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震前-震后高精度地形点云数据提取三维地表同震位移场信息 |
魏占玉
何宏林
邓亚婷
席茜
|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M_(S)6.8地震地表破裂解译与建筑物震害损毁统计 |
邹俊杰
邵志刚
何宏林
高璐
许月怡
窦爱霞
梁泽毓
|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 |
何宏林
孙昭民
王世元
王纪强
董绍鹏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2
|
|
4
|
小江断裂带第四纪晚期左旋走滑速率及其构造意义 |
何宏林
池田安隆
宋方敏
董兴权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9
|
|
5
|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白沙河段破裂及其位移特征 |
何宏林
孙昭民
魏占玉
董绍鹏
高翔
王世元
王纪强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0
|
|
6
|
郯庐断裂带莒县胡家孟晏地震破裂带的发现 |
何宏林
宋方敏
李传友
杨晓平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5
|
|
7
|
利用基岩断层面形貌定量特征识别古地震--以霍山山前断裂为例 |
何宏林
魏占玉
毕丽思
徐岳仁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8
|
滇东南楔形构造区发震构造背景探讨 |
何宏林
李玶
方仲景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2 |
15
|
|
9
|
四川则木河断裂带微断层地貌的地形测量和走滑速率的估算(英文) |
何宏林
宋方敏
李传友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1
|
|
10
|
小江断裂带西支断裂南段新活动初探 |
何宏林
方仲景
李玶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38
|
|
11
|
安宁河断裂带晚第四纪运动特征及模式的讨论 |
何宏林
池田安隆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1
|
|
12
|
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破裂带的大地切片实验研究 |
何宏林
闵伟
原口强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3
|
断块运动与活断层分段 |
何宏林
方仲景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14
|
地震活动断层分段与最大潜在地震 |
何宏林
周本刚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5
|
|
15
|
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的滑移向量 |
何宏林
魏占玉
陈长云
石峰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6
|
活动断层填图中的航片解译问题 |
何宏林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17
|
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害数据管理系统(EDMS)的开发——以丽江地震为例(英文) |
何宏林
宋新初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8
|
鲜水河-小江断裂系水平滑动速率的一致性及其在南东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中的意义 |
何宏林
Yasutaka IKED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9
|
日本宫崎县石卷平原海啸堆积物调查 |
何宏林
冉勇康
宋方敏
陈立春
陈杰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20
|
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
徐锡伟
闻学泽
叶建青
马保起
陈杰
周荣军
何宏林
田勤俭
何玉林
王志才
孙昭民
冯希杰
于贵华
陈立春
陈桂华
于慎鄂
冉勇康
李细光
李陈侠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