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大豆多糖在褐色乳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楚莹 陈卫 +2 位作者 徐致远 苏米亚 艾连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79-281,340,共4页
研究了大豆多糖对褐色乳饮料粘度与感官的影响,并以褐色乳饮料的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添加量、pH、水硬度、热处理温度对大豆多糖稳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果胶、羧甲基纤维素相比,以大豆多糖为稳定剂的乳饮料粘度最... 研究了大豆多糖对褐色乳饮料粘度与感官的影响,并以褐色乳饮料的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添加量、pH、水硬度、热处理温度对大豆多糖稳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果胶、羧甲基纤维素相比,以大豆多糖为稳定剂的乳饮料粘度最低,感官评定结果最佳,大豆多糖在褐色乳饮料中的稳定作用受添加量与水硬度影响最大,几乎不受pH与热处理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大豆多糖 褐色乳饮料 粘度 感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单体胶在酸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楚莹 郑小平 徐致远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5期219-221,共3页
研究了果胶、明胶、琼脂、瓜儿豆胶单体与变性淀粉结合使用对酸奶感官、贮存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粘度分析与感官分析相结合,以确定各种单体在发酵酸奶中有效使用范围。结果表明,果胶用量在0.5‰-1.5‰,明胶用量在1‰-2‰,琼脂用量0.5‰-... 研究了果胶、明胶、琼脂、瓜儿豆胶单体与变性淀粉结合使用对酸奶感官、贮存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粘度分析与感官分析相结合,以确定各种单体在发酵酸奶中有效使用范围。结果表明,果胶用量在0.5‰-1.5‰,明胶用量在1‰-2‰,琼脂用量0.5‰-1.0‰,瓜儿豆胶用量0.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明胶 琼脂 瓜儿豆胶 感官品质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楚莹 《中国乳业》 2009年第8期58-61,共4页
本文着重讨论了HACCP体系在乳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对乳制品生产的不同类型和环节中HACCP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的建立和控制,以期达到促进乳制品生产和提升产品品质,保证产品安全性的目的。
关键词 HACCP体系 乳制品安全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风味酱酸奶的研制
4
作者 何楚莹 郑小平 +2 位作者 徐致远 周凌华 应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6期296-297,302,共3页
选用变性淀粉、果胶以及凝胶型蛋白粉复配在一起的稳定剂,使酸奶质地淳厚、口感细腻,并具有很高的粘度和坚实的质构。选择合适的果酱品种,根据性价比确定合适的果酱酸奶比例。将牛奶、全脂奶粉、白砂糖、稳定剂按一定比例进行预处理后,... 选用变性淀粉、果胶以及凝胶型蛋白粉复配在一起的稳定剂,使酸奶质地淳厚、口感细腻,并具有很高的粘度和坚实的质构。选择合适的果酱品种,根据性价比确定合适的果酱酸奶比例。将牛奶、全脂奶粉、白砂糖、稳定剂按一定比例进行预处理后,接入菌种,32-44℃下发酵5-6h,所制成的酸奶基料组织细腻、质地坚实,再添加果酱,制成分界清晰、色泽鲜明、口感丰富的分层果酱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型蛋白粉 果酱 分层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货架期存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艾连中 何楚莹 +2 位作者 徐致远 周凌华 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39,共4页
以褐色乳饮料保质期末的活性干酪乳杆菌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初始酸度、贮藏温度、菊粉添加量对干酪乳杆菌货架期存活性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优化参数为:初始酸度70°T,贮藏温度7~10℃,菊粉添加量8g/L... 以褐色乳饮料保质期末的活性干酪乳杆菌数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初始酸度、贮藏温度、菊粉添加量对干酪乳杆菌货架期存活性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基础上使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得到优化参数为:初始酸度70°T,贮藏温度7~10℃,菊粉添加量8g/L,此条件下褐色乳饮料28d货架期结束所含干酪乳杆菌数量仅衰减8%,远低于市售同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货架期 初始酸度 贮藏温度 菊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酸奶噬菌体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成勇 吴昊 +3 位作者 顾晓琳 何楚莹 诸葛健 郭本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103,共6页
从上海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电镜下均呈蝌蚪形。1号噬菌体的裂解量为549,潜伏期小于15min;pH4~6、Ca2+浓度为0.04%时对其生长有利,60℃条件下处理30min时完全失活。2号噬菌体的裂解量为681,潜伏期小... 从上海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电镜下均呈蝌蚪形。1号噬菌体的裂解量为549,潜伏期小于15min;pH4~6、Ca2+浓度为0.04%时对其生长有利,60℃条件下处理30min时完全失活。2号噬菌体的裂解量为681,潜伏期小于15min;pH4~8、Ca2+浓度为0.04%时对其生长有利,50℃条件下处理40min时和60℃条件下处理20min时完全失活。3号噬菌体的裂解量为424,潜伏期小于15min;pH8~10、Ca2+浓度为0.06%时对其生长有利,60℃条件下处理10min时完全失活。4号噬菌体的裂解量为506,潜伏期小于15min;pH7~8、Ca2+浓度为0.04%时对其生长有利,60℃条件下处理40min时完全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噬菌体 嗜热链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噬菌体的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徐成勇 吴昊 +7 位作者 顾晓琳 何楚莹 陶仲炎 秦玉青 周凌华 应杰 诸葛健 郭本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119,共3页
从上海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电镜下均呈蝌蚪形。酸奶噬菌体防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来今1207处理液或来今1208处理液,虽然一定浓度的处理液(100mg/kg的来今1207处理液,0.2%的来今1208处理液)可以达到... 从上海市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电镜下均呈蝌蚪形。酸奶噬菌体防治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来今1207处理液或来今1208处理液,虽然一定浓度的处理液(100mg/kg的来今1207处理液,0.2%的来今1208处理液)可以达到杀灭噬菌体的效果,但是会影响乳酸菌的正常生长,所以处理酸奶发酵生产设备如工厂管道、发酵罐和种子罐时,需要用清水洗去残留液才能投入生产,否则会导致乳酸菌生长和酸奶发酵的不正常。而来今1205处理液的浓度为0.1%时就可以达到杀灭噬菌体的效果,且不影响乳酸菌的生长,适合于作为酸奶噬菌体的杀灭处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酸奶 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液 乳酸菌生长 防治实验 生产设备 发酵罐 上海市 杀灭 种子罐 浓度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奶发酵过程中添加嗜热链球菌对酸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成勇 吴昊 +7 位作者 赵成欢 何楚莹 陶仲炎 秦玉青 周凌华 应杰 诸葛健 郭本恒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3期99-101,114,共4页
国内普遍采用翻代菌种代替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但是其后酸化现象影响产品的销售。翻代菌种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得到的样品,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较,结果表明:翻代菌种发酵0 h时添加嗜热链球菌可以提升产品粘度,达到直... 国内普遍采用翻代菌种代替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但是其后酸化现象影响产品的销售。翻代菌种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得到的样品,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较,结果表明:翻代菌种发酵0 h时添加嗜热链球菌可以提升产品粘度,达到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的水平;其样品后酸现象也接近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比翻代菌种发酵的其它阶段添加嗜热链球菌的的样品后酸化程度都低,其球杆菌比例也比较低。由此认为:翻代菌种发酵0 h时添加10%的嗜热链球菌发酵得到的酸奶,其产品质量接近于直投式菌种发酵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发酵 嗜热链球菌 质量 保加利亚乳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紫外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凌华 张灏 +5 位作者 郑小平 沈玲 应杰 徐致远 何楚莹 周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7年第5期267-270,共4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乳酸菌脱脂奶发酵液中的共轭亚油酸(CLA)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共轭亚油酸紫外标准曲线,并采用气相色谱(GC法)分析法进行验证。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和柠檬酸在酸型含乳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玉青 应杰 +2 位作者 吴昊 何楚莹 夏宏钢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通过测量柠檬酸和乳酸低浓度范围下的水溶液的滴定酸度°T和pH,以及在酸牛乳饮品中的应用,绘制出柠檬酸和乳酸在水溶液和酸牛奶饮品中的标准曲线,为生产时计算柠檬酸或乳酸的添加量提供了数据基础。
关键词 乳酸 柠檬酸 酸型含乳饮料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生长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宏钢 何楚莹 +1 位作者 陈卫 张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本论文在研究双歧杆菌生长规律的同时,探讨更有效增加活菌数量的方法.在静止培养下,通过测量pH值的变化,选取酵母膏为生长因子,酵母复合盐为促生因子.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g/L)为:酵母膏0.3%、L-盐酸半胱氨酸0.03%、葡萄糖0.8... 本论文在研究双歧杆菌生长规律的同时,探讨更有效增加活菌数量的方法.在静止培养下,通过测量pH值的变化,选取酵母膏为生长因子,酵母复合盐为促生因子.由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g/L)为:酵母膏0.3%、L-盐酸半胱氨酸0.03%、葡萄糖0.8%、吐温80 0.15%、脱脂奶粉12.5%、氯化钠0.125%、酵母复合盐30 ppm.通过此培养基培育双歧杆菌,菌数可达9.7×108cfu/ml.又考虑到双歧杆菌的生长受到pH值和酸根离子的抑制.通过预先加酸根离子后静止培养,测得乳酸的抑制浓度为33-38 g/L之间,乙酸的抑制浓度在27.5-30(g/l)之间,混合酸(乙酸和乳酸3:2)的抑制浓度在32.5-35之间.为了消除pH值的抑制作用,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NaOH来调节,此时双歧杆菌的菌数可达5.2×109cfu/ml,相比于静止培养多了5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生长因子 生长规律 活菌数量 PH值 酵母膏 正交实验 抑制浓度 发酵过程 微生物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教育”方法在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应用——以广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沪东 韩少凤 +2 位作者 林镘 吴伟斌 何楚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0期76-80,共5页
同伴教育方法在大学生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应用非常必要。在设计了本土化教案后,将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对照组、通用教案组、本土化教案组,三组之间进行比较,认为:(1)对照组和通用教案组、本土教案组在性态度、观... 同伴教育方法在大学生开展生殖健康教育中的本土化应用非常必要。在设计了本土化教案后,将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对照组、通用教案组、本土化教案组,三组之间进行比较,认为:(1)对照组和通用教案组、本土教案组在性态度、观念、艾滋病常识、行为意向方面有显著差异,证明同伴教育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行之有效;(2)通用教案组和本土化教案组在学生的态度、观念、知识等方面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行为意向方面,本土化教案效果显著优于通用教案。说明本土化设计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指引,在应用同伴教育这一外来方法时,应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做必要的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殖健康 同伴教育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原乳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蓓红 孙克杰 何楚莹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2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对复原乳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部分替代生鲜乳的复原乳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外观结构,理化指标和口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分别给出了何种替代比例对搅拌型酸奶和果粒型酸奶的品质影响最小。本研究结果可被广泛适用... 本文对复原乳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探讨部分替代生鲜乳的复原乳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外观结构,理化指标和口感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分别给出了何种替代比例对搅拌型酸奶和果粒型酸奶的品质影响最小。本研究结果可被广泛适用于生产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原乳 酸奶 替代比例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JH-23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初步分离
14
作者 王豪 周凌华 +3 位作者 吴正钧 王荫榆 何楚莹 陈卫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采用丙酮抽提法得到了干酪乳杆菌JH-23中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的无细胞提取物,并利用硅胶薄层色谱从中分离出4组活性片段,其中片段Ⅰ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效果最佳,反应浓度在120μg/mL时抑制率为55.4%。该活性片段经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采用丙酮抽提法得到了干酪乳杆菌JH-23中具有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的无细胞提取物,并利用硅胶薄层色谱从中分离出4组活性片段,其中片段Ⅰ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效果最佳,反应浓度在120μg/mL时抑制率为55.4%。该活性片段经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确证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效果,具有潜在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JH-23 单胺氧化酶 丙酮抽提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酸奶噬菌体的分离
15
作者 徐成勇 吴昊 +7 位作者 顾晓琳 何楚莹 陶仲炎 秦玉青 周凌华 应杰 诸葛健 郭本恒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4期147-149,共3页
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1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1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184.8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8.3nm,平均长度为403.4nm;2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85.4nm,头部剖面平... 从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发酵罐中分离出4株酸奶噬菌体。1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1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184.8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8.3nm,平均长度为403.4nm;2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85.4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8046.2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23.3nm,平均长度为549.4nm;3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95.5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9792.3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19.8nm,平均长度为450.5nm;4号噬菌体头部呈六角形,平均直径为119.3nm,头部剖面平均面积为12586.1nm2,尾部的平均直径为23.6nm,平均长度为520.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噬菌体 平均直径 分离 尾部 酸奶 长度 剖面 发酵罐 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货架期的后发酵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荣 何楚莹 +1 位作者 周凌华 徐致远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5期216-218,共3页
以褐色乳饮料货架期始末酸度变化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初始酸度、贮藏温度、菊粉添加量与白砂糖用量对干酪乳杆菌后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货架期酸度变化影响最显著,产品初始酸度影响其次,白砂糖用量与菊粉添加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货架期 酸度 后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结合CBL、PBL教学法对口腔医学生专业素质提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鹏 肖欣 +4 位作者 宋静 郑骏明 何楚莹 李宏鸣 李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线上“互联网+”教学平台结合CBL、PBL教学法对培养口腔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教学效果。方法在大四下学期,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5级口腔医学本科1班(对照组)和创新班(研究组)的两班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和“互联网+”结合CB... 目的探讨线上“互联网+”教学平台结合CBL、PBL教学法对培养口腔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教学效果。方法在大四下学期,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5级口腔医学本科1班(对照组)和创新班(研究组)的两班学生分别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和“互联网+”结合CBL、P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进行闭卷笔试和操作技能考试,问卷调查学生对自我和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所得数据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研究组学生的笔试成绩总分高于对照组,特别在论述题和病例分析题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操作技能成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回56份问卷表的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对口腔医学的专业兴趣、自学的自觉性和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互联网+”结合CBL、PBL教学法,有利于提升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专业素质和临床思维能力,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CBL教学法 PBL教学法 口腔医学 临床思维 专业素质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