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10-15,共6页
-
文摘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障碍。社会的财富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许多有劳动能力的人不能充分就业,却又不得不消费,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速度。现在这个矛盾已经很尖锐,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在此,仅就几个有关的基本问题,谈谈自已的认识。 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向我们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必定不断地向城市非农业转移。越是发达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整个社会劳动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 试看英国的情况。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经济的起飞比较早。直到十五世纪,英国绝大多数人口还是自由的“自耕农”,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便脱离土地,转向非农产业。
-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
社会劳动
经济发展水平
世界经济
劳动人口
劳动能力
农业生产
农业人口
就业门路
城市工业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讲团结 顾大局
- 2
-
-
作者
侯以信
-
机构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2003年第3期18-18,共1页
-
-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党的纪律
民主集中制原则
政治纪律
反对自由主义
非组织活动
坚强领导核心
组织纪律
政治品格
诿过于人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大树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 3
-
-
作者
侯以信
-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2003年第2期11-12,共2页
-
-
关键词
浩然正气
党员干部
人生自古谁无死
夏明翰
散布小道消息
跑官要官
艰苦奋斗精神
时代内容
留取丹心照汗青
孔繁森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集中精力 务求发展
- 4
-
-
作者
侯以信
-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2003年第4期13-13,共1页
-
-
关键词
党的指导思想
现代化建设
事业兴衰
人民群众
行动纲领
三大文明
党员干部
端正党风
社会进步
党的作风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
- 5
-
-
作者
侯以信
-
机构
河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2002年第11期18-19,共2页
-
-
关键词
思想路线
党的建设
立党之本
强大思想武器
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国内形势
十三届四中全会
党中央领导集体
片面发展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挫折
- 6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7-14,共8页
-
文摘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会不会发生经济挫折(或曰危机)?如果会发生经济“危机”,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这是关系到我国改革成败和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大问题,值得认真研究。本文拟将概括地谈些看法。希望以此引起理论界的注意,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问题给予透彻地研究。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旧观念应当破除 过去我们一直不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和理论宣传中,总是把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极端腐朽的典型特征,是资本主义必定要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
-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经济学教科书
改革成败
经济管理
社会历史阶段
人民群众
理论宣传
物质文化生活
经济运行
基本经济规律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论当代中国企业家
- 7
-
-
作者
侯以信
-
机构
沧州地委讲师团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25-34,14,共11页
-
文摘
我国当代的企业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确立而诞生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性经济,需要企业家来经营,企业家是经办企业的专门家,商品经济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上,才能正确地认识我国当代企业家。 一、我国企业家阶层已经出现 外国有人说:“中国不具备企业家成长的条件,中国没有企业家。”我国有些人也跟着学舌,一再宣称中国没有企业家。直到最近。
-
关键词
集体企业
甘冒风险
商品生产者
社队工业
城市工人
文化知识
僵化体制
厂长负责制
乡村企业
市场竞争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试论我国当前哲学的出路
- 8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6-110,共5页
-
文摘
我国哲学的出路,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这就表明人们需要哲学,却又对当前哲学不甚满意,希望它能有新的发展。要发展,就有个出发点问题,这就是我国哲学的现状。哲学发展将走怎样的道路,这只能由它自身的性质来决定。发展的实现,需要行动,不起步,就只好永远站在原地。如何起步,也就是当前哲学主要研究什么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哲学的出路,就必须了解它的现状,揭示哲学发展的本质,弄清当前的研究方向。 一、我国哲学的现状 人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可能持不同意见。对于我国哲学现状的分析,也始终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议论。
-
关键词
哲学教科书
热门话题
工作重点转移
人民群众
特定阶段
解放思想
现代化建设
哲学研究
理论体系
社会结构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当代哲学工作者的任务
- 9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8,16,共6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打破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为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理论界日趋活跃起来。新的社会实践,要求理论有新的发展,推动着理论不断进步。在新的实践面前,整个社会普遍意识到,理论对于我们事业的进步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现在到处可以听到对于理论落后的怨愤之声。
-
关键词
哲学工作者
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
代替论
理论概括
制造舆论
什么是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原因
应用哲学
真理标准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文化大革命”的哲学基础
- 10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Z1期1-7,共7页
-
文摘
侯以信同志曾于去年本刊第四期发表《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趋势》一文,后被中国人民文学1986年第二期《哲学原理》复印专刊全文转载;当时也曾删节发表于《哲学研究》杂志,引起较大反响.今本刊再发侯文,其中有些问题颇值得研究,但并不代表编辑部意见,仅望能引起学术界讨论,以活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气氛.
-
关键词
哲学原理
《哲学研究》
人民文学
理论队伍
人民群众
现代化建设
意识形态领域
继续革命
理论活动
理沦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趋势
- 11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11,共11页
-
文摘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给人们的认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唯物辨证法正在经受着一场严重的挑战.有些哲学工作者企图调和这种对立而做了种种说明,他们想把一切新事物统统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观念中去,可是成效甚微,对立依然存在.也有的同志看到了这种对立的严重性和深刻性,即预言要“引起一场哲学革命”.但是,哲学究竟如何“革命”,具体说来,似乎亦属茫然.
-
关键词
现代化建设
唯物辨证法
哲学革命
当代科学技术
哲学工作者
斗争哲学
哲学思维
《矛盾论》
学说体系
理论概括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开展积极的文化评论 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
- 12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2000年第6期7-8,共2页
-
-
关键词
文化评论
“三个代表”
先进文化建设
“双向”方针
-
分类号
G120
[文化科学]
-
-
题名讲实话 出实招 办实事 求实效
- 13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探索与求是》
2000年第11期19-19,共1页
-
-
关键词
实事
-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趋势
- 14
-
-
作者
侯以信
-
机构
中共河北省泊头市委
-
出处
《哲学研究》
1986年第3期65-73,共9页
-
文摘
本刊于1984年第12期发表了孙凯飞同志的《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一文,提出当代新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我们收到了一些讨论文章,并在1985年第4期发表了张华夏同志《论唯物辩证法与一般系统论的关系》一文,作者认为系统论中有五条规律丰富了唯物辩证法,“将唯物辩证法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了促进这一讨论,本刊设了“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关系问题讨论”专栏,还于同年第9期发表了《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关系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综述》,简介了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的主要看法。 从哲学界和科技界对系统论与辩证法关系的研究和讨论情况看,意见还很不一致,而且也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提出的带普遍性的规律是否就是这样的规律?论述系统规律是辩证法规律的同志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系统规律是普遍规律,它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三大领域之中。那么是否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的规律都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等等。这说明,关于系统论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还有必要深入展开讨论。
-
关键词
发展趋势
唯物辩证
系统规律
辩证法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研究和讨论
法关系
一般系统论
新科技革命
深化发展
-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趋势
- 15
-
-
作者
侯以信
-
出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6年第6期71-,共1页
-
文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现在正走向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到十九世纪末。这一阶段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他们阐明了这一学说的一般性质,确立了它的主要规律,论证了这些规律的普遍适用性。这样以来,就使唯物辩证法以其完整的科学的学说体系呈现出来。
-
关键词
十九世纪
学说体系
四十年代
主要规律
一般性质
普遍适用性
事物内部
事物发展规律
发展趋势
十年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目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
- 16
-
-
作者
韩丰聚
于峰
侯以信
-
机构
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
-
出处
《红旗文稿》
1999年第5期16-18,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个人之间的差距,二是城乡之间的差距,三是地区之间的差距,四是行业之间的差距。这些差距是客观存在、有目共睹的。我们不仅要承认这种差距,还要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差距的性质,并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对策。一、我国现阶段贫富差别的性质对于我国现阶段贫富差别的性质,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是否已经形成了两极分化。要搞清这一点,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两极分化。马克思说。
-
关键词
贫富差距
两极分化
我国现阶段
贫富差别
差距过大
共同富裕
主要表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
资本主义积累
性质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