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多态性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侯华成 史冬泉 蒋青 《医学综述》 2013年第2期252-255,共4页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率为1‰~2‰。其是由股骨头和(或)髋臼的大小、形态、取向和(或)组织构成异常导致,通常指关节囊松弛和(或)髋臼太浅。DDH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关节疼痛、步态异常及早发型骨性...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率为1‰~2‰。其是由股骨头和(或)髋臼的大小、形态、取向和(或)组织构成异常导致,通常指关节囊松弛和(或)髋臼太浅。DDH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关节疼痛、步态异常及早发型骨性关节炎,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预防该病必须了解病因,而遗传因素是DDH的重要病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静脉血栓的血清分子标志物 被引量:4
2
作者 戴进 侯华成 蒋青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下肢一条或多条深静脉中产生血块,常发生于血流缓慢、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液粘稠度增厚的情况下。DVT松脱后走到肺动脉而形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PE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然而,...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在下肢一条或多条深静脉中产生血块,常发生于血流缓慢、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液粘稠度增厚的情况下。DVT松脱后走到肺动脉而形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而PE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然而,多数急性DVT患者并不出现明显症状,这使得DVT的诊断难度增加。以往DVT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静脉造影、CT扫描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分子标志物 血清 血液粘稠度 致命性疾病 影像学检查 DVT 血流缓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华成 杨柳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小儿GartlandⅡ、Ⅲ型肱骨踝上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观...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小儿GartlandⅡ、Ⅲ型肱骨踝上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伸直受限度数、屈曲受限度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有效改善患儿肘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氏针固定 骨折固定 儿童 不稳定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侯华成 莫海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7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联合应用于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n=92)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刺激组与...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与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联合应用于慢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n=92)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刺激组与药物组,其中药物组(n=46)行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刺激组(n=46)在药物组的基础上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睡眠质量评分(PSQI)、心理评分(HAMD)及认知功能。结果刺激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与药物组的7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刺激组的PSQI评分、HAMD-17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抽象概括能力、工作记忆能力、认知转移能力显著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治疗慢性失眠症疗效切确,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缓解抑郁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 慢性失眠症 认知功能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配合解郁宁心汤加减治疗失眠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侯华成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40-342,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磁刺激配合解郁宁心汤加减治疗失眠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失眠肝郁脾虚证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采用口服解郁宁心汤加减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经颅磁刺激配合解郁宁心汤加减治疗失眠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失眠肝郁脾虚证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43)患者采用口服解郁宁心汤加减治疗,研究组(n=43)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以及血清5-HT和DA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3.02%VS 76.74%),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5-HT水平高于对照组,D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配合解郁宁心汤加减治疗失眠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患者睡眠质量及中枢神经递质水平改善,大力推广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解郁宁心汤 失眠 肝郁脾虚证 临床疗效 睡眠质量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矫形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青少年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侯华成 杨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有限矫形术在青少年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青少年马蹄内翻足畸形80例,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有限矫形手术,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有限矫形术在青少年马蹄内翻足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青少年马蹄内翻足畸形80例,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有限矫形手术,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学组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制定评分(4.85±2.31)分,对照组患者国际马蹄足畸形研究会制定评分(9.61±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优23例、良14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2.5%,对照组患者优14例、良12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3,P=0.021)。研究组患者肌力不平衡1例、神经血管损伤0例、术后感染2例,发生率7.5%,对照组患者肌力不平衡4例、神经血管损伤2例、术后感染3例,发生率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6,P=0.003)。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架辅助有限矫形术能够恢复青少年马蹄内翻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矫形手术 先天性 ILIZAROV外固定架 前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骨干骨折的疗效
7
作者 侯华成 段璞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长骨骨折患儿98例,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采用髓内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组患儿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手术指标及术后预后情...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长骨骨折患儿98例,采用信封法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采用髓内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B组患儿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手术指标及术后预后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下肢骨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下肢骨干骨折疗效满意,能促进患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降低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球形关节的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文强 王建新 +2 位作者 侯华成 沈潜 高峰 《中医正骨》 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采用带球形关节的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带球形关节的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13岁,中位数9岁... 目的:观察采用带球形关节的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带球形关节的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3-13岁,中位数9岁。左肘4例,右肘12例;桡骨小头前脱位11例,前外脱位5例;就诊时尺骨均已畸形愈合。合并桡神经部分损伤2例。病程2-36个月,中位数8个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中位数13个月。尺骨截骨处均愈合。2例桡神经损伤患者均于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均无骨化性肌炎、尺桡骨融合、桡骨小头再脱位等并发症发生。参照Broberg和Morrey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2例、良3例、差1例。结论:采用带球形关节的可延长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能够矫正尺骨畸形、维持稳定的肱桡关节关系、缓解肘关节疼痛,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 桡骨 尺骨骨折 支架(骨科) 儿童 孟氏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16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建新 李文强 +1 位作者 侯华成 沈潜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632-633,共2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TEN)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TEN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后截短石膏至膝关节以下,8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6个月后手术取出TEN,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儿...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TEN)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骨折患儿采用闭合复位TEN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后截短石膏至膝关节以下,8周后拆除石膏外固定,6个月后手术取出TEN,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儿愈合良好,8周后下床活动;2例患肢因术后2周拆除石膏出现骨折断端的旋转移位,行走时出现内旋步态,使用外固定支具矫正6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闭合复位TEN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符合闭合复位、生物学固定、尽早恢复患肢活动的要求,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儿童胫骨骨折 弹性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祥水 侯华成 +3 位作者 汪飞 徐鹏 王邦 楼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皮血管钳辅助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的38例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资料。男23例,女15例;左侧26例,...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经皮血管钳辅助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钉治疗的38例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资料。男23例,女15例;左侧26例,右侧12例;年龄5.14岁,平均8.6岁;均为新鲜骨折。骨折采用O’Brien分型:Ⅱ型22例,Ⅲ型16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经皮辅助复位的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取内固定物前1d按M6taizeau标准评估患肢肘关节功能。结果3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25min,平均16.4min;术中透视次数为3~11次,平均6.4次;经皮辅助复位次数为1~4次,平均2.3次。所有患者术后获6.22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示骨折断端对位、对线满意。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为38~72d,平均58d。取内固定物前1d患肢肘关节功能按M6taizeau标准评估结果:优33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7.4%。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内置物断裂、骨不愈合、骨折再移位及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利用经皮血管钳辅助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能达到精准复位,操作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同时辅助复位不损伤桡骨近端骨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距骨骨质破坏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祥水 侯华成 +2 位作者 王邦 江波 王波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距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童距骨骨质破坏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2例距骨骨质破坏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儿童距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儿童距骨骨质破坏的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2例距骨骨质破坏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及病理组织学形态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儿中男8例,女4例;左侧7例,右侧5例;年龄9个月~13岁(平均年龄4.1岁)。初诊时表现为踝部肿胀10例,踝部疼痛5例,伴低热2例。12例均行X线检查,8例行CT扫描,6例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4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感染性疾病6例(慢性或亚急性骨髓炎4例,结核2例),骨血管瘤2例,骨囊肿、骨软骨母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骨样骨瘤各1例。结论儿童距骨骨质破坏临床少见,多为感染性疾病和骨瘤样病变。病变类型呈多样性,影像学表现显示出各自的相对影像学特征,术前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诊断较困难,手术病理是获得正确诊断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肿瘤 儿童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 Ⅱ、Ⅲ型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祥水 侯华成 +4 位作者 汪飞 徐鹏 王邦 林刚 楼跃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通过与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比较,评价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 目的通过与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比较,评价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联合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儿童桡骨颈O'BrienⅡ、Ⅲ型骨折患儿纳入前瞻性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4例;左侧42例,右侧20例;年龄4~14岁,平均8.4岁;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8h至3d,平均1.6d。桡骨颈骨折采用O'Brien分型:Ⅱ型36例、Ⅲ型26例。根据采用复位方式的不同,术前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血管钳组(32例,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和克氏针组(30例,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两组病例经皮复位骨折后均以弹性髓内针髓内固定。两组患儿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操作均由同一位副主任医师完成,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康复训练情况相同。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术中经皮复位的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取内固定前1d进行的患肢肘关节功能Metaizeau标准评估结果。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其余采用χ^2检验。结果62例患儿均获得随访,血管钳组32例,平均随访10.6个月;克氏针组30例,平均随访10.9个月。两组骨折患儿术后均骨性愈合。血管钳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经皮复位次数为(16±2.7)min、(5.4±2.2)次、(2.3±1.4)次少于克氏针组的(31±3.3)min、(13±3.4)次、(5.6±2.2)次。血管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术中经皮复位的次数明显优于克氏针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骨折愈合时间、取内固定前1d肘关节功能Metaizeau评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两组病例未发现骨不连、骨折再移位及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克氏针组术后出现1例桡骨近端骨骺发育不良。结论与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比较,经皮血管钳捋拨复位能达到精准复位,操作顺手,简便易行,手术时间短,经皮复位次数少和术中对医护人员以及患儿的放射损伤小,同时可避免克氏针反复撬拨对桡骨近端骨骺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祥水 侯华成 +2 位作者 王波 江波 郑朋飞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通过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比较,评价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尺骨鹰嘴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内植物的不同,分为二组:克... 目的通过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比较,评价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尺骨鹰嘴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内植物的不同,分为二组: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22例(克氏针组)和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16例(钛缆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肢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结果38例患儿获得6~21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1.6个月。手术时间克氏针组为(56.2±12.7)min,钛缆组为(42.2±9.4)min;两组患儿取内固定前1 d行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克氏针组为(80.1±15.1)分,范围55~97分,其中优9例,良9例,可3例,差1例;钛缆组为(91.4±14.3)分,范围66~99分,其中优10例,良5例,可1例,差0例。术中出血量克氏针组为(25.3±7.2)ml,钛缆组为(22.5±6.5)ml;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组(8.3±3.2)周,钛缆组(8.4±2.7)周。克氏针组4例出现钢针松动、退针,2例尺骨近端出现滑囊炎。钛缆组未见内植物松动、断裂及退针。钛缆组手术时间、肘关节Broberg-Morrey评分、术后并发症明显优于克氏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患儿在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比较,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能达到骨折牢固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儿童尺骨鹰嘴骨折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尺骨鹰嘴骨折 儿童
原文传递
3种不同入路弹性髓内针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浩杰 孙祥水 +2 位作者 汪飞 江波 侯华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比较交叉逆行进针、桡侧逆行进针、顺行进针3种不同入路弹性髓内针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使用弹性髓内针治疗的54例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年... 目的比较交叉逆行进针、桡侧逆行进针、顺行进针3种不同入路弹性髓内针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使用弹性髓内针治疗的54例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年龄8~14岁,平均11.4岁;男31例,女23例;左侧24例,右侧30例。根据弹性髓内针进针入路不同,分为交叉逆行组(31例,下称交叉组)、桡侧逆行组(15例,下称桡侧组)和顺行组(8例)。术后采用肩关节外展支具外固定6周。术后3~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端有:庄续性骨小梁形成后去除弹性髓内针。对3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影像学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交叉组术后骨折成角为(5.4±1.8)。,手术时间为(51±25)nlin;桡侧组术后骨折成:角为(12.8±2.9)。,手术时间为(46±12)min;顺行组术后骨折成角为(13.0±3.6)°,手术时间为(44±16)min。交叉组术后骨折断端成角明显小于桡侧组和顺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340,P〈0.01)。患儿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3组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6.8%(30/31例)、93.3%(14/15例)、87.5%(7/8例),3组术后肘关节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5%(29/31例)、100.0%(15/15例)、100.0%(8/8例)。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骨不连、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交叉组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1例;针尾激惹6例,其中1例发生于桡侧组,5例发生于交叉组。结论3种不同入路弹性髓内针治疗大龄儿童肱骨干骨折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交叉逆行进针术后骨折断端成角最小,最为稳固且适用性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内骨折固定术 弹性髓内针 儿童
原文传递
“两中心一公开”在山亭
15
作者 侯华成 刘春中 于光普 《支部生活(山东)》 2010年第4期34-35,共2页
前不久,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苏庄村委会将村委办公室、沼气池、村村通油路三个建设工程向该镇农村项目竞标中心提出委托申请,竞标中心接受委托后派人对项目进行评估,起草张贴竞标公告,依照竞标程序代理主持竞标,标的落实后为村集体... 前不久,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苏庄村委会将村委办公室、沼气池、村村通油路三个建设工程向该镇农村项目竞标中心提出委托申请,竞标中心接受委托后派人对项目进行评估,起草张贴竞标公告,依照竞标程序代理主持竞标,标的落实后为村集体节约资金220余万元,干部群众都拍手称好。这是该区推行“两中心一公开”、强化农村事务监管的成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开 项目竞标 建设工程 节约资金 干部群众 办公室 村委会 山亭区
原文传递
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祥水 侯华成 +3 位作者 王邦 江波 郑朋飞 王波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们采用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患儿15例,其中合并桡骨颈骨折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肘关节脱位1例。术后行石膏托外... 目的探讨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们采用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患儿15例,其中合并桡骨颈骨折2例,尺骨冠状突骨折1例,肘关节脱位1例。术后行石膏托外固定,4周后拆除,行肘关节主动功能训练。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均复位良好,关节面平整,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7~10周,平均8.4周。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9个月,平均11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为121.8°,旋转活动度平均为145.1°。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进行功能评估,MEPS评分为66~99分:优11例,良3例,可1例。术后无一例发生内植物松动、移位或断裂及退针。未发生骨不连、骨折再移位及医源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带尾孔针钛缆张力带治疗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尺骨鹰嘴骨折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带孔克氏针辅助缝线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飞 侯华成 +2 位作者 鞠黎 冒锋涌 唐凯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93-697,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2.0 mm带孔克氏针建立骨隧道,不可吸收缝线"8"字缝合固定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24例的临床资料。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2.0 mm带孔克氏针建立骨隧道,不可吸收缝线"8"字缝合固定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24例的临床资料。24例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6~15岁。患儿均采用关节镜下骨折复位,高强度不可吸收缝线前交叉韧带基底部"8"字缝合,经胫骨近端骨骺2.0 mm带孔克氏针钻孔建立骨隧道并过线,关节外打结固定骨折块,术后石膏固定4周,4周后拆除石膏主动功能锻炼。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和IKDC2000主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Lachman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术后2年摄双膝X线片评估是否存在骨骺早闭情况。结果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15 min[(63.1±20.2)min]。患儿均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28.7±3.4)个月]。术后X线片解剖复位,未见骨折再移位、缝线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94.4±4.8)分;IKDC2000主观评分(93.8±5.6)分,2例患儿Lachman试验阳性,均未发现胫骨近端骨骺生长受抑制。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复位,2.0 mm带孔克氏针建立胫骨隧道,不可吸收缝线"8"字缝合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具有关节内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折 内固定 关节镜 克氏针
原文传递
儿童四肢长骨骨纤维性结构不良影像学与病理学表现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祥水 侯华成 +1 位作者 王邦 楼跃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骨纤维性结构不良(FDB)影像学表现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四肢长骨FDB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骨纤维性结构不良(FDB)影像学表现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四肢长骨FDB患儿的临床资料.32例患儿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14(9.2±3.1)岁.其中32例行X线检查,30例行CT平扫及3D重建,14例行MRI平扫.在X线、CT及MR图像上观察FDB病灶的形状、位置、边界,有无合并病理性骨折等,并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描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患儿共35个病灶,其中单骨型27例,病灶累及股骨15例,胫骨7例,腓骨1例,肱骨2例,尺骨2例;多骨型4例中,病灶累及同侧股骨和胫腓骨2例、左股骨和枕骨1例、尺骨和桡骨1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1例,病灶累及右股骨、髂骨、耻骨.11例合并病理性骨折,骨折部位:股骨近段7例、中段1例,胫骨2例,肱骨中段1例.术后病理学显示正常的骨髓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维组织替代.影像学呈磨砂玻璃样改变时,病理表现以成熟坚韧的纤维组织为主;影像学呈囊状膨胀透亮改变时,病理表现以生长活跃的纤维组织为主,伴间质黏液样变性、囊性改变;影像学呈丝瓜瓤样改变时,其病理表现多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及新生骨小梁分布混杂.结论 儿童四肢长骨FDB,好发于股骨及胫骨,影像学表现以囊状膨胀性改变和磨玻璃样改变为主要特征,病理特征为正常的骨髓组织被大量的纤维组织替代.不同特征的影像学改变有其相对应的病理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纤维发育不良 儿童 长骨 病理学 影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