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载荷对核电阀门可运行性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俞树荣 李尤 +1 位作者 薛睿渊 马子睿 《化工机械》 CAS 2024年第1期71-76,共6页
核电阀门在地震期间可否运行主要通过试验进行鉴定,为了降低核电阀门设计成本,以某闸阀为例,总结基于分析法的核电阀门可运行性抗震鉴定流程,并阐明地震对阀门可运行性的影响机理。运用有限元法研究阀门启闭过程中遭受地震载荷时其各部... 核电阀门在地震期间可否运行主要通过试验进行鉴定,为了降低核电阀门设计成本,以某闸阀为例,总结基于分析法的核电阀门可运行性抗震鉴定流程,并阐明地震对阀门可运行性的影响机理。运用有限元法研究阀门启闭过程中遭受地震载荷时其各部位的应力与接触压力的变化,分别基于可运行性和结构完整性对阀门进行抗震校核。结论如下:地震对阀门可运行性的影响在于放大了阀门滑动摩擦部位的接触压力,导致阀门闭合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增加,延后阀门闭合动作;与结构完整性分析相比,基于可运行性分析的抗震鉴定过程更加全面、苛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阀门 抗震鉴定 可运行性 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管道风险因素权数确定 被引量:32
2
作者 俞树荣 马欣 +1 位作者 梁瑞 刘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133,共2页
管道风险评估是确定那些可能导致管道事故和有利于潜在事故预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其后果的严重性进行量化,确定高风险管段的性质和部位,为管道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在管道风险评估中确定... 管道风险评估是确定那些可能导致管道事故和有利于潜在事故预防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其后果的严重性进行量化,确定高风险管段的性质和部位,为管道风险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在管道风险评估中确定管道风险因素的权数是一个重要环节。权数分配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精确程度。为提高权数的合理性,应用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比较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对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减少主观因素可能带来的偏差。以管道风险因素框图为模型,介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数的具体过程,进行每一项风险因素相对于管道事故的权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风险管理 权数分配 逻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概率模型 被引量:33
3
作者 俞树荣 李建华 +1 位作者 李淑欣 梁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1-15,共5页
为考察腐蚀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埋地管道失效和剩余寿命的影响,建立以Shell—92确定性模型为基础的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概率模型。采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管道剩余寿命及其累积分布函数,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详细研讨影响埋地管道腐蚀... 为考察腐蚀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埋地管道失效和剩余寿命的影响,建立以Shell—92确定性模型为基础的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概率模型。采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管道剩余寿命及其累积分布函数,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详细研讨影响埋地管道腐蚀剩余寿命的主要参数及其随服役时间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管道腐蚀剩余寿命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实际中受多因素影响的管道失效和剩余寿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腐蚀 剩余寿命 概率模型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密封气膜-密封环系统轴向振动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俞树荣 朱丽 +2 位作者 丁雪兴 韩明君 张伟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基于非线性振动理论,建立了气膜-密封环系统轴向振动动力学模型,在特例下计算并拟合非线性气膜轴向刚度与阻尼,得到了一个含二次、三次项的非线性受迫振动微分方程。在无外激励情况下,通过求Floquet指数讨论了系统分岔问题,分析了螺旋... 基于非线性振动理论,建立了气膜-密封环系统轴向振动动力学模型,在特例下计算并拟合非线性气膜轴向刚度与阻尼,得到了一个含二次、三次项的非线性受迫振动微分方程。在无外激励情况下,通过求Floquet指数讨论了系统分岔问题,分析了螺旋角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使干气密封系统稳定的螺旋角的范围,并求得在特例下螺旋角α=75°13'26″时系统发生Hopf分岔。这与先前利用龙格-库塔法研究的结果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改变工况讨论系统分岔问题,得到了系统分岔时的螺旋角数值,结果表明其螺旋角数值基本不变,说明改变工况其分岔点位置不变,其结果为干气密封的动态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非线性 轴向刚度 稳定性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役长输管道不同时期可靠性安全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俞树荣 马欣 +1 位作者 刘展 梁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7,共3页
油气管道运行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运行特点,在不同时期导致失效或者管道事故的主要因素也不尽相同.根据“浴盆曲线”,提出针对管道所处3个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计算出可靠性指标,并与目标安全水平相比较,从而确定管道的安全状况.
关键词 长输管道 可靠性 安全评价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复合氧化钙脱硫剂脱除SO_2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俞树荣 张婷 +3 位作者 戴虎虎 王毅 冯辉霞 赵霞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9,共3页
采用甘肃临泽产凹凸棒石(ATTP)与CaO复合,制成了具有吸附催化作用的脱硫剂。实验主要研究了CaO含量、脱硫剂含水率、床层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O含量为20%~30%,脱硫剂含水率在20%~30%、床层温度为常温时,凹凸棒石基... 采用甘肃临泽产凹凸棒石(ATTP)与CaO复合,制成了具有吸附催化作用的脱硫剂。实验主要研究了CaO含量、脱硫剂含水率、床层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aO含量为20%~30%,脱硫剂含水率在20%~30%、床层温度为常温时,凹凸棒石基新型脱硫剂脱硫效果最好,硫容最大可达1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CAO 脱硫 SO2 吸附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干气密封性能参数的测试技术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俞树荣 曹兴岩 +2 位作者 丁雪兴 张伟政 韩明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16-121,共6页
由于干气密封端面间隙仅为3~5μm,因而对端面流场气膜参数及其位移变化量的测试技术是个难点,同时也是研究干气密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点。基于Labview测试系统软件平台,通过编写测试程序建立干气密封端面参数测试系统,确定相应的测试... 由于干气密封端面间隙仅为3~5μm,因而对端面流场气膜参数及其位移变化量的测试技术是个难点,同时也是研究干气密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点。基于Labview测试系统软件平台,通过编写测试程序建立干气密封端面参数测试系统,确定相应的测试技术,选用合适的传感器等硬件设备,采用必要的抗干扰措施,对影响端面密封性能的参数(泄漏量、功耗、膜压)和端面稳定性参数(膜厚及振动位移)进行测试,研究不同工况下压力和转速对端面参数的影响。试验表明:气膜压力、气膜厚度、泄漏量、功耗随着压力和转速的升高而增大;气膜和静环的位移量随着压力和转速的增加而减小;气膜的振动幅值很微小,特例中仅为0.04~0.16μm,,说明静环追随动环性能较好;同时,气膜刚度随着压力和转速的升高而增加,反映出高压力、高转速下干气密封能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LABVIEW软件 测试系统 频谱分析 振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分层过程(AHP)的油气长输管道系统风险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俞树荣 李淑欣 刘展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69,共3页
采用一种新的风险评价方法即解析分层过程(AHP)风险评价方法对油气长输管道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在美国W.K.Muhlbauer提出的长输管道风险评估方法基础上,以系统风险因素框架图为模型,利用AHP方法层层引出各级风险因素.通过双参数比较决定... 采用一种新的风险评价方法即解析分层过程(AHP)风险评价方法对油气长输管道系统进行风险评价.在美国W.K.Muhlbauer提出的长输管道风险评估方法基础上,以系统风险因素框架图为模型,利用AHP方法层层引出各级风险因素.通过双参数比较决定优先权,利用严密的数学公式计算出各因素风险概率,由分因素风险概率计算系统总体风险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分层过程 风险评价 AHP 油气长输管道系统 风险概率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面密封气膜动压效应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14
9
作者 俞树荣 丁俊华 +3 位作者 王世鹏 刘红 丁雪兴 孙宝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20-3228,共9页
航空发动机柱面密封常因动压不足导致浮环碰磨而破裂。据此利用Fluent软件对现役柱面无槽气膜和螺旋槽气膜两种模型进行了流场动压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槽气膜模型,增大偏心率、转速和压差,密封动压效应增强。... 航空发动机柱面密封常因动压不足导致浮环碰磨而破裂。据此利用Fluent软件对现役柱面无槽气膜和螺旋槽气膜两种模型进行了流场动压数值模拟,并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槽气膜模型,增大偏心率、转速和压差,密封动压效应增强。偏心率和压差的增大会提高模型泄漏率,但转速的改变对模型泄漏率的影响很小;对于螺旋槽气膜密封,增大偏心率、转速和压差,气膜浮升力提升。随偏心率和压差的增大,模型泄漏率随之升高。综合以上两条结论可得,转速是影响泄漏率的次要因素;螺旋槽模型相对无槽模型,动压效果好,泄漏率小,相同工况下具有更好的动压效应,此研究对于研发更优的柱面密封结构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面密封 气膜 动压效应 试验验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蒸发气充填液化天然气球形储罐隔热层的传热计算 被引量:7
10
作者 俞树荣 席家福 +2 位作者 陈叔平 梁瑞 刘福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针对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隔热层填充N2(氮气)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现改为用BOG(蒸发气体)代替N2填充隔热层.阐述BOG代替N2的不同及其用球形储罐储存LNG的优点.通过分析传热过程、建立传热模型,计算总漏热量和蒸发率,验证BOG代替N2... 针对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在隔热层填充N2(氮气)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现改为用BOG(蒸发气体)代替N2填充隔热层.阐述BOG代替N2的不同及其用球形储罐储存LNG的优点.通过分析传热过程、建立传热模型,计算总漏热量和蒸发率,验证BOG代替N2在理论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储罐 低温储罐 热传递 蒸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动密封螺旋槽气膜刚度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俞树荣 曹兴岩 +2 位作者 丁雪兴 韩明君 张伟政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五种不同气膜厚度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建模,采用FLUENT前处理功能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在特定工况下,利用Fluent流场计算软件对五种端面微尺度流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求出压力沿径向分布和气膜厚度对... 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螺旋槽干气密封端面五种不同气膜厚度进行三维立体模型建模,采用FLUENT前处理功能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在特定工况下,利用Fluent流场计算软件对五种端面微尺度流场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求出压力沿径向分布和气膜厚度对应的开启力,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基础上,求出开启力与厚度的五次多项式,在对多项式关于气膜厚度求导,得出气膜刚度与气膜厚度的四次多项式。结果表明:气膜刚度随着气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气膜厚度的增加气膜刚度随厚度变化曲线趋于平稳,为了使干气密封长期安全、稳定的工作,端面气膜应有足够大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 多项式拟合 气膜刚度 气膜厚度 开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阀门阀盖颈部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俞树荣 金维增 +1 位作者 张希恒 王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1,共4页
分析低温阀门的低温介质对填料密封性能的影响,并对长颈阀盖结构进行合理的物理模型简化,建立阀盖颈部长度与温度场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长颈阀盖温度场的分布,推导阀盖颈部长度与温度场的关系式,得到阀盖的最短长度,并且满足阀门设计标... 分析低温阀门的低温介质对填料密封性能的影响,并对长颈阀盖结构进行合理的物理模型简化,建立阀盖颈部长度与温度场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长颈阀盖温度场的分布,推导阀盖颈部长度与温度场的关系式,得到阀盖的最短长度,并且满足阀门设计标准,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阀门 温度场 阀盖 颈部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槽干气密封润滑气膜阻尼系数的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俞树荣 朱丽 +2 位作者 丁雪兴 韩明君 张伟政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螺旋槽干气密封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其槽型参数息息相关,为优化槽型参数建立气膜轴向和角向阻尼系数的计算模型,利用Maple程序求解阻尼系数的近似表达式,通过动态稳定性分析,获得不同介质压力和转速下的槽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 螺旋槽干气密封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其槽型参数息息相关,为优化槽型参数建立气膜轴向和角向阻尼系数的计算模型,利用Maple程序求解阻尼系数的近似表达式,通过动态稳定性分析,获得不同介质压力和转速下的槽型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介质压力和转速的增大,气膜阻尼系数增大,得到稳定性最佳的螺旋角数值,且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所建立的阻尼系数数学模型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 干气密封 阻尼系数 Maple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输流管道流固耦合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俞树荣 马璐 余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4期43-47,共5页
管道中流体和弹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这种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动力特性有直接影响。以流固耦合理论为基础,对脉动压力作用下的弯曲输流管道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及固体运动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分别进行双向流... 管道中流体和弹性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这种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动力特性有直接影响。以流固耦合理论为基础,对脉动压力作用下的弯曲输流管道建立流体动力学模型及固体运动模型,在ANSYS Workbench中分别进行双向流固耦合受力分析、单双向流固耦合对比分析和模态分析,并考虑脉动压力,壁厚和管径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弯管最大应力发生在入口和出口附近上下部,最大变形发生在转角及中间处;双向耦合作用下弯管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变形量均大于单向耦合;双向耦合作用下弯管固有频率明显降低,且固有频率随壁厚和管径的增大呈非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弯管 流固耦合 动力特性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燕尾榫结构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俞树荣 王洁璐 +1 位作者 李淑欣 宋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386-3390,共5页
针对Ti-6Al-4V钛合金燕尾榫连接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微动疲劳现象,采用榫形微动疲劳试验进行研究,并对裂纹萌生扩展、微动磨损及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动疲劳使构件疲劳寿命显著降低约70%;疲劳载荷对微动裂纹扩展的影响比对裂纹萌生... 针对Ti-6Al-4V钛合金燕尾榫连接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微动疲劳现象,采用榫形微动疲劳试验进行研究,并对裂纹萌生扩展、微动磨损及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动疲劳使构件疲劳寿命显著降低约70%;疲劳载荷对微动裂纹扩展的影响比对裂纹萌生的影响更大;微动疲劳裂纹起始于接触面边缘,与接触表面约成45°角,裂纹扩展到60~150μm后转向与接触表面垂直;微动疲劳断口形貌表面在微动磨损区具有多个裂纹源点,但只有一个主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钛合金 燕尾榫 微动疲劳 微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阀阀座冷却槽道换热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6
16
作者 俞树荣 陈宗杰 +2 位作者 张希恒 余建平 薛冬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4,共5页
对不同冷却水流量下特定矩形槽阀座的换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比理论值与试验值,确定误差在5%范围内,并设计出7种槽道尺寸和5种冷却水流量,进一步分析槽道尺寸及流量对阀座换热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换热性能时冷却水流量与... 对不同冷却水流量下特定矩形槽阀座的换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对比理论值与试验值,确定误差在5%范围内,并设计出7种槽道尺寸和5种冷却水流量,进一步分析槽道尺寸及流量对阀座换热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换热性能时冷却水流量与槽道尺寸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座 流量 槽道尺寸 换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粉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俞树荣 司宝莉 +1 位作者 王青宁 叶启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及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以纳米铜粉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为工艺最优目标,利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分散润滑油中纳米铜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吸光光度法及透射电镜检测纳米铜粉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将纳...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及单因素实验法探讨了以纳米铜粉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为工艺最优目标,利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分散润滑油中纳米铜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吸光光度法及透射电镜检测纳米铜粉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结果表明,将纳米铜粉均匀稳定地分散在润滑油中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剪切速率6000r/min,剪切时间3h,分散剂含量6%(占机械油的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范围在7.0~8.5。由最优工艺分散的润滑油中的纳米铜粉粒径均匀,基本无团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铜粉 润滑油 分散稳定性 吸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闸阀阀体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俞树荣 宋伟 +1 位作者 霍炬 张希恒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66,共3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楔式闸阀阀体强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出应力集中点,以应力集中处的最大等效应力作为目标函数,以阀座凸台处基本尺寸作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理论最优的结构尺寸,提高阀体的强度,使阀体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优化前...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楔式闸阀阀体强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找出应力集中点,以应力集中处的最大等效应力作为目标函数,以阀座凸台处基本尺寸作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理论最优的结构尺寸,提高阀体的强度,使阀体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优化前后结果对比表明优化后的阀体最大等效应力减少16.7%,优化后的阀体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闸阀 有限元 强度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灰色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腐蚀管道寿命 被引量:20
19
作者 俞树荣 韩竣羽 李淑欣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0-856,共7页
将灰色理论与马尔可夫链理论结合,组合成灰色绝对马尔可夫链模型(GMCAD)和灰色叠加马尔可夫链模型(GMCPS),使用两种模型分别对油气管道的腐蚀寿命进行预测。首先通过灰色理论建立点蚀深度计算式,然后对计算出的预测值进行马氏性检验,以... 将灰色理论与马尔可夫链理论结合,组合成灰色绝对马尔可夫链模型(GMCAD)和灰色叠加马尔可夫链模型(GMCPS),使用两种模型分别对油气管道的腐蚀寿命进行预测。首先通过灰色理论建立点蚀深度计算式,然后对计算出的预测值进行马氏性检验,以保证马尔可夫链的顺利应用,最后分别用绝对马尔可夫链模型和叠加马尔可夫链模型对腐蚀状态进行预测,比较两种模型所得的结果发现,两种模型都能对严重腐蚀状态做出精确预测,但是灰色叠加马尔可夫链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腐蚀 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二段换热机组系统建模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俞树荣 祁振强 +3 位作者 商建平 张曼丽 李德举 王新燕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61,共5页
研究了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二段换热机组的建模及控制问题 ,建立了换热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 .建模过程中 ,采用了时域内的建模方法 ,并对换热器内的固体传热媒质部分做了合理的折算 .控制部分采用了BangBang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并经... 研究了集中供热系统热力站二段换热机组的建模及控制问题 ,建立了换热机组的动态数学模型 .建模过程中 ,采用了时域内的建模方法 ,并对换热器内的固体传热媒质部分做了合理的折算 .控制部分采用了BangBang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 ,并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供热系统 热力站 二段换热机组 系统建模 自动控制 换热器 鲁棒性 动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