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 何凌汉 行书节录刘勰文心雕龙轴
1
作者 何凌汉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28,共1页
原文传递
突发性聋不同疗法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姬长友 周定蓉 +2 位作者 张民 甘永莲 何凌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及 /或方法组合对突发性聋 (suddendeafness,SD)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84例 (89耳 )SD患者分为三组。Ⅰ组 2 4例 (2 8耳 )用脑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滞性及内耳神经结构保护药物 ,Ⅱ组 33例 (34耳 ) ,在...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及 /或方法组合对突发性聋 (suddendeafness,SD)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84例 (89耳 )SD患者分为三组。Ⅰ组 2 4例 (2 8耳 )用脑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滞性及内耳神经结构保护药物 ,Ⅱ组 33例 (34耳 ) ,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极化液。Ⅰ、Ⅱ组用静脉通道给药 ,并用高压氧 (HBO)。Ⅲ组 2 7例 (2 7耳 ) ,全部用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口服 ,丹参制剂肌肉注射或口服 ,并用神经结构保护剂 ,不用HBO。结果 三组有效率依次为 6 7.86 %、6 4.71%及 70 .37% ,x2 检验差异不明显 ;不同听力曲线对疗效有影响 ,低频型有效率为 84.6 % ,高频型有效率为 44 .4% ;于发病 7d内治疗的病例最有效 ,痊愈及显效率为 77.8%及 94.7% ,但 1个月以后仍有少数病例有效 ;SD的疗程 :治疗 15d总有效率为 5 0 .8% ,至 30d已达 84.7%。结论 三组病人用不同药物及 /或方法组合 ,效疗差异不明显 ,应以用改善内耳微循环 ,降低血液粘滞度 ,保护内耳神经结构的药物为主 ;HBO、极化液并不一定能提高疗效 ;对SD宜早期治疗 ,发病 7d内疗效最好 ,疗程以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 影响因素 突发性聋 治疗学 高压氧 极化液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尿对诊断膜迷路积水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定蓉 徐伟恒 +2 位作者 何端军 甘永莲 何凌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27-230,共4页
为研究速尿试验诊断膜迷路积水的可靠性,对膜迷路积水患者(实验组)及非膜迷路积水的眩晕患者(对照组)各54例行速尿试验。静脉注射20mg速尿,眼震电图(ENG)记录用药前后眼震的变化,以用药后眼震最大慢相速度(MSV)... 为研究速尿试验诊断膜迷路积水的可靠性,对膜迷路积水患者(实验组)及非膜迷路积水的眩晕患者(对照组)各54例行速尿试验。静脉注射20mg速尿,眼震电图(ENG)记录用药前后眼震的变化,以用药后眼震最大慢相速度(MSV)上升22.97%为阳性指标。两组阳性率分别为70.4%及25.9%。两组速尿试验阳性患者用药后优势偏向(DP)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率为77.8%(21/27),其中9例降至正常,提示DP的变化亦有重要意义。全部受试者无1例听功能受损或原症状加重。速尿试验为诊断膜迷路积水的有价值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眩晕症 膜迷路积水 速尿 诊断 眼震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眼震电图定标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勃 周定蓉 +2 位作者 尹志勇 徐伟恒 何凌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80-83,共4页
根据视动性眼震(OKN)的增益(G)对豚鼠眼震电图(ENG)被动定标的方法,以动物实验和正常人主动、被动定标值之间的比较进行验证。一组单侧急性前庭功能丧失的动物,其自发性眼震(SN)的慢相速度在24h内呈特征性指数下... 根据视动性眼震(OKN)的增益(G)对豚鼠眼震电图(ENG)被动定标的方法,以动物实验和正常人主动、被动定标值之间的比较进行验证。一组单侧急性前庭功能丧失的动物,其自发性眼震(SN)的慢相速度在24h内呈特征性指数下降。10例正常受试者眼速的主动定标值和被动定标值在低鼓速段,(30~60°/s)差异无显著性,高鼓速段(75~165°/s)的被动定标值经OKN的增益校正后与主动定标值差异亦无显著性。提示该定标模型较准确、可靠,本方法适用于前庭外周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震电流描记术 眼球震颤 数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动病发生的神经生化与神经药理学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恩彤 何凌汉 于立身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0-212,共3页
本文就有关晕动病发生的神经生物化学与神经药理学机理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以及氨基酸与神经肽和激素类等物质在晕动病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
关键词 晕动病 神经生物化学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头外伤后前庭迷路的组织病理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定蓉 徐伟恒 何凌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6期350-352,T064,共4页
用无依托式头外伤装置,造成豚鼠轻型头外伤模型。痛觉恢复后立即处死6只(Ⅰ组),存活15天处死5只(Ⅱ组)。颞骨火棉胶包埋,切片光镜观察,见两囊斑病变为大片耳石脱落、斑松解、剥离及感觉上皮空泡化、纤毛区大量球形体。1耳... 用无依托式头外伤装置,造成豚鼠轻型头外伤模型。痛觉恢复后立即处死6只(Ⅰ组),存活15天处死5只(Ⅱ组)。颞骨火棉胶包埋,切片光镜观察,见两囊斑病变为大片耳石脱落、斑松解、剥离及感觉上皮空泡化、纤毛区大量球形体。1耳球囊斑脱落耳石靠近连合管。壶腹嵴病变为感觉上皮空泡化,上皮紊乱、松解,纤毛区大量球形体及嵴周嗜碱性颗粒附着。嵴周嗜碱性颗粒附着与嵴顶结石症病理变化一致。表明在头外伤后前庭病变,尤其是两囊斑的损害明显。其继发性病变,如嵴顶结石,连合管堵塞,可能是部分头外伤后听及前庭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损伤 迷路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和电位与外淋巴瘘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成晋川 何凌汉 顾瑞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5期278-281,T054,共5页
圆窗膜划破后记录了40只豚鼠24小时内耳蜗电图变化,其中30只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外淋巴疹后1~3小时内100%动物出现负和电位,而组织学检查有积水样改变的动物仅为30%,外淋巴瘘后24小时10只动物CAP反应... 圆窗膜划破后记录了40只豚鼠24小时内耳蜗电图变化,其中30只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外淋巴疹后1~3小时内100%动物出现负和电位,而组织学检查有积水样改变的动物仅为30%,外淋巴瘘后24小时10只动物CAP反应阈及N_1潜伏期有所恢复,其中6只负和电位消失。认为负和电位并非膜迷路积水特有的电生理表现,推测负和电位的出现或增大是内耳毛细胞可逆性损害的指征,基底膜机械性位移很难作为负和电位增大的主要原因。还就外淋巴瘘后膜迷路积水形成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迷路积水 诱发反应 外淋巴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淋巴瘘与内淋巴积水 被引量:1
8
作者 成晋川 何凌汉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40-343,共4页
自从七十年代中期发现部分创伤和非创伤性外淋巴瘘患者可在早期或晚期出现内淋巴积水后,引起广泛重视,本文就外淋巴瘘后内淋巴积水的病理改变、发生机理、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耳硬化症 外淋巴瘘 内淋巴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英)
9
作者 姬长友 刘蓉蓉 +3 位作者 周定蓉 张民 甘永莲 何凌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32期4352-435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及/或方法组合对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SD)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84例(89耳)SD患者分为3组。I组24例(28耳)用脑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滞度及内耳神经结构保护药物,II组33例(34耳),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极...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及/或方法组合对突发性耳聋(suddendeafness,SD)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84例(89耳)SD患者分为3组。I组24例(28耳)用脑血管扩张剂、降低血液粘滞度及内耳神经结构保护药物,II组33例(34耳),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极化液。I,II组用静脉通道给药,并用高压氧(HBO)。III组27例(27耳),全部用尼莫地平或氟桂利嗪口服,丹参制剂肌肉注射或口服,并用神经结构保护剂,不用HBO。结果:3组有效率依次为67.86%,64.71%,70.37%,χ2检验差异不显著;不同听力曲线对疗效有影响,低频型有效率为84.6%,高频型有效率为44.4%;于发病7d内治疗的病例最有效,痊愈及显效率为77.8%及94.7%,1个月以后少数病例有效;治疗15d总有效率为50.8%,至30d已达84.7%。结论:3组患者用不同药物及/或不同方法组合,疗效差异不明显,应以用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液粘滞度、保护内耳神经结构的药物为主;HBO、极化液并不一定能提高疗效;对SD宜早期治疗,发病7天内疗效最好,疗程以15~30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突发性耳聋 SD 药物 高压氧 血液粘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用利尿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姬长友 周定蓉 +1 位作者 何凌汉 李明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突发性聋(SD)治疗中加用利尿剂的疗效。方法治疗及随访28例SD病例。对23例综合治疗中8例无效的病例加用利尿剂、开始治疗即加用利尿剂的5例,分别观察听阈变化及治愈(含有效)天数。结果23例综合治疗无效的8例加用利尿剂后4例有... 目的观察突发性聋(SD)治疗中加用利尿剂的疗效。方法治疗及随访28例SD病例。对23例综合治疗中8例无效的病例加用利尿剂、开始治疗即加用利尿剂的5例,分别观察听阈变化及治愈(含有效)天数。结果23例综合治疗无效的8例加用利尿剂后4例有效、开始即加用利尿剂的5例全部有效,平均治愈天数(9.00±4.06d及9.60±2.87d)均短于未用利尿剂综合治疗的平均治愈天数(17.13±22.26d)。结论突发性聋的病理过程中,可能有内淋巴积水的参与,在综合治疗中如无用利尿剂的禁忌症,加用利尿剂可能有助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内淋巴积水 利尿剂 综合治疗 加用 临床观察 病理过程 治愈 禁忌症 短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例特发性突聋治疗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姬长友 何凌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评估特发性突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10年来用药物治疗的386例特发性突聋随访3月~106月,对66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人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结果:34例病人听力提高,11例病人在随访中修正了诊断。结论:①本组药... 目的:评估特发性突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诊10年来用药物治疗的386例特发性突聋随访3月~106月,对66例有完整资料的病人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结果:34例病人听力提高,11例病人在随访中修正了诊断。结论:①本组药物治疗的病人中,特发性突聋的有效治疗率为53%;②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相隔时间愈短,效果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药物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蜗型梅尼埃病
12
作者 姬长友 何凌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6-167,共2页
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姬长友,何凌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42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CMD)或称耳... 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姬长友,何凌汉(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630042耳蜗型梅尼埃病(CochlearMeniere’sdisease,CMD)或称耳蜗型积水(Cochlearhy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耳蜗型 听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中Ⅴ型胶原的提取与纯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邹静 何凌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0-282,共3页
V型胶原蛋白广泛地分布于血管壁、基底膜及神经内膜等部位,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及抗凝血等重要生理功能。据国外文献报道,从人胎盘中提取的V型胶原有两种形式,即AB_2和ABC。国内由于缺乏V型胶原纯品,对其研究受到了限制。本实验参照Miller... V型胶原蛋白广泛地分布于血管壁、基底膜及神经内膜等部位,具有促进神经再生及抗凝血等重要生理功能。据国外文献报道,从人胎盘中提取的V型胶原有两种形式,即AB_2和ABC。国内由于缺乏V型胶原纯品,对其研究受到了限制。本实验参照Miller等人介绍的文献,从人胎盘中提取了V型胶原蛋白(AB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胶原 提取 纯化 V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代偿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勃 何凌汉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01-205,共5页
前庭代偿是一个中枢过程,其发生机制很复杂。本文从神经生理学、神经化学及神经药理学方面进行综述,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 前庭代偿 生理学 神经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病例的病因探讨 被引量:20
15
作者 周定蓉 甘永莲 +2 位作者 徐伟恒 刘兆华 何凌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病例的可能病因。方法 对 16 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期有病毒感染史者达 36 .9% ;其中上感占 31.3 % ,居首位 ;第二位为血管性因素 ,占 2 6 .9% ;8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2 0例与内淋... 目的 探讨以突发性听力损失为首发症状病例的可能病因。方法 对 16 0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期有病毒感染史者达 36 .9% ;其中上感占 31.3 % ,居首位 ;第二位为血管性因素 ,占 2 6 .9% ;8例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2 0例与内淋巴积水 (EH)有关 ,其中 2例诊断为梅尼埃病 ;有噪声暴露史者达 2 5 .6 %。结论 近期有上感史 ,咽部充血即可考虑为病毒性因素 ;血沉升高可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非特异性筛选指标 ;与脑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项目应详查 ;详细的过去病史及随访对不同类型EH的诊断至关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病因学 血循环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速尿试验的听力学效应及耳蜗图像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端军 周定蓉 +1 位作者 何凌汉 徐伟恒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4年第6期353-355,T062,共4页
通过手术破坏豚鼠(n=40)内淋巴囊,造成膜迷路积水模型,模拟不同剂量的速尿试验,发现等效剂量及其2、8倍量速尿试验均能显著降低积水耳的听性脑干(ABR)反应阈,其中2倍量降低幅度最大,平均20.6±5.6dBn... 通过手术破坏豚鼠(n=40)内淋巴囊,造成膜迷路积水模型,模拟不同剂量的速尿试验,发现等效剂量及其2、8倍量速尿试验均能显著降低积水耳的听性脑干(ABR)反应阈,其中2倍量降低幅度最大,平均20.6±5.6dBnHL。而40倍量速尿试验无此作用。耳蜗切片的图像分析显示,速尿对积水耳蜗有明显的脱水作用,但与ABR反应阈之间无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罗酰胺 听力测验法 诱发反应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急性前庭功能丧失后代偿过程观察(摘要)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定蓉 何凌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前庭 功能丧失 代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动病患者血液组胺含量的改变及东莨菪碱的影响
18
作者 王恩彤 周定蓉 何凌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0-344,共5页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来,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某些神经递质对M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其中,特别是组胺及乙酰胆碱关系更为密切。本实验通过对MS患者血组胺含量的测定及抗晕药东莨菪碱对其变化的影... 晕动病(motion sickness,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来,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某些神经递质对MS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其中,特别是组胺及乙酰胆碱关系更为密切。本实验通过对MS患者血组胺含量的测定及抗晕药东莨菪碱对其变化的影响的观察,而就组胺在MS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意义及不同神经递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组胺 血液 东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速度级试验及其正常值测定
19
作者 周定蓉 何凌汉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关键词 前庭功能检查 VVST 眼球震颤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外伤后迷路窗破裂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周定蓉 徐伟恒 何凌汉 《创伤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4-26,共3页
研究了11只实验性头外伤的豚鼠。分为第一组(即死组)和第二组(15日组)。颞骨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实验结果证明迷路窗破裂率高达59.1%。两组窗膜破裂率及左右耳窗膜破裂率没有显著差异。窗破裂耳与头受击部位无关。结论认为头外... 研究了11只实验性头外伤的豚鼠。分为第一组(即死组)和第二组(15日组)。颞骨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实验结果证明迷路窗破裂率高达59.1%。两组窗膜破裂率及左右耳窗膜破裂率没有显著差异。窗破裂耳与头受击部位无关。结论认为头外伤后迷路窗破裂率高,与临床观察一致。动物头外伤后不能制动,可能影响15日组动物破裂迷路窗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部外伤 迷路窗破裂 耳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