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鳞癌患者唾液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位俊敏 李锐锋 +5 位作者 杨冬阳 赖晓嵘 刘婉薇 蔡先彬 贲晓松 李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320,共8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ESCC组)与健康对照组(HC组)唾液菌群多样性,筛选出食管鳞癌患者唾液中特异性细菌.[方法]收集5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唾液标本,提取总DNA,用PCR扩增16S rDNA 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数据进行OUT...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ESCC组)与健康对照组(HC组)唾液菌群多样性,筛选出食管鳞癌患者唾液中特异性细菌.[方法]收集50例食管鳞癌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唾液标本,提取总DNA,用PCR扩增16S rDNA 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将测序数据进行OUT聚类,物种注释及多样性分析.[结果]多样性分析表明ESCC组和HC组整体唾液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方面存在差异(但P>0.05),物种分析表明ESCC组以奈瑟菌属(Neisseria)、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普式菌属(Prevotella)、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为主,健康对照组以奈瑟菌属(Neisseria)、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普式菌属(Prevotella)、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韦荣氏球菌属(Veillonella)为主,LEfSe分析表明ESCC组卟啉菌属表达升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唾液有其特征性的菌群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食管鳞癌患者唾液中卟啉菌属表达明显升高,是特征性表达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唾液 细菌 卟啉单胞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食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位俊敏 李子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91-94,共4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微生物菌群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消化道内含有大量细菌,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与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关系均已见报道。近年来有关消化道微... 随着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微生物菌群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消化道内含有大量细菌,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与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关系均已见报道。近年来有关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常见食管疾病的关系也越来越被研究者关注,如:消化道微生物菌群与食管癌、胃食管反流病、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等之间的关系。明确食管疾病中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及功能,对于食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微生物菌群 食管癌 胃食管反流病 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内菌群检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冼博鸿 位俊敏 +5 位作者 乔贵宾 陈晓辉 徐方平 骆新兰 陈翼翔 李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0-487,共8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ESCC组)与健康对照组(HC组)肿瘤组织菌群多样性,筛选出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特异性细菌。【方法】收集105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和54例健康对照者的食管组织标本,提取标本总DNA,用PCR方法扩增16S rDNA...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患者(ESCC组)与健康对照组(HC组)肿瘤组织菌群多样性,筛选出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特异性细菌。【方法】收集105例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和54例健康对照者的食管组织标本,提取标本总DNA,用PCR方法扩增16S rDNA V4区,后行高通量测序,将数据做OTU聚类及多样性分析筛选食管鳞癌组织内特征菌。最后用定量PCR(Q-PCR)扩增方法验证筛选结果。【结果】多样性分析表明ESCC组肿瘤标本和HC组正常食管组织标本内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物种分析表明ESCC组以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孪生球菌属(Gemella)、奈瑟菌属(Neisseria)、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主,HC组以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为主,LEfSe分析表明ESCC组卟啉菌属、梭杆菌属丰度升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Q-PCR验证结果表明食管鳞癌组织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拷贝数明显升高。【结论】食管癌肿瘤组织有其特征性的菌群组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食管鳞癌肿瘤组织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拷贝数明显升高,可能是其特征性的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菌 卟啉单胞菌属 梭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结直肠癌标准二线治疗失败后三线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疗效预测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杨冬阳 位俊敏 +1 位作者 马冬 李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07-1612,共6页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结直肠癌标准二线治疗失败后三线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影响疗效预测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晚期结直肠癌标准二线治疗失败或不可耐受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的晚期结直...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结直肠癌标准二线治疗失败后三线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能影响疗效预测的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晚期结直肠癌标准二线治疗失败或不可耐受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500 mg每天1次,28 d为一个给药周期进行治疗,记录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和分析疗效预测因素。结果 30例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8.1个月,1年生存率为26.1%,2年生存率为8.7%,ORR为16.7%,DCR 60%,PR为5例,占16.7%,SD13例占43%,PD12例,占40%。血小板减少、血白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贫血、转氨酶升高、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事件程度为Ⅰ或Ⅱ度。3例Ⅲ~Ⅳ度高血压(10%),2例Ⅲ~Ⅳ度蛋白尿(7%),3例Ⅲ~Ⅳ度手足综合征(10%)。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PFS与CEA[(<25 ng/mL vs.(≥25 ng/mL)]、CerB2[(++^+++)vs.(-^+)]、Ki-67[(≥50%)vs.(<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甲磺酸阿帕替尼疗效与CEA低于25 ng/L,CerB2>++、Ki-67> 50%有潜在关系。结论晚期结直肠癌甲磺酸阿帕替尼三线治疗有改善疗效、生存趋势,不良反应耐受性可,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在CEA值低于25 ng/mL、CerB2>++、Ki-67≥50%的患者疗效有延长趋势,提示CEA、CerB2、Ki-67潜在疗效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阿帕替尼 晚期结直肠癌 三线治疗 疗效预测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检测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立宇 李锐锋 位俊敏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9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检测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食管鳞癌患者43例,另取和癌组织相距至少3 cm的相应癌旁组织,另取胃镜检查时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活检标本40例,统计分析不同组织中PG蛋白表达,分析食管鳞癌组...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检测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食管鳞癌患者43例,另取和癌组织相距至少3 cm的相应癌旁组织,另取胃镜检查时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活检标本40例,统计分析不同组织中PG蛋白表达,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并统计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不同PG蛋白表达患者的12个月生存率。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1%,均显著高于食管鳞癌旁组织、且食管鳞癌旁组织中PG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食管粘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逐渐升高(P<0.05),即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G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30个月生存率分别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管鳞癌患者累积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为淋巴结转移。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检测在食管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食管鳞癌 诊断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