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毒百炎消外敷对急慢性创面愈合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俞霆钧 陈文杰 周燕玉 《右江医学》 2024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研究清毒百炎消外敷在急慢性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于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急慢性创面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治疗,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清毒... 目的研究清毒百炎消外敷在急慢性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于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急慢性创面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换药治疗,于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清毒百炎消外敷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性因子指标、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V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CRP、PCT、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局部与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过敏现象。结论急慢性创面患者采用清毒百炎消外敷能够提高VEGF水平,提升创面愈合率,降低CRP、PCT、TNF-α水平,缩小创面面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慢性创面 清毒百炎消 去腐生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创面愈合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对指屈肌腱断裂患者手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俞霆钧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对指屈肌腱断裂患者手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08江西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88例指屈肌腱断裂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9例)采取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对照... 目的 探讨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对指屈肌腱断裂患者手指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08江西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的88例指屈肌腱断裂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49例)采取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Kessler缝合法(39例)。对比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评价术后6个月患者的手指功能、生活质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手指功能优良率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可有效改善指屈肌腱断裂患者的手指功能和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屈肌腱断裂 吻合口无结Kessler缝合法 手指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对手指皮肤缺损患者手指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俞霆钧 《临床医药实践》 2022年第11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对手指皮肤缺损患者手指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1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41例,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 目的:探讨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对手指皮肤缺损患者手指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1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皮瓣修复术)和观察组(41例,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术),全部患者术后均接受6个月随访,且病例资料、手术资料等完整,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指感觉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手指感觉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指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并发症,利于手指感觉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掌指背皮神经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俞霆钧 《医疗装备》 2019年第4期119-120,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选取2018年1—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3—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髓外固定治疗;选取2018年1—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给予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治疗情况及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优良率为92. 0%,高于对照组的68.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试验组生命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给予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可减小对患者的损伤,恢复情况好且生命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波 俞霆钧 +1 位作者 徐婷 刘双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江西嘉佑曙光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以传统横向固定治疗,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运动及感觉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位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开感染、骨盆环不稳定、骨折不愈合及术后慢性疼痛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骶髂钉棒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骶骨骨折,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维持骨盆后环纵向稳定性,降低致残率,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 骨盆后环纵向骨折 不稳定骶骨骨折 腰骶髂钉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