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信公众号背景下住院医师循证医学认知、态度及实践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1
作者 江利冰 张宏宇 +6 位作者 徐善祥 金卫健 陆骁臻 郁慧杰 蔡园晖 何许伟 刘雪兰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913-917,共5页
目的调查微信公众号背景下住院医师自主学习途径以及对循证医学相关的认知、态度和实践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6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712份,其中71.49%为本科学历。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为内科(29... 目的调查微信公众号背景下住院医师自主学习途径以及对循证医学相关的认知、态度和实践情况。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6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医师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712份,其中71.49%为本科学历。排名前三的专业分别为内科(29.49%)、外科(11.80%)及全科(10.96%)。住院医师在临床遇到问题、教学查房、教学小讲课及其他类型汇报时,微信公众号均排在自主学习途径的前3位。不足5%的住院医师对循证医学相关知识与工具非常了解。结论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成为住院医师循证实践的重要途径;住院医师对循证医学的认知水平有限,但认可其价值;目前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循证医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微信公众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校正rSIG指数与国际化标准比值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徐湘华 朱斌 何许伟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2391-2395,共5页
目的探讨年龄校正rSIG指数(rSIG/A)与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201例和死... 目的探讨年龄校正rSIG指数(rSIG/A)与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老年严重创伤患者2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201例和死亡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评估rSIG/A、INR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rSIG/A、INR最佳截断值为界分组,比较组间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201例和死亡组37例。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INR和rSIG/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SIG/A、IN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26、0.732、0.846;rSIG/A、INR预测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6、1.20。高rSIG/A组(rSIG/A>0.26)患者死亡率低于低rSIG/A组(rSIG/A≤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INR组(INR≥1.20)患者死亡率高于低INR组(INR<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rSIG/A(OR=6.689)、高INR(OR=3.205)均是影响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rSIG/A、INR对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可较好地预测老年严重创伤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校正rSIG指数 国际化标准比值 老年 创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序贯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预防作用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项泽民 何许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872-876,共5页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序贯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预防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连续入组)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序贯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预防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连续入组)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治疗方法分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干预,观察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将其分为未进展组、进展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序贯联合替罗非班预防进展性脑梗死转变的因素。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治疗后转变为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25例患者治疗后转变为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转变率更高(χ^(2)=4.589,P=0.032)。2组治疗后凝血指标较治疗前均增高,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对照组[(14.4±0.6)s与(13.0±0.8)s、(32.6±1.8)s与(30.4±1.1)s、(19.4±1.1)s与(18.0±1.2)s],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6.1±1.3)分与(8.9±1.6)分],(t=8.384、6.234、5.408、-7.921,P<0.05)。观察组中,未转变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小板异常、纤维蛋白原异常比例更少,入院时NIHSS评分更低(11±3)与(14±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进展性脑梗死转变的因素(P<0.05)。评估模型Y=-1.897×糖尿病-1.609×高血压-1.986×高血脂+2.833血小板+1.897×纤维蛋白原-0.261×入院时NIHSS评分+3.530。模型评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5,特异度为0.812,敏感度为0.950,约登指数为0.762,界值为0.491。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序贯联合替罗非班预防急性脑梗死进展有一定成效,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凝血功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预防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模型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替罗非班 脑梗死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救治磷化铝中毒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许伟 楼天正 +1 位作者 刘宏 金毅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658-659,共2页
患者男,69岁.因“误服药片后恶心、呕吐3h”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1次/d),血压控制可.患者于2015年1月7日18:00在家中误服磷化铝1片(2.5g),当即感恶心,无头晕、心慌、流涎、腹痛、胸闷、抽搐、气急等... 患者男,69岁.因“误服药片后恶心、呕吐3h”入院.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1次/d),血压控制可.患者于2015年1月7日18:00在家中误服磷化铝1片(2.5g),当即感恶心,无头晕、心慌、流涎、腹痛、胸闷、抽搐、气急等明显不适,当时未作处理,由120急救车急送至我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铝中毒 硝苯地平缓释片 救治 120急救车 高血压病史 血压控制 患者 恶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室超声颈内静脉截面积测定对心源性呼吸困难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何许伟 刘宏 +3 位作者 潘柳华 邱倩文 邓华东 楼天正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9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颈内静脉面积(IJARs)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急诊室应用超声测量47例呼吸困难患者IJARs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同时测量脑钠肽(BNP),超声检查由超声科医师测量,其对t临床情况及BNP及IJ...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颈内静脉面积(IJARs)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急诊室应用超声测量47例呼吸困难患者IJARs及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同时测量脑钠肽(BNP),超声检查由超声科医师测量,其对t临床情况及BNP及IJARs不知晓。结果最终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3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24例,IJARs与BNP相关性,r=0.696(P〈0.001)以EF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IJARs预测心源性呼吸困难,曲线下面积为0869(P〈0.05),95%可信区间0.761-0.976,综合灵敏度和特异度,可知SV面积预测心源性呼吸困难的Cut—off值为4451。联合1JARs及BNP预测心源性呼吸困难,曲线下面积为0.789(P〈0.05),95%可信区间为O.652-0.926,预测的灵敏度为O.800,特异度为O.778,阳性似然比为3604,阴性似然比为0.257。结论颈内静脉截面积测量可以作为急诊呼吸困难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呼吸困难 超声检查 颈内静脉截面积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7
6
作者 张剑 张宁 +2 位作者 刘宏 陈义鹏 何许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第1天、第2天、第4天以及转出重症医学科(ICU)或死亡前最后1次的CRP、PCT、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第1天、第2天、第4天以及转出重症医学科(ICU)或死亡前最后1次的CRP、PCT、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做APACHEⅡ评分与CRP、PCT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后第1天PCT和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 2天、第4天和最后1次,CRP和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CRP和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41,P〈0.01和r=0.638,P〈0.01).结论 CRP、PCT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所以联合动态观察CRP和PCT对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降钙素原(PCT) 感染性休克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剑 张宁 +4 位作者 徐俊龙 楼天正 刘宏 邱泽亮 何许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3-265,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黄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 ARDS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 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和大黄治疗5 d。... 目的 观察大黄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 ARDS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 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和大黄治疗5 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验(RI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氧 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 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病死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TNF-α(ng/L)、IL-1β(ng/L)、RR(次/min)、PaO2/FiO2 (mm Hg,1 mm Hg=0.133 kPa)、APACHE Ⅱ评分(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治疗3 d 后 上述指标即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NF-α:64±5 比78±3,IL-1β:23±4 比30±2, RR:25.7±1.8比30.2±2.8,PaO2/FiO2:278.3±14.1比262.3±13.8,APACHEⅡ 评分:12.2±2.7比16.3±7.4,均P < 0.05)。治疗组住院时间(d:14.4±2.5)、住ICU时间(d:8.4±1.9)较对照组(23.7±3.6、11.5±2.2)明显缩短(均P < 0.05),病死率明显降低(6.7% 比16.7%,P <0.05).结论 大黄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ARDS 能减少机体炎症 介质的产生,减轻肺损伤,改善患者氧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丹参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医学人文教育状况与思考
8
作者 何许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0期120-123,共4页
通过调查某大学医学专业医学人文知识知晓情况,为完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该校医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该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开设医学人文相关课程的门类、学生对人文相关课程的理解情况,课程... 通过调查某大学医学专业医学人文知识知晓情况,为完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该校医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该校医学人文课程设置、开设医学人文相关课程的门类、学生对人文相关课程的理解情况,课程期末考试的安排,以及学生对现当代医患关系的处理等,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放电子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30份,回收有效率94%。83.73%大学生知晓学校课程设有医学人文,但是仍有16.27%不知晓相关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方面,虽然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丰富,但调查发现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中只有39.71%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开始的医学人文教育有吸引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为背景的人文教育,能提高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调查发现63.16%对象认为公共卫生事件更加坚定了未来从医的使命;36.36%对选择医生职业的信念没有动摇。结论 大学新生医学人文素养有待提高,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精神,进一步丰富大学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学人文 教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脑电图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徐俊龙 潘柳华 +2 位作者 何许伟 朱红俊 张宁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图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脓毒症患者入ICU后给予脑电图监测72h或直到转出ICU,观察其脑电图改变,并按照国际Young分级标准进行脑电图的分级随访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精神功能,按照简易精... 目的探讨持续脑电图监测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36例脓毒症患者入ICU后给予脑电图监测72h或直到转出ICU,观察其脑电图改变,并按照国际Young分级标准进行脑电图的分级随访患者3个月后的神经精神功能,按照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脑电图分级及MMSE、SAS、SDS评分之间的差异。分析脑电图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36例患者中,脑电图均存在不同程度异常。脑电图Ⅰ级24例,其中17例无明显脓毒症脑病表现;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2例,Ⅵ级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脓毒症脑病表现。36例中15例存在痫样放电,预后均较差,其中9例为非惊厥癫痫(NCS)或非惊厥癫痫持续状态(NCSE)占25.00%,6例为惊厥性癫痫(GCS)或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占16.70%。脑电图分级越高,预后不良率越高。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电图异常,是否存在SAE与其严重度有关,且NCS或NCSE发生率较高,预后较差;脑电图分级与预后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相关性脑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预后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脑电图监测 严重脓毒症 神经精神功能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生态营养对小肠损伤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跃明 张宁 何许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观察肠内生态营养对小肠损伤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Hh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每15只.采用创伤法复制小肠损伤模型.制模成功6h... 目的观察肠内生态营养对小肠损伤模型大鼠肠道免疫功能、肠黏膜Hh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肠内生态营养组,每15只.采用创伤法复制小肠损伤模型.制模成功6h后,两组大鼠开始以753.12kJ·kg^-1·d^-1的能量进行饲喂,每日3次.模型组大鼠给予常规饲料饲养;肠内生态营养组同时给予肠内生态营养制剂(肠内营养制剂+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1×10^7cfu/d灌胃.10d后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两组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绒毛高度、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小肠黏膜CD3^+、CD4^+、CD8^+阳性细胞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olt)检测两组小肠黏膜H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制模后1d,两组大鼠体质量均较制模前降低〔模型组(g):118.0±4.2比121.7±5.2,肠内生态营养组(g):117.5±4.7比120.8±5.0〕,从制模后5d开始,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g:127.1±5.0比123.2±4.2,P<0.05),并持续到10d(g:142.5±6.6比135.3±6.2,P<0.05).制模后10d,肠内生态营养组小肠绒毛高度、腺隐窝深度、黏膜厚度和CD3^+、CD4^+及CD8^+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绒毛高度(μm):221.7±25.0比159.5±20.8,腺隐窝深度(μm):79.39±12.65比67.87±7.79,黏膜厚度(μm):254.7±51.8比209.0±27.2,CD3^+:0.193±0.035比0.125±0.031,CD4^+:0.130±0.027比0.104±0.015,CD8^+:0.165±0.026比0.137±0.027,均P<0.05〕.肠内生态营养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Hh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Hh/β-actin:0.16±0.04比0.04±0.02,P<0.05).结论肠内生态营养可通过增加小肠损伤大鼠肠黏膜Hh的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及免疫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肠内生态营养 小肠损伤模型 修复损伤 免疫功能 Hh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俊龙 张宁 +4 位作者 朱红俊 张剑 邱泽亮 何许伟 楼天正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参附组,36...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表达率的影响。方法将6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参附组,36例)和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患者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Marshall评分、IL-6和IL-10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IL-6、IL-10和CRP水平明显升高,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HLA-DR表达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后第7天参附组APACHEⅡ、Marshall评分及IL-6和CRP水平均下降。而CD3^+、CD4^+、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严重脓毒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同时存在;参附注射液具有维持促炎/抗炎平衡,双向调节严重脓毒症免疫紊乱作用,从而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参附注射液T淋巴细胞亚群单核细胞人白细胞DR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关系
12
作者 徐俊龙 张剑 +2 位作者 朱红俊 张宁 何许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492-1493,共2页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主要难题。脓毒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及支持疗法为主。甲状腺激素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激素...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主要难题。脓毒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及支持疗法为主。甲状腺激素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对于维持机体脏器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脓毒症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预后 病情 血清 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
13
作者 蒋晓珍 张剑 +2 位作者 章乐峰 陈华 何许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7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临床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I)的影响,以评价甲泼尼松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选取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组(治疗组)(n=28... 目的:临床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I)的影响,以评价甲泼尼松龙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标准选取4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组(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20),均接PICCO监护仪测得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天EVLWI,并同步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和降钙素原(PCT)及免疫指标HLA-DR,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VLWI:甲泼尼龙治疗组在治疗后3、5d,EVLWI有明显下降;对照组在3d时EVLWI升高,5d开始下降,(P〈0.05)。(2)氧合指数:甲泼尼龙治疗组第3天时氧合指数正常,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氧合指数在5d升至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LA-D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T:甲泼尼龙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甲强龙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均有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强龙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注射液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能降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改善患者的氧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同时HLA-DR未下降,提示甲泼尼龙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管外肺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 血管外肺水 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的影响
14
作者 徐俊龙 张剑 +5 位作者 楼天正 张宁 黄飞波 章乐峰 陈苗妙 何许伟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3期359-361,共3页
目的临床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以评价甲泼尼松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选取38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8),均接PICC... 目的临床观察小剂量甲基泼尼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以评价甲泼尼松龙注射液对严重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选取38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甲泼尼龙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8),均接PICCO监护仪测得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天EVLWI,并同步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和免疫指标HLA-DR,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EVLWI:对照组在3天时EVLWI升高,5天开始下降,而甲泼尼龙治疗组EVLWI 3天后开始下降,5天时降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泼尼龙治疗组在治疗后3、5天,EVLWI有明显下降(P<0.05)。②氧合指数:甲泼尼龙治疗组第3天时氧合指数正常,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氧合指数在5天升至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LA-D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注射液通过抑制全身炎性反应,能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改善患者的氧合,同时HLA-DR未下降,提示甲泼尼龙能改善严重创伤后肺损伤,同时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注射液 严重创伤 血管外肺水 AR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水市人民医院:构建整合型急救服务新体系
15
作者 何许伟 郑海雅 +2 位作者 吴月瑛 叶霓莹 项筱婷 《中国卫生》 2024年第12期35-36,共2页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省内陆地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地形地貌以高山丘陵为主,村庄偏远分散。基层急救存在资源分散、急救体系不全、急救速度不快、急救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以上现实,丽水市人民医院(丽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是省内陆地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地形地貌以高山丘陵为主,村庄偏远分散。基层急救存在资源分散、急救体系不全、急救速度不快、急救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以上现实,丽水市人民医院(丽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丽水医院)聚焦山区基层医疗急救短板问题,构建“1221”帮扶模式,即“1目标、2路径、2提升、1人才”,通过持续优化急救通道、强化急救能力建设、加强急救人才培养等途径,构建以市带县站、市县站一体整合型急救服务新体系,推动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能力 医疗急救 急救体系 整合型 丽水学院 短板问题 人才培养 帮扶模式
原文传递
血清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联合序贯性器官衰竭估计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斌 何许伟 潘笑 《江苏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LAR)联合序贯性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30-d院内死亡,198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组(死亡,51例)和B组(好转,14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脓毒...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LAR)联合序贯性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30-d院内死亡,198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组(死亡,51例)和B组(好转,14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LAR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估LAR和SOFA评分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B组比较,A组年龄更大,且心率、呼吸频率、SOFA评分、BUN、SCr、降钙素原、血钾及LAR均较高,而体温和Plt较低(P<0.05或P<0.01)。年龄增大、LAR和SOFA评分升高是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脓毒症患者LAR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614,P<0.01)。LAR和SOFA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的AUC为0.842,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和74.1%。结论 LAR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乳酸/血清白蛋白比值 序贯性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脓毒症
原文传递
对比超声辅助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何许伟 邱倩文 +2 位作者 徐俊龙 赵冠安 楼天正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46-949,共4页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医学科应用的比较广泛,超声引导下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最近今年才逐渐被应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比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sc... 目的: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医学科应用的比较广泛,超声引导下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最近今年才逐渐被应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未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比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scopy)引导下的经皮气管切开术(PDT)与床旁超声引导(US)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52例危重病患者行气管切开的临床资料,其中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22例,超声引导下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30例。对2组的术前基础资料,手术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US组的手术时间对比bronchoscopy更短(18.2±2.5 VS 15.3±3.3 P<0.05)、且气管插管气囊漏气率(23% VS 6% 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主要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超声引导的经皮气管切开术与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同样安全,有效,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超声引导 临床应用 经皮气管切开术 围手术期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对严重脓毒症患者Toll样受体4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许伟 邱泽亮 +3 位作者 楼天正 徐俊龙 张宁 张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 目的探讨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表面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及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治疗组和PHVHF组,20例/组,另选15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4、48和72h,检测PBMC表面TLR4mRNA表达及血浆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TLR4mRNA表达及TNF-α、IL-10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72h治疗后,PHVHF组血浆TNF-α、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从(492.2±100.8)ng/L、(253.3±47.7)ng/L下降至(303.6±49.2)ng/L、(84.2±18.8)ng/L(P〈0.05),PBMc表面TLR4mR-NA表达从1.47±0.10下降至1.28±0.21(P〈0.01),且与同期常规治疗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也呈下降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VHF可抑制严重脓毒症过度的炎症反应,下调PBMC表面TLR4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脓毒症 血液 TOLL样受体4 血液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88
19
作者 张剑 刘宏 +4 位作者 张宁 徐俊龙 楼天正 邱泽亮 何许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937-4939,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5月入住ICU的VAP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VAP组第1、5天,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CT、CPIS、APACHEⅡ评分;...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5月入住ICU的VAP患者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VAP组第1、5天,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CT、CPIS、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通过统计分析对两组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VAP患者第5天死亡组的CPIS水平(8.35±4.36)显著高于存活组(5.58±3.12),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死亡组的CPIS水平(9.27±3.04)显著高于存活组(3.35±2.20);VAP患者第5天死亡组的PCT水平(6.3±1.6)mg/L显著高于存活组(3.4±1.6)mg/L,转出或死亡前最后一次死亡组的PCT水平(8.1±3.4)mg/L显著高于存活组(1.6±1.1)mg/L;CPIS和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58,P<0.01和r=0.702,P<0.01)。结论动态监测PCT和CPIS对于评价VAP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CPIS、PCT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预后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剑 楼天正 +4 位作者 张宁 徐俊龙 刘宏 邱泽亮 何许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发作期需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维持量0.2~0.7μg·kg^(-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发作期需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维持量0.2~0.7μg·kg^(-1)·h^(-1);丙泊酚组负荷剂量丙泊酚1 mg·kg^(-1),维持量0.5~4.0 mg·kg^(-1)·h^(-1)。根据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调整镇静药物剂量,记录SAS、达SAS 2~3分时间和苏醒时间,并比较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谵妄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都能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且达标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更易唤醒并保持安静。右美托咪定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6.4±1.2)d和(3.2±1.0)d]均短于丙泊酚组[(8.3±1.4)d和(5.1±2.3)d,P<0.05],呼吸抑制和谵妄发生率(4%和4%)低于丙泊酚组(32%和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可缩短ICU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 人工 丙泊酚 镇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