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川肉牛选育群体生长发育性状遗传参数估计及其遗传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余横伟 梅楚刚 +5 位作者 王洪宝 成功 杨武才 李安宁 赵春平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8,29,共9页
【目的】对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选育的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群体近10年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和日增体质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进而得出其在2013-2021年取得的遗传进展。【方法】对440头秦川肉牛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采用... 【目的】对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选育的秦川牛肉用新品系(以下简称秦川肉牛)群体近10年不同生长阶段的体质量和日增体质量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计,进而得出其在2013-2021年取得的遗传进展。【方法】对440头秦川肉牛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性别、出生年份和出生季节3个固定效应对秦川肉牛各阶段体质量和日增体质量表型值的影响。同时结合系谱数据,采用ASReml-R多性状动物模型估计秦川肉牛各阶段体质量和日增体质量表型值、育种值和残差的方差组分,计算遗传力、表型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系数,估计其遗传进展。【结果】固定效应(性别效应、出生年份效应和出生季节效应)对秦川肉牛各阶段体质量和日增体质量表型值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秦川肉牛各阶段体质量性状间和日增体质量性状间均呈现正的遗传相关。随着年份的推移,秦川肉牛各阶段体质量和日增体质量的表型值均呈现上升趋势;育种值也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秦川肉牛选育群体初生体质量及6,12,18和24月龄体质量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是0.45,0.45,0.48,0.53和0.34,年平均遗传进展分别为0.53,3.15,0.17,4.76和3.50 kg/头;0~6、6~12、12~18、18~24月龄日增体质量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6,0.59,0.24和0.39,年平均遗传进展分别为0.0100,0.0040,0.0060和0.0023 kg/头。【结论】秦川肉牛各月龄体质量性状遗传进展与中国西门塔尔牛接近,而日增体质量性状遗传进展仍有差距,选育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肉牛 遗传参数 遗传力 遗传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镇牛微卫星DNA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斌 昝林森 +3 位作者 杜宝民 余横伟 刘红 陈兴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6,共10页
【目的】分析12个微卫星DNA与西镇牛长发育性状的关联性,为西镇牛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西镇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腰角宽和体质量。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PCR扩增和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目的】分析12个微卫星DNA与西镇牛长发育性状的关联性,为西镇牛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西镇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腰角宽和体质量。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采用PCR扩增和非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48头西镇牛母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检测,并统计分析各位点各种基因型群体与体尺性状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12个微卫星位点各基因型与西镇牛生长发育性状具有关联性。IDVGA2、BM2113、DVGA55、ETH225、HEL9、ILSTS005、BM1824位点与体高,BM2113、DVGA55、ETH225、HEL9、ILSTS005、ETH10、DAVG44位点与体长,IDVGA2、DVGA55、HEL9、ILST093、IDVGA27、BM1824位点与胸围,IDVGA2、ETH225、DAVG44位点与管围,BM2113、DVGA55、ETH225、HEL9、BM1905、ILSTS005、ILST093、ETH10位点与腰角宽,IDVGA2、BM2113、DVGA55、ETH225、HEL9、ILST093、BM1824位点与体质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效应关系。【结论】筛选出了对西镇牛生长发育性状具有正效应的等位基因45个,具有负效应的等位基因40个,可用于指导西镇牛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镇牛 微卫星DNA 体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肉牛FABP3及FABP4基因SNP与肉质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7
3
作者 余横伟 桂林生 +1 位作者 胡言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15,共8页
【目的】探索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 acid binding proteins 3,FABP3)及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对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肉用性状的影响,为秦川肉牛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择18~24月龄健康的秦川肉牛571头,尾静脉采血10mL/头,... 【目的】探索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 acid binding proteins 3,FABP3)及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对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肉用性状的影响,为秦川肉牛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择18~24月龄健康的秦川肉牛571头,尾静脉采血10mL/头,提取血液DNA,PCR扩增FABP3及FABP4基因,检测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分析SNP位点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对肉牛肉用性状(背膘厚、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测序发现,在FABP3基因第3个内含子上检测出1个SNP位点:g.60298C>T。在FABP4基因第1个内含子上检测出2个SNP位点:g.2686A>T和g.2834C>G;在第4外显子上检测出1个SNP位点:g.4220A>G。FABP3基因g.60298C>T位点不同基因型的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TT基因型显著高于CT和CC基因型。对FABP4基因而言,g.2834C>G位点上的CC基因型肉用性状表现较优,其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GG和CT基因型(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GG和CG基因型(P<0.05);g.4220A>G位点上的TT基因型的肉用性状较优,其背膘厚显著高于CC和CT基因型(P<0.05)。H1H1是最优秀的单倍型组合,其眼肌面积和肌内脂肪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单倍型组合H3H3和H3H7(P<0.01)。【结论】FABP3及FABP4基因与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肉用性状关联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肉用新品系 FABP3基因 FABP4基因 多态性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泌乳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6
4
作者 胡言 桂林生 +2 位作者 余横伟 Haider Abbas Raza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5,共8页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的多态性,并探索其与泌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对565头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进行群体变异分析,将检测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同时分析不...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的多态性,并探索其与泌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对565头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进行群体变异分析,将检测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双倍型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从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中共检测到4个SNP位点,分别为g.463A>G、g.1012A>C、g.2015T>A和g.2396A>T,除g.2396A>T外,其余3个SNPs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紧密关联,其中g.463A>G、g.2015T>A均可以显著影响乳脂率和乳蛋白率,g.1012A>C可以显著影响乳脂率。双倍型关联性分析发现,H14H14的乳脂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双倍型。【结论】CSN3基因可以作为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CSN3基因 多态性 泌乳性状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SH2B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尺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毅威 桂林生 +5 位作者 郭文莉 胡言 余横伟 杨武才 昝林森 赵春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为探讨SH2B1基因在黄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和遗传多态性,采集3头2周岁秦川母牛的6种组织,构建SH2B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此外,以4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为研究对象,包括秦川牛、郏县红牛、巴山牛和南阳牛,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SH2B1基因的多态位... 为探讨SH2B1基因在黄牛中的组织表达规律和遗传多态性,采集3头2周岁秦川母牛的6种组织,构建SH2B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此外,以4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为研究对象,包括秦川牛、郏县红牛、巴山牛和南阳牛,结合DNA测序技术检测SH2B1基因的多态位点,并将其与秦川牛生长发育的指标进行了关联分析。qPCR结果表明,SH2B1基因在秦川牛组织中呈泛表达状态,并在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最高。DNA测序分析在SH2B1基因的第4内含子和3′UTR共发现了2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分别命名为C6073T和T8067C。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C6073T能够显著影响体长、坐骨端宽和胸围,而T8067C能能够显著影响体长和体高。综上所述,笔者推测SH2B1基因可以作为影响秦川牛生产性能的遗传标记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2B1基因 表达模式 SNP 体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