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CTA的ΔCT-FFR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魏凯 王玺 +4 位作者 何柏 赵子强 张威 荆晶 单冬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狭窄处的近端与远端CT-FFR测量差值(ΔCT-FFR)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诊断效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和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狭窄处的近端与远端CT-FFR测量差值(ΔCT-FFR)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诊断效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的107例冠心病(CAD)患者的149支血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住院期间依次进行CCTA、CT-FFR、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ICA)和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以单支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100判断为血管水平的重度钙化,根据CACS水平将冠状动脉分为CACS≥100组(n=56)和CACS<100组(n=93)。以FFR≤0.8作为诊断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金标准”,ΔCT-FFR定义为冠状动脉病变最严重狭窄处近端与远端CTFFR的测量差值。采用Pearson相关和Bland-Altman图评估血管水平CT-FFR与FFR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通过ΔCT-FFR校正CT-FFR的检测结果,使用Delong检验比较不同诊断方法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在血管水平分析其对重度钙化冠状动脉功能学评估诊断效能的增量价值。结果在血管水平CT-FFR与FFR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CACS≥100组:r=0.71,P<0.01;CACS<100组:r=0.73,P<0.01)和一致性(CACS≥100组:Mean=-0.01,P=0.25;CACS<100组:Mean=0,P=0.96)。与CACS<100组比较,CACS≥100组FFR(0.80±0.08 vs.0.84±0.09,P=0.004)和CT-FFR值(0.81±0.06 vs.0.85±0.06,P<0.001)明显降低,ΔCT-FFR值(0.14±0.06 vs.0.09±0.06,P<0.001)明显增高。与CACS<100组比较,CACS≥100组CT-FFR的诊断效能明显下降[(AUC=0.792,95%CI 0.663~0.889)vs.(AUC=0.929,95%CI 0.856~0.972),P=0.04]。经ΔCT-FFR校正诊断后,CACS≥100组CT-FFR的诊断效能较前明显提高[(AUC=0.876,95%CI 0.760~0.949)vs.(AUC=0.792,95%CI0.663~0.889),P=0.02],与CACS<100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结论对于重度钙化冠状动脉,经ΔCT-FFR校正后,CT-FFR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的诊断效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流储备分数 重度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汽油NO_x-O_2催化氧化脱硫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何柏 唐晓东 +1 位作者 崔盈贤 王焕梅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4,共4页
采用催化氧化法将直馏汽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氧化为高沸点、极性硫化物,分别采用聚结-蒸馏、蒸馏-吸附、吸附蒸馏和加催化裂化油浆萃取蒸馏的方法处理氧化汽油,根据沸点差异将极性硫化物与汽油馏分进行分离,残余NOx-O2供循环使用。实验... 采用催化氧化法将直馏汽油中的有机硫化合物氧化为高沸点、极性硫化物,分别采用聚结-蒸馏、蒸馏-吸附、吸附蒸馏和加催化裂化油浆萃取蒸馏的方法处理氧化汽油,根据沸点差异将极性硫化物与汽油馏分进行分离,残余NOx-O2供循环使用。实验结果表明,在30℃下用NOx-O2催化氧化直馏汽油40min后,采用加催化裂化油浆(催化裂化油浆与汽油体积比为0.05)蒸馏方法处理氧化汽油,所得精制汽油中的硫含量可从3009μg/g降至148μg/g,脱硫率达95.1%,汽油收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料 催化作用 氧化 脱硫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对CT冠状动脉造影中Double-Flash扫描模式应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柏 汪奇 +2 位作者 周迎 杨晓波 陈韵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3-616,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对Double-Flash模式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中的应用率的影响。方法对心率≤100次/分的258例受检者行CTCA检查。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自然心率组;B组为心率控制组,对其中心率>65次/分者静脉...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对Double-Flash模式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中的应用率的影响。方法对心率≤100次/分的258例受检者行CTCA检查。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自然心率组;B组为心率控制组,对其中心率>65次/分者静脉推注艾司洛尔注射液50mg。CTCA中对心率≤65次/分者应用Double-Flash模式扫描,对>65次/分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分别记录A、B两组中两种扫描模式的使用例数、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Double-Flash扫描模式A组应用率为61.33%(92/150),B组为98.15%(106/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3.54±0.85)mSv和(13.94±0.65)mGy,B组分别为(1.81±0.95)mSv和(3.07±0.62)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中无发生药物使用不良反应者。A组98.67%(148/150)、B组96.30%(104/108)图像可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可安全有效地提高CTCA中Double-Flash扫描模式的应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率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艾司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亲水性能的纤维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柏 谢凌志 +1 位作者 刘泉 张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亲水性能的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选择3种不同回潮率的纤维,采用快冻法对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规律,以及回潮率对其冻融损伤的影响。利用SEM对冻融前后纤维-水泥石... 为了研究不同亲水性能的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选择3种不同回潮率的纤维,采用快冻法对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纤维混凝土的冻融损伤规律,以及回潮率对其冻融损伤的影响。利用SEM对冻融前后纤维-水泥石基体进行了观测,进一步探讨纤维亲水性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亲水性良好的纤维能够与水泥石更好的共同作用,有效抑制混凝土内部初期微缺陷及冻融过程中微缺陷的生长;而疏水性纤维难以与水泥石难以形成有效的共同作用体系,对于冻融循环过程中微缺陷的生长抑制能力较弱,其纤维-水泥石之间的薄弱带甚至可能会加速混凝土的冻融损伤;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的亲水性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愈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疏水性 冻融 回潮率 纤维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萃取脱硫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何柏 刘青山 +1 位作者 宋梦桃 陈双扣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0,共3页
采用催化氧化-萃取的方法对直馏柴油进行脱硫实验研究,对催化剂和萃取剂进行评选,并考察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醋酸钴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糠醛为萃取剂,在30mL直馏柴油中加入醋酸钴催化剂0.4g,在反应温... 采用催化氧化-萃取的方法对直馏柴油进行脱硫实验研究,对催化剂和萃取剂进行评选,并考察催化氧化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醋酸钴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糠醛为萃取剂,在30mL直馏柴油中加入醋酸钴催化剂0.4g,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0min、搅拌转速为600r/min、萃取剂与柴油体积比为0.2、3级萃取的条件下,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精制柴油的硫质量分数由215μg/g降低至约30μg/g,脱硫率达到86%,满足欧Ⅳ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柴油 催化氧化 萃取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校内半实物仿真工厂,提升化工生产实习效果 被引量:17
6
作者 何柏 付雪 +2 位作者 熊伟 邱奎 曹琳 《化工高等教育》 2017年第2期66-69,共4页
在化工专业的校外生产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及安全性,学生往往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加上现场环境不好等原因,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不够。本文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校内实习基地丙烯酸甲酯半实物仿真工厂的基本情况及其在... 在化工专业的校外生产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及安全性,学生往往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加上现场环境不好等原因,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不够。本文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校内实习基地丙烯酸甲酯半实物仿真工厂的基本情况及其在化工类生产实习中的应用和管理,总结了校内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在提升化工生产实习效果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内实习基地 半实物仿真工厂 化工生产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馏分油催化酯化脱酸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柏 汪建康 +3 位作者 游晓兰 邱正阳 毛锐 胡忠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2-1285,共4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O/γ-Al2O3催化剂,并用其催化减压馏分油与甲醇进行酯化脱酸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并对脱酸前后的馏分油进行了FT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O/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ZnO/γ-Al2O3催化剂,并用其催化减压馏分油与甲醇进行酯化脱酸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并对脱酸前后的馏分油进行了FTIR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O/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减压馏分油催化酯化脱酸活性。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减压馏分油用量40 g,ZnO/γ-Al2O3催化剂用量为减压馏分油质量的1.25%,甲醇用量为减压馏分油质量的2.50%,反应温度260℃,反应时间1.00 h。在此条件下,脱酸率达到78%。FTIR表征结果显示,减压馏分油中的环烷酸与甲醇反应转化成酯类,达到了脱酸目的。与脱酸前的减压馏分油相比,脱酸后的精制馏分油酸值减小,运动黏度增加,闪点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馏分油 催化酯化反应 脱酸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 Doubule-Flash扫描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柏 张颖倩 +5 位作者 荆晶 辜小芳 单冬凯 李娜 商婷婷 陈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14-1216,122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 Double-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心率≤65次/min的73例CABG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CTCA)。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普通模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5例),B... 目的探讨双源CT Double-Flash模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心率≤65次/min的73例CABG受检者进行CT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CTCA)。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普通模式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35例),B组为Double-Flash模式组(大螺距前瞻性心电触发采集模式,38例);检查过程中分别记录A、B两组中两种扫描模式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对比剂使用量。结果两组CABG血管共151支,平均随访(13.3±9.7)年。普通扫描模式A组82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5±0.4)分;Double-Flash扫描模式B组69支,图像质量评分为(1.6±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6.14±3.51)msv和(39.51±6.81)mGy,B组分别为(2.91±0.87)msv和(4.43±0.71)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对比剂一次性注射量分别为(81±14)ml与(60±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Double-Flash扫描模式在CABG冠脉造影中,与普通螺旋扫描模式比较,在保证图像质量同时,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搭桥 辐射剂量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应用实验的改革与实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柏 邱奎 +3 位作者 付雪 陈双扣 刁显珍 原金海 《化工高等教育》 2013年第6期102-104,共3页
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传统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的不足,本文介绍了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应用实验的教学改革措施。我们进行的教学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综合应用实验 改革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柏 陈双扣 +2 位作者 曾文碧 原金海 许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3期170-171,共2页
针对化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面临的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环境和实习费用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要不断改善校内实习环境条件,并充分利用仿真软件在电脑上进行仿真实习。
关键词 化工专业 生产实习 实习基地建设 仿真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柏 唐晓东 +2 位作者 李范书 李晶晶 肖黄飞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6年第4期29-33,共5页
物理、化学性质特殊的纳米粒子在摩擦学领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主要从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结构与特性,摩擦学性能与润滑机理,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几方面,介绍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 物理、化学性质特殊的纳米粒子在摩擦学领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主要从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结构与特性,摩擦学性能与润滑机理,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几方面,介绍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课程群融合专业虚拟仿真资源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柏 连欣 +4 位作者 蒋松山 熊伟 付雪 邱奎 陈以会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针对化工专业现有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革和建设的方案: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组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充分整合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与资源,丰富完善现有的化工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 针对化工专业现有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革和建设的方案:以课程群建设为抓手,组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充分整合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与资源,丰富完善现有的化工专业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与学融合相长,最终将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化工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专业 专业课程群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稠油复合降黏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柏 崔盈贤 +3 位作者 蔡廷铸 杜川 冯轶 陈双扣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49-351,356,共4页
采用复合降黏剂CQ-1对塔河稠油进行化学降黏实验。优选出复合降黏剂CQ-1的组分配比为m(CTAC)∶m(SDBS)∶m(Na2CO3)=4∶3∶2,当15 mL矿化度为19 000 mg.L-1的模拟塔河油田水溶解0.9 g复合降黏剂CQ-1并倒入30 g稠油中,恒温55℃搅拌150 min... 采用复合降黏剂CQ-1对塔河稠油进行化学降黏实验。优选出复合降黏剂CQ-1的组分配比为m(CTAC)∶m(SDBS)∶m(Na2CO3)=4∶3∶2,当15 mL矿化度为19 000 mg.L-1的模拟塔河油田水溶解0.9 g复合降黏剂CQ-1并倒入30 g稠油中,恒温55℃搅拌150 min时,塔河稠油的黏度从8 527 mPa.s降低至149 mPa.s,降黏率超过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降黏 塔河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阿替洛尔对CT冠状动脉造影中Double-Flash扫描模式应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柏 汪奇 +4 位作者 荆晶 辜小芳 王玺 商婷婷 陈韬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106-1108,1113,共4页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阿替洛尔控制心率对Double-Flash模式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临床应用率中的影响。方法对心率≤100次/min的266例受检者进行CTCA检查。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自然心率组;B组为心率控制组,对其中心率>65次/min...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阿替洛尔控制心率对Double-Flash模式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临床应用率中的影响。方法对心率≤100次/min的266例受检者进行CTCA检查。将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自然心率组;B组为心率控制组,对其中心率>65次/min者静推阿替洛尔注射液2.5 mg。CTCA中对心率≤65次/min者应用Double-flash模式扫描,对>65次/min者应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分别记录A、B两组中两种扫描模式的使用例数、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B组中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Double-flash扫描模式A组应用率为63.09%(94/149),B组为97.44%(114/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ED)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4.14±0.55)msv和(14.67±0.81)mGy,B组分别为(1.51±0.87)msv和(3.13±0.78)m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无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者。A组97.98%(147/149)、B组97.44%(114/117)图像可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应用阿替洛尔可安全有效地提高CTCA中Double-Flash扫描模式的应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率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阿替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及馏分油脱酸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柏 连欣 +5 位作者 蒋松山 余波 陈昌国 陈琳 雷登丽 龚梦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14-3026,共13页
石油酸是原油和馏分油中普遍存在的腐蚀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环烷酸并且含量可以高达90%以上。环烷酸具有羧酸的所有化学性质,所以常常造成严重的腐蚀,从而影响原油加工设备及油品使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高... 石油酸是原油和馏分油中普遍存在的腐蚀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环烷酸并且含量可以高达90%以上。环烷酸具有羧酸的所有化学性质,所以常常造成严重的腐蚀,从而影响原油加工设备及油品使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高酸原油产量的逐渐增加,高原油及各种高酸值馏分油所带来的腐蚀与产品质量问题显得愈发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出经济高效的脱酸技术与工艺路线。本文较为全面而详细地总结并评述了国内外原油及油品的各种脱酸技术方法。分析表明:目前所报道的各类脱酸工艺较多,其中工业应用的加氢脱酸效果虽好但是成本较高,而其他大多数脱酸方法都存在较多的缺点或不足,因此探寻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并且具有较好普适性的油品脱酸工艺显得非常迫切而必要。酯化法脱酸具有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几乎可以降低所有的高酸值原油和油品(轻质、重质馏分油以及渣油)的酸值,为原料油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方便。酯化脱酸工艺的关键在于高效催化剂的选择,而目前的催化酯化体系虽然脱酸率较高,但仍存在着反应时间较长的不足,相信通过反应过程强化等手段解决该问题以后,催化酯化脱酸工艺会被很快投入到原油及油品的脱酸实际工业生产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馏分油 脱酸技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酸催化酯化脱除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柏 汪建康 +3 位作者 兰梅 余波 雷登丽 蒋起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3-410,共8页
原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环烷酸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环烷酸进行脱除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避免严重的腐蚀问题。目前脱酸工艺方法虽然较多,但均存在缺点,而酯化法脱酸因具有处理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工艺等优点获得了人... 原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环烷酸是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环烷酸进行脱除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避免严重的腐蚀问题。目前脱酸工艺方法虽然较多,但均存在缺点,而酯化法脱酸因具有处理工艺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后继处理工艺等优点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从催化酯化脱酸工艺、酯化反应机理、各类催化剂的优缺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环烷酸催化酯化脱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酯化脱酸技术的关键在于催化剂的选择,满足快速高效酯化转化要求的催化剂开发出来后必将加快该脱酸工艺的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 酯化反应 催化机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亲水性能对改善混凝土抗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柏 张生 +4 位作者 陈昕 刘刚 刘成 羊鹏 赵元兵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1期245-248,共4页
纤维的亲水性能对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作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快冻法研究了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探讨了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憎水性)纤维削弱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而掺加纤维素... 纤维的亲水性能对改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作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快冻法研究了纤维素纤维、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探讨了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加聚丙烯(憎水性)纤维削弱了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而掺加纤维素(亲水性)纤维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愈加明显;300次冻融循环后,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是素混凝土的1.38倍,而质量损失率只有素混凝土的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聚丙烯纤维 纤维素纤维 冻融 相对动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氧化-萃取法生产低硫汽油
18
作者 何柏 杜川 +4 位作者 文欣 秦婧 肖黄飞 冯建 陈双扣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8-270,286,共4页
以直馏汽油馏分为原料,进行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研究了催化剂、萃取剂及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硫条件为:乙酸钴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质量分数95%的乙醇为萃取剂,30 mL直馏汽油中加入乙酸钴0.01 g... 以直馏汽油馏分为原料,进行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研究了催化剂、萃取剂及反应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脱硫条件为:乙酸钴为催化剂,质量分数30%的双氧水为氧化剂,质量分数95%的乙醇为萃取剂,30 mL直馏汽油中加入乙酸钴0.01 g及双氧水0.7 m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搅拌条件下对直馏汽油进行催化氧化,0.6的剂油比(V/V)萃取氧化后的直馏汽油,得到脱硫精制汽油,硫含量由225μg/L降至精制后的15.0μg/L,满足欧IV并接近欧V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馏汽油 脱硫 催化氧化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烷酸酯化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19
作者 何柏 郭银应 +2 位作者 连欣 任玉婷 邓昕婷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3,共5页
针对文献报道的环烷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中环烷酸模型化合物选取单一的不足,并为了避免基团贡献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有较大差距的缺点,选取了含五元环或(和)六元环的单环、双环以及三环的共6种代表性环烷酸模型化合物... 针对文献报道的环烷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热力学分析中环烷酸模型化合物选取单一的不足,并为了避免基团贡献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有较大差距的缺点,选取了含五元环或(和)六元环的单环、双环以及三环的共6种代表性环烷酸模型化合物,采用Gaussian09程序包里的B3LYP算法,在423.15~563.15 K温度范围内对6种环烷酸分别与常用的甲醇、乙醇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酯化反应体系各物质的焓变、熵变和吉布斯自由能变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23.15~563.15 K温度范围内,环己烷酸比其他环烷酸分子更容易与醇类发生酯化反应;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对热力学结果进行了分子前线轨道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前述规律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酸 酯化反应 热力学分析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巴西劈裂试验的页岩强度与破坏模式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杨志鹏 何柏 +2 位作者 谢凌志 李存宝 王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47-3455,3464,共10页
为了研究页岩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对劈裂强度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对7组不同倾角下的试样进行了巴西劈裂和声发射测试。研究表明:层理的方向对试样的劈裂强度和最终破坏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层面倾角?的增加,页岩试样的劈裂强度逐渐减... 为了研究页岩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对劈裂强度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对7组不同倾角下的试样进行了巴西劈裂和声发射测试。研究表明:层理的方向对试样的劈裂强度和最终破坏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层面倾角?的增加,页岩试样的劈裂强度逐渐减小。在不同倾角下的破坏模式可分为直线形(??0°、90°)、月牙形(??15°)和曲弧形(??30°、45°、60°、75°)。通过分析不同倾角下圆盘中心点沿层理分解得到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当??0°时,试样的破坏方式为基质的拉伸破坏;当??90°时,试样的破坏方式为层理的拉伸破坏,当15°≤?≤75°时,试样的破坏为复合型破坏。观察声发射空间累计定位演化分布情况,直线型的声发射点较均匀地分布在试样中轴线的两侧;曲弧型的声发射点在圆盘的一端较密而另一端较稀疏;月牙型则在试样的中部和一端都累积了部分声发射点;分布特征与宏观破坏方式具有相似性。分形维数D可以较好地反映试样的破坏模式,从倒V形的变化趋势可知,直线形试样D值接近于2,而月牙形和曲弧形试样D值介于2.2~2.7。因此,D值越大,说明裂纹的曲率半径越大;相反D值越小,裂纹越趋于一条直线,破裂形态也就越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劈裂试验 声发射 劈裂强度 破坏模式 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