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误导临床一例报告
1
作者 侯传玲 卢金环 +2 位作者 季广厚 乔尚平 王超强 《江西医学检验》 2004年第4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假性增高 误导 临床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6
2
作者 江珍珍 刘夏天 +4 位作者 夏国园 马彩叶 颜佳凤 赵伟英 侯传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35-16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斑块应变对比值(SR),检查结束后取病理标本行油红"O"染色及HE染色,构建ROC曲线分析斑块SR在评价斑块稳定性上的诊断价值。结果造模前两组间血清TC、TG、LD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血清TC、TG、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体标本油红"O"染色示动脉管腔内大片红染的粥样斑块,病理切片HE染色见粥样斑块形成,造模成功率100%,不稳定斑块数量占60.00%(6/10);ROC曲线分析示超声SR值诊断不稳定斑块有较好的敏感度(83%)和特异度(75%),SR值诊断界值为2.22,曲线下面积为0.83(P<0.05)。结论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SR值可用于斑块半定量分析,在评价动物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隐血试验假性结果原因分析
3
作者 侯传玲 《淮海医药》 2005年第4期310-310,共1页
关键词 粪便隐血试验 假性结果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前列腺癌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振华 沈增丽 +2 位作者 侯传玲 宋春娇 孙爱静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 建立中国人同一起源肿瘤不同恶性潜能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为研究前列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外科原位移植法将人前列腺癌组织分别移植到虚拟去势组及去势组雄性裸小鼠前列腺部,成... 目的 建立中国人同一起源肿瘤不同恶性潜能前列腺癌动物模型,为研究前列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外科原位移植法将人前列腺癌组织分别移植到虚拟去势组及去势组雄性裸小鼠前列腺部,成瘤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选取虚拟去势组原位移植瘤、移植淋巴结转移瘤、去势组第4代淋巴结转移瘤体外培养建立细胞系,应用Boyden Chamber细胞运动实验检测细胞迁徙转移能力,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及激素依赖性,裸小鼠皮下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成瘤率、肿瘤湿重及浸润范围验证不同代移植瘤细胞在裸小鼠异种移植的生长状态.结果 第1代虚拟去势组成瘤率30%,无淋巴结转移,取移植瘤反复原位传代移植第3代成瘤率50%,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0%.去势组原代移植以及来自虚拟去势组的原位移植瘤反复原位移植均未见移植瘤,源自虚拟去势组淋巴结转移瘤组织反复原位传代移植至第4代,成瘤率33%,其中一只可见盆腔淋巴结转移.三种细胞系细胞生长、迁徙以及体外裸小鼠成瘤率均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裸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反复传代可增强肿瘤成瘤率、转移力等恶性指标.以裸小鼠淋巴结转移瘤接种去势裸小鼠可筛选出激素非依赖性异种移植瘤及转移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原位异种移植 肿瘤模型 雄激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检测水平分析
5
作者 于真 季广厚 +3 位作者 毛维荣 董艳 侯传玲 杨杰英 《浙江实用医学》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酶学比色法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2 0例健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 (8.4 2± 5.14 μmol/L)与健康对照组 (12.32±5.30 μmol/L)比较有...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以酶学比色法对 10 3例冠心病患者和 12 0例健康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总胆红素 (8.4 2± 5.14 μmol/L)与健康对照组 (12.32±5.30 μmol/L)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 0 1)。结论 血清低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 胆红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ER-2/neu基因状态稳定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增丽 侯传玲 +3 位作者 蒋雄玲 孙丽萍 张振华 孙爱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ER-2/neu基因状态的稳定性,指导临床检测标本的选择。方法筛选52例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5个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例,取存档蜡块原发灶5个位点及全部淋巴结转移位点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双探针荧... 目的探讨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中HER-2/neu基因状态的稳定性,指导临床检测标本的选择。方法筛选52例同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数≥5个的女性浸润性乳腺癌病例,取存档蜡块原发灶5个位点及全部淋巴结转移位点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双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ER-2/neu基因状态,分析各位点间HER-2/neu基因状态的异同。结果 HER-2/neu基因扩增病例占所检病例的44.2%。HER-2/neu基因状态在原发灶与转移灶间高度一致(κ=0.840,P<0.001)。92.3%(48/52)病例的乳腺癌位点HER-2/neu基因状态均一致,呈高度均质稳定状态。7.7%(4/52)病例存在位点间HER-2/neu基因状态不同,显示异质性。结论大部分进展期乳腺癌原发灶或同期淋巴结转移灶均可作为HER-2/neu基因检测材料,部分乳腺癌需在原发灶和转移灶多点取样才能全面反映HER-2/neu基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发灶 转移灶 荧光原位杂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毛维荣 朱强 侯传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室内质量控制 细菌学检验 诊治工作 现代医疗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AFP、CA19-9、γ-GT、ALP以提高肝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毛维荣 朱强 侯传玲 《社区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探索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FP、CA19-9、速率法检测ALP、γ-GT。测定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60例血清。结果... 目的探索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肝癌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提高对原发性肝癌检测的敏感性。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AFP、CA19-9、速率法检测ALP、γ-GT。测定原发性肝癌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60例血清。结果原发性肝癌各项指标与其他恶性肿瘤组、肝硬化组比较除ALP无差异(P>0.05)外,其他三项都有明显差异。原发性肝癌组单项AFP、CA19-9、ALP、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是81%、78%、68%、79%。AFP、CA19-9、ALP、γ-GT诊断符合率分别是87%、68%、65%、70%。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5%,与单项AFP(81%)检测敏感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测定AFP、CA19-9、ALP、γ-GT可提高对肝癌的阳性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9—9 AFP ALP 原发性肝癌 联合检测 Γ-GT 诊断 单项 结论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对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的应用效果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秀芹 侯传玲 唐云侠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9期136-139,共4页
目的评析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诊的90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检... 目的评析在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诊的90例检验科检出危急值患者,根据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检出危急值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和临床干预实施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78%高于对照组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结果回报时间(32.10±6.56)min和临床干预实施时间(25.45±7.67)min均短于对照组(47.83±8.47)、(36.98±7.0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危急值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法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在临床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检验 危急值 PDCA循环法 检验结果回报时间 抢救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伴复发转移1例
10
作者 陈佳 徐峰 +1 位作者 王海峰 侯传玲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2212-2213,共2页
乳房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B)较为罕见,具有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本文回顾2019年7月30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PMMB伴复发转移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PMMB越早进... 乳房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MMB)较为罕见,具有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本文回顾2019年7月30日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PMMB伴复发转移患者,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识。PMMB越早进行规范性系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越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乳房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前列腺部绒毛管状腺瘤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传玲 蒋雄玲 +2 位作者 刘芳 陈菁 孙爱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0-271,共2页
患者 男,71岁。2009年11月因进行性排尿不畅10余年,排尿困难10d人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时发现尿道前列腺部肿物。入院体检:膀胱区叩浊,双肾区叩痛阴性。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 患者 男,71岁。2009年11月因进行性排尿不畅10余年,排尿困难10d人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就诊,临床诊断前列腺增生症,施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时发现尿道前列腺部肿物。入院体检:膀胱区叩浊,双肾区叩痛阴性。直肠指检:前列腺增生,中间沟变浅,质韧,无明显结节,无触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 前列腺部 管状腺瘤 前列腺增生症 绒毛 2009年 排尿不畅 医院就诊
原文传递
氯化锂阻滞DNA合成抑制前列腺癌生长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传玲 张振华 +1 位作者 黄狄来 孙爱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5-478,共4页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前列腺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采用体外培养和裸鼠背部皮下移植观察氯化锂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细胞BrdU掺入实验和Westernblot方法探讨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前列腺癌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采用体外培养和裸鼠背部皮下移植观察氯化锂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细胞BrdU掺入实验和Westernblot方法探讨细胞增殖活性和DNA复制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细胞培养第3天,经10mmol/L氯化锂处理的前列腺癌PC一3细胞数为1.9×10^5,与PBS对照组的4.8×1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锂及对照组氯化钠、氯化钾处理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95%及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氯化锂浓度为10、30mmol/L时,BrdU掺入吸光度(A)值分别为1.5、1.3,与PBS对照组为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氯化锂作用下DNA复制相关蛋白cdc6、cdc25C、cyclinA和cyclinE蛋白水平下调、CDK抑制剂p21。“蛋白水平上调。动物实验结果示腹腔注射氯化锂组移植瘤的平均体积为50mm。,平均体质量为296mg,均明显小于PBS对照组的180mm^3和957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内外实验氯化锂均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DNA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细胞周期 核酸合成抑制剂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8靶向超声微泡对动脉斑块分子成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江珍珍 刘夏天 +3 位作者 马彩叶 侯传玲 程祖胜 夏国园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靶向超声微泡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实验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超声检查监测动脉造模过程。以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IL-18靶向超声微泡,实验动物麻醉后随机使用...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靶向超声微泡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子成像。方法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实验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超声检查监测动脉造模过程。以生物素-亲和素法制备IL-18靶向超声微泡,实验动物麻醉后随机使用裸微泡(MBc)及靶向微泡(MBt)分别对动脉斑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目标斑块行病理检查及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 10只实验兔成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光学显微镜观察MBt物理性质稳定,荧光显微镜显示MBt表面带有均匀的绿色光环。对目标斑块超声造影强度行半定量分析,MBc组平均强度为202±18,MBt组平均强度为2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2,P<0.001)。病理检查示动脉管腔内见粥样斑块形成,Western-blotting检测示斑块内均可检测到IL-18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示MBc组造影强度与斑块内IL-18蛋白表达相对量没有相关性(r=0.534,P=0.112),MBt组造影强度与斑块内IL-18蛋白表达相对量呈线性正相关(r=0.904,P<0.001)。结论 MBt对粥样斑块的显影能力优于MBc,可实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期、敏感、特异性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超声 靶向微泡 动脉斑块 分子成像
原文传递
胰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珍珍 刘夏天 侯传玲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27-127,共1页
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5月”入院。近5个月来感反复上腹部隐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血尿。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可控制。体检:无贫血貌,皮肤巩膜尤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尤压痛、反跳痛,... 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5月”入院。近5个月来感反复上腹部隐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血尿。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可控制。体检:无贫血貌,皮肤巩膜尤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尤压痛、反跳痛,莫菲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鳞状细胞癌 上腹部隐痛 高血压病史 胰腺 反跳痛 反复
原文传递
男性乳腺Paget病伴导管内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徐峰 黄黎明 +1 位作者 孙爱静 侯传玲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975-978,共4页
乳腺Paget病(mammary Paget disease,MPD)又称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发病率占乳腺癌的1%~3%[1],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男性亦可发病,但极其少见.该病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的湿疹样改变,易与湿疹、皮炎等单纯皮肤疾病... 乳腺Paget病(mammary Paget disease,MPD)又称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发病率占乳腺癌的1%~3%[1],多见于50岁左右女性,男性亦可发病,但极其少见.该病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早期主要表现为乳头乳晕区的湿疹样改变,易与湿疹、皮炎等单纯皮肤疾病混淆,且该病为少见病,导致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且误诊时间长.该病常伴发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 in situ,DCIS)或浸润癌,有国外文献报道称93%~100%的MPD病例与DCIS有潜在关联[2],所以一旦误诊,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报道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MPD伴发DCIS病例,并结合国外25例男性MPD的英文文献,探讨其组织来源、诊断、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癌 乳腺PAGET病 导管内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