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葛扬
余晋晶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共12页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乡村地区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新道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需要乡村传统生产力逐步向新质生产力过渡,以新要素、新科技、新动能为出发点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长效机...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乡村地区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新道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需要乡村传统生产力逐步向新质生产力过渡,以新要素、新科技、新动能为出发点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长效机制。当前乡村产业体系薄弱、结构单一、农业大而不强、先进要素缺乏均是主要症结。因此,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需要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推进要素重组与优化,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依托数字经济、县域城乡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挖掘乡村生态文化价值,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同时,更要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促使形成的新型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共同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产业融合发展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地经营权流转、金融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建平
余晋晶
侯景怡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3,共12页
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推动乡村振兴。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地...
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推动乡村振兴。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地理邻接关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SDM模型,定量分析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且这种作用在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地区更明显;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相邻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主要通过凸显农地金融资本属性、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因此,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不仅有助于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而且有助于通过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必经之路。应优化农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劳动力自由流动为基础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金融支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流转
农村居民收入
金融支农
农业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业土地流转、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
被引量:
24
3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93,共16页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产业融合
农民收入
农业技术渗透
农业服务业融合
利益联结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农地确权对农村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土地政策计量视角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建平
余晋晶
+1 位作者
葛扬
孙爱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7-186,219,共11页
文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福利水平指标。基于北大法宝和各城市政府官方网站,以各地实际开启农地确权制度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文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福利水平指标。基于北大法宝和各城市政府官方网站,以各地实际开启农地确权制度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农地确权对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农地确权制度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地流转规模和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跃度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②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地确权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西部地区,农地确权对农村贫困治理具有极大作用。③在产权强度保护较好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大规模促使农地流转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金融支持水平较高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加有效激发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村居民福利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地流转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题名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1
作者
葛扬
余晋晶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共12页
文摘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乡村地区改革指明了新方向、新道路。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是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需要乡村传统生产力逐步向新质生产力过渡,以新要素、新科技、新动能为出发点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长效机制。当前乡村产业体系薄弱、结构单一、农业大而不强、先进要素缺乏均是主要症结。因此,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需要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推进要素重组与优化,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依托数字经济、县域城乡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与融合发展;挖掘乡村生态文化价值,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同时,更要完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促使形成的新型生产关系与之相匹配,共同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产业融合发展
新型生产关系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地经营权流转、金融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建平
余晋晶
侯景怡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商学院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3,共12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城乡融合视角下农地确权与土地市场效率”(KYCX21_0002)、“产业融合背景下农村经济绩效探究”(KYCX22_0009)。
文摘
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推动乡村振兴。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地理邻接关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SDM模型,定量分析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直接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从金融支农视角探讨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且这种作用在农业生产效率高的地区更明显;农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农地经营权流转有助于相邻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主要通过凸显农地金融资本属性、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因此,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不仅有助于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而且有助于通过加大金融支农力度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促进农地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必经之路。应优化农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以劳动力自由流动为基础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提高农地经营权流转中的金融支农绩效。
关键词
农地经营权流转
农村居民收入
金融支农
农业生产效率
Keywords
management right transfer of rural land
rural residents'income
financial support to rural area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业土地流转、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
被引量:
24
3
作者
余晋晶
葛扬
机构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93,共16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22_0009)。
文摘
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不同土地流转水平下农村产业融合增收效应的差异性,并在农民与产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探讨土地流转、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显示:土地流转率通过了面板单门槛效应检验,跨越门槛值后农村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愈发显著;土地流转能够通过推动农村产业融合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能够共同作用于农民收入。因此,要夯实三权分置制度基础,继续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村产业融合
农民收入
农业技术渗透
农业服务业融合
利益联结机制
Keywords
land transfer
rural industrial integration
farmers'incom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enetration
integ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service industry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农地确权对农村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土地政策计量视角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建平
余晋晶
葛扬
孙爱军
机构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7-186,21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015)。
文摘
文章选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农村贫困发生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个维度构建农村居民福利水平指标。基于北大法宝和各城市政府官方网站,以各地实际开启农地确权制度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农地确权对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农地确权制度可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地流转规模和激发农村金融市场活跃度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②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农地确权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西部地区,农地确权对农村贫困治理具有极大作用。③在产权强度保护较好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大规模促使农地流转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在金融支持水平较高的地区,农地确权可以通过更加有效激发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来改善农村居民福利水平。
关键词
农地确权
农村居民福利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地流转
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金融市场
Keywords
confirm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rights
rural residents'welfare
contracted land-use right
farmland transfe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rural financial market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葛扬
余晋晶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农地经营权流转、金融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
张建平
余晋晶
侯景怡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业土地流转、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增长
余晋晶
葛扬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4
原文传递
4
中国农地确权对农村居民福利的影响——基于土地政策计量视角
张建平
余晋晶
葛扬
孙爱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