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 被引量:95
1
作者 侯安继 陈腾云 +2 位作者 彭施萍 项荣 刘萍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抗动物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正常小鼠和老龄大鼠为试验动物 ,观察茯苓多糖对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单胺氧化酶 (MAO)活性和对动物抗寒和抗疲劳实验的影响。结果 :茯苓多糖能不同程度增加血清中T ...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抗动物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正常小鼠和老龄大鼠为试验动物 ,观察茯苓多糖对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单胺氧化酶 (MAO)活性和对动物抗寒和抗疲劳实验的影响。结果 :茯苓多糖能不同程度增加血清中T SOD和Cu 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 ,但对MAO活性则无明显影响。茯苓多糖还能延缓小鼠游泳死亡时间。结论 :茯苓多糖有较好的抗动物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抗衰老作用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单胺氧化酶 活性检测 小鼠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癌Ⅰ号方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侯安继 刘源 +6 位作者 胡艳 周维 张红卫 黄燕莉 沈晓燕 周莉 顾魏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908-2910,共3页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体能评分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5-01~2006-12住院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0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主要由茯苓10 g,白术10 g,山药10...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体能评分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2005-01~2006-12住院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0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主要由茯苓10 g,白术10 g,山药10 g,黄芪15 g,太子参15 g,蛇舌草30 g,山慈姑15 g,蜈蚣2条等组成,1剂/d,连服14 d为1个周期,同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的病例进入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给予最佳支持治疗(BSC),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和中位生存期。结果进入统计学处理的病例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例和22例,研究组在中医症状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2χ=6.706,P=0.01),生存质量(QOL)较对照组为优(P〈0.05),在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时间(OS)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不适合放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有一定治疗效果,且能提高生存质量,较单纯BSC效果为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消癌Ⅰ号方 结直肠癌/晚期 最佳支持治疗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剂量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侯安继 胡艳 +5 位作者 周维 张红卫 黄燕莉 沈晓燕 周莉 顾魏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研究周剂量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持续滴注对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晚期胃癌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化... 目的:研究周剂量多西他赛(docetaxel)、顺铂(cisplatin)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持续滴注对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晚期胃癌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研究组给予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化疗;对照组给予ELF方案(鬼臼乙叉苷、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以28d为1个化疗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和总生存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9和17例患者可评价疗效。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2.63%,对照组为17.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2组在不良反应、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剂量多西他赛、顺铂联合低剂量氟尿嘧啶静脉续持滴注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要优于传统的ELF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化学疗法 随机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90
4
作者 侯安继 彭施萍 项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16,共2页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的抗炎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炎症和无菌棉球所致大鼠慢性炎症模型进行试验。结果 :茯苓多糖对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 ,同时小剂量下也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结论 :茯苓多糖具有抑... 目的 :研究茯苓多糖的抗炎作用。方法 :用二甲苯所致小鼠急性炎症和无菌棉球所致大鼠慢性炎症模型进行试验。结果 :茯苓多糖对棉球所致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有抑制作用 ,同时小剂量下也能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结论 :茯苓多糖具有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抗炎作用 研究 中药 急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提高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侯安继 胡艳 +4 位作者 张红卫 周维 沈晓燕 黄燕莉 周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46-449,共4页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化疗药物与铂类联合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临床效果,但对老年患者不一定完全适用,单用第三代化疗药物的研究较多。本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NSCLC患者生活质量(QOL)的改善。方法:采用随机单盲... 背景与目的:第三代化疗药物与铂类联合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较好临床效果,但对老年患者不一定完全适用,单用第三代化疗药物的研究较多。本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对老年NSCLC患者生活质量(QOL)的改善。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46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参附注射液50 ml,第1~14天,长春瑞滨(NVB)25 mg/m^2,第1、8天,对照组单给予NVB 25 mg/m^2,第1、8天,观察治疗前后QOL的改善,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QOL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卡氏评分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14±10 vs 8±10,m2.116,P=0.04),对QOL的作用优于对照组(76.2%vs 45.0%,x^2=4.188,P=0.041),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x^2=3.866,P=0.04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4.3%vs 15.0%,x^2=0.161,P=0.688)。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化疗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老年NSCLC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毒副反应 参附注射液 长春瑞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抑郁大鼠海马CA3区c-fo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6
作者 侯安继 胡艳 +2 位作者 周维 张红卫 唐志佼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44-47,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老年抑郁大鼠海马CA3区c-fo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以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每天强迫游泳20 min,并每周给予电刺激和强光照射各1次,经过2...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老年抑郁大鼠海马CA3区c-fo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以探讨老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只Wistar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每天强迫游泳20 min,并每周给予电刺激和强光照射各1次,经过21 d应激制作老年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对照组正常喂养,不给予上述处理。采用特异性抗体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21 d后老年大鼠海马CA3区c-fo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大鼠开场行为和排便情况。结果:①实验组老年大鼠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水平穿越格数减少,修饰行为减少,排便次数增多;②c-fos平均灰度值:实验组(166.56±9.73),对照组(149.62±12.91),有显著差异P=0.000;③阳性细胞数:实验组(41.12±4.72),对照组(31.12±3.25),P=0.000;④caspase-3平均灰度值:实验组(202.59±2.64),对照组(179.74±8.24),有显著差异P=0.000;⑤阳性细胞数:实验组(24.73±2.57),对照组(18.86±1.13),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慢性应激老年抑郁大鼠海马CA3区c-fos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行为表现异常,可能与慢性应激所致细胞凋亡增强,海马区脑组织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抑郁 C-FOS蛋白 CASPASE-3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茯苓多糖上调HBV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安继 杨占秋 +1 位作者 黄菁 蒋涵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8-782,共5页
采用1%羧甲基茯苓多糖(CMP)腹腔注射,摘取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MTT(噻唑蓝粉剂)法观察CMP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转基因小鼠脾脏来... 采用1%羧甲基茯苓多糖(CMP)腹腔注射,摘取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脾脏,制备淋巴细胞,MTT(噻唑蓝粉剂)法观察CMP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经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转基因小鼠脾脏来源树突状细胞(DC),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2以及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T淋巴细胞分泌IL-10、IFN-γ的含量.CMP在0~500mg/L浓度对HBV转基因小鼠无毒性作用,并能显著促进HBV转基因小鼠DC分泌IL-12,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能显著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IFN—γ并抑制IL-10的分泌,从而上调DC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茯苓多糖 HBV转基因小鼠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防治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侯安继 吴昊 +5 位作者 张红卫 曹锋 顾巍峰 周莉 张艳丽 冯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防治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GP/NP方案化疗;研究组同时加服扶正消癌方,并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防治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化疗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GP/NP方案化疗;研究组同时加服扶正消癌方,并针刺足三里、内关、合谷、肝俞、肾俞穴。两组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观察实体瘤疗效、生存质量疗效,以及肝肾功能损害和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疾病控制率(DCR)、生存质量总有效率均为70.0%,对照组分别为63.3%、40.0%;研究组生存质量疗效以及在减少肝肾功能损害及血液学毒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联合针刺可显著降低老年肺癌化疗后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具有保护肝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肝损伤 肾损伤 扶正消癌方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侯安继 顾魏峰 +3 位作者 孙行家 张红卫 周莉 张艳丽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5期51-52,59,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最佳支持疗法,研究组同时服用扶正消癌Ⅰ号方。两组均以14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完成2个治疗周期,观... 目的探讨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予最佳支持疗法,研究组同时服用扶正消癌Ⅰ号方。两组均以14天为1个治疗周期,共完成2个治疗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疾控率(DCR)分别为46.67%和31.25%,组间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研究组K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KP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结合最佳支持疗法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良好,其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优于单纯最佳支持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最佳支持疗法 扶正消癌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安继 胡艳 +4 位作者 周莉 高红芳 张红卫 王秀玲 李耀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9期105-106,共2页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特异性分子与NSCLC进展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3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DC...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特异性分子与NSCLC进展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3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对研究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肺癌存活组与死亡组间CD80、CD86无显著差异(P>0.05),CD83、CD1a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结论老年NSCLC患者DC功能抑制,CD83、CD1a低表达,可能与NSCLC患者疾病进展和生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 树突状细胞 分子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酒对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安继 项荣 +2 位作者 汪晖 高卫 刘源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44-245,共2页
背景:药酒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李时珍药酒一直用于一些慢性病的防治,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的:探讨李时珍药酒的免疫药效学,观察该药酒对小鼠免疫器官及其淋巴细胞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 背景:药酒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李时珍药酒一直用于一些慢性病的防治,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但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的:探讨李时珍药酒的免疫药效学,观察该药酒对小鼠免疫器官及其淋巴细胞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的中西医结合科及药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0-09/2000-12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90只。方法:给实验动物喂饲不同剂量的药酒,香菇多糖和等容量双蒸水。经口灌胃1次/d,连续10d,末次给药后1h断颈椎处死,摘取胸腺和脾脏,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在给药最后3d经肌肉注射PHA10mg/kg,1次/d,并于末次给药后2h剪小鼠尾巴,取血推片,瑞氏染色,油镜下计数100个淋巴细胞,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主要观察指标:主要结局:①对正常小鼠免疫器官质量的影响。②对PHA刺激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次要结局:③实验动物死亡情况。结果:不同剂量的药酒能不同程度的增加脾脏指数,以中剂量组犤(3.71±0.78)g/kg犦作用明显(P<0.05),对胸腺指数仅有轻度增加效应(P>0.05)。阳性对照组香菇多糖能明显增加脾脏指数犤(3.79±0.91)g/kg犦、对胸腺指数无影响;药酒不同剂量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较好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剂 淋巴细胞转化 免疫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时珍药酒对小鼠免疫器官重量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安继 汪晖 +2 位作者 高卫 邓子牛 陈为民 《医学新知》 CAS 2002年第4期196-197,共2页
目的 探讨李时珍药酒的免疫药效学 ,观察该药酒对小鼠免疫器官 (脾脏、胰腺 )、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 ,分为药酒 (大、中、小剂量 )组、香菇多糖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 中等剂量的李时珍药酒能增加脾脏指数 (3.71±... 目的 探讨李时珍药酒的免疫药效学 ,观察该药酒对小鼠免疫器官 (脾脏、胰腺 )、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 ,分为药酒 (大、中、小剂量 )组、香菇多糖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 中等剂量的李时珍药酒能增加脾脏指数 (3.71± 0 .78vs 2 .88± 0 .48,P <0 .0 5 ) ,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4 3± 11vs 32± 7,P <0 .0 5 )。结论 李时珍药酒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药酒 小鼠 免疫器官重量 淋巴细胞转化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侯安继 高红芳 +2 位作者 胡艳 赵德民 茅佩娟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 CRC)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方法对30例符合要求的CRC患者,应用PCR检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CRC组织中II型、ID型、DD型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 CRC)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方法对30例符合要求的CRC患者,应用PCR检测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结果CRC组织中II型、ID型、DD型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67%、43.33%、40.00%,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30.00%、53.33%、16.67%(χ2=3.857,P〈0.05)。CRC组织中I等位基因和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8.33%及61.67%,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56.67%和43.33%,两者比较的OR值为1.423(1.001~2.002)(P〈0.05)。结论 CRC组织中ACE基因DD亚型高表达及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异常与CRC关系密切,D等位基因高表达可能是CRC易患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结直肠癌 等位基因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上肺腺癌以胰腺为首发症状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侯安继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腺癌
原文传递
30例结肠癌患者外周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侯安继 周莉 +3 位作者 胡艳 高红芳 张红卫 周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6期99-100,共2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外周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规律。方法:30例患者为研究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入组的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ACE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了解ACE基因插入型(ID型)、缺失型(DD型)和...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外周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分布规律。方法:30例患者为研究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入组的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ACE基因表达进行检测,以了解ACE基因插入型(ID型)、缺失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及I/D等位基因在结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分布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结肠癌患者外周血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分布:ID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的占比分别为36.67%、6.67%、56.66%,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53.30%和46.70%,对照组ID型、DD型和Ⅱ型3种基因型的占比分别为53.33%、16.67%、30.00%,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43.33%和56.67%,两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和I/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外周血ACE基因多态性中,Ⅱ型基因分布升高和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降低可能与结肠癌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时珍药酒对大鼠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侯安继 陈腾云 +1 位作者 彭施萍 汪晖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 :研究李时珍药酒对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观察老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功能。结果 :李时珍药酒能加快老龄大鼠血流速度 ,增加毛细血管网交叉点 ,扩张血管管径 ,抑制红细胞聚集 ;同时能抑制血... 目的 :研究李时珍药酒对微循环的作用。方法 :观察老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功能。结果 :李时珍药酒能加快老龄大鼠血流速度 ,增加毛细血管网交叉点 ,扩张血管管径 ,抑制红细胞聚集 ;同时能抑制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 ,改善红细胞功能。结论 :李时珍药酒具有较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药酒 大鼠 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血液粘度 中药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鼠心肌线粒体ATP酶变化及更年康的作用
17
作者 侯安继 陈友香 鲁遂荣 《医学新知》 CAS 1998年第3期23-25,共3页
采用大鼠自然更年期模型,观察心肌线粒体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变化及中药更年康的作用。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较青年鼠明显抑制(P<0.01),而更年康能提高更年鼠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 采用大鼠自然更年期模型,观察心肌线粒体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变化及中药更年康的作用。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Ca2+、Mg2+-ATP酶、Ca2+-ATP酶活性较青年鼠明显抑制(P<0.01),而更年康能提高更年鼠心肌线粒体ATP酶活性,提示更年康对于保护心肌线粒体、影响能量代谢、防治更年期心血管疾患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TP酶 大鼠 更年期 更年康 心肌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对内毒素性DIC家兔肝细胞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侯安继 李鸣真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22-23,共2页
运用大肠杆菌内毒素静脉注射家兔制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观察肝线粒体膜流动性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降低,XOD 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运用热毒清治疗的动物,上述变化则不明显.提示... 运用大肠杆菌内毒素静脉注射家兔制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模型,观察肝线粒体膜流动性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线粒体膜流动性显著降低,XOD 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运用热毒清治疗的动物,上述变化则不明显.提示内毒素性 DIC 情况下,肝线粒体膜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肝细胞受损,而热毒清则可有效防止上述变化,从而在内毒素攻击下,有效地保护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线粒体 肝膜流动性 黄嘌呤氧化酶类 热毒清/药效学 自由基 过氧化脂质类
全文增补中
蕲艾挥发油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42
19
作者 黄菁 陈友香 +2 位作者 侯安继 蒋涵 段会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蕲艾挥发油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7天和14天,测量免疫器官重量,并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结果灌胃7天蕲艾挥发油能使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上升,细胞增殖指数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蕲艾挥发油能提高小... 目的观察蕲艾挥发油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7天和14天,测量免疫器官重量,并用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结果灌胃7天蕲艾挥发油能使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上升,细胞增殖指数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蕲艾挥发油能提高小鼠免疫器官重量以及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免疫调节作用 蕲艾 免疫器官重量 淋巴细胞增殖 MTT比色法 细胞增殖指数 细胞增殖能力 免疫功能 正常小鼠 灌胃给药 胸腺指数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艾挥发油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蒋涵 侯安继 +1 位作者 项志学 陈友香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373-374,390,共3页
目的:研究蕲艾挥发油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小鼠经口给予蕲艾挥发油30d后,采用负重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小鼠游泳死亡时间;小鼠游泳一定时间后采血检测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取肝脏检测肝糖原。结果:经口给予小鼠蕲艾挥发油30d后,能明显延长小... 目的:研究蕲艾挥发油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小鼠经口给予蕲艾挥发油30d后,采用负重游泳实验,观察记录小鼠游泳死亡时间;小鼠游泳一定时间后采血检测血清尿素氮、血乳酸;取肝脏检测肝糖原。结果:经口给予小鼠蕲艾挥发油30d后,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时血清尿素氮水平;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减少肝糖原的消耗量。结论:蕲艾挥发油具有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艾挥发油 尿素氮 血乳酸 肝糖原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