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味中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冯韬 何玉张 +2 位作者 李志强 喻祥 陈红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9,共4页
采用96孔板,分别对细菌单独培养和细菌与中药提取物共同培养,通过酶标仪测定其OD值来考察中药提取物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苦参、柴胡、大青叶、白头翁、板蓝根、蒲公英6味中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在高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 采用96孔板,分别对细菌单独培养和细菌与中药提取物共同培养,通过酶标仪测定其OD值来考察中药提取物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苦参、柴胡、大青叶、白头翁、板蓝根、蒲公英6味中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在高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白头翁醇提液、板蓝根醇提液、蒲公英醇提液在1倍MIC浓度下对细菌生物膜(BF)的抑制率均高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中草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O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红伟 周洋 +6 位作者 何玉张 谢三磊 魏述永 宋振辉 吴俊伟 刘娟 罗艺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9期257-258,261,共3页
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兽药GMP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而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充分汲取动物药学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梳理药物分析理... 动物药学专业人才已经逐渐成为各大兽药GMP企业急需的人力资源,而兽医药物分析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充分汲取动物药学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梳理药物分析理论与实验实训教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并对融入的措施与实践进行了简要总结,旨在提高动物药学专业兽医药物分析课程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药学 药物分析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CRAMP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其在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会 熊静 +8 位作者 梅翠 王士源 周洋 李晓芬 付贵花 张阳 程鹏 何玉张 陈红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6-1586,共11页
旨在考察鼠源抗菌肽CRAMP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其在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采用兔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性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考察CRAMP的安全性;采用不同温度、蛋白酶、金属离子和酸碱梯度对CRAMP抗菌活性... 旨在考察鼠源抗菌肽CRAMP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其在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中的作用。采用兔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性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考察CRAMP的安全性;采用不同温度、蛋白酶、金属离子和酸碱梯度对CRAMP抗菌活性的影响,考察其稳定性;通过在6孔细胞培养板中构建铜绿假单胞菌(PAO1株)成熟生物被膜,以人源抗菌肽LL-37和3种抗菌药为对照,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被膜量,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生物被膜活菌数进行计数,苯酚-硫酸法结合Folin-酚试剂法检测生物被膜胞外基质含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CRAMP干预PAO1生物被膜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显示,CRAMP在所测试浓度下对兔血红细胞溶血率均<2%;在62.5~125 mg·L^(-1)时对RAW264.7没有细胞毒性。温度(25~100℃)、两种盐离子(Na^(+)、K^(+))以及pH为5~10时对CRAMP的抗菌活性没有影响;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均不同程度影响了CRAMP的抗菌活性。6孔细胞培养板中,4倍MIC的CRAMP极显著降低了PAO1生物被膜量(减少率为76.74%,P<0.01),极显著减少了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量(减少了1.2个CFU·mL^(-1),P<0.01),效果优于LL-37和3种抗菌药。CRAMP组的胞外基质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L-37组(P<0.05)。CLS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4MIC浓度下,CRAMP组的细菌总荧光强度(PI+SYTO)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LL-37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RAMP组和LL-37组的死菌荧光强度/活菌荧光强度比值(PI/SYTO)均极显著增大(P<0.01)。综上表明,CRAMP具有低溶血性、低细胞毒性,除蛋白酶作用不稳定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PAO1成熟生物被膜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效果优于LL-37,具有良好的药物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鼠源抗菌肽CRAMP 细胞毒性 稳定性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修饰对白术多糖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阳 梅翠 +7 位作者 李会 熊静 王士源 程鹏 喻祥 何玉张 吴俊伟 陈红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49-1255,共7页
为了考察硒化修饰对白术多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活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术多糖(AMP),用三氯乙酸进行纯化和柱层析洗脱,再采用HNO-NaSeO法合成了硒酸化白术多糖(sAMP),并以未修饰的AMP和亚硒酸钠为对照,以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 为了考察硒化修饰对白术多糖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活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术多糖(AMP),用三氯乙酸进行纯化和柱层析洗脱,再采用HNO-NaSeO法合成了硒酸化白术多糖(sAMP),并以未修饰的AMP和亚硒酸钠为对照,以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为研究对象,考察sAMP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环磷酰胺组、亚硒酸钠组和AMP组相比,sAMP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sAMP促进和恢复了小鼠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改善了小鼠的免疫清除功能,提高了小鼠血清溶菌酶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降低了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提高了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硒化修饰提高了AMP的免疫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硒化修饰 环磷酰胺 抗氧化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抗微生物肽CRAMP联合抗生素分散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增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熊静 王士源 +8 位作者 李会 张阳 程鹏 梅翠 彭练慈 徐登峰 高继业 何玉张 陈红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251-3262,共12页
【目的】研究修饰后的鼠源抗微生物肽CRAMP联用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成熟生物被膜的分散作用,为临床联合应用抗生物被膜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CRAMP修饰肽和抗生素对PAO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 【目的】研究修饰后的鼠源抗微生物肽CRAMP联用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成熟生物被膜的分散作用,为临床联合应用抗生物被膜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CRAMP修饰肽和抗生素对PAO1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和生物被膜最小根除浓度(MBEC);采用时间杀菌曲线(time-kill curve,TKC)法测定CRAMP修饰肽及抗生素单用和联用对PAO1成熟生物被膜的杀菌活性;采用菌落计数法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评估CRAMP修饰肽联用抗生素对PAO1成熟生物被膜的分散作用。【结果】与单用抗生素组相比,除2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和4种β-内酰胺类药物,其他抗生素联合CRAMP修饰肽后的MBEC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万古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下降倍数最明显(4倍)。TKC试验结果表明,CRAMP修饰肽分别联用万古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均具有比单用药更快且更强的杀菌作用,尤其是与万古霉素联用仅在3h时杀灭了全部(100%)的生物被膜细菌。随后,通过CLSM观察发现生物被膜数量、体积、面积和单位面积荧光强度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CRAMP修饰肽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成熟生物被膜具有分散作用,与万古霉素联用具有明显协同增效作用,且作用PAO1成熟生物被膜1 h时协同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抗微生物肽 万古霉素 分散作用
原文传递
生物被膜:益生菌肠道定植的新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廖才江 李会 +7 位作者 王士源 熊静 梅翠 刘丹 何玉张 彭练慈 宋振辉 陈红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21-2839,共19页
益生菌可改善机体微生态平衡,在促进营养吸收、控制肠道感染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但存在胃肠道环境难定植、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生物被膜是多个细菌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益生菌可改善机体微生态平衡,在促进营养吸收、控制肠道感染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但存在胃肠道环境难定植、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生物被膜是多个细菌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分泌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并将自身包裹其中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细菌集团,包含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蛋白质、胞外DNA(extracellular deoxyribonucleic acid,eDNA)和脂质等多种组成成分,是一个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的聚集体。被膜状态的益生菌较浮游菌在抗逆性、对抗病原菌和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些特点为新型益生菌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阐述了被膜状态益生菌的优势,重点介绍了促进益生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活性物及其形成机制,简述了益生菌生物被膜的安全性问题。当前,益生菌生物被膜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希望本文能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生物被膜 定植 双组分系统 群体感应
原文传递
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程鹏 熊静 +6 位作者 李会 王士源 张阳 梅翠 伍雪晴 何玉张 陈红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53-1767,共15页
大量研究报道生物被膜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浮游菌的10–1 000倍,据报道细菌生物被膜是80%以上细菌感染的罪魁祸首,对医疗保健领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细菌生物被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减少生物被膜量、生... 大量研究报道生物被膜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是浮游菌的10–1 000倍,据报道细菌生物被膜是80%以上细菌感染的罪魁祸首,对医疗保健领域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对细菌生物被膜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减少生物被膜量、生物被膜活菌数以及清除已经成熟的生物被膜等。该文对这些有效的植物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抗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旨在为防治细菌生物被膜感染的植物类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被膜 植物提取物 群体感应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