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凉山地区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益新 王云霞 +8 位作者 马泽恩 阮玉华 刘石柱 周枫 张莉 陈康林 尹潞 秦光明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了解四州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率的情况.方法于2002年11月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该地区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共调查382名吸毒人员,其中99.5%(380人)的人... 目的了解四州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率的情况.方法于2002年11月以社区招募方式调查该地区吸毒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首次吸毒、首次注射吸毒和首次共用注射器具时间.结果共调查382名吸毒人员,其中99.5%(380人)的人员曾经注射吸毒,64.7%(247人)的人员曾经共用过注射器具.从首次吸毒到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率为13.5/100人年(95%CI=1.8~15.2),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危险比(HR):民族(HR=1.751,95%CI=1.342~2.286)和首次吸毒时年龄(HR=1.434,95%CI=1.050~1.958)与共用注射器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首次注射吸毒到共用注射器具的发生率为36.8/100人年(95%CI=32.2~41.4),民族(HR=1.891,95%CI=1.455~2.458)和首次注射吸毒时年龄(HR=1.505,95%CI=1.055~2.146)与共用注射器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不同民族和年龄的吸毒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艾滋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区为基础的女性静脉吸毒人群吸毒行为及性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何益新 阮玉华 +8 位作者 滕涛 郝沁宁 秦光明 巫俊林 朱国平 陈康林 刘石柱 周枫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女性静脉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女性静脉吸毒人群 ,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6 6名女性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女性静脉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女性静脉吸毒人群 ,调查其人口学、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6 6名女性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 39人 ( 5 9 1% ) ,19人 ( 2 8 8% )首次静脉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 2 4人 ( 36 4 % ) ,近 3个月共用过非直接注射器具的 14人 ( 2 1 2 % )。近 6个月有商业性行为的 39人 ( 5 9 1% ) ,近 6个月有新性伙伴的 36人 ( 5 4 5 % ) ,近 6个月与非主要性伙伴的性交频率每周≥ 1次的 33人 ( 5 0 0 % )。近 1个月与主要和非主要性伙伴每次性交均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 9 7% ( 3/ 31)和2 8 6 % ( 10 / 3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女性 静脉吸毒 吸毒行为 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性伴侣间HIV性传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3
作者 何益新 王勇 阮玉华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4期316-317,共2页
关键词 HIV阳性 性传播 性伴侣 传染性 先证者 宿主因素 AIDS 亚型 影响因素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男男性行为者因口交而感染HIV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何益新 郑迎军 +2 位作者 汪道发 周劲 张洪波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5期521-521,共1页
1临床资料 某男,21岁,安徽省铜陵市某高校大二学生。于2007年6月10日参加了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淮同心工作组联合开展的男男性行为者外展活动,被采集的血样污染,于2007年6月12日进行了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检... 1临床资料 某男,21岁,安徽省铜陵市某高校大二学生。于2007年6月10日参加了铜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江淮同心工作组联合开展的男男性行为者外展活动,被采集的血样污染,于2007年6月12日进行了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和梅毒螺旋体检测。HIV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初筛,梅毒螺旋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液凝集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者 口交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生存质量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益新 王勇 +2 位作者 曹明华 李光清 马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的生存质量现状,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86名娱乐场所和92名餐饮业女性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比较两者生存质量...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女性服务人员的生存质量现状,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86名娱乐场所和92名餐饮业女性服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比较两者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娱乐业女性服务人员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3个维度,及综合评分分值均明显低于餐饮业女性服务人员。娱乐业女性服务人员的抚养人是父母亲、关爱程度高、本人交友态度热情、家庭幸福的比例较餐饮业低。结论娱乐业女性服务人员的生存质量较低,应针对这一特殊人群采取措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场所 女性服务人员 生存质量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部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高危性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何益新 阮玉华 +11 位作者 尹潞 苏斌 王哲 刘爱文 崔为国 崔兆麟 张莉 王云霞 刘石柱 杨烨 周枫 邵一鸣 《疾病控制杂志》 2006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高危性行为特征。方法2003年12月~2004年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婚内、婚外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提供知情同意和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832...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高危性行为特征。方法2003年12月~2004年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HIV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婚内、婚外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提供知情同意和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832人,其中95.7%(796人)的感染者过去有献血史,27.5%(229人)的感染者不知道自己感染了HIV。婚内、婚外性行为100%使用安全套的分别为35.9%(180/5叭)和18.7%(3,22),年龄(OR=0.65;95%CI为0.44-0.95)、文化程度(OR=1.71;95%CI为1.11~2.64)、是否知道自己感染H1V(OR=1.58;95%U为1.04-2.04)和近3个月婚内性行为是否100%使用安全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中部农村地区HIV感染者100%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应加强HIV感染者检测后结果告知和咨询工作,以及为其免费提供安全套以降低HIV的性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感染 性行为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阮玉华 姜正清 +5 位作者 陈显煌 陈康林 秦光明 刘石柱 何益新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53-1354,共2页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 ,调查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 11 3 % (43 / 3 7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 <0 ... 目的 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 ,调查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 11 3 % (43 / 3 7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 <0 0 5) ,共用注射器具 10次及以上的OR值为 2 0 3 4。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 (P <0 10 ) ,共用注射器具 10次及以上和近 6个月有新的性伙伴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共用注射器具 高危性行为 静脉吸毒人群 HIV 感染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招募的静脉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特征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石柱 宋洪琼 +8 位作者 阮玉华 黄建萍 邢志惠 何益新 周枫 徐佳 秦光明 陈康林 邵一鸣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了解在四川省凉山州地区队列组建中不同招募途径的静脉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特征情况。方法:在队列组建时调查研究对象的招募方式、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采集血样检测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结果:在379名... 目的:了解在四川省凉山州地区队列组建中不同招募途径的静脉吸毒人群高危行为及HIV、HCV和梅毒感染特征情况。方法:在队列组建时调查研究对象的招募方式、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采集血样检测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结果:在379名招募的静脉吸毒人群中,309人(81.5%)是通过种子推荐来的,70人(18.5%)是从其他途径获得信息来的。种子介绍的与其他方式招募的研究对象在民族构成、近3个月静脉注射吸毒频率、近3个月海洛因混合安定使用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近3个月毒品使用的其他方式、注射器具共用情况、性行为和血样HIV、HCV和梅毒检测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应答驱动抽样方法是招募静脉吸毒人员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尚需进一步探讨其对参加者高危行为特征与血清学检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驱动抽样方法 招募 静脉吸毒 种子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HIV自愿咨询检测对其性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0
9
作者 阮玉华 陈显煌 +9 位作者 滕涛 陈康林 秦光明 刘刚 李崇行 张建华 何益新 刘石柱 周枫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 (HIV)自愿咨询检测 (VCT)前后其高危性行为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 ,比较HIVVCT前后 6个月研究对象的性行为变化情况 ,调查的内容包括人... 目的 了解静脉吸毒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 (HIV)自愿咨询检测 (VCT)前后其高危性行为的变化情况。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 ,比较HIVVCT前后 6个月研究对象的性行为变化情况 ,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在近 6个月及近 1个月高危性行为情况。结果 HIV阴性的静脉吸毒者 2 4 7人 ,接受HIVVCT前后 6个月性行为特征变化为 :研究对象在近 1个月与主要或固定的性伙伴与其他性伙伴的非保护性性行为 ,分别从 78人 (31 6 % )下降到 39人 (15 8% ) ,从 5 4人 (2 1 9% )下降到 34人(13 8% ) ,其P值分别为 <0 0 0 0 1和 <0 0 0 4 8;在近 1个月与其他的性伙伴性交时从未使用、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 ,分别从 6 5 6 %下降到 4 6 9% ,从 11 5 %上升到 30 6 % ,其P值为 0 0 36 4。结论 HIVVCT可减少静脉吸毒人群的高危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静脉吸毒人群 自愿咨询检测 性行为 安全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社区为基础的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康林 姜正清 +11 位作者 阮玉华 陈显煌 宋本莉 秦光明 孙乔 刘刚 李崇行 张建华 龚煜汉 刘石柱 何益新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的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和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379人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的 2 4 7人(6 5 2 % ) ;近 3个月使用别人...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自治州某地静脉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的行为特征。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调查静脉吸毒人群人口学和共用注射器具吸毒行为情况。结果 在静脉吸毒的 379人中 ,曾经共用注射器具的 2 4 7人(6 5 2 % ) ;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 16 6人 (4 3 8% )。本人静脉注射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平均时间为 36 3 73天 ,其中 87人 (35 2 % )首次静脉注射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彝族吸毒人群从本人静脉吸毒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时间短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以及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高于其他吸毒人群。低文化水平吸毒人群从本人静脉吸毒转变到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时间短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以及近 3个月使用别人用过的注射器具吸毒的次数 ,高于其他吸毒人群。结论 针对彝族和低文化水平吸毒人群开展干预 ,以改变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高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静脉吸毒 共用注射器具 行为特征 调查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答驱动抽样方法在吸毒人群招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石柱 冯成玉 +5 位作者 阮玉华 巫俊林 周枫 陈康林 何益新 邵一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81-1282,共2页
目的在四川省凉山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中,采用应答驱动抽样方法,从社区中招募研究对象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方法利用结构式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招募方式,比较通过种子和其他途径招募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目的在四川省凉山州地区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中,采用应答驱动抽样方法,从社区中招募研究对象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方法利用结构式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招募方式,比较通过种子和其他途径招募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结果在379名招募的静脉吸毒人群中,24人(6.3%)来自项目工作人员信息,46人(12.1%)来自吸毒伙伴,309人(81.5%)来自种子推荐。除民族构成外,种子介绍的与其他方式招募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年收入、婚姻和住房状况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应答驱动抽样方法从社区中招募静脉吸毒人员可行,但尚需进一步探讨其对参加者社会人口学和高危行为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答驱动抽样方法 招募 静脉吸毒 种子 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勇 何益新 +6 位作者 李群 吴家兵 韩从明 李贤相 赵武 熊传龙 王平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3期117-119,1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制定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 RT-PCR、 Real-time PCR 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制定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 RT-PCR、 Real-time PCR 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需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疫情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地区蚊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丽仙 何益新 +6 位作者 张家林 吴明生 候银续 王平 赵树明 李光清 丁士旵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9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蚊蝇对常用4种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采用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蚊虫对4种常用杀虫剂较敏感;家蝇对溴氰菊酯产生低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中抗性,对敌敌畏、残杀威敏感。结... 目的了解铜陵地区蚊蝇对常用4种杀虫剂的抗性状况,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采用浸渍法,家蝇采用点滴法。结果蚊虫对4种常用杀虫剂较敏感;家蝇对溴氰菊酯产生低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中抗性,对敌敌畏、残杀威敏感。结论本地蚊蝇对常用部分杀虫剂保持敏感,但蝇类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应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蚊蝇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家蝇 抗性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区德国小蠊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丽仙 何益新 +2 位作者 张家林 王圆圆 赵树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5期460-461,464,共3页
目的调查铜陵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计算抗性系数(R)。结果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5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17.50、5.66、15.69、13.95、... 目的调查铜陵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计算抗性系数(R)。结果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5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17.50、5.66、15.69、13.95、14.23 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4.48、1.19、3.14、4.02、1.31倍。结论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其中以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小蠊 抗药性 药膜接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队列按期随访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枫 滕涛 +6 位作者 阮玉华 郝沁宁 陈康林 秦光明 刘石柱 何益新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5期338-340,361,共4页
目的 探讨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 (HIV)血清阳转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按期随访的影响因素。方法  2 0 0 3年 5月 ,在以社区为基础的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 ,使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 ,调查研究对象有关半年队列随访通知、按约定日... 目的 探讨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 (HIV)血清阳转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按期随访的影响因素。方法  2 0 0 3年 5月 ,在以社区为基础的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 ,使用半结构式访谈问卷 ,调查研究对象有关半年队列随访通知、按约定日期随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由经过培训的访谈员在独立的访谈室进行一对一访谈 ,并在访谈后及时归类整理开放式问题的内容。结果 按约定日期完成随访的占 4 5 0 % (2 7/ 6 0 ) ,通过定性访谈了解到影响按约定日期随访的原因有 :忘记或记错约定日期 ,公安部门或家人强制戒毒未能得到随访信息 ,家庭对研究项目的支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家庭对研究项目的支持 (OR ,4 0 9;95 %CI :1 36~ 12 33,P <0 0 5 )是影响按约定日期随访的因素。结论 家庭支持可能是影响静脉吸毒人群队列随访的原因之一 ,仍需要通过整个队列研究不同阶段随访完成情况 ,更深入的研究影响队列随访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吸毒 队列研究 随访 艾滋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枫 卿烈静 +6 位作者 阮玉华 朱玉 刘石柱 何益新 陈康林 秦光明 邵一鸣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通过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以探讨参加者提供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6个月随访中,通过现场工... 目的在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现场通过6个月随访核实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以探讨参加者提供虚假联系信息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方法自2003年5月至6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的HIV阴性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6个月随访中,通过现场工作人员和种子调查进入队列的333名参加者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情况。结果本次随访研究对象按约定期限完成回访的占73.3%(244/333)。28.5%(95/333)的参加者在队列招募时提供虚假联系信息。提供虚假联系信息的参加者6个月回访率(44.2%)低于提供真实联系信息的参加者回访率(84.9%)。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发现个人联系信息真实性(OR,6.99;95%CI4.05-12.07)和民族(OR,2.15;95%CI,1.24-3.75)对队列保持率有影响。结论需进一步研究静脉吸毒人群提供虚假个人联系信息的原因,分析其对队列保持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吸毒 联系信息 队列保持率 真实性 流行病学 队列研究 疾病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铜陵市城乡小学生结核病知识、信念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秋兰 吕青 +4 位作者 陈明亭 于兰 徐晓敏 邹铮 何益新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有关结核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为调整当地小学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98名城乡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安徽省...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小学五年级学生有关结核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情况,为调整当地小学学校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98名城乡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安徽省铜陵市小学五年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9.5%,全部知晓率为15.7%,学生对结核病是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是否治愈等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分别为69.3%、79.0%、77.0%和81.2%;对结核病防治机构、肺结核防治免费政策和预防途径等核心信息的知晓较分别为42.9%、55.4%和66.3%。认为肺结核对学习"有很大影响""有些影响"的学生分别占28.5%和58.1%;认为肺结核"很严重""比较严重"的学生分别占30.8%和62.2%。对于肺结核患者,47.5%的学生回答"尽量保持距离",28.6%回答"更加关心"。84.1%的学生具有正确的咳嗽礼仪。城乡学肺结核知识的掌握程度(χ2=0.4692,P=0.49)和咳嗽礼仪持有情况(χ2=0.03563,P=0.85)没有差别;而对肺结核患者的态度有所差别(χ2=21.980,P=0.000)。结论安徽省铜陵市城乡小学五年级学生均掌握了一定的肺结核知识,以后继续加强对学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有关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等核心信息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知识 信念 行为 小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农贸市场蟑螂杀灭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丽仙 王缓 +2 位作者 钱丹 王勇 何益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了解滞留喷洒和投放胶饵对农贸市场蟑螂的防治效果,为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家农贸市场分别用1%氟虫胺和0.05%氟虫腈胶饵进行防治,另选择4家农贸市场采用滞留喷洒方法进行灭蟑,采用GB/T 23795-2009中的粘捕法调查施药前... 目的了解滞留喷洒和投放胶饵对农贸市场蟑螂的防治效果,为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家农贸市场分别用1%氟虫胺和0.05%氟虫腈胶饵进行防治,另选择4家农贸市场采用滞留喷洒方法进行灭蟑,采用GB/T 23795-2009中的粘捕法调查施药前后不同时间的密度。结果 2家使用胶饵防治的农贸市场现场施药后3 d,蟑螂密度平均下降率达到60.0%以上,经连续补药20 d后下降率达到94%以上,而使用滞留喷洒的4家农贸市场蟑螂密度没有降低。结论 1%氟虫胺和0.05%氟虫腈胶饵对农贸市场蟑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滞留喷洒对农贸市场蟑螂防治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农贸市场 蟑螂 密度 滞留喷洒 胶饵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吸毒人群按约定日期随访的影响因素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莉 姜正清 +9 位作者 阮玉华 杨正宁 杨学贵 姚惠鸣 刘石柱 尹潞 周枫 何益新 秦光明 邵一鸣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83-485,共3页
目的 探讨我国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按约定日期随访的方法。方法  2 0 0 2 - 11在四川省凉山州社区中招募了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 333人 ,于第 12个月随访期间 ,分阶段抽取 133名随访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分... 目的 探讨我国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按约定日期随访的方法。方法  2 0 0 2 - 11在四川省凉山州社区中招募了HIV抗体阴性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 333人 ,于第 12个月随访期间 ,分阶段抽取 133名随访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分析与研究对象按约定日期随访相关的社会人口学和队列保持方法等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 133名研究对象按约定日期随访率为 6 0 2 % (80 / 133) ,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的变量是住处距门诊点距离、种子通知、 6个月回访和愿意继续参加项目。结论 通过种子帮助外勤组联系参加者是吸毒人群研究队列重要的随访方法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队列研究 HIV 静脉吸毒人群 随访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中学女生性病与毒品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廖芳芳 潘发明 +5 位作者 夏果 唐晓武 邹延峰 杨超 王永林 何益新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5-897,共3页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对性病和毒品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安徽省某贫困县6所中学的中学女生共1492名,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再用同样问卷复查。结果... 目的了解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对性病和毒品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安徽省某贫困县6所中学的中学女生共1492名,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再用同样问卷复查。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前女生对于性病和毒品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有23.26%,24.46%,21.65%和13.47%的女生分别认为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和艾滋病不是性病,8.78%和11.73%的女生认为农药和氰化物是毒品,干预后比例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16.55%的女生在干预前认为性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干预后减少为1.28%(P<0.05);仅有57.71%的女生在干预前知道吸毒共用针具会传播艾滋病,干预后提升至82.94%(P<0.05)。80%以上的女生通过广播、电视、报纸途经了解毒品知识。结论贫困地区女中学生性病与毒品相关知识匮乏,应对中学女生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物质相关性障碍 知识 健康教育 学生 贫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