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污染源铊水质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伍恒赟 陈会明 +3 位作者 陈谊 曹炳伟 储险峰 熊长保 《江西化工》 2025年第1期41-44,共4页
铊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进入地表水中会污染饮用水源和土壤,危害极大。为满足我国在铊排放管控方面的需求,铊水质在线监测仪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各部门均未出台铊水质... 铊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进入地表水中会污染饮用水源和土壤,危害极大。为满足我国在铊排放管控方面的需求,铊水质在线监测仪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线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环境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各部门均未出台铊水质自动监测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且国内外铊水质在线监测的技术水平整体不足。本文开展污染源铊自动监测方法的研究,选取6种不同型号的铊水质在线监测仪开展实际水样测试,以所得的定量下限、示值误差、重复性和样本比对值为主要指标,开展性能比对与讨论,以期加强对铊自动监测方法的指导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方法 污染源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江西省重点排污单位污染源执法监测结果研究及对策建议
2
作者 肖南娇 张慧敏 +2 位作者 黄鹤飞 刘艳 伍恒赟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112-117,147,共7页
执法监测是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为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组织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污染源执法监测数据是开展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对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方式提出新的管理要求。以2022年江西省... 执法监测是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为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组织开展的环境监测活动。污染源执法监测数据是开展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对重点排污单位监测方式提出新的管理要求。以2022年江西省重点排污单位执法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江西省2022年重点排污单位废气、废水及土壤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达标情况,并结合当前江西省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及现有监测问题,提出转变监测方式的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排污单位 执法监测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3
3
作者 伍恒赟 罗勇 +2 位作者 张起明 康长安 杨旭楠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9,共6页
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了主要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Cu、Pb、Cr、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7、0.078、17、51、72、42.9、117 mg/kg,除Cd外,其余6... 通过分析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并探讨了主要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鄱阳湖沉积物7种重金属元素Cd、Hg、As、Cu、Pb、Cr、Zn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67、0.078、17、51、72、42.9、117 mg/kg,除Cd外,其余6种元素均明显高于相应的背景值。从空间分布来看,Cd、Cr含量总体呈现东南、西北部偏高的现象,而Hg、Cu、Pb含量总体呈现东南部偏高的现象,As、Zn的含量分布相对平均。Hg、Cu、Pb、Zn 4种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这些元素污染具有同源性。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单个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为Cu〉Hg〉Pb〉Cd〉As〉Cr〉Zn;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分析来看,整个湖区的RI值为46.4~476.3,平均值为165.4,属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其中湖区东南部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最高。Cu、Hg、Pb等重金属主要来自乐安河流域工业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 空间分布 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信江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伍恒赟 张起明 +1 位作者 齐述华 胡梅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6-172,共7页
利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从景观尺度和类型尺度两方面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异对河流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的影响。信江流域的景观组成对CODMn、氨氮、TN、CODCr浓度存在显著影响,耕地和建设... 利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从景观尺度和类型尺度两方面分析了流域景观格局空间分异对河流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的影响。信江流域的景观组成对CODMn、氨氮、TN、CODCr浓度存在显著影响,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比例与各项指标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林地与各指标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各项指标在流域上游变化不大,而在流域的下游变化显著。从景观尺度上看,流域景观以少数大斑块为主或同一类型的斑块高度连接时,河流中CODMn、氨氮、TN、CODCr浓度较低,水质较好。从流域类型尺度上看,各类型的景观结构对河流中CODMn、氨氮、TN、CODCr浓度影响不同,建设用地以及耕地的集中大面积彼此相临的连片分布会导致河流中CODMn、氨氮、TN、CODCr等浓度的升高,而林地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水质影响 信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伍恒赟 罗勇 +6 位作者 李莹 万志勇 杨辛 张起明 贾娟娟 柴敏平 李秀峰 《江西科学》 201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为了给鄱阳湖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以入湖污染物筛选技术、入湖污染物途径、入湖污染物总量计算和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技术为考察方法,重点阐述了入湖污染物各种筛选方法、污染物入湖途径的确定、各种入湖途径的计... 为了给鄱阳湖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以入湖污染物筛选技术、入湖污染物途径、入湖污染物总量计算和入湖污染物科学考察技术为考察方法,重点阐述了入湖污染物各种筛选方法、污染物入湖途径的确定、各种入湖途径的计算方法以及现场考察技术和实验室技术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入湖污染物途径 污染物总量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期鄱阳湖主要污染物河流入湖通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邹新 罗勇 +6 位作者 李莹 伍恒赟 贾娟娟 张起明 肖南娇 陈晓峰 王东方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5期96-99,共4页
通过同步监测2010年-2013年入湖监测断面水质和水量,分别计算了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以及全年入湖污染物通量。结果表明,2010年-2013年,入湖10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在80%~100%之间,化学需氧量均是进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各污染物主要通... 通过同步监测2010年-2013年入湖监测断面水质和水量,分别计算了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以及全年入湖污染物通量。结果表明,2010年-2013年,入湖10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在80%~100%之间,化学需氧量均是进入鄱阳湖的主要污染物。各污染物主要通过赣江主支、赣江中支、赣江南支、赣江北支、信江西支和饶河6条河流进入鄱阳湖;氨氮浓度年均值与水量相关性均呈负相关,而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总氮浓度年均值与水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水质 水量 不同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研究
7
作者 伍恒赟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7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灾害不断发生,为防止江西省重大生态环境灾害,了解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从农田、湿地、森林和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开展常规监测,并使用卫星遥感等3S技术对土地利用、河流水库...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而脆弱的系统,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灾害不断发生,为防止江西省重大生态环境灾害,了解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从农田、湿地、森林和环境四个方面提出开展常规监测,并使用卫星遥感等3S技术对土地利用、河流水库、植被和水土流失等进行遥感监测,根据常规和遥感监测指标,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评价体系,按照代表性、全面性、综合性、简明性、方便性和适用性原则,选取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环境五个评价指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并确定了评价等级,评价结果显示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总的来说处于优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监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彭刚华 伍恒贇 《江西水利科技》 2001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依据江西省最大河流———赣江近 3年 39个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对其水质现状。
关键词 赣江 水质污染 现状 分析 水污染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主要河道入湖污染物通量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罗勇 伍恒赟 +4 位作者 李莹 万志勇 张起明 贾娟娟 肖南娇 《江西科学》 2014年第5期587-589,605,共4页
采用对入湖河道水质水量同步监测的方法,通过水质水量数据计算进入鄱阳湖主要污染物通量以及主要污染物负荷比,为江西省有效减排入鄱阳湖污染负荷比,保障鄱阳湖流域水质安全,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质 水量 入湖通量 污染物负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勇 伍恒赟 +6 位作者 李莹 万志勇 胡梅 杨辛 张起明 贾娟娟 李秀峰 《江西科学》 2014年第4期552-556,共5页
建立科学和有效的评价方法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根据系统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污染控制指数和景观生态指数4... 建立科学和有效的评价方法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根据系统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工业园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污染控制指数和景观生态指数4个准则层以及其所属20个指标。对南昌和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的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反映2个工业园生态环境状况及其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指数 层次分析法 高新技术工业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市环境空气PM_(2.5)污染现状及其源解析研究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健 罗勇 +4 位作者 伍恒赟 贾娟娟 肖南娇 张起明 王东方 《江西科学》 2014年第6期777-780,共4页
根据例行监测数据分析了南昌市环境空气PM2.5污染现状,提出了适用于南昌市PM2.5源解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根据国内外受体模型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源解析所用的模型,研究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南昌市开展PM2.5源解析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污染现状 来源解析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起明 胡梅 +1 位作者 伍恒赟 罗勇 《江西科学》 201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评价一个地区剩余或潜在的土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能力,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潜力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人机交互判读解译江西省土... 可利用土地资源是评价一个地区剩余或潜在的土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承载能力,其数量和空间分布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发展潜力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影响。根据2011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人机交互判读解译江西省土地利用数据并结合江西省DEM数据,分析得出江西省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赣南苏区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量5 845.02 km2,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14.9%;(2)各县(市、区)域之间可利用土地资源数量和空间分布不均衡;(3)经济发展较好并且人口密集地区,土地的开发利用程度高,可利用土地资源少,反之则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苏区 可利用土地资源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