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辩证行为疗法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进展与挑战
1
作者 李志远 何书涵 黄国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作为获得实证支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整合行为主义、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和禅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从而缓解BPD症状。本文通过梳理DBT的理论基础及其在BP... 辩证行为疗法(DBT)作为获得实证支持的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治疗方法之一,其通过整合行为主义、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和禅宗思想,旨在提升患者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及痛苦耐受能力,从而缓解BPD症状。本文通过梳理DBT的理论基础及其在BPD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DBT以及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辅助DBT对BPD的干预效果,并分析DBT在研究与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DBT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与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 疗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养膜方改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预后 被引量:9
2
作者 赵行平 何书涵 +3 位作者 尤昭玲 王华 徐大宝 张爱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0-1549,共10页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生育结局仍远不尽如人意。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然而,雌孕激素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 目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主要方法,术后中度和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生育结局仍远不尽如人意。雌孕激素是最常用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辅助治疗方法;然而,雌孕激素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妊娠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中医药方养膜方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及提高妊娠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8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且达到纳入标准的427名患者,年龄20~45岁,均被诊断为中度或重度宫腔粘连。将患者分成2组:养膜方组,213名患者,术后给予养膜方(主要成分有人参花、三七花、玳玳花、雪莲花、甘草等)治疗;雌孕激素组,214名患者,术后给予雌孕激素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产次、流产史、月经情况及宫腔操作次数。在进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时,由高年资外科医师进行美国生育协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评分并记录子宫内膜腺体开口的密度。研究术前术后经阴道三维超声的数据,并整合其他参数评估养膜方和雌孕激素的疗效。通过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来确定妊娠率,随访直至末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的6个月。结果:两组术前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养膜方组较雌孕激素组AF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01)、宫腔内子宫内膜腺体开口密度更好(P<0.0001)。养膜方组在末次宫腔粘连分离术后6个月的随访期内具有更好的总妊娠率(40.4%)。结论:养膜方可改善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粘连的预后,其治疗效果优于雌孕激素的综合作用,有助于恢复子宫内膜并提高生育率,可作为有生育需求的宫腔粘连患者的常规辅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养膜方 雌激素 孕激素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经阴道三维超声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石墨烯/酶电极的葡萄糖传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芳如 张兆康 +2 位作者 何书涵 余羲溪 李艳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7,共8页
葡萄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该文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酶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葡萄糖传感器。通过激光诱导石墨烯(LIG)技术制备微型柔性石墨烯三电极系统(LIG电极),并基于1-芘丁酸的疏水端苯环与石墨烯的六元环... 葡萄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治疗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该文基于激光诱导石墨烯/酶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葡萄糖传感器。通过激光诱导石墨烯(LIG)技术制备微型柔性石墨烯三电极系统(LIG电极),并基于1-芘丁酸的疏水端苯环与石墨烯的六元环结构间的π-π叠加效应,对LIG电极表面羧基化,进而共价交联葡萄糖氧化酶(GOx),制得LIG/GOx电极,采用计时电流法,开展葡萄糖传感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传感器对葡萄糖的检测范围为5.0×10-5~1.0×10-2mol/L,检出限(S/N=2)为5.0×10-5mol/L。方法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稳定性和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血清、尿样和汗液中葡萄糖的检测。LIG在葡萄糖传感微型电极材料的应用,有利于实现葡萄糖的非临床检测,有望用于便携式传感器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石墨烯 葡萄糖 电化学分析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冶炼行业场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李强 曹莹 +3 位作者 何连生 王耀锋 龚成 何书涵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930-5937,共8页
以韶关某冶炼厂为冶炼行业典型工业区,对冶炼厂区内土壤中的Cd、Pb、Hg、Sb、As、Zn、Cu、Cr和Ni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ArcGIS 10.2进行了冶炼厂地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的插值分析,采用的污染状况评价方法... 以韶关某冶炼厂为冶炼行业典型工业区,对冶炼厂区内土壤中的Cd、Pb、Hg、Sb、As、Zn、Cu、Cr和Ni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ArcGIS 10.2进行了冶炼厂地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的插值分析,采用的污染状况评价方法有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重金属来源分析方法有相关性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d和As的单因子指数为1.50和2.13,分别属于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Pb的单因子指数为5.58,属于重度污染.As、Hg和Zn的富集因子为3.73、10.4和22.4,分别属于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Cd、Pb的富集因子超过40,属于极重污染,受人为污染程度明显.Pb和Cd的有效态占总量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在0.57%~46.0%和0.87%~69.2%之间.其次为Zn和Cu,而Hg、Sb、Ni、As和Cr的有效态质量分数均在5%以下.研究区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由西向东整体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北部点位的指数显著高于其他点位,可能存在局部泄漏.Hg和Sb的空间分布与其他元素不同,呈现中部区域较高、东西部区域较低的特点.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u、Zn、As、Cd和Pb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显著,主要来源为工业生产活动的输入;Hg和Sb元素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与其他元素无相关性;Ni的主要来源更符合自然输入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场地 重金属含量 有效态含量 空间分布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李志远 吴俊林 +5 位作者 何书涵 郝梦晗 翁雨佳 杨从温 龙倩梅 黄国平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2-258,共7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采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手机成瘾的预测模型。方法2023年4月,对14666名青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MS... 目的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对手机成瘾的影响,并采用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手机成瘾的预测模型。方法2023年4月,对14666名青少年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MSSMHS)、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ASHS)、交往焦虑量表(IAS)、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PAI)、中学生羞耻感问卷(MSSS)、UCLA孤独量表(UCLA-LS)、同伴侵害量表(MPVS)、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量表(BPNS)对所有参与者进行系统评估。使用R 4.3.2软件将参与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XGBoost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手机成瘾风险,并绘制列线图。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曲线下面积(AUC)和准确度(ACC)评价模型性能。结果(1)最终纳入本研究的高中生人数为14036人,其中5069人(36.1%)存在手机成瘾;训练集中包括9826名高中生,其中3549人(36.1%)为手机成瘾者;验证集中4210名高中生,其中1520名(36.1%)为手机成瘾者。(2)XGBoost模型结果表明,羞耻感和社交焦虑是影响手机成瘾的两大主要预测因素。(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B=0.328,OR(95%CI)=1.39(1.07~1.81),P=0.015]、人际关系敏感[B=0.311,OR(95%CI)=1.36(1.05~1.77),P=0.018]、学习压力[B=0.606,OR(95%CI)=1.83(1.46~2.31),P<0.001]、情绪不稳定[B=0.775,OR(95%CI)=2.17(1.70~2.78),P<0.001]、社交焦虑[B=0.024,OR(95%CI)=1.02(1.01~1.04),P<0.001]、羞耻感[B=0.049,OR(95%CI)=1.05(1.04~1.06),P<0.001]、同伴侵害[B=0.037,OR(95%CI)=1.04(1.02~1.06),P<0.001]是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4)XGBoost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CC值和AUC值分别为0.890和0.929,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865和0.8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CC值和AUC值分别为0.870和0.854,而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867和0.859。结论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学习压力、情感不稳定、社交焦虑、羞耻感及同伴侵害等因素是高中阶段青少年手机成瘾的重要风险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成瘾 心理健康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