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山区河流推移质泥沙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1
-
-
作者
罗铭
刘兴年
彭万兵
吴小康
何逸敏
黄尔
-
机构
四川大学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西南诸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出处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
-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20401)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NSFSC0981)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24SCU12092)。
-
文摘
受推移质监测技术的限制,高精度瞬时监测和分析天然山区河流的推移质输移特征变化存在困难,形成技术瓶颈。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河流水沙变化巨大,加剧了中国的山区河流保护与治理事业的挑战。本文按照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分类对近年国内外推移质监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整理。直接监测法包括了器测法和坑测法,其中器测法发展较为成熟,但直接监测法在高洪条件下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问题仍然突出。间接监测法可连续、长期地记录包含河床变化、推移质输移等信号,主要分为主动监测法和被动监测法,其中被动监测法又分为接触与非接触式,包括了推移质击板/柱/管、地震检波器、水听器等。但间接监测法传感器所记录的信号通常非常复杂,对信号的有效解译及量化标定关系成为该类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据此,本文指出了原型观测站点的建设、多源信号监测技术的融合、流域推移质泥沙监测装备体系的构建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
-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推移质泥沙
监测技术
研究进展
-
Keywords
mountain river
bedload transport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research advances
-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