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脂异常与胃癌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常少琼 郑宇奇 +4 位作者 刘炜丽 陈瑞芳 侯政昆 李培武 陈兴华 《西部医学》 2025年第2期267-272,277,共7页
目的探讨体脂异常与胃癌的相关性,指导健康管理。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341例的体检结果,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性别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分组,通过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体脂异常与胃癌的相关性,指导健康管理。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人员1341例的体检结果,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性别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分组,通过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分析胃蛋白酶原(PG)、体脂率、体脂相关指标和体脂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者平均体脂率均高于正常标准,男性胃蛋白酶原I(PGI)和PGI/II比率(PG-Ratio)高于女性组(P<0.05)。41~70岁组,无论男女其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PGI和PGII高于16~40岁组(P<0.05)。绝经后女性体脂率、PGI和PGII、BMI、TC、TG、LDL-C、GLU较绝经前增高而PG-Ratio降低(P<0.05)。Hp阳性者的TC、LDL-C、PGI、PGII较Hp阴性者高,Hp阳性组PG-Ratio低于Hp阴性组(均P<0.05)。无论性别或是否Hp感染,PG I和PG II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男性和绝经后女性PG I与体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女性绝经前无相关性(P>0.05);Hp阳性者PG-Ratio与体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1年后回访,209例出现胃肠不适,胃镜发现男性癌前病变发生率(13.73%)高于女性(6.54%)(P<0.05)。结论体脂异常可能容易感染Hp,触发炎-癌通路,增加胃癌风险。男性较于女性,在此关系中表现更明显。感染Hp、体脂率高的老年男性,可能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脂异常 肥胖 胃蛋白酶原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建立生存质量量表的必要性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侯政昆 刘凤斌 +3 位作者 梁颖瑜 庄昆海 林楚华 李丽娟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68-482,共15页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生存质量量表日益增多,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其建立的必要性并分析跨医学体系应用时是否需要调适。理论分析显示,中西医量表有共同的测评目标,中医量表能更好地反映国内人群的期待和习惯;在实践层面,从...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生存质量量表日益增多,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其建立的必要性并分析跨医学体系应用时是否需要调适。理论分析显示,中西医量表有共同的测评目标,中医量表能更好地反映国内人群的期待和习惯;在实践层面,从数据库中检索到47个中医量表,其中17个中医量表有18个对应的西医量表。比较中西医量表发现,在领域层次,除共同关注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外,中医量表更关注形神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质等;在方面层次,中医量表更关注情绪、主动的社会交际、中医症状和证候特点、饮食口味、睡眠、大小便等。另外,对共同关注的领域其条目询问角度也有明显差别,其他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跨医学体系使用时若无明显的学科特色术语则无需调适,但需注意文化差异可能的影响。因此,理论分析认为中医量表可弥补西医量表在国内应用时的局限,实践分析显示中医量表有卓越的信息覆盖和挖掘能力,中西医量表需要也有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大中华文化体系。在相同文化背景下跨中西医学体系使用对方量表时原则上不需调适,但期待基于严谨设计下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生存质量 量表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政昆 李建生 +4 位作者 张海龙 李素云 孙子凯 张伟 余学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9-333,共5页
目的 揭示影响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观察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选自河南、江苏、山东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确诊为AECOPD的住院患者,均采用西医规范治... 目的 揭示影响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观察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选自河南、江苏、山东3所三级甲等中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确诊为AECOPD的住院患者,均采用西医规范治疗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按患者入院14 d或未满14 d出院时是否进入稳定期分为稳定组和无效组.观测指标包括社会人口学、基础疾病和既往情况、并发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共6个方面57个因素.对定量数据进行定性转化为二分类变量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影响辨证治疗AECOPD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167例患者资料被用于分析,研究结束时稳定组127例,无效组4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泌尿系统疾病[优势比(OR):2.222,95%可信区间(95%CI):1.031~4.792]、心率≥95次/min(OR:2.629,95%CI:1.264~5.465)、舒张压〈65 mm Hg(1 mm Hg=0.133 kPa,OR:4.278,95%CI:1.346~13.596)、精神混乱(OR:3.499,95%CI:1.542~7.942)、呼吸衰竭(OR:3.200,95%CI:1.348~7.598)、中性粒细胞比例≥0.83(OR:2.357,95%CI:1.103~5.035)6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心率≥95次/min(OR:2.812,95%CI:1.312~6.030)、精神混乱(OR:3.699,95%CI:1.597~8.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影响中医辨证治疗AECOPD患者入院后14 d或未满14 d出院时未进入稳定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心率≥95次/min和精神混乱;为改善本病的不良结局,在临床决策中应该密切关注上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 急性加重 稳定期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临床试验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政昆 刘凤斌 梁颖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临床试验是指依据事先规定的规划书,对人类进行生物医学或健康相关的研究,包括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为推动医学自身发展及医学知识的交流推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医药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已取得临床普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临床试验是指依据事先规定的规划书,对人类进行生物医学或健康相关的研究,包括干预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为推动医学自身发展及医学知识的交流推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中医药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已取得临床普遍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有浓厚的验证性研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临床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 偏好试验 证据增强连续统一体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建生 李彬 +4 位作者 余学庆 陈萍 侯政昆 李素云 王明航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glt瘀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综合评价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疗效,为建立完善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设计。将最终纳入研究的65例AE...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glt瘀证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综合评价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疗效,为建立完善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设计。将最终纳入研究的65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活血化瘀方药并随证加减,对照组则加用安慰剂。两组均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7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指标、证候积分、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体征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4%比51.6%,P〈0.05)。试验组治疗后胸部影像示病灶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aO。(mmHg,1mmHg=0.133kPa):74.12±5.94比69.28±5.64,PaO,/FiO,(ramHg):264.39±36.33比247.14±20.69,均P〈0.01];1s用力呼气容积(FEVl)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改善程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FEV1(L):1.46±0.57比1.38±0.53,FEVl%:(53.43±13.22)%比(46.98±10.35)%,P〈0.05和P〈0.013;证候疗效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6%比51.6%,P〈0.05);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生理和心理领域积分(Y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生理领域:14.10±1.45比13.64±1.37,心理领域:14.35±1.41比13.12±1.36,均P〈0.05),改良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仅日常生活领域积分(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1.72±0.41比1.99±0.49,P〈0.05),呼吸功能状态和呼吸困难问卷修改版(PFSDQ~MM)中除过去1年大部分时间内呼吸困难的感受(GD3)、过去1年大部分时间内疲劳的感受(GF3)外,其余各领域积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活血化瘀方药治疗AECOPD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促进炎症吸收,提高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能较为客观、全面评价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慢性 急性加重期 血瘀证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燥湿化痰方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壅肺证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建生 李素云 +6 位作者 陈萍 李彬 马利军 于洪涛 余学庆 侯政昆 王明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21-1725,共5页
目的: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实验室指标、证候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等多维评价指标的观察,评价燥湿化痰方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病证结合模式... 目的: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实验室指标、证候相关指标及生存质量等多维评价指标的观察,评价燥湿化痰方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建立病证结合模式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疗效评价方法,为建立、完善中医评价体系及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7天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四类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燥湿化痰方药可以明显改善AECOPD痰湿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肺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提高患者氧合和降低二氧化碳潴留,提高生存质量。结论: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此种多维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客观、全面的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痰湿壅肺证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痰方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彬 侯政昆 +4 位作者 李建生 赵君玫 陈萍 李素云 王明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基于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上,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清热化痰方药治... 目的:基于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上,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1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留取血清测定IL-8、TNF-α、ICAM-1水平,留取血浆测定ET-1、CGRP含量,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治疗后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CGRP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IL-8、TNF-α、ICAM-1、ET-1、CGRP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急性加重和形成,清热化痰方药能够降低AECOPD的TNF-α、ICAM-1、IL-8、ET-1高水平表达、升高CGRP表达水平,可能是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痰热壅肺证 细胞因子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瘀证患者细胞因子及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彬 侯政昆 +4 位作者 李建生 赵君玫 陈萍 李素云 王明航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从细胞因子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探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设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AECOPD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目的从细胞因子及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探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设计,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AECOPD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4例,血瘀兼痰热证19例,血瘀兼痰湿证15例)和对照组(31例,血瘀兼痰热证21例,血瘀兼痰湿证1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活血化瘀方药、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安慰剂,7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并且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AECOPD组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CGRP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均P〈0.05)。结论TNF—α、ICAM-1、IL-8、ET-1和CGRP等参与了AECOPD的病理过程,活血化瘀方药可能通过降低TNF—α、ICAM-1、IL-8和ET-1水平,升高CGRP水平,对AECOPD血瘀证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血瘀证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8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刘凤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卓群 侯政昆 +2 位作者 杨伟钦 叶倩云 刘凤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42-447,共6页
通过收集刘凤斌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门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关联规则挖掘、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其处方的中药频数、核心组合中药频数,总结组方用药规律,发现治疗IBS新方。研究发现,刘... 通过收集刘凤斌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门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关联规则挖掘、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其处方的中药频数、核心组合中药频数,总结组方用药规律,发现治疗IBS新方。研究发现,刘教授治疗IBS多从肝脾论治,采用健脾益气、舒肝理气之法,兼顾化湿、解郁、止痛、活血等治法,处方常以柴芍四君子汤为底方。刘教授治疗IBS的用药经验可为进一步探索IBS证型分布规律奠定基础,也为开发治疗IBS中药新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健脾益气 舒肝理气 柴芍四君子汤 用药规律 刘凤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燥湿化痰方药对痰湿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素云 陈萍 +4 位作者 李建生 李彬 侯政昆 赵君玫 王明航 《中医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基于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燥湿化痰方药治... 目的:基于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湿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留取血清测定IL-8、TNF-α、ICAM-1水平,留取血浆测定ET-1、CGRP含量,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治疗后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CGRP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IL-8、TNF-α、ICAM-1、ET-1、CGRP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急性加重和形成,燥湿化痰方药能够降低AECOPD的TNF-α、ICAM-1、IL-8、ET-1高水平表达,升高CGRP表达水平,可能是燥湿化痰方药治疗AECOPD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痰湿壅肺证 细胞因子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临床结局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培武 侯政昆 刘凤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1-594,598,共5页
目的探索完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结局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描述研究设计,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个研究中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中医药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脾胃系疾病患... 目的探索完善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结局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描述研究设计,纳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5个研究中心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中医药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指标(SSD-PRO)量表评分和疗效指数。结果共有7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4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纳入分析。SSD-PRO量表整体信度为0.919;结构效度分析中,除医疗、大便情况外,其他6个方面和整体均与SF-36量表的8个维度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性;治疗后患者SSD-PRO量表的8个方面评分及总分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其中疼痛与不适、大便情况、消化功能、心理、精力与形色方面改善最明显;且其生理领域、总分评分变化与疗效指数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SSD-PRO量表在中医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结局评价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凤斌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京伟 侯政昆 刘凤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3-755,共3页
总结刘凤斌教授运用中医药整体调理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刘凤斌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然其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治疗当以"补脾气,养胃阴"为治疗大法,兼以行气和胃、疏肝和胃、温中补虚、辛开苦降及活... 总结刘凤斌教授运用中医药整体调理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刘凤斌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然其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治疗当以"补脾气,养胃阴"为治疗大法,兼以行气和胃、疏肝和胃、温中补虚、辛开苦降及活血通络等诸法,擅用对药,并辅以"治未病"思想指导患者的心理疏导及饮食调护等,运用中医药整体调理治疗,临床取效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治疗经验 刘凤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凤斌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丽娟 刘凤斌 +1 位作者 侯政昆 李京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44-2145,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刘教授认为其发病主要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湿热内蕴等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肠道运化传导失常,临证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调畅气机、缓急止痛等,诊疗过程始终贯穿&...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刘教授认为其发病主要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湿热内蕴等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虚弱,肠道运化传导失常,临证治疗以益气健脾为主,佐以疏肝解郁、清利湿热、调畅气机、缓急止痛等,诊疗过程始终贯穿"治未病"思想,注重心理疏导、饮食生活起居调护,临床疗效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健瑜 孙伟鹏 +6 位作者 郭惟 杨海淦 张子敬 侯政昆 樊冬梅 温俊茂 陈育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946-2952,共7页
背景: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已经被用于消化道吻合术,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 背景: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已经被用于消化道吻合术,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Ni-Ti CAC)在消化道吻合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及维普(VIP)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月15日。检索词: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吻合术、胃、空肠、回肠、小肠、结肠、直肠及大肠等。纳入消化道吻合术中应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对比常用消化道吻合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其吻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TSA v0.9软件进行序贯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1 860例行消化道吻合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的使用能缩短术中吻合时间(MD=-3.83,95%CI:-6.48至-1.19,P=0.004)、术后排气时间(MD=-0.14,95%CI:-0.22至-0.05,P=0.002),但对于术后住院时间改变无明显差异(MD=-0.83,95%CI:-1.82至0.16,P=0.10)。GRADE质量评价表明所述指标证据质量为中低级。序贯分析提示Meta分析在术后排气时间方面,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组优于对照组获得证实。在不良反应上,除死亡1例外,最常见的是切口感染,其他还可见肺栓塞及腹痛等。结果证实,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可以在消化道吻合术减少吻合时间,加快术后排气,在消化道吻合术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由于目测纳入试验的设计缺陷,今后研究仍需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镍钛记忆合金 加压吻合夹 消化道吻合术 系统评价 序贯分析 GRADE质量评价 术中吻合时间 术后排气时间 术后住院时间 不良反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研究思路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丽娟 刘凤斌 侯政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60-162,共3页
通过对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内涵的分析及对常用中医理论数字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对比,认为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可选择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常用数学方法,即粗糙集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中的粗糙集和关联规则不需先验知识,可以直... 通过对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内涵的分析及对常用中医理论数字化数据挖掘技术的对比,认为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可选择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常用数学方法,即粗糙集和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中的粗糙集和关联规则不需先验知识,可以直接从数据中挖掘规则,有效处理不完整数据,符合五脏相关理论的特点和要求。以此建立五脏相关的数学模型,模拟中医专家的诊断过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相关 数据挖掘 粗糙集 关联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重症肌无力临床结局评价常用量表介绍与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迪 刘凤斌 侯政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9-253,共5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l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MG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可仅局限于眼部症状,如眼睑下垂、复视等,也可出现严重的呼吸肌受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l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MG的临床表现差别很大,可仅局限于眼部症状,如眼睑下垂、复视等,也可出现严重的呼吸肌受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和社会负担。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量表 介绍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云英 刘凤斌 +3 位作者 侯政昆 朱爱利 饶秀珍 古彩红 《护理学报》 2012年第4期60-65,共6页
目的明确在非住院环境下和住院环境下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和前瞻性描述性观察结合的设计,收集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社会学资料、疾病特征、症状和体征共3个方面30个影... 目的明确在非住院环境下和住院环境下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观察和前瞻性描述性观察结合的设计,收集住院部和门诊部患者社会学资料、疾病特征、症状和体征共3个方面30个影响因素资料,对横断面观察和前瞻性描述性观察的数据独立分析,分别探索针对各自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329例患者进入横断面观察分析,其中复发或加重158例;167例患者进入前瞻性描述性观察分析,其中复发或加重18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史(OR=4.564,95%CI:32.288~285.362)、用药不当(OR=1.855,95%CI:2.945~13.878)、身体异常(OR=1.874,95%CI:2.915~14.565)、过度劳累(OR=1.864,95%CI:2.983~13.932)共4个变量是影响非住院环境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史(OR=2.619,3.054~61.632)、精神创伤(OR=2.684,2.831~75.710)2个变量是影响住院环境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非住院环境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感染、用药不当、过度劳累、身体异常,影响住院环境下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复发或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感染、情志创伤,在临床中应注意积极预防和管理上述各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加重 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及条目库的构建和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宪华 侯政昆 刘凤斌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44-2046,共3页
目的基于文献搜索,构建并优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条目库,为辨证诊断规则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和行业标准、在线数据库,同时参考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构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型及症状条目库,运用仓储法,精选法... 目的基于文献搜索,构建并优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条目库,为辨证诊断规则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和行业标准、在线数据库,同时参考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构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证型及症状条目库,运用仓储法,精选法,小组讨论法及专家定性评阅筛选并优化条目,采用Excel软件整理各条目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共得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型21个,症状条目173个。结论通过全面的文献搜索,采用仓储法、精选法、小组讨论法及专家定性评阅,可以构建并优化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及条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泄泻 证型 条目库
原文传递
不同证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颖瑜 刘凤斌 +1 位作者 侯政昆 李培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和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共62例,其中肝郁脾虚证32例,脾胃虚弱证30例,使用中华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量表)之肠易...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证和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共62例,其中肝郁脾虚证32例,脾胃虚弱证30例,使用中华脾胃系疾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PRO量表)之肠易激综合征量表(CGEDPRO-IB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BS-D患者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低于脾胃虚弱组;肝郁脾虚组患者对本病的担心程度、精力与形色、疼痛与不适、心理方面、社会关系等方面以及心理领域和环境领域的严重程度均高于脾胃虚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BS-D患者心理领域得分与精力与形色、疼痛与不适、消化功能等方面和生理领域等呈正相关(P<0.05)。IBS-D肝郁脾虚组患者心理领域得分还与独立性领域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IBS-D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均与社会关系方面和环境领域关系最为密切。肝郁脾虚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还与疼痛与不适关系尤为密切。【结论】IBS-D肝郁脾虚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总评分低于脾胃虚弱组,在七情应激、心理障碍、社会关系紧张、医疗负担加重等方面的严重程度高于脾胃虚弱组;2组IBS-D患者生存质量均与社会关系和环境领域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脾胃虚弱 肝郁脾虚 生存质量 中华脾胃系疾病PRO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UMM2030软件实施条目反应理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新林 侯政昆 +3 位作者 林岳卿 周倩仪 胡月 刘凤斌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6-898,共3页
条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也称为项目反应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广泛应用于智力、心理量表、考试系统等潜变量的测量。最近几年,在量表的研制中,条目反应理论逐渐应用于条目的评价和选择。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条目 应用 软件 心理量表 考试系统 潜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