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245fa制冷剂高温热泵构建的蒸汽发生系统性能
1
作者 吴锋明 李帅旗 +4 位作者 戴春江 何世辉 陈翔 宋文吉 冯自平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2-763,共12页
高温热泵蒸汽发生系统具有替代小型燃煤锅炉的潜力,不仅可以满足工业领域对110℃以上蒸汽的需求,而且可以降低供热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搭建了R245fa制冷剂高温热泵蒸汽发生系统,探究了不同蒸发温度(35~50℃)与冷凝温度(95~125℃... 高温热泵蒸汽发生系统具有替代小型燃煤锅炉的潜力,不仅可以满足工业领域对110℃以上蒸汽的需求,而且可以降低供热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本文搭建了R245fa制冷剂高温热泵蒸汽发生系统,探究了不同蒸发温度(35~50℃)与冷凝温度(95~125℃)匹配条件,不同热源温度(45~65℃)与产生热水/蒸汽温度(95~120℃)匹配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及热源温度对系统启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热性能系数(COP)、η_(iso)、η_(vol)总体呈现出随蒸发/冷凝温度差值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较常规热泵系统,高温热泵系统压缩比水平更高,本机组平均水平为6.09,最高可达8.28,且系统等熵效率与容积效率受机组运行温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压缩比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温度由35℃上升至45℃,等熵效率以及容积效率分别下降3.65%、6.16%;COP、制热量随热源温度与产生热水/蒸汽温度差值增大而降低。本机组直接蒸发原理使得产生蒸汽压力低于0.170MPa,设备符合正常压力容器标准;热源温度对系统制冷剂流量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幅度有限。以本机组为例,热源温度由50℃变化至60℃时,系统制冷剂流量因热源温度升高引起的提升幅度小于5%;启动过程的负载转换会导致系统性能快速变化;热源温度的提高会加快系统的启动速度,热源温度从45℃变化至65℃,启动阶段所花时间减少了520s;热源温度对系统启动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过高或过低都将降低系统启动稳定性。根据稳定性结果分析,本机组的合适热源温度为5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泵 R245FA 蒸汽发生系统 性能 启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升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锋明 李帅旗 +2 位作者 何世辉 宋文吉 冯自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8-1198,共21页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大温升热泵技术不仅低碳节能,而且能够有效利用更低品位热能,向更高温领域发展。本文概述了大温升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大温升系统)优化的研究进展,从制冷剂、组件、循环优化、示范验证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温升... 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大温升热泵技术不仅低碳节能,而且能够有效利用更低品位热能,向更高温领域发展。本文概述了大温升蒸汽压缩式热泵系统(大温升系统)优化的研究进展,从制冷剂、组件、循环优化、示范验证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大温升系统可行的优化手段。分析表明:当前大温升系统实践工程的常用制冷剂仍以R134a、R245fa等高GWP制冷剂为主;而在大温升制冷剂筛选方面,自然纯制冷剂中二氧化碳(R744)适用温度范围广泛,性能表现优异;水(R718)是大温升系统突破超高温(150℃)限制的潜力制冷剂之一;有机纯制冷剂发展迅速,R1234ze(Z)、R1336mzz(Z)等具有极低的GWP与优异的热力学性质;制备R32基、HFOs基、CO_(2)基混合制冷剂低GWP的混合制冷剂是当前具有前景的思路;在组件优化方面,压缩机变频技术等成熟技术为大温升系统组件优化提供了现行方案;磁悬浮轴承技术工业产品走向成熟,可有效降低大温升系统摩擦损失;线结构换热器技术等新兴技术为大温升系统提供了新的组件优化思路;在循环优化方面,补气/补液增焓与多级压缩等成熟技术为大温升系统循环优化提供了现行方案;喷射技术与涡流管技术等研究成果对大温升系统具有优化效果,但受到工程实践经验缺少、机理研究不明等方面限制;结合示范验证部分,补气增焓技术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宽泛、工业运用最成熟的大温升系统优化技术,一定条件下可提高大温升系统性能系数20%以上;串联多级压缩技术与复叠式压缩技术是提高系统温升范围、保障低温供暖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大温升 蒸汽压缩 优化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冰蓄冷空调蓄冰过程的传热研究
3
作者 何世辉 黄冲 《四川建材》 2008年第4期283-284,共2页
对直膨式蓄冰空调系统的蓄冰槽进行了蓄冰过程的传热实验,得到了蓄冰过程中水温下降规律和水温分层情况。通过本实验研究可以为直膨式冰蓄冷空调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运用价值。
关键词 直膨式冰蓄冷 蓄冰 水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的蓄冷和释冷特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杜艳利 何世辉 +2 位作者 肖睿 黄冲 冯自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35,共5页
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是一种新型的冰蓄冷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在一台变频空调器基础上,通过新增蓄冰槽、换热盘管、控制阀等设备改制构成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实验系统。研究了该空调系统的蓄冰和融冰两个... 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是一种新型的冰蓄冷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在一台变频空调器基础上,通过新增蓄冰槽、换热盘管、控制阀等设备改制构成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实验系统。研究了该空调系统的蓄冰和融冰两个过程中的冰槽内盘管传热特性和系统的运行动态特性,得到了蓄冷和释冷过程的性能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使得空调电力负荷转移率达到23%左右。通过实验研究可以为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实验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直接蒸发内融式冰蓄冷空调 蓄冰 融冰 传热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丁基溴化铵包络化合物浆在铜管内的对流传热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肖睿 何世辉 +2 位作者 黄冲 冯自平 樊栓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05-2210,共6页
四丁基溴化铵(TBAB)包络化合物浆是在常压下由TBAB水溶液被冷却到0~12℃时生成的,是一种理想的冷量输送和蓄冷媒体,以固液两相悬浊液的形式存在。作为冷量传输媒体,由于存在相变过程,其冷量传输密度远高于相同温差下的冷水。另一方面,T... 四丁基溴化铵(TBAB)包络化合物浆是在常压下由TBAB水溶液被冷却到0~12℃时生成的,是一种理想的冷量输送和蓄冷媒体,以固液两相悬浊液的形式存在。作为冷量传输媒体,由于存在相变过程,其冷量传输密度远高于相同温差下的冷水。另一方面,TBAB包络化合物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像液态水一样方便地通过泵和管道系统输送。因此,在中央空调及区域集中供冷系统中具有很好的节能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TBAB包络化合物浆在水平铜管内的传热特性。在定热流边界条件及不同Reynolds数下测量并分析了对流换热系数。实验中发现固相粒子的扰动和表观黏性的下降都能破坏或拉薄包络化合物浆流动的动量边界层,结果导致了传热系数的提高。在不同的Reynolds数下固相含量(Φ)对Nusselt数的影响很微弱。通过与文献的比较发现,本文所测取的包络化合物浆Nusselt数均高于冰浆甚至单相水。最后获得了Nu与Re之间的实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溴化铵 包络化合物浆 蓄能 潜热输送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粒子/相变石蜡乳状液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邹得球 肖睿 +3 位作者 何世辉 黄冲 董凯军 冯自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3-107,共5页
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探讨了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机理。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首次提出了在相变储热石蜡乳状液中添加纳米粒子强化石蜡乳状液传热性能的方法,并制备了纳米铝/石蜡乳状液。分析了该悬浮液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0.... 介绍了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探讨了纳米流体强化传热的机理。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首次提出了在相变储热石蜡乳状液中添加纳米粒子强化石蜡乳状液传热性能的方法,并制备了纳米铝/石蜡乳状液。分析了该悬浮液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将0.1%(质量分数)的纳米铝粉分散于石蜡乳状液中,悬浮液的导热系数提高了29.4%,大大提高了石蜡乳状液的传热速率。与水作为储热、传热介质相比,该新型相变纳米流体具有储热密度大、换热能力强的优点。最后,指出了该新型相变纳米流体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纳米流体 石蜡乳状液 相变材料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生成与分解二维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杜燕 何世辉 +1 位作者 黄冲 冯自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3-680,共8页
采用电容、压力、温度测试作为监测手段,自行研制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模拟系统,可用于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中温度场、压力场、分布状态、分解前沿推进速度等动态特性的研究。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水合物大量生... 采用电容、压力、温度测试作为监测手段,自行研制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模拟系统,可用于水合物生成与分解过程中温度场、压力场、分布状态、分解前沿推进速度等动态特性的研究。水合物生成与分解实验表明,温度是影响水合物大量生成的主要因素;重复实验会加长生成时间,往往首次实验所耗总时间最短,说明水的记忆效应并不是对于所有实验系统存在的普遍现象;实验表现出来的特殊的压力变化曲线和规律还表明晶核形成对水合物晶体的生成并非绝对重要。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电容法在测试单相水体相变过程中是有效的,水量是影响电容量变化的关键。在水合物生成过程中,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水量的不断减少,电容量总体减小趋势明显。电容测试方法在水合物实验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尤其对于研究多孔介质中水合物生成分解过程中各相的流动特性极有意义,但是要实现在水合物研究方面的有效利用还需要大量的切实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二维 多孔介质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浆在蓄冰槽内的蓄冰特性及其均匀度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青春耀 肖睿 +4 位作者 宋文吉 黄冲 何世辉 张海潮 冯自平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6,共6页
对动态冰蓄冷中蓄冰槽蓄冰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蓄冰形成富冰层形状变化的参数:入口冰浆流量、固相含量、初始液面高度及入口管布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表明:冰浆流量与固相含量对富冰层变形影响较大,其它因... 对动态冰蓄冷中蓄冰槽蓄冰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分析了影响蓄冰形成富冰层形状变化的参数:入口冰浆流量、固相含量、初始液面高度及入口管布置。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表明:冰浆流量与固相含量对富冰层变形影响较大,其它因素次之;增大上述两参数能够有效提高堆积富冰层的均匀性,提高蓄冰槽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浆 蓄冰槽 蓄冰特性 富冰层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反应器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实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杜燕 何世辉 +2 位作者 黄冲 冯自平 林于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128,共3页
基于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一套喷射循环反应器进行水合物快速生成的实验。系统核心部件为由射流器和静态混合器组成的气泡发生器,通过控制气体循环速度的变化可控制气泡流流型。水合物生成实验始终保持喷射器处于自由抽吸状态,流态为高速向... 基于实验室自行研制的一套喷射循环反应器进行水合物快速生成的实验。系统核心部件为由射流器和静态混合器组成的气泡发生器,通过控制气体循环速度的变化可控制气泡流流型。水合物生成实验始终保持喷射器处于自由抽吸状态,流态为高速向上的喷射型。采用静态混合器的情况下,喷射装置产生的微气泡可以极大地缩短水合物生成的诱导时间,但会降低水合物的生成速度,由于采用静态混合器增加系统背压,造成气体循环速度减小。经过对实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喷射反应器中水合物的生成速度主要依赖于过冷度、气体循环流量、压力等因素;射流反应器生成水合物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 反应器 天然气 水合物 实验室试验 诱导期 过冷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乳状液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0
10
作者 邹得球 宋文吉 +4 位作者 肖睿 何世辉 黄冲 董凯军 冯自平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5,共4页
石蜡乳状液是一种新型的相变储热及潜热输送介质,不仅具有较高的潜热值,而且能保持能良好的流动性,在输送过程中能大大节约泵耗。结合研究成果,介绍了石蜡乳状液储热机理及研究进展,评述了该相变材料在工业余热利用、电锅炉及供暖领域... 石蜡乳状液是一种新型的相变储热及潜热输送介质,不仅具有较高的潜热值,而且能保持能良好的流动性,在输送过程中能大大节约泵耗。结合研究成果,介绍了石蜡乳状液储热机理及研究进展,评述了该相变材料在工业余热利用、电锅炉及供暖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乳状液 储热 潜热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过热蒸汽干燥的MVR蒸发结晶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帅旗 王汉治 +2 位作者 冯自平 何世辉 宋文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9-445,共7页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作为目前最先进的蒸发结晶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结合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的优势,提出一种耦合过热蒸汽干燥的MVR蒸发结晶干燥系统。基于EE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系统仿真的方法分析闪蒸压力pflash、进料浓度c0...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作为目前最先进的蒸发结晶技术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结合过热蒸汽干燥技术的优势,提出一种耦合过热蒸汽干燥的MVR蒸发结晶干燥系统。基于EES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通过系统仿真的方法分析闪蒸压力pflash、进料浓度c0、循环倍率CR、换热温差ΔTmhex等对压缩机能耗Wcomp和系统能效系数COP、下降管结晶盐含水率的上限值ω和换热器UA值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耦合过热蒸汽干燥的MVR系统相比常规系统具有更高的COP、更低的Wcomp,并且能够获得干燥的结晶盐;循环倍率CR增大,压缩机压比π降低,有利于提高COP和降低Wcomp,但同时换热器UAmhex值会增大,设备成本增加;系统COP随pflash的变化关系与循环倍率CR有关,CR较低时,随Pflash的增大,系统COP增大,CR超过某一定值,随着pflash的增大,系统COP呈先升后降趋势,其最大值在pflash为40~50kPa;进入干燥器的下降管结晶盐含水率的上限值ω与进料浓度c0有关,随进料浓度c0的升高而增大;ΔTmhex对MVR系统性能有显著的影响,ΔTmhex每增大1K,COP平均降低5.6%、Wcomp平均升高5.8%、UAmhex平均减少14.4%,ω平均升高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蒸汽再压缩 过热蒸汽干燥 废水处理 蒸发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AB包络化合物浆的管内流动再层流化现象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睿 宋文吉 +3 位作者 黄冲 何世辉 董凯军 冯自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973,共3页
TBAB包络化合物浆是一种新型高密度潜热输送材料,在中央空调或区域供冷等系统中作为替代常规冷水的冷量输送媒体具有显著的节能应用前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A型TBAB包络化合物浆在水平直管内的层流和湍流流动特性。通过分析流动阻力随... TBAB包络化合物浆是一种新型高密度潜热输送材料,在中央空调或区域供冷等系统中作为替代常规冷水的冷量输送媒体具有显著的节能应用前景。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A型TBAB包络化合物浆在水平直管内的层流和湍流流动特性。通过分析流动阻力随流速和固相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固相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流动的层流趋势,在定流速条件下随着固相含量的增加流动状态会由湍流转变为层流,即出现"再层流化"现象,并且由于再层流化现象的出现,包络化合物浆的流动会出现"阻力降低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溴化铵 包络化合物浆 潜热输送 流动 再层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络化合物浆管内流阻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文吉 肖睿 +2 位作者 何世辉 黄冲 冯自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2,共2页
针对一种新型潜热输送材料—TBAB包络化合物浆,因其在水平管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进行一步到位的实验研究。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法,实验研究了影响流动阻力的三个因素—固相含量、管内平均流速和管径,得出了三者对流阻作用... 针对一种新型潜热输送材料—TBAB包络化合物浆,因其在水平管内的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进行一步到位的实验研究。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法,实验研究了影响流动阻力的三个因素—固相含量、管内平均流速和管径,得出了三者对流阻作用程度的大小关系,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AB 正交设计 流动阻力 潜热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蒸发式冰蓄冷空调的蓄冰槽融冰强化换热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睿 何世辉 +5 位作者 杜艳利 黄冲 冯自平 国德防 崔昌学 杜光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4-1526,共3页
现有的直接蒸发式冰蓄冷空调蓄冰槽内在融冰运行时都存在不利于传热的较大垂直温差。本文通过在蓄冰槽中下部位置处设置水平交叉盘管,使蓄冰槽内的竖直冰柱易于断裂,从而改善槽内自然对流条件,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实验表明,水平盘管的... 现有的直接蒸发式冰蓄冷空调蓄冰槽内在融冰运行时都存在不利于传热的较大垂直温差。本文通过在蓄冰槽中下部位置处设置水平交叉盘管,使蓄冰槽内的竖直冰柱易于断裂,从而改善槽内自然对流条件,达到强化换热的目的。实验表明,水平盘管的布置明显减小了蓄冰槽内在融冰过程中的上下层温差,传热过程得到强化,融冰速度加快,制冷系统的COP也相应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蒸发 冰蓄冷 蓄冰槽 水平盘管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流体在高密度潜热输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得球 肖睿 +3 位作者 何世辉 黄冲 董凯军 冯自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7,19,共4页
相变流体由于在相变前后都能保持流动状态,可以像普通流体一样通过泵和管道系统输送。由于存在固一液相变,相变流体储能密度及输送密度远高于相同温差下的水,因此可以使循环流量大幅降低,从而降低循环能耗,实现节能。综述了相变乳... 相变流体由于在相变前后都能保持流动状态,可以像普通流体一样通过泵和管道系统输送。由于存在固一液相变,相变流体储能密度及输送密度远高于相同温差下的水,因此可以使循环流量大幅降低,从而降低循环能耗,实现节能。综述了相变乳状液、相变微胶囊、水合物浆在蓄能及潜热输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流体 储热 潜热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AB包络化合物浆水平管内的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文吉 肖睿 +3 位作者 董凯军 何世辉 黄冲 冯自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02-1504,共3页
TBAB包络化合物浆具有易生成、高潜热及可流动性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蓄冷及潜热输送介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表现出光明的节能前景。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B型TBAB包络化合物浆在定热流密度条件下,水平不锈钢管内的对流换热特性,流速涵... TBAB包络化合物浆具有易生成、高潜热及可流动性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蓄冷及潜热输送介质,在中央空调系统中表现出光明的节能前景。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B型TBAB包络化合物浆在定热流密度条件下,水平不锈钢管内的对流换热特性,流速涵盖了层流-湍流。通过研究流速V、固相含量X_s对换热系数α的影响,发现"换热降低区"和再层流化现象,得到层流区与湍流区的临界线。最后整理出对流换热的无量纲准则式,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TBAB 包络化合物浆 潜热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合成电容特性与降压开采二维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燕 何世辉 +1 位作者 黄冲 冯自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在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模拟系统基础上,进行了水合物原位生成及分解过程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温度、压力及电容的变化特性;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二维实验研究,得到了二维开采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敏感因素进行了评价。... 在天然气水合物二维开采模拟系统基础上,进行了水合物原位生成及分解过程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温度、压力及电容的变化特性;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二维实验研究,得到了二维开采过程中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敏感因素进行了评价。在水合物合成过程中,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加,水量的不断减少,电容量总体减小趋势明显。降压开采表明在二维平面上存在一定的压差与温差,其中温降随与开采井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产气过程分为流动阻力控制、分解速率控制以及残余气体采出三个部分,主要受分解速率和流动阻力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NGH) 二维 电容 降压开采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R技术的单级双效蒸发浓缩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帅旗 王汉治 +3 位作者 黄冲 何世辉 宋文吉 冯自平 《新能源进展》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随着我国工业废水行业市场规模与平均处理成本的逐年上升,先进蒸发浓缩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机械蒸汽压缩机升压能力不断提高的现状基础上,提出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单级双效蒸发浓缩系统,研究物料浓度、蒸发温度、压比、换热温差... 随着我国工业废水行业市场规模与平均处理成本的逐年上升,先进蒸发浓缩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在机械蒸汽压缩机升压能力不断提高的现状基础上,提出机械蒸汽再压缩(MVR)单级双效蒸发浓缩系统,研究物料浓度、蒸发温度、压比、换热温差等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单级压缩机系统,获得单级双效MVR系统的性能分析曲线和节能优势。结果表明,单级双效MVR系统压缩机压比大于1.9时,系统能效系数(COP)可达25以上;在满足蒸汽温升的条件下,系统COP随压缩机压比、蒸发温度升高而降低,压比升高0.1,COP下降4.4%;第一效蒸发温度升高10℃,COP下降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双效 MVR 耗功 能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渗滤液浓缩用MVR蒸发管内CaCO_3结垢过程数值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承志 黄冲 +2 位作者 冯自平 李帅旗 何世辉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4期320-327,共8页
基于圆管立式降膜蒸发传热传质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其管内Ca CO3结垢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垃圾渗滤液浓缩用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立式降膜蒸发管内Ca CO3结垢过程研究,得到了各结垢参数在不同结垢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垢初期,蒸... 基于圆管立式降膜蒸发传热传质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其管内Ca CO3结垢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于垃圾渗滤液浓缩用机械蒸汽再压缩(MVR)立式降膜蒸发管内Ca CO3结垢过程研究,得到了各结垢参数在不同结垢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结垢初期,蒸发管内Ca CO3的沉积速率远大于剥蚀速率,净存速率较大,污垢层厚度、污垢热阻快速增加,使得蒸发管总传热系数快速减小,进而引起蒸发器的蒸发量、浓缩比快速减小;结垢中期,Ca CO3的净存速率变小,污垢增加变缓,各结垢参数变化趋势由急变缓;结垢末期,Ca CO3的净存速率趋近于零,污垢不再增加,各结垢参数趋于稳定;相比蒸发管入口,出口液膜溶液的流量小、Ca CO3浓度高,结垢更严重,且受整个蒸发管结垢的影响,液膜溶液流量、Ca CO3浓度变化较大,各结垢参数变化更迅速,更早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浓缩 机械蒸汽再压缩(MVR) 蒸发管 CACO3污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帅旗 陈永珍 +2 位作者 黄冲 陈小强 何世辉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5期181-183,187,共4页
热干燥技术是污泥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常见污泥的干燥特性及几种主要的干燥方法,包括热泵热风干燥、过热蒸汽干燥、太阳能干燥和微波干燥等方法,并对这几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污泥热干燥技术的进步... 热干燥技术是污泥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常见污泥的干燥特性及几种主要的干燥方法,包括热泵热风干燥、过热蒸汽干燥、太阳能干燥和微波干燥等方法,并对这几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污泥热干燥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撑,推动我国环保事业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干燥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