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竞争、空间溢出与生态效率:高位压力和低位吸力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黄建欢 谢优男 余燕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2,共12页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得益于要素资源的有效集聚,部分城市成为新的枢纽城市或者标杆城市,城市间在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研究城市竞争如何影响生态效率提升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得益于要素资源的有效集聚,部分城市成为新的枢纽城市或者标杆城市,城市间在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研究城市竞争如何影响生态效率提升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1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5年面板数据,测度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空间溢出的高位压力和低位吸力,研究城市间经济增长竞争和环境规制竞争对城市生态效率提升的影响。主要发现有:(1)邻近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空间溢出的高位压力和低位吸力对本市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具有显著差异,低位促进,高位抑制,且分别以"破罐子破摔"效应和"污染天堂"效应最突出。(2)邻近阈值为750 km时,经济增长高位压力和低位吸力每增加1个单位,生态效率增长率会分别降低14.5%和提高9.7%。而环境规制低位吸力每增加1个单位,生态效率增长率会提高4.5%。(3)分组比较发现,各组城市经济增长竞争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影响仍表现为"破罐子破摔"效应。(4)与资源型城市和环境保护非重点城市相比,非资源型城市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更易受到环境规制更宽松的邻近城市影响,呈现显著的"污染天堂"效应。实证发现暗示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积极引导城市间的良性竞争;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的正、负向空间溢出,生态效率增长极地区应积极发挥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对不同城市类型采取差别化约束机制,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以快速有效地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实现区域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竞争 生态效率 空间溢出 高位压力 低位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水产养殖投入产出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广军 张良均 +3 位作者 李志斐 谢骏 余燕团 王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5期87-91,共5页
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并将其运用于水产养殖的投入产出分析。在获得投入、产出系数后,利用GM(1,1)模型预测最终水产养殖的需求量(上下限)、资源保证程度(最高量和最低量);然后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对未来各阶... 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并将其运用于水产养殖的投入产出分析。在获得投入、产出系数后,利用GM(1,1)模型预测最终水产养殖的需求量(上下限)、资源保证程度(最高量和最低量);然后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对未来各阶段投入产出系数进行修正和设计灰色投入产出优化模型;最后进行模型计算,取得多种可供选择的优化方案并进行综合论证评价后确定最满意方案。该模型做到了方法互补、求解比较容易而且便于灰靶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水产养殖 投入产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信息通达性与区域生态效率——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邹璇 黄萌 余燕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5,158,共10页
基于绿色、协同、共享发展理念,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分析区域交通、信息通达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实证表明:未考虑空间因素时交通密度与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正U型关系,门槛值为1.048里程/平方千米,交通通达性主要通过提高纯效率促进生态效... 基于绿色、协同、共享发展理念,从理论及实证两方面分析区域交通、信息通达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实证表明:未考虑空间因素时交通密度与区域生态效率呈现正U型关系,门槛值为1.048里程/平方千米,交通通达性主要通过提高纯效率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而网络通信普及率与生态效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信息通达性主要通过提高纯技术效率提升生态效率;考虑空间因素时区际生态效率滞后因子显著为负,邻省交通、信息通达性对本省生态效率存在负向影响,"邻近竞争"效应强于"协同发展"效应,绿色、协同、共享发展理念有待深入践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交通通达性 信息通达性 邻近竞争 绿色共享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对中国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溢出分解的视角 被引量:6
4
作者 罗能生 余燕团 《环境经济研究》 2018年第2期27-44,共18页
在创新驱动城市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区域异质性,并通过创新及其空间溢出等途径协同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本文将凸共同前沿拓展到非凸共同前沿,并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度了中国2003-2015年1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效率... 在创新驱动城市绿色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区域异质性,并通过创新及其空间溢出等途径协同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本文将凸共同前沿拓展到非凸共同前沿,并利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度了中国2003-2015年1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效率,研究了城市创新空间溢出的高位压力和低位吸力对生态效率的提升机制。主要发现有:邻近地区城市创新的高位压力对本市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现为"见贤思齐"效应,且这种提升作用不会随距离阈值的增大而出现衰减。分组比较发现,东部城市、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两控区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位压力对生态效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表明"见贤思齐"效应依然占主导。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城市创新的正、负向空间溢出,积极发挥"见贤思齐"的积极作用,避免"见劣自缓"的负面影响,对不同城市类型采取差别化约束机制,坚持分类指导、特色发展,以快速有效地提升城市生态效率,实现区域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创新 空间溢出 生态效率 异质性 非凸共同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动态随机模型的计算与模拟
5
作者 余燕团 肖北芳 王媚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25-29,共5页
介绍了动态随机模型(DSM)及模型系数的求解方法,并推导了该模型的解及欧拉方程。利用Matlab计算和模拟单期生产力水平冲击对生产力、消费、就业、投资和收益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变量的脉冲响应会缓慢趋于0,回到均衡状态... 介绍了动态随机模型(DSM)及模型系数的求解方法,并推导了该模型的解及欧拉方程。利用Matlab计算和模拟单期生产力水平冲击对生产力、消费、就业、投资和收益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变量的脉冲响应会缓慢趋于0,回到均衡状态;模型计算的速度和精度都达到了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随机模型 生产力水平冲击 脉冲响应 欧拉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FCM与随机游走算法的图像自动分割方法
6
作者 许健才 张良均 余燕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8-52,共5页
在图像分割中,针对FCM算法存在聚类数目需要预先给定、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本文把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随机游走算法相结合,具体方法为先采用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以便获得聚类中心的位置,然后将该中心作为随机游走... 在图像分割中,针对FCM算法存在聚类数目需要预先给定、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本文把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随机游走算法相结合,具体方法为先采用快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以便获得聚类中心的位置,然后将该中心作为随机游走的种子点,再进行图像分割,实验结果得到了较为满意的预期效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本文的研究为快速FCM实现自适应性和开发图形图像预处理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FCM 随机游走 图像分割 自适应性 二层减法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re的RBC模型的计算与模拟
7
作者 余燕团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33期105-108,共4页
介绍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并推导该模型的解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一般结构。利用Dynare计算和模拟RBC模型的产出、消费、资本和实际利率的效应.结果表明,模拟的脉冲响应曲线能够捕捉技术冲击对这些变量的效应,且模型计算的速度和... 介绍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并推导该模型的解及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一般结构。利用Dynare计算和模拟RBC模型的产出、消费、资本和实际利率的效应.结果表明,模拟的脉冲响应曲线能够捕捉技术冲击对这些变量的效应,且模型计算的速度和精度都达到了预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模型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技术冲击 脉冲响应 Dyn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回弹效应的时空格局、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基于改进的碳排放随机前沿模型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贾锐宁 邵帅 +1 位作者 杜克锐 余燕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34,共12页
在传统碳排放随机前沿(SFA)模型中嵌入回弹效应调整因子,构建基于“一步法”策略的碳回弹效应测算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整体处于70%左... 在传统碳排放随机前沿(SFA)模型中嵌入回弹效应调整因子,构建基于“一步法”策略的碳回弹效应测算方法,实证考察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并借助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碳回弹效应整体处于70%左右的高回弹区间,呈现“东北一家独大、由东至西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济增长是碳回弹效应的首要驱动因素,碳排放强度约束政策可以抑制碳回弹效应,但政策效果缺乏持续性;不考虑空间条件时,碳回弹效应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考虑空间条件时,碳回弹效应的空间集聚模式存在极化效应,时间因素的加入会弱化空间相关性并强化极化效应。首次对中国城市层面的碳回弹效应及其驱动因素予以经验考察,有助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而推动碳减排的政策有效性,从而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效应 碳排放 驱动因素 随机前沿模型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铁建设与城市减霾绩效: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经验考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贾锐宁 邵帅 +2 位作者 郑英杰 范美婷 余燕团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21,共13页
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准确测算城市减霾绩效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型多期空间双重差分(SDID)模型,实证考察高铁服务强度对减霾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本地的减霾绩效,但同... 基于2004—2016年中国24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样本,在准确测算城市减霾绩效的基础上,采用连续型多期空间双重差分(SDID)模型,实证考察高铁服务强度对减霾绩效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本地的减霾绩效,但同时也会恶化邻近地区的减霾绩效,且这种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存在于500 km以内;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主要通过产业结构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三种传导途径促进本地减霾绩效的改善,并可以通过减霾绩效的空间关联效应及人力资本虹吸效应对邻近地区的减霾绩效产生影响;高铁服务强度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减霾绩效的改善作用较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对资源型城市减霾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并且其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仅体现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服务强度 雾霾污染 减霾绩效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图模型的矩生成函数的计算及鞍点逼近
10
作者 古媛媛 余燕团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5年第3期37-43,共7页
介绍了流图模型的矩生成函数的计算及其鞍点逼近问题.给出了矩生成函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并利用Maple计算相关方程.利用矩模拟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了概率密度函数、生存函数和危险函数的鞍点逼近.结果表明鞍点逼近算法能较好地捕捉... 介绍了流图模型的矩生成函数的计算及其鞍点逼近问题.给出了矩生成函数的另一种推导方法并利用Maple计算相关方程.利用矩模拟的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了概率密度函数、生存函数和危险函数的鞍点逼近.结果表明鞍点逼近算法能较好地捕捉实际函数曲线的动态演变,且达到了估计误差小和逼近精度高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图模型 矩生成函数 危险函数 鞍点逼近 矩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同前沿SBM模型的农业用水效率测度及改善潜力 被引量:45
11
作者 方琳 吴凤平 +1 位作者 王新华 余燕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93-2304,共12页
为了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区必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基于共同前沿下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1998~2015年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 为了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区必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基于共同前沿下的非期望产出SBM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1998~2015年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将中国各地区进行分组,分别考虑了各组区域下农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性、变动趋势以及改善潜力。结果表明:共同前沿下,各组农业用水效率值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保护发展区、优先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其多年均值分别为0. 623,0. 568和0. 432。这表明,如果采用潜在的最优生产技术,三大区域将分别平均有37. 7%、43. 2%和56. 8%的效率提升空间,改善潜力巨大。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是导致地区农业用水效率损失的两大来源,优先发展区效率损失主要是由管理无效造成,完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运营水平是促进农业用水效率改善的重要策略,保护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效率损失的原因则具有多样性,管理无效和技术无效二者皆有,因此需要结合技术和管理双角度来设计效率改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前沿生产函数 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农业用水效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