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西文化差异之根源 被引量:3
1
作者 侯官响 石丽雄 《文教资料》 2015年第22期67-68,94,共3页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文化交融的过程,“以夏化夷”、“西学东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两大路径。中西文化之争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二者在性质、内涵、趋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大力吸收西方业已证明的...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文化交融的过程,“以夏化夷”、“西学东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两大路径。中西文化之争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二者在性质、内涵、趋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大力吸收西方业已证明的先进文化,应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比较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赋役征银与财政转型 被引量:3
2
作者 侯官响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2-112,共11页
16世纪后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财政体制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逐渐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彼时云南各府赋役征银诸项目进行了考察... 16世纪后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财政体制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逐渐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彼时云南各府赋役征银诸项目进行了考察,并探究了云南白银货币化的缘起和影响。明代云南的赋役征银和白银货币化,透视出中国赋税制度演进的轨迹和民族融合的深入。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到赋税普遍征收白银,这是实物财政体系向货币财政体系转换的过程。云南的赋役征银与财政转型,彰显了云南地区与全国其它省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产生了许多一致性,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与建设的历史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云南 赋役征银 财政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之本性与市场之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官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115,共3页
人的理性选择彰显了人之本性。趋利避害、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市场本身没有改变人的本性,正因人的本性无法改变,所以才有了市场经济。市场的逻辑是由市场对资源分配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自由、公平竞争,最终实现各市场主体的双... 人的理性选择彰显了人之本性。趋利避害、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市场本身没有改变人的本性,正因人的本性无法改变,所以才有了市场经济。市场的逻辑是由市场对资源分配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自由、公平竞争,最终实现各市场主体的双赢或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理性 市场经济 市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万历时期苏州府的赋税结构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官响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100,共10页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作为国家财赋中心的苏州府,也是赋税改革肇始之地。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苏州府赋税结构的深刻变化。赋税结构的变化,是中国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重要标志。随着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主要货币,赋税项目以白银为核算货币的记载,至万历时期成为常态。本文即以此为背景,对彼时苏州府各赋税项目进行考察计算,由此得到苏州府万历时期的赋税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苏州民户的赋税负担与生活状况,并对苏州重赋提出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历时期 苏州府 白银货币化 赋税结构 民户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楚雄府改土归流以后的吏制建设及其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云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在此之前土司制度曾长期存在。明政府平定云南后,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区域进行了改土归流,楚雄府即在此列。从洪武十五年流官初设,到嘉靖末年,楚雄府已基本为流官所治理。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以流官为主体的地... 云南地区的改土归流始于明代,在此之前土司制度曾长期存在。明政府平定云南后,有针对性地在一些区域进行了改土归流,楚雄府即在此列。从洪武十五年流官初设,到嘉靖末年,楚雄府已基本为流官所治理。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以流官为主体的地方政府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提高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汉族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有了全方位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楚雄府 改土归流 吏制建设 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楚雄府赋役征银考 被引量:4
6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2-80,共9页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财政体制的深刻变化。中国逐渐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彼时楚雄府赋役征银诸项目进行了考察,并探... 16世纪中晚期,中国的赋税制度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迁。赋役征银的实施,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财政体制的深刻变化。中国逐渐从古代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文章以此为背景,对彼时楚雄府赋役征银诸项目进行了考察,并探究了楚雄府白银货币化的缘起和影响。明初中央政府对楚雄府等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举措和财政政策,有利于汉族移民和少数民族全方位的融合。楚雄府的赋役征银和白银货币化,只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却能透视出中国赋税制度演进的轨迹和民族融合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楚雄府 赋役征银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转型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59-64,共6页
在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会发生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并使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很多挑战。旧有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不但难以为继,而且会对实现可持续增长造成阻碍。面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相应措... 在经济、金融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也会发生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并使商业银行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很多挑战。旧有的规模扩张发展模式不但难以为继,而且会对实现可持续增长造成阻碍。面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积极应对,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特点,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综合经营、互联网金融、跨境金融等经营模式方面做好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金融新常态 商业银行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作真时,真伪谁知——对历史人物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侯官响 《文教资料》 2010年第33期86-87,共2页
中国史家有秉笔直书的优秀传统.出现了以司马迁为卓越代表的许多历史大家。然中国史家对历史的认识又有“当代修志,隔代修史”之说.一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难以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与现实原因纷繁复杂,主要有意... 中国史家有秉笔直书的优秀传统.出现了以司马迁为卓越代表的许多历史大家。然中国史家对历史的认识又有“当代修志,隔代修史”之说.一些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难以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与现实原因纷繁复杂,主要有意识形态的影响、为尊者讳、未能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等几方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历史人物研究 主客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楚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侯官响 《清史论丛》 2019年第2期118-136,共19页
楚雄地区农耕历史悠久,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多样性的山地农业。清代时期,伴随夷汉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与普及,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的历史进程加快了,同时也促进了楚雄地区农业... 楚雄地区农耕历史悠久,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多样性的山地农业。清代时期,伴随夷汉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和融合,以及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与普及,边疆民族地区内地化的历史进程加快了,同时也促进了楚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耕作技术与方式已经接近汉族耕种区的水平,畜牧业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在兴修诸多水利工程的基础上,楚雄地区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亩产量有了较大增加。美洲引种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也在此落地生根,极大改变了楚雄地区的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面貌。文章全面讨论了清代楚雄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从而揭示了边疆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地区 耕作技术 粮食亩产量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税源流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官响 石丽雄 《新经济》 2016年第26期47-47,共1页
中国古代赋税的最早形式—贡,源于禹之"任土作贡"。先秦时期,贡、赋、税的相继出现,彰显了时代的发展脉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税收来源和税收用途亦相应随之改变。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到赋税征收以白银为主,这是实... 中国古代赋税的最早形式—贡,源于禹之"任土作贡"。先秦时期,贡、赋、税的相继出现,彰显了时代的发展脉络。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税收来源和税收用途亦相应随之改变。从以实物和力役为主,到赋税征收以白银为主,这是实物财政体系向货币财政体系转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土作贡 赋税 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徭役征银到摊丁入亩:清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展开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官响 《清史论丛》 2018年第1期25-37,共13页
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推行和深入.明一条鞭法处在试行阶段,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未能克服长期以来回赋、差役和丁银三项分征... 自唐后期以降,苏州因其富庶成为国家财赋中心,同时也是赋役繁重之所.明中后期,苏州成为赋役改革的肇始之地,一条鞭法也在苏州得到推行和深入.明一条鞭法处在试行阶段,名为一条鞭,实为多条鞭,未能克服长期以来回赋、差役和丁银三项分征的现象.清代一条鞭法,田赋、差役和丁银逐步合一,一切归于回赋.从明至清,一条鞭法的展开在苏州府有明晰的轨迹.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考察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演进脉络,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税制从实物税到货币税、力役之征归于土地税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实物税 货币税 苏州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姚安府境儒学教育的展开及其影响
12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30-38,共9页
姚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之美誉,但在明代之前,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有限。明代主要以流官群体治理姚安,官学、社学、书院等儒学教育机构得以建立,儒学教育有了初步发展。清政府更加注重儒学教育的教化作用,继... 姚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之美誉,但在明代之前,儒家文化对其影响有限。明代主要以流官群体治理姚安,官学、社学、书院等儒学教育机构得以建立,儒学教育有了初步发展。清政府更加注重儒学教育的教化作用,继续推广和传播儒学教育,一是恢复或修葺明代建立的各级官学,并广开资金来源渠道;二是启蒙教育机构——义学,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三是书院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如果说元代的云南儒学是生长、明代是扎根的话,那么清代的云南儒学则向纵深发展。明清儒学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不仅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在文化交融和民族融合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姚安府境 儒学教育 民族融合 文化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志所见美洲作物在楚雄地区的引种与传播
13
作者 侯官响 侯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明末清初,玉米、番薯、马铃薯等近30种农作物陆续传到中国,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本文以地方志书为中心,对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花生、烟草在楚雄地区的引种和传播的时间、路线和方式进行了考察。美洲作物的传播促... 明末清初,玉米、番薯、马铃薯等近30种农作物陆续传到中国,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压力。本文以地方志书为中心,对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花生、烟草在楚雄地区的引种和传播的时间、路线和方式进行了考察。美洲作物的传播促进了楚雄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也有效改变了当地人民的膳食结构,提高了该地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作物 楚雄地区 引种时间 传播方式 地方志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云南的铜钱铸造与废贝行钱——从铜钱的价值二重性谈起
14
作者 侯官响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4-135,共12页
明代中后期,随着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实施,传统货币、财政体系逐渐被打破,亦使云南货币体制和财政体制发生了巨变。明清交替之际,云南同中原地区相埒,也形成了银铜复本位制,而通行云南两千年的实物货币——贝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云南丰... 明代中后期,随着一系列赋役改革的实施,传统货币、财政体系逐渐被打破,亦使云南货币体制和财政体制发生了巨变。明清交替之际,云南同中原地区相埒,也形成了银铜复本位制,而通行云南两千年的实物货币——贝币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金属货币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丰富的铜矿开采不仅对云南铸币和货币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巩固与发展明清货币制度,尤其是清代银钱并行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信用性和财政性的角度钩沉史料,深入探讨明代云南铸钱的原因和过程,并考察其对彼时云南货币体制的冲击和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云南 铜钱铸造 废贝行钱 价值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视野下的明代宗藩——以山西布政司为例
15
作者 侯官响 《文教资料》 2016年第8期86-87,共2页
起源于分封制下的"宗藩",发展至明代,已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本文以山西为例,以财政为视角,考察了明代宗藩的起源、形成、发展及危害。
关键词 财政视野 山西 明代宗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视角下的明代田赋折银征收——以《万历会计录》山西田赋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9
16
作者 万明 侯官响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88,166,共17页
16世纪,晚明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革,万历十年(1582)刊刻的《万历会计录》记录了这一变革的成果。其中田赋征收的起运存留和折银情况,为我们了解明代万历时期及之前的财政结构和演进,探讨财政视角下的田赋... 16世纪,晚明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发生了以白银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变革,万历十年(1582)刊刻的《万历会计录》记录了这一变革的成果。其中田赋征收的起运存留和折银情况,为我们了解明代万历时期及之前的财政结构和演进,探讨财政视角下的田赋折银以及白银货币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丰富资料。以山西为例,从《万历会计录》可以看出:万历六年山西全省的田赋白银货币化程度已经达到了32%,这与嘉靖之前山西田赋折银的偶发性、随意性相比,显然有了进步。田赋以外,山西对其他各种徭役、商税、杂税也征收银两。此后,随着万历清丈,一条鞭法的普遍推行,白银货币化遂进一步深入,国家财政体系处于转型之中。在全球化开端之时,山西这一趋势,与当时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一致的。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也是不可阻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山西 田赋折银 《万历会计录》 财政结构 白银货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林经济与明清徽州民众生活的维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康健 侯官响 《农业考古》 201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徽州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山林经济是明清时期徽州民众生产生活赖以维系的生命线,实为当地的经济命脉。徽州山林经济改善了农作物种植结构,为百姓生活提供衣食来源;为徽商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亦是徽州地方经济的重要... 徽州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山林经济是明清时期徽州民众生产生活赖以维系的生命线,实为当地的经济命脉。徽州山林经济改善了农作物种植结构,为百姓生活提供衣食来源;为徽商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亦是徽州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徽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徽州族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徽州宗族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山林经济对明清徽州山区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林经济 徽州 明清时期地域经济 徽商 族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城市化进程与金融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丽雄 侯官响 《中国市场》 2016年第4期191-192,共2页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考察云南省城市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化不仅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而且与资本形成、第二、三产业产值比和财政支出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
关键词 城市化 金融发展 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五大特质
19
作者 禚明亮 侯官响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2期8-11,共4页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在坚守和传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质,即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直接的现实观照性与时代问题意识、严谨的规律意识、确保中国共产党始... 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在坚守和传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质,即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直接的现实观照性与时代问题意识、严谨的规律意识、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目标特征、清晰的时代定位和明确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治国理政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石丽雄 侯官响 《经贸实践》 2015年第14期80-81,共2页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融资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的关系,表明信贷融资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股票及债券融资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进行协整检验,表明云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的融资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的关系,表明信贷融资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股票及债券融资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对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进行协整检验,表明云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