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寿菊花瓣叶黄素含量与颜色系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桂芳 臧运平 +5 位作者 彭逸 陶正国 炎天埸 张华丽 刘建 何燕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69,共9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万寿菊(Tagetes erecta)花瓣叶黄素含量的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得万寿菊花瓣的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并计算a*/b*、(a*/b*)2、色度值、色调值和色光值等颜色系数,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HPLC法测定花...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万寿菊(Tagetes erecta)花瓣叶黄素含量的方法,利用色差仪测得万寿菊花瓣的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并计算a*/b*、(a*/b*)2、色度值、色调值和色光值等颜色系数,同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结合HPLC法测定花瓣叶黄素含量,分析叶黄素含量与这些颜色系数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万寿菊花瓣叶黄素含量与a*、a*/b*、(a*/b*)2、色调值和色光值极显著相关;用三次函数模型构建的万寿菊叶黄素含量与a*值之间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最高,且叶黄素含量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基于a*值构建的三次函数模型可以快速、无损预测万寿菊花瓣叶黄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万寿菊 色差仪 颜色系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索邦’百合花色合成的影响
2
作者 鲁思勤 段枫 +2 位作者 张莉雪 宁国贵 何燕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精准探究高温胁迫对百合开花品质的影响,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苞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后,盛花期花径、花色和矢车菊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温度处理过程中矢车菊素合成通路的3个关键基因LhCHS、LhF3H... 为精准探究高温胁迫对百合开花品质的影响,以东方百合‘索邦’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苞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后,盛花期花径、花色和矢车菊素含量的变化,以及温度处理过程中矢车菊素合成通路的3个关键基因LhCHS、LhF3H和LhANS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S5-S6时期是‘索邦’百合花苞显色的关键时期;花苞在高于30℃温度培养4 d后,盛花期花径显著变小,矢车菊含量显著降低,花被片颜色变浅;qRT-PCR结果显示,花苞显色的关键时期,遇到30℃以上的高温处理导致LhCHS、LhF3H、LhANS等花青素合成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从而影响盛花期花色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花色 花青素 矢车菊素 开花品质 基因表达 高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百合品种的花和叶片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抗性评价
3
作者 张莉雪 张紫薇 +8 位作者 宋云泽 陈小林 段枫 鲁思勤 刘雨菡 余晓敏 朱钰 宁国贵 何燕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0-238,共9页
评价不同百合品种叶片和花对灰霉病的抗性,分析叶片和花的灰霉抗性相关性,以期为评估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及百合抗病育种提供支持。以A、O、L、LA和OT等5个系列的28个百合品种为材料,利用分离鉴定的灰葡萄孢菌,采用离体菌丝块直接接种和... 评价不同百合品种叶片和花对灰霉病的抗性,分析叶片和花的灰霉抗性相关性,以期为评估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及百合抗病育种提供支持。以A、O、L、LA和OT等5个系列的28个百合品种为材料,利用分离鉴定的灰葡萄孢菌,采用离体菌丝块直接接种和刺伤接种法,对百合的叶片和花瓣进行灰霉病抗性评价,并根据叶和花的病斑直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百合叶片对不同灰葡萄孢菌株抗性存在差异,不同品种间百合叶片的抗性差异较大。其中白色帝王和眼线这2个品种属于高感品种;红星、丝雨、桃色事件等8个品种属于易感品种;地魔星、秘密之吻、穿梭等7个品种属于中抗品种;索邦、微微安娜、布林迪西等6个品种属于高抗品种;依兰、西伯利亚、俯视等5个品种属于免疫品种。对叶片进行刺伤,可导致灰霉菌侵染性增强。花瓣接种结果显示大部分百合花瓣比叶片更容易受到侵染,但是百合花和叶片对灰葡萄孢的敏感性没有显著相关性;红星、丝雨、桃色事件等13个品种的花和叶对灰葡萄孢菌的敏感性一致;地魔星、秘密之吻、布林迪西等14个品种的花比叶对灰葡萄孢菌更敏感;白色帝王的叶片较花对灰葡萄孢菌更敏感。组织损伤会降低百合对灰霉病的抗性,百合叶片与花对灰霉菌敏感性无显著相关性。依兰、微微安娜、西伯利亚和红色宫殿4个高抗品种可为百合灰霉病抗性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品种 灰葡萄孢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草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燕红 董淼 +4 位作者 马爽 潘晨 艾叶 张洪义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5,共7页
于室外观测孔雀草(Tagetes patula)花部形态、开花动态,同时测定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方式、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授粉和套袋效果,对孔雀草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孔雀草花序是具有雌性舌状花和两性管状花的异型头状花... 于室外观测孔雀草(Tagetes patula)花部形态、开花动态,同时测定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方式、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及授粉和套袋效果,对孔雀草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孔雀草花序是具有雌性舌状花和两性管状花的异型头状花序,单个花序的开花持续时间为20-22d,开花结果过程可大致分为舌状花开放期、管状花开放期、果实发育期和果实成熟期;开花后花粉寿命为2-3d,1-2d内花粉活力最高;舌状花开花第2-5天可授性最高,管状花开花第4-5天可授性最高;传粉方式以虫媒传粉为主,授粉昆虫的主要类型为蜜蜂和白粉蝶;结合杂交指数、P/O 值、杂交试验结果判断,孔雀草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需要传粉者,且能借助柱头伸长过程中散布的花粉进行同花序自花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草 开花特性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杂交指数 花粉/胚珠比(P/O)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草花芽分化和花药发育 被引量:8
5
作者 何燕红 艾叶 +2 位作者 吴颖 郭蕾 包满珠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4,共7页
采用形态观察、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技术,研究春季和秋季孔雀草花芽分化和花药发育的过程和特点,为孔雀草高产优质栽培、花期调控及高效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孔雀草具备菊科植物典型的头状花序,其头状花序由舌状花和管状花组... 采用形态观察、石蜡切片和半薄切片技术,研究春季和秋季孔雀草花芽分化和花药发育的过程和特点,为孔雀草高产优质栽培、花期调控及高效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孔雀草具备菊科植物典型的头状花序,其头状花序由舌状花和管状花组成;孔雀草的花芽分化始于第2对真叶原基分化以后,花芽分化的顺序是按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舌状花原基分化期—管状花原基分化期—舌状花分化期—管状花分化期进行的;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孔雀草的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有所差别,孔雀草在秋季播种开花更早;孔雀草的花药发育经历了孢原细胞、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体、小孢子、成熟花粉粒等过程,其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成熟花粉粒为三胞花粉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草 花芽分化 花药发育 石蜡切片 半薄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氟·胺苯·草除灵WP防除油菜田杂草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何燕红 喻大昭 +2 位作者 朱文达 李林 崔海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0-302,共3页
研究了14.5%精氟·胺苯·草除灵WP对油菜田杂草看麦娘和牛繁缕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月份施药的效果优于12月份的效果;施药后第60天的综合密度防效为88.50%~94.26%;对照药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对看麦娘的防效为91.26%,但对牛... 研究了14.5%精氟·胺苯·草除灵WP对油菜田杂草看麦娘和牛繁缕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月份施药的效果优于12月份的效果;施药后第60天的综合密度防效为88.50%~94.26%;对照药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对看麦娘的防效为91.26%,但对牛繁缕基本无效,30%草除灵SC对看麦娘无效,但对牛繁缕的防效为92.93%。复配剂的综合密度防效显著高于草除灵和高效氟吡甲禾灵,通过复配,提高了油菜生产的安全性,增产效果极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5%精氟·胺苯·草除灵WP 油菜田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提高园艺作物耐热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何燕红 齐文全 +2 位作者 张春玲 王尼慧 包满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137-1142,共6页
嫁接作为一门悠久而新兴的无性繁殖技术,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的繁殖、新品种选育以及品种改良等方面。重点介绍嫁接技术提高园艺作物耐热性的应用研究,并综述了植物通过嫁接提高耐热性机理方面的最新进展。植株嫁接能显著提高根系活力,... 嫁接作为一门悠久而新兴的无性繁殖技术,广泛应用于园艺作物的繁殖、新品种选育以及品种改良等方面。重点介绍嫁接技术提高园艺作物耐热性的应用研究,并综述了植物通过嫁接提高耐热性机理方面的最新进展。植株嫁接能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提升接穗叶片的光合速率和酶活性,调节体内不同部位内源激素含量,并通过水平基因转移(HGT)和RNA长距离运输对基因表达进行可遗传修饰。同时还对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和嫁接技术发展前景进行讨论。大力开展嫁接提高园艺作物的耐热性,并深入研究嫁接提高植物耐热性的机理,对促进园艺作物的栽培与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 耐热性 根系活力 光合作用 酶活性 植物激素 水平基因转移 RNA长距离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子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文达 周普国 +5 位作者 何燕红 杨峻 林荣华 齐文全 李林 欧阳灿彬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3-869,共7页
【目的】研究稻田千金子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为稻田千金子科学防除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密度(0、1、2、5、10、20、40和80株/m2)千金子对水稻田间透光率、水肥吸收和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目的】研究稻田千金子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为稻田千金子科学防除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密度(0、1、2、5、10、20、40和80株/m2)千金子对水稻田间透光率、水肥吸收和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采用模型拟合法分析不同密度千金子与水稻产量损失率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推导千金子的防治经济阈值。【结果】随着千金子密度的增加,其株高显著增高(P<0.05,下同),并通过株高优势争夺水稻田间光照,当千金子密度≥10株/m2时,离地70 cm处的透光率显著降低至10.00%以下,离地25 cm处田间透光率低于1.00%。千金子可同时竞争稻田土壤的水肥营养,进而影响水稻生长,导致水稻有效穗数、穗长、实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显著降低,水稻产量锐减,产量损失率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各产量性状间,除穗长和空秕粒数无显著相关性外(P>0.05),其他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P<0.01)水平。二次曲线模型y=-0.0151x2+2.2760x+0.8114能较好地拟合千金子密度与水稻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二次曲线模型,人工防除千金子的经济阈值为5.39株/m2,10%氰氟草酯EC化学防除的经济阈值为0.76株/m2。【结论】千金子可竞争水稻的田间光照和土壤水肥,影响水稻的产量性状,导致水稻严重减产。采取化学防治稻田千金子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水稻 光照强度 养分吸收 产量性状 经济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氟吡氧乙酸与顶尖或骠马混用对小麦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9
9
作者 朱文达 何燕红 +2 位作者 李林 魏守辉 喻大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82,共5页
为了研究除草剂混配对小麦田间杂草的防效,测定了15%顶尖WP或6.9%骠马EW与20%氯氟吡氧乙酸EC混配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田间透光率、杂草对水肥的吸收量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除草剂混配对小麦田间杂草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分别... 为了研究除草剂混配对小麦田间杂草的防效,测定了15%顶尖WP或6.9%骠马EW与20%氯氟吡氧乙酸EC混配对小麦田杂草的防效、田间透光率、杂草对水肥的吸收量和小麦产量。结果表明,除草剂混配对小麦田间杂草的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8.21%~100.00%和99.46%~100.00%,显著优于单剂的防效。除草剂混配能有效抑制杂草的株高,顶尖WP与最低剂量的氯氟吡氧乙酸混配,野燕麦即被全部防除,大巢菜和猪殃殃的株高亦显著降低。除草剂混配使用能显著提高小麦田间不同部位的透光率,小麦顶部透光率比对照增加54.08%~57.20%;离地50 cm的透光率比对照增加47.21%~52.73%;离地10 cm的透光率比对照增加22.84%~27.44%。除草剂混配使用降低了杂草对水肥的吸收,高剂量的组合中,杂草的水肥含量均降为零。除草剂混配喷施后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达到124.63%~172.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氯氟吡氧乙酸 顶尖 骠马 杂草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草酯的控草效果和对油菜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朱文达 何燕红 +2 位作者 张佳 李林 胡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6-482,共7页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深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在禾本科杂草处于1—2叶期时进行药剂处理,一般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炔草酯与草除灵混用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都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15%炔草酯WP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15%炔草酯WP的施用对油菜株高、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影响较大,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炔草酯WP 油菜 控草效果 透光率 养分 水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草杂交组合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晨 胡燕 +2 位作者 包满珠 艾叶 何燕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95-2404,共10页
【目的】孔雀草(Tagetes patula)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花卉,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优势育种是培育草花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究四倍体孔雀草优势育种后代是否具有杂种优势,并分析其遗传效应,为孔雀草的优势育种提供理论依... 【目的】孔雀草(Tagetes patula)是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花卉,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优势育种是培育草花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探究四倍体孔雀草优势育种后代是否具有杂种优势,并分析其遗传效应,为孔雀草的优势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孔雀草6个母本(K2、K3、K4、K5、K15、K17)和3个父本(K6、K8、K13)采用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并测量亲本和18个杂交组合的始花期、盛花期、株高、冠幅、分枝数、花朵数、花葶长、花径、花心径、舌状花数和管状花数等11个园艺性状。利用Excel软件对后代园艺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利用DPS软件分析后代园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选出优良亲本和杂交组合,并进一步分析其遗传表现。【结果】杂种优势分析表明,冠幅、花朵数、花径的超亲优势为正值;盛花期、株高、舌状花数的中亲优势为正值;始花期、分枝数、花葶长、花心径、管状花数的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均为负值。根据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表明:K6可用作培育低矮、紧凑、多花品种的父本;K13可用作培育早花、大花、复瓣和较长观赏期品种的父本;K3可用作选育株型紧凑、早花、复瓣和较长观赏期品种的母本;K5可用作培育低矮、紧凑、早花、多花和较长观赏期品种的母本;K17可用作培育低矮、大花和复瓣品种的母本。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同一亲本所配组合之间以及同一组合不同的园艺性状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差异很大。K2×K6和K3×K8在株高、花心径上特殊配合力表现出较强的负向效应,在花朵数、舌状花数上表现出较强正向效应,符合孔雀草低矮、多花和复瓣的育种目标;K4×K13在始花期、株高、冠幅、分枝数上特殊配合力表现出较强负向效应,在盛花期、花径、舌状花数上表现出较强正向效应,适合培育株型紧凑、早花、大花、复瓣和较长观赏期的品种。遗传力分析表明,始花期、盛花期、分枝数、花径、花心径、管状花数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占主要因素,且其对应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都在中等以上,而株高、花朵数、舌状花数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相差不大,且对应广义遗传力远大于狭义遗传力。【结论】孔雀草园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明显,有利于培育早花、大花、多花、复瓣和较长观赏期的品种。K6、K13、K3、K5、K17为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K2×K6、K3×K8和K4×K13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组合。始花期、盛花期、分枝数、花径、花心径、管状花数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株高、花朵数、舌状花数主要受基因非加性效应控制;除了始花期外,其它园艺性状在杂交育种中易受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草 不完全双列杂交 杂种优势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燕麦防除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文达 喻大昭 +1 位作者 何燕红 李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3,共4页
选用15%顶尖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对冬小麦田间的杂草野燕麦进行防除,测定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和野燕麦对养分、水分的消耗,观察野燕麦防除后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顶尖WP能有效控制冬小... 选用15%顶尖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对冬小麦田间的杂草野燕麦进行防除,测定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和野燕麦对养分、水分的消耗,观察野燕麦防除后对冬小麦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顶尖WP能有效控制冬小麦田间野燕麦的发生,对野燕麦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7.27%~100.00%和98.86%~100.00%;野燕麦防除后能显著提高冬小麦田间的透光率,改善小麦顶层的光照,同时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尖 野燕麦 冬小麦 透光率 养分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灭草松水剂防治水稻移栽田杂草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朱文达 何燕红 李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8%灭草松水剂对移栽稻田中杂草的防效显著且持久,施药60 d后,对鸭舌草、异型莎草和碎米莎草的综合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且鲜重防效和密度防效一致;将杂草防除后,水稻田间中下部的透光率显著提高,离地50 cm处...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48%灭草松水剂对移栽稻田中杂草的防效显著且持久,施药60 d后,对鸭舌草、异型莎草和碎米莎草的综合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且鲜重防效和密度防效一致;将杂草防除后,水稻田间中下部的透光率显著提高,离地50 cm处的透光率由4.38%提高至10.42%~12.82%;各处理区杂草的水、肥含量亦显著降低,稻谷产量明显增加。48%灭草松水剂施用剂量以每公顷936~1440 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移栽田 48%灭草松水剂 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世玛的麦田杂草防效及对小麦田间透光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宏军 朱文达 何燕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2-575,共4页
为给阔世玛可分散油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大田喷施试验,研究了12 g.L-1阔世玛对小麦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田间透光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阔世玛对小麦田婆婆纳、野燕麦、大巢菜、猪殃殃、野油菜等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明... 为给阔世玛可分散油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大田喷施试验,研究了12 g.L-1阔世玛对小麦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田间透光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阔世玛对小麦田婆婆纳、野燕麦、大巢菜、猪殃殃、野油菜等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明显降低杂草株高、鲜重及养分和水分含量,抑制杂草生长,显著增加小麦田间的透光率和小麦产量。综合来看,阔世玛在麦田杂草处于2~6叶期时喷施,喷施剂量以8.1~13.5 g(a.i.).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阔世玛 杂草防除 透光率 养分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草酮·草除灵防除油菜田杂草的效果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宏军 朱文达 +1 位作者 喻大昭 何燕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426,共3页
采用12%烯草酮.草除灵EC对油菜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油菜的安全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0 d后,对冬季油菜田杂草的综合防效为94.62%~99.18%,90 d后防效仍维持在96%以上,优于单剂和人工除草,且对油菜安全。
关键词 12%烯草酮·草除灵EC 油菜田杂草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马唐试验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文达 崔海芝 +3 位作者 何燕红 李林 唐海燕 张庆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1-1173,共3页
采用二甲戊灵EC和氟乐灵EC两种土壤处理剂,精喹禾灵EC、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15%精吡氟禾草灵EC 3种茎叶处理剂对棉田主要杂草马唐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棉花没有药害,高剂量的除草剂对马唐的防效基本一致,但是低剂量的精喹... 采用二甲戊灵EC和氟乐灵EC两种土壤处理剂,精喹禾灵EC、高效氟吡甲禾灵EC和15%精吡氟禾草灵EC 3种茎叶处理剂对棉田主要杂草马唐进行了防除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棉花没有药害,高剂量的除草剂对马唐的防效基本一致,但是低剂量的精喹禾灵防效显著地优于其它除草剂;用该5种除草剂防除棉田杂草马唐,棉花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节省人力,降低成本,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土壤处理 茎叶处理 棉田 马唐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亚林 柯卫东 +2 位作者 黄新芳 董红霞 何燕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以仰光×乐平及仰光×霞山2种杂交种子为试材,探究消毒方法、光照、温度、播种基质对芋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Na Cl O(无水酒精稀释)处理9min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种子是最佳的芋种子消毒方法;种子或珍珠岩消毒对种... 以仰光×乐平及仰光×霞山2种杂交种子为试材,探究消毒方法、光照、温度、播种基质对芋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Na Cl O(无水酒精稀释)处理9min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种子是最佳的芋种子消毒方法;种子或珍珠岩消毒对种子的萌发和子叶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在有菌条件下,生长后期衍生出的细菌或真菌会影响子叶的后续生长;芋种子是喜光性种子,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在培养土中,芋种子不萌发,湿润滤纸、无菌水、珍珠岩、沙子和MS培养基中芋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仅沙子和MS培养基中幼苗生长健壮;移栽于培养土后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高达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光照 温度 基质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精喹禾灵对花生田间光照及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文君 朱文达 何燕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56-559,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10%精喹禾灵乳油对花生田禾本科杂草马唐和稗草的防除效果,并测定花生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分析杂草防除对花生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精喹禾灵乳油能有效控制花生田禾本科杂草的危害,... 通过田间试验观察10%精喹禾灵乳油对花生田禾本科杂草马唐和稗草的防除效果,并测定花生田间离地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分析杂草防除对花生田间光照、养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精喹禾灵乳油能有效控制花生田禾本科杂草的危害,对马唐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0.40%~100.00%和91.70%~100.00%,对稗草的密度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9.64%-99.81%和89.99%-99.79%;施用10%精喹禾灵乳油能显著提高花生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的吸收,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喹禾灵 花生 透光率 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文达 余锦平 +3 位作者 齐文全 何燕红 李林 刘晓洪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5期136-141,共6页
为明确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明确药剂对玉米田间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杂草防除对田间的透光率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 为明确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采用田间试验和仪器测定分析的方法,明确药剂对玉米田间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杂草防除对田间的透光率和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玉米田马唐、稗草和虮子草等主要杂草防控效果显著且作用持久,施药后30、60、90天对杂草的密度防效均达到90%以上;施药后90天对杂草的综合鲜重防效达92.41%~99.47%。药剂处理后显著增强玉米田间中下部透光率,增加了玉米的吸光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收23.28%~28.95%。研究结果表明精异丙甲草胺能有效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促进玉米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异丙甲草胺 玉米 杂草 防除效果 透光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文达 颜冬冬 +3 位作者 何燕红 李林 欧阳灿彬 曹坳程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65-69,共5页
在西昌市袁家山比较了经济林木落叶松、桉树和石榴对紫茎泽兰的替代作用,并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石榴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叶松和桉树对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和鲜重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对紫茎泽兰株高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与空旷露... 在西昌市袁家山比较了经济林木落叶松、桉树和石榴对紫茎泽兰的替代作用,并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石榴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落叶松和桉树对紫茎泽兰的发生密度和鲜重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对紫茎泽兰株高的抑制作用不显著;与空旷露地相比,石榴林中紫茎泽兰的株高降低了70.42%,发生密度降低了96.15%,鲜重减少了99.67%,且紫茎泽兰中养分含量最低;采用冬季翻耕、化学除草杀虫、施用农家肥、林下养鸡,并结合整枝、抹芽和套袋等栽培措施后,石榴林间的透光率高,石榴的单果重、商品果数、产量和产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紫茎泽兰 植物替代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