能损害,与甲亢病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与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损害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通信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军伟 《中国新通信》 2006年第15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通信解决方案 多媒体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化建设 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 检察 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苏平与秦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王福诩 卢冠解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9年第2期45-46,共2页
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万苏平组(30例)和秦苏组(30例),观察8周。结果两组可同样降低FPG、,空腹胰岛素(FIns)有轻微升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药对血压、心率、体重、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无显著低血糖发生,但万苏平发生低血糖反应少于... 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万苏平组(30例)和秦苏组(30例),观察8周。结果两组可同样降低FPG、,空腹胰岛素(FIns)有轻微升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药对血压、心率、体重、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无显著低血糖发生,但万苏平发生低血糖反应少于秦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苏平 秦苏 2型糖尿病(T2DM) 空腹血糖(F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患者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军伟 王福诩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7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对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别于使用激素治疗前、使用激素治疗后2周、4周、8周时测定其血浆皮质醇(8AM)浓度,前后对照。结果: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 目的:观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对患者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2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分别于使用激素治疗前、使用激素治疗后2周、4周、8周时测定其血浆皮质醇(8AM)浓度,前后对照。结果: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对患者血浆皮质醇无明显影响。结论:规则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较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浆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救治体会
15
作者 伍军伟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413-414,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 非酮症 救治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泡蝶鞍综合征5例分析
16
作者 伍军伟 凌俊宏 +1 位作者 卢冠解 王福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9期155-156,共2页
空泡蝶鞍综合征是指蛛网膜下腔疝入蝶鞍内,使垂体受压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MRI的临床应用,空泡蝶鞍综合征的确诊病例明显增多,该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在青年男性中较为少见。
关键词 空泡蝶鞍综合征 蛛网膜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48例临床研究
17
作者 伍军伟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联合外科清创+皮瓣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有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41~83岁,平均(67.12±12.53)岁,给予全身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8...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联合外科清创+皮瓣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有糖尿病足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41~83岁,平均(67.12±12.53)岁,给予全身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8例中治愈36例(75.0%),好转8例(16.7%),无效4例(8.3%),行皮瓣转移术的6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改善明显,溃疡愈合。结论:在全身用药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外科清创+皮瓣转移术可减轻患肢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溃疡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福诩 黄卓尧 伍军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UAER(P<0.05或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病 尿毒清颗粒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2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福诩 黄卓尧 伍军伟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按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40 mg.d-1,po,q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尿毒...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按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40 mg.d-1,po,q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尿毒清颗粒每次5 g,温水冲服,白天3次,睡前1次,用药间隔不超过8 h。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②两组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血肌酐(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③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清蛋白(A 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尿毒清颗粒 肾病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甲文 伍军伟 +1 位作者 李洁莲 王微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与血清性激素之间存在的作用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47例男性EH患者及45例女性绝经后EH患者和相应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LH、FSH、E2、P、T)水平,并进行高血压分期对照分析。结果:男、女EH患...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发病与血清性激素之间存在的作用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47例男性EH患者及45例女性绝经后EH患者和相应正常对照组的血清性激素(LH、FSH、E2、P、T)水平,并进行高血压分期对照分析。结果:男、女EH患者血清E2、P、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男性EH组FSH水平和对照组相比下降不明显(P>0.05)。Ⅰ、Ⅱ、Ⅲ期EH患者性激素水平经F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男性EH组E2水平和女性EH组P水平与FSH、LH水平变化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EH患者血清E2、P、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2、P与FSH、LH之间无相关关系,Ⅰ、Ⅱ、Ⅲ期之间性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是一个高血压的危险因子,可作为EH病部分病因的推测和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原发性 性激素 化学发光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