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耐张铁塔选型研究
1
作者 蒲凡 李林 +1 位作者 侯中伟 刘翔云 《电力勘测设计》 2025年第2期38-42,49,共6页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铁塔尺寸大、负荷重,塔型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铁塔受力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现有的铁塔设计经验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对典型耐张塔,包括干字型塔、酒杯型塔、门型塔以及分体塔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按照3 0... 高海拔特重冰区特高压交流铁塔尺寸大、负荷重,塔型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铁塔受力的合理性和结构的安全性,现有的铁塔设计经验已不能满足要求。本文对典型耐张塔,包括干字型塔、酒杯型塔、门型塔以及分体塔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按照3 000 m海拔的跳线间隙进行尺寸规划,对40 mm和60 mm特重冰区各型铁塔进行了建模计算,从经济性、地形适应性和节点构造难度等方面给出了推荐的塔型选择方案,为铁塔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特重冰区 干字型塔 酒杯型塔 门型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烯烃氮杂环丙烷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红 吴夏蝶 +1 位作者 侯中伟 王磊 《大学化学》 2025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氮杂环丙烷是重要的有机结构骨架,可作为关键中间体构建结构多样的含氮化合物。有机电化学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有机合成工具,可以在不依赖外部氧化还原试剂的情况下实现各种化学转化。本文综述了电化学烯烃氮杂环丙烷化合成... 氮杂环丙烷是重要的有机结构骨架,可作为关键中间体构建结构多样的含氮化合物。有机电化学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有机合成工具,可以在不依赖外部氧化还原试剂的情况下实现各种化学转化。本文综述了电化学烯烃氮杂环丙烷化合成氮杂环丙烷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些转化的反应设计、活性中间体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烯烃 氮杂环丙烷化 有机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A-GRU网络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方法
3
作者 刘立伟 邵海波 +1 位作者 崔凤笠 侯中伟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材料设计中的关键力学性能参数,可靠的强度预测可以减少设计成本和时间,并防止因大量配比实验而导致的材料浪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BOA)对GRU的关...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材料设计中的关键力学性能参数,可靠的强度预测可以减少设计成本和时间,并防止因大量配比实验而导致的材料浪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模型,并采用贝叶斯优化算法(BOA)对GRU的关键超参数进行优化。收集了1030组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对BOA-GRU模型进行验证,并与常规的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BOA-GRU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最高,其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等3个指标上均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压强度 门控循环单元 贝叶斯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池穴妙用五案 被引量:8
4
作者 侯中伟 金普敬 谷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笔者在跟随导师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风池穴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穴治... 笔者在跟随导师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风池穴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灵活,临床疗效显著。风池穴为足少阳胆经穴,位于头部髓海之下,与阳维脉相连,既可以疏风解表,清头明目,又可充溢髓海,和解少阳。在临证过程中,根据配伍变化,应用风池穴治疗不同的疾病,其操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选取临证治疗中颈椎病、头痛、煤气中毒、斑秃、腰痛五则验案,对于病因病机、治法特点加以剖析,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穴 髓海 少阳经 阳维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仲景与道家渊源考略 被引量:2
5
作者 侯中伟 谷世喆 梁永宣 《吉林中医药》 2007年第4期4-6,共3页
张仲景是东汉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所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也被誉为“方书之祖”。在人们心目中,他是操仁术以济世的长沙太守,是受过严格儒家教育的孝廉。然而笔者认真考察后发现,仲景与道家渊源深厚,其学术深受道家... 张仲景是东汉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所编著的《伤寒杂病论》,也被誉为“方书之祖”。在人们心目中,他是操仁术以济世的长沙太守,是受过严格儒家教育的孝廉。然而笔者认真考察后发现,仲景与道家渊源深厚,其学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他的部分生平事迹也能说明他受到道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生平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浩特满族屯满族乡居民健康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侯中伟 韩红梅 +1 位作者 朱巧昀 马利强 《医学与社会》 2005年第4期11-12,16,共3页
关键词 居民健康调查 满族 医疗卫生事业 民族地区卫生 内蒙古自治区 少数民族 乌兰浩特市 2004年 民族医药 人民健康 医疗水平 健康水平 医疗问题 科右前旗 代表性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针推专业大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初探* 被引量:4
7
作者 侯中伟 于天源 +1 位作者 张若若 赵百孝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5期2160-2161,共2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中医药尤其是针灸推拿的日益重视,我们发现操作技能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对个人成长举足轻重,针推专业以其学科特殊性,更需提高其基本技能水平。鉴于此,我们开展多个...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中医药尤其是针灸推拿的日益重视,我们发现操作技能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对个人成长举足轻重,针推专业以其学科特殊性,更需提高其基本技能水平。鉴于此,我们开展多个层次的技能培训探索,初步总结了经验并对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我们认为此项工作不仅应高度重视,还需要遵循规律、科学设计、细密组织,方能起到合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推专业 高等中医院校 临床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文献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侯中伟 《河南中医》 2009年第12期1241-1243,共3页
通过对《辅行诀》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针灸条文比较,可知:第一,二者编写体例和结构相似,均为方剂为主,参以针灸条文。为辅行诀针灸条文源自《汤液经法》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二,《辅行诀》中针灸条文的行文风格早于仲景所述,尤其... 通过对《辅行诀》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针灸条文比较,可知:第一,二者编写体例和结构相似,均为方剂为主,参以针灸条文。为辅行诀针灸条文源自《汤液经法》提供了有力证据。第二,《辅行诀》中针灸条文的行文风格早于仲景所述,尤其是从其所载腧穴特点来看,《辅行诀》中针灸条文当早于仲景,腧穴内涵尚处在形成变化过程中。第三,仲景针灸学术思想较《辅行诀》针灸内容不仅面面相契,而且从各角度都有继承发展。第四,仲景又将针灸学术思想进行了发展。由上述进行推论,仲景针灸学术思想必然受到《汤液经法》针灸内容的影响。《伤寒杂病论》中针灸条文较《辅行决》而言,体现了由粗到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历史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针灸文献 《汤液经法》 张仲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7部分:330kV~1100kV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部分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侯中伟 程述一 +1 位作者 李显鑫 田雷 《智能电网》 201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以规范330kV^1100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文件、满足坚强智能电网和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的建设需求为基本目标,从线路路径、导地线选型、绝缘配合、防雷接地等方面解读了《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7部分:330kV^1100kV交直流架空输电... 以规范330kV^1100kV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文件、满足坚强智能电网和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的建设需求为基本目标,从线路路径、导地线选型、绝缘配合、防雷接地等方面解读了《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7部分:330kV^1100kV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部分》,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为指导后续330kV^1100kV交直流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文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步设计 330kV-1100kV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 深度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砭石操”五步法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侯中伟 秦丽娜 +3 位作者 丁兆琳 陈燕芬 金普敬 谷世拮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97-98,共2页
砭石是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的临床医疗工具之一。经过千年的沉埋,现在不仅重见天日,而且在临床上有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治疗皮肤肌肉经筋等方面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谷世喆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针对砭石治疗颈椎病进行了临床研究,... 砭石是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的临床医疗工具之一。经过千年的沉埋,现在不仅重见天日,而且在临床上有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治疗皮肤肌肉经筋等方面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谷世喆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针对砭石治疗颈椎病进行了临床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笔者在跟随谷教授临床学习的过程中经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砭石应用方法,称之为"砭石操"五步法。具体可以归纳为开颈关、理经筋、调脏腑、通上下、和气血5个步骤。临床应用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五步法 砭石 背俞穴 我国古代 患者 经筋 颈椎病 临床研究 脏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刺法”针效探析
11
作者 侯中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6-527,共2页
"柳刺法"是一种刺法独特的针刺方法,因其针刺之形似柳枝而得名。该刺法脱胎于"报刺法"而成,常用于消脂减肥与静脉曲张,疗效显著。笔者将该刺法做一介绍,以飨读者。
关键词 柳刺法 报刺法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钢管塔典型节点涡激振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12
作者 姜岚 王清源 +3 位作者 罗曼平 田雷 侯中伟 高一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45-154,共10页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钢管塔杆件涡激振动是节点部位产生疲劳裂纹主要原因之一。为揭示钢管塔典型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获取节点的S-N曲线,开展钢管塔两种典型节点的涡激振动疲劳试验。设计节段模型试件,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其等效性,...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钢管塔杆件涡激振动是节点部位产生疲劳裂纹主要原因之一。为揭示钢管塔典型节点疲劳破坏机理,获取节点的S-N曲线,开展钢管塔两种典型节点的涡激振动疲劳试验。设计节段模型试件,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验证其等效性,设计加载装置与加载制度,开展针对C型节点与X型节点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钢管塔典型节点的疲劳热点位于结构连接焊缝的焊趾处,疲劳荷载多次作用之后,在疲劳热点处形成向两侧扩展的疲劳裂纹,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时,试件迅速断裂;根据第一外推点应变幅值变化曲线,可将节点疲劳破坏过程大致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与破坏阶段,应变幅值转折点对应的加载次数可以作为节点的疲劳寿命;得到了钢管塔C型与X型节点的95%存活率下的热点应力幅-疲劳寿命曲线,为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塔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塔 节点 涡激振动 热点应力法 疲劳试验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体针及头体针结合治疗中风230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虹 侯中伟 +1 位作者 白玉兰 谷世喆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头体针联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将临床收集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112例)、体针组(51例)、头体针组(67例)。头针组采取单纯头皮针:半身不遂和面瘫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治疗,伴失语选运动区...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头体针联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将临床收集的230例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112例)、体针组(51例)、头体针组(67例)。头针组采取单纯头皮针:半身不遂和面瘫取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治疗,伴失语选运动区下部及头语言区。体针组先针刺健侧,用泻法留针30min,再针刺患侧,间断轻刺不留针;半个月后,健侧针法不变,患侧先行平补平泻,后行补法。头体针结合组采用头针和体针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头针组总有效率为98·2%(110/112),痊愈率35·1%(40/112);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6·0%(49/51),痊愈率23·5%(12/51);头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8·5%(66/67),痊愈率50·7%(34/67)。头体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此外,头体针组对出血灶和梗死灶的改善作用也明显优于头针组和体针组(P<0·01)。结论:头体针联合运用治疗中风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头体针联合 头针 体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小指缓解心悸
14
作者 侯中伟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6年第8期51-51,共1页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晕厥。中医认为是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当心悸发作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住左手的小指,用以刺激少冲穴。在咬住小指的期间,心悸会逐渐受到抑制。若要预防心悸,可每天刺激少冲穴2... 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晕厥。中医认为是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当心悸发作时,可用牙齿稍稍用力咬住左手的小指,用以刺激少冲穴。在咬住小指的期间,心悸会逐渐受到抑制。若要预防心悸,可每天刺激少冲穴2~3次,每次30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小指 缓解 阴阳亏虚 脏腑气血 心神失养 发作时 少冲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气大,按太冲穴
15
作者 侯中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12期39-39,共1页
平时爱生气、发怒,找不到宣泄办法的人,往往会在太冲穴出现异常反应,因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肝脏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反映在此处.太冲穴位于足背上,沿足大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在足背大约上1/3的地方可以摸到一个关节,这个部位前的凹陷... 平时爱生气、发怒,找不到宣泄办法的人,往往会在太冲穴出现异常反应,因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肝脏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反映在此处.太冲穴位于足背上,沿足大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在足背大约上1/3的地方可以摸到一个关节,这个部位前的凹陷处就是太冲穴.除了调节情绪,太冲穴还常用来治疗以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穴 脾气 异常反应 调节情绪 足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食莲子好处多
16
作者 侯中伟 《药物与人》 2004年第9期48-48,共1页
提起莲花,宋代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不禁脱口而出。自古人们对莲花就格外宠爱!除此以外,莲子也是一种值得人们喜爱的食疗佳品。
关键词 莲子 多食 食疗佳品 周敦颐 莲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灸和隔姜灸“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模型大鼠癌前病变期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宁 谭丽 +5 位作者 闫亚楠 成宇镇 侯中伟 熊博文 冯双双 董珍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45-48,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直接灸和隔姜灸大鼠"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模型大鼠癌前病变期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直接灸组(15只)、隔姜灸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 目的:观察直接灸和隔姜灸大鼠"肝俞"穴对原发性肝癌模型大鼠癌前病变期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直接灸组(15只)、隔姜灸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法制备HCC模型;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用小艾炷灸、小艾炷隔姜灸"肝俞"穴,3壮/穴,隔日1次,为期10周。在造模结束后,用Elisa法对各组大鼠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G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进行检测,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直接灸组GGT、AFP含量显著降低(P<0.05),隔姜灸组GGT、AST、ALP、AFP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肝脏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出现肿瘤灶,小叶结构完全破坏,异型性增加;直接灸组,癌细胞数量较少,细胞核异型性低,有少量结节形成;隔姜灸组,细胞核深染、未发现结节。结论:直接灸和隔姜灸都能够降低HCC模型大鼠血清中GGT、AST、ALP、AFP的含量,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且隔姜灸的效果要优于直接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灸 隔姜灸 大鼠 原发性肝癌 肝功能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术,突显哲学智慧;临床治疗,重视标本先后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杰 赵进喜 +6 位作者 徐蕾 侯中伟 于智敏 马淑然 刘宁 朱立 王逗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1854-1857,共4页
中医内科治疗学理论处处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具体体现在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疾病的认知方面,强调透过外在的临床表现抓住疾病的内在本质。学习中医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修养,如此才能... 中医内科治疗学理论处处闪耀着哲学的智慧,具体体现在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对疾病的认知方面,强调透过外在的临床表现抓住疾病的内在本质。学习中医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修养,如此才能造就仁心仁术,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哲学 思政 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灸法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柳杨 侯中伟 王朝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93-296,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认为,灸法具有较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癥瘕积聚"类肿瘤疾病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从艾灸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总结。... 原发性肝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学认为,灸法具有较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癥瘕积聚"类肿瘤疾病有独特的优势。该文从艾灸防治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方面,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总结。通过分析灸法在抑制肿瘤生长,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放化疗不良反应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作用,发现应用灸法防治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建议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质量,加强系统化研究以明确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原发性肝癌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1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虹 侯中伟 白玉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头针、体针(刺激神经根为主)、节段性神经根刺络拔罐、电热灸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对临床收集160例该病患者进行观察。结果:针灸联合方案治疗20天后,治愈138例(86·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头针、体针(刺激神经根为主)、节段性神经根刺络拔罐、电热灸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对临床收集160例该病患者进行观察。结果:针灸联合方案治疗20天后,治愈138例(86·3%),总有效率100·0%。临床症状平均恢复时间12·81天,神经系统体征平均恢复时间19·76天,眼肌运动障碍平均恢复时间15·14天。对于改善单纯症状疗效显著,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神经炎疗效确切,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神经根病/针灸疗法 Guillain-Barre综合征/针灸疗法 夹脊 头针 @针灸联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