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不同参数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的价值
1
作者 邢金丽 冯峰 +2 位作者 朱兴华 傅爱燕 顾亮亮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参数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其中LVSI(-)组109例,LVSI(+...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不同参数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1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其中LVSI(-)组109例,LVSI(+)组37例。测量两组患者表观弥散系数最大值(maximum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_(max))、ADC最小值(ADC_(min))、ADC平均值(ADC_(mean))这3个参数,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ADC_(min)及ADC_(mean)鉴别子宫内膜癌LVSI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ADC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DC_(mean)(F=13.832,P<0.001)及ADC_(min)(F=19.92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_(min)、ADC_(mean)预测子宫内膜癌LVSI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72。根据最佳诊断阈值,ADC_(min)及ADC_(mean)评估子宫内膜癌LVSI的灵敏度分别为86.5%及62.2%,特异度为71.6%及82.6%。ADC_(min)评估LVSI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ADC_(mean)(Z=2.221,P=0.026)。结论:ADC_(min)及ADC_(mean)均有助于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LVSI,且ADC_(min)的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高分辨T2WI联合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傅爱燕 段书峰 +1 位作者 冯峰 尹海兵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 目的探讨MR高分辨T2WI(HR-T2WI)联合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73例直肠癌患者,患者术前均行HR-T2WI、IVIM检查。两位阅片者分别对有、无IVIM图像进行独立分析。采用Kappa分析比较两位阅片者采用两种成像方法诊断直肠癌EMVI的一致性,并分别绘制对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两位阅片者增加IVIM前后诊断直肠癌EMVI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两位阅片者采用MRI HR-T2WI联合IVIM检查较单独HR-T2WI,诊断EMVI一致性提高,诊断EMVI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增加(P均<0.05),诊断EMVI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R-T2WI联合IVIM可增强阅片者对直肠癌EMVI的诊断信心,提高阅片者的一致性,同时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T2WI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壁外血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傅爱燕 段书峰 +1 位作者 吉磊燕 冯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8年第4期519-528,共10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T2WI)上直肠癌系膜淋巴结的MRI特点,探讨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依据,旨在提高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直肠癌患者MRI影像学...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T2加权成像(T2WI)上直肠癌系膜淋巴结的MRI特点,探讨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依据,旨在提高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直肠癌患者MRI影像学资料。分别以淋巴结短径≥3 mm及≥5 mm为基准,结合内部信号(分为信号混杂及信号均匀)、边缘情况(分为边缘光整及边缘毛糙),对直肠癌系膜脂肪筋膜内淋巴结进行N分期。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统计分析MRI在诊断直肠癌的术前N分期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2例患者,以淋巴结≥5 mm为阳性指标时,诊断准确度为77.42%,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86.84%,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78.57%;以淋巴结≥3 mm作为阳性指标时,诊断准确度为75.80%,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68.00%,阳性预测值为63.60%,阴性预测值为89.66%;淋巴结≥3 mm组的敏感度高于≥5 m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结合内部信号特点及边缘情况后,淋巴结≥5 mm组诊断准确度为83.8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97.37%,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83.43%;淋巴结≥3 mm组诊断准确度为90.32%,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94.74%,阳性预测值为90.91%,阴性预测值为90.00%;两者诊断效能均较单纯淋巴结大小为阳性指标时有所提高,尤其以淋巴结≥3 mm组诊断效能更佳,其准确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以淋巴结大小作为转移标准时,3 mm较5 mm敏感度高,但特异度低;结合淋巴结的信号及边缘情况,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而且3 mm时更加明显。因此,在判定淋巴结是否转移时,应依据淋巴结大小,结合信号以及边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直肠癌 系膜淋巴结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周淋巴瘤的CT、MRI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4
作者 傅爱燕 张涛 +1 位作者 陆健 夏淦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CT、MRI对肾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从肿瘤的形态、境界、密度/信号改变以及强化程度分析总结。结果 19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行CT检查,4... 目的探讨CT、MRI对肾周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淋巴瘤的CT、MRI表现;从肿瘤的形态、境界、密度/信号改变以及强化程度分析总结。结果 19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表现为肾周团块状或条片状软组织肿物,形态不规则或分叶状;境界不清;可侵犯肾脏实质、肾周筋膜、肾上腺,可包绕肾门或腹膜后血管但不侵犯。CT平扫等密度,CT增强后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强化均匀,动脉期CT值上升<20 HU或40 HU。T1WI、T2WI混杂信号或等信号,DWI呈明亮的高信号,MRI增强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强化可均匀或不均匀。结论肾周淋巴瘤具有较为典型的CT、MRI表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转移模式阴性孤立性肝细胞癌的预后价值研究
5
作者 傅爱燕 邢金丽 +2 位作者 毛咪咪 张建泉 张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评估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和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VETC)阴性的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 目的 :评估术前MRI征象对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 MVI)和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vessels encapsulating tumor clusters, VETC)阴性的孤立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RFS)的价值。方法:对99例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组织病理学证实MVI和VETC均为阴性的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患者的术前MRI征象、术前临床参数及术后病理特征,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与患者RF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法确定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亚组,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RFS。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9.73个月的随访期内,99例MVI和VETC阴性的孤立性HCC患者中,复发35例(35.3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环状高强化[HR2.405(1.062~5.448), P=0.035]和动脉期瘤周强化[HR 2.672(1.230~5.806), P=0.013]是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最佳截断值为-0.310,高、低风险亚组之间R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术前MRI征象有助于预测微血管转移模式阴性孤立性HCC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的RFS,并可实现术后复发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血管包绕肿瘤细胞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诊断卵巢转移瘤的价值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海明 强金伟 +5 位作者 赵书会 马凤华 蔡宋琪 夏淦林 冯峰 傅爱燕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74-57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卵巢转移瘤与原发性卵巢癌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探讨MRI诊断卵巢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卵巢转移瘤的MRI表现,同期59例原发性卵巢癌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肿瘤的分布、边缘、大小、形... 目的:对比分析卵巢转移瘤与原发性卵巢癌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探讨MRI诊断卵巢转移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卵巢转移瘤的MRI表现,同期59例原发性卵巢癌作为对照。比较两组肿瘤的分布、边缘、大小、形态、囊/实性、分房、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信号、强化程度、腹膜种植灶、转移等征象的差异。结果:25例卵巢转移瘤MRI共发现41个卵巢肿块,16例(64.0%)累及双侧卵巢;59例原发性卵巢癌MRI共发现84个卵巢肿块,25例(42.4%)累及双侧卵巢,双侧卵巢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光滑的边缘、分叶形肿块、T1WI抑脂不均匀等和低信号、实性成分T2WI等信号及实性成分内边界清晰的囊肿样信号5个征象在转移瘤中(29/41、21/41、29/41、10/38、15/28)较原发性癌多见(26/84、27/84、39/84、6/84、6/65)(P值分别为0.000、0.040、0.010,0.004、0.000);不规则形肿块、囊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T1WI抑脂含高信号及实性区T2WI高信号4个征象在原发性癌中(35/84、16/19、30/84、78/84)较转移瘤多见(5/41、6/13、6/41、28/38)(P值分别为0.001、0.049、0.015、0.004)。结论:MRI可显示卵巢转移瘤与原发性卵巢癌不同的MRI表现,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型小肺癌动态增强MRI与^(18)F FDG PET/CT的相关性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冯峰 夏淦林 +5 位作者 强福林 施冬辉 沈爱军 傅爱燕 李海明 张明珠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4期467-472,共6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和^(18)F-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18)F 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的相关性。方法:27例最大径≤3 cm的周围型小肺癌行^(18)F FDG PET/CT及...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和^(18)F-2-脱氧葡萄糖正电子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18)F 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的相关性。方法:27例最大径≤3 cm的周围型小肺癌行^(18)F FDG PET/CT及动态增强MR扫描。测量磁共振定量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_(ep))、细胞外对比剂容积分数(V_e)及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比较动态增强MRI三个定量参数值与SUV_(max)的相关性。结果:DCE-MRI的定量参数K^(trans)值、K_(ep)值分别与PET/CT半定量参数SUV_(max)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而V_e与SUV_(max)无相关性(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及K_(ep)值与SUV_(max)正相关,三者可共同反映周围型小肺癌的恶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自胃癌的转移性卵巢肿瘤的MRI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海明 强金伟 +5 位作者 赵书会 马凤华 蔡宋琪 夏凎林 冯峰 傅爱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卵巢转移性肿瘤(SOTGC)的MRI表现,提高MRI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SOTGC的MRI资料,同期33例原发性卵巢癌(POC)作为对照。观察肿瘤的部位、边缘、形态、大小、囊实性、实性区内边界清晰的囊样信... 目的:分析胃癌卵巢转移性肿瘤(SOTGC)的MRI表现,提高MRI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SOTGC的MRI资料,同期33例原发性卵巢癌(POC)作为对照。观察肿瘤的部位、边缘、形态、大小、囊实性、实性区内边界清晰的囊样信号、T2WI上肿块实性区与子宫肌层的信号强度比(SIR)、强化程度、腹膜种植及腹水量。结果:MRI上12例SOTGC共发现22个卵巢肿块;33例POC共见47个卵巢肿块。双侧卵巢肿块(10/12,83.3%vs.14/33,42.4%)、边缘光滑(18/22,81.8%vs.17/47,36.2%)、分叶形(17/22,77.3%vs.10/47,21.3%)、囊实性/实性肿块内边界清晰的囊样信号(14/22,63.6%vs.6/38,15.8%)和较低的SIR(1.2±0.3vs.1.9±0.5)五个征象有助于SOTGC的诊断(P分别为0.036、0.001、0.000、0.002和0.000)。出现囊实性/实性肿块内边界清晰的囊样信号及SIR值<1.4两个征象之一时,MRI诊断SOTGC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9%、76.6%和81.2%。结论:SOTGC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结合病史将有助于与POC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卵巢肿瘤 转移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司海峰 冯峰 傅爱燕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4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开展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病例53例及常规CT引导下肺穿刺120例。分别就两组病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有无肺气肿)、病灶情况(大小、位置)、... 目的:探讨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开展PET/CT影像辅助CT引导下肺穿刺病例53例及常规CT引导下肺穿刺120例。分别就两组病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性别、有无肺气肿)、病灶情况(大小、位置)、穿刺情况(穿刺体位、深度、取材满意度、取材次数)、并发症情况(出血、气胸、种植、空气栓塞)和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例1次取材满意、1次穿刺及2次穿刺分别引起的并发症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病理结果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值<0.05;临床、穿刺相关数据及总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结论:相比于常规CT引导的肺穿刺,PET/CT影像辅助肺穿刺,病理结果阳性率更高,并且可以明显减少二次进胸活检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PET/CT 并发症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肾周肿瘤的CT、MRI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涛 陆健 傅爱燕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CT、MRI对腹膜后肾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周肿瘤均行多排螺旋CT或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征象。结果肾周淋巴瘤6例,4例CT表现为肾周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及... 目的探讨CT、MRI对腹膜后肾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1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周肿瘤均行多排螺旋CT或MRI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征象。结果肾周淋巴瘤6例,4例CT表现为肾周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2例MRI表现为T1WI上呈稍等信号,在T2WI上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肾周转移瘤5例,CT、MRI表现为周围巨大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动脉期不均匀强化,毗邻大血管被包绕或侵犯,邻近肾脏受侵。肾周脂肪肉瘤3例,肾周肿块以脂肪密度或信号为主,内见团片状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肾周脂肪瘤2例,表现为肾周脂肪密度或信号肿块。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肿块信号不均,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肾周神经节细胞瘤1例,表现为肾周囊性肿块,内见分隔,包绕毗邻血管,增强后分隔及边缘强化。结论 CT、MRI能对腹膜后肾周肿瘤精确定位,显示肿块与邻近脏器、血管的关系,CT、MRI对脂肪类肿瘤、淋巴瘤及部分神经源性肿瘤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彩超、钼靶联合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兴慧 许广照 +5 位作者 王健 施民新 陈铃丽 季秀珍 王汉杰 傅爱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者联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38例乳腺病变患者共249个病灶,回顾性分析乳腺彩超、钼靶及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钼靶、MRI... 目的:探讨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者联合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38例乳腺病变患者共249个病灶,回顾性分析乳腺彩超、钼靶及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钼靶、MRI及三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疾病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1%(192/249),75.1%(187/249),82.7%(206/249),90.8%(226/249);对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6.8%(138/159)、85.5%(136/159)、90.6%(144/159)、96.2%(153/159),漏检率分别为:13.2%(21/159)、14.5%(23/159)、9.4%(15/159)、3.8%(6/159)。结论:乳腺彩超、钼靶、MRI三者联合检查能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彩色超声检查 钼靶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解骞 傅爱燕 +5 位作者 吴忠伟 缪华 吴娟 张建泉 王勇 高广如 《工企医刊》 2009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疑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扫描(CTA),并对平扫及CT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主动脉夹层A型6例,B型8例。CT平扫观察到主动脉直径扩大7例,钙化内膜...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例疑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扫描(CTA),并对平扫及CTA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主动脉夹层A型6例,B型8例。CT平扫观察到主动脉直径扩大7例,钙化内膜片内移5例,胸腔和/或心包积液6例、新鲜血栓2例。CT血管造影图像观察内膜破口显示率92.9%(13/14),内膜片显示率100%,真假腔显示率100%,3例弓上血管受累,5例内脏血管受累。4例患者行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未见渗漏现象。结论: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分型、治疗方案选择、术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刚性配准提高孤立性肺结节DCE-MRI测量可重复性的研究
13
作者 张明珠 冯峰 +3 位作者 夏淦林 陈瑜凤 傅爱燕 施冬辉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非刚性配准前后多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定量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可重复性研究。方法:使用1.5T磁共振对2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DCE-MRI扫描。应用Omnikinetics软件对DCE-MRI图像进行非刚性校准。两位放射科医... 目的:探讨非刚性配准前后多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扫描定量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的可重复性研究。方法:使用1.5T磁共振对27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DCE-MRI扫描。应用Omnikinetics软件对DCE-MRI图像进行非刚性校准。两位放射科医师测量校准前后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间隙容积比(ve)各两次,两次测量间隔两周。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法分析测量者内部和测量者间一致性以及可重复性。结果:同一测量者进行两次测量,配准前k^trans、kep和ve的ICC分别为0.962、0.736和0.708,配准后,ICC分别为0.983、0.962和0.834。配准后较配准前均有所提高。配准前k^trans、kep和ve测量值的可重复性分别为4.8%、33.5%和9.6%,配准后分别为1.6%、13.9%和4.3%。配准后可重复性较配准前好。不同测量者之间,配准前k^trans、kep和ve的ICC分别为0.945、0.760和0.931,配准后,ICC分别为0.988、0.962和0.976。配准后k^trans、kep和ve测量值的可重复性分别为1.8%、13.7%和13.1%较配准前的可重复性分别为3.9%,35.7%和20.1%好。结论:非刚性配准技术可以提高测量孤立性肺结节DCE-MRI定量参数结果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磁共振成像 非刚性配准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涛 傅爱燕 《工企医刊》 2008年第3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4例,肠系膜1例,大网膜1例。恶性16例,良性4例。主要CT...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0例,十二指肠4例,小肠4例,肠系膜1例,大网膜1例。恶性16例,良性4例。主要CT表现为:肿瘤以向腔外生长为主(14/20),类圆形或椭圆形居多(15/20),绝大多数境界清楚(17/20);良性GIST相对较小,平均大小3.3cm×4.2cm,平扫时密度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均匀强化,CT净值平均增18Hu;恶性GIST体积较大,平均大小7.2cm×6.6cm,大部分密度不均匀(15/16),瘤中间坏死多见,增强后明显到显著强化,CT值平均净增加52Hu。2例恶性GIST及1例良性GIST发生不规则斑片状钙化。3例恶性GIST瘤体旁可见成簌状或线状排列血管影,2例侵犯周围组织,1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CT检查能够确定GIST的存在,并能估计良恶性,对治疗起着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肝脏转移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螺旋CT表现
15
作者 张涛 傅爱燕 +1 位作者 陆健 胡振民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1期77-78,F0003,共3页
本文概述螺旋CT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评价肝硬化在代偿期及失代偿期时肝脏形态、大小及肝叶比例的改变,肝脏表面实质密度,门静脉改变。侧支循环改变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关键词 肝硬化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 螺旋CT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MRI表现
16
作者 段书峰 傅爱燕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 :探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征,为提高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MRI表现为... 目的 :探讨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征,为提高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影像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总结其特征。结果:MRI表现为宫腔内巨大肿块,可同时累及宫体及宫颈,呈膨胀性生长;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内部出现分支状或条索状低信号,DWI均呈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早期轻度强化,呈云絮状,后期强化程度加深,范围增大,呈持续性强化。结论:宫腔内膨胀性生长的肿块、T2WI高信号内见条索状低信号及云絮状强化是子宫恶性中胚叶肿瘤的MRI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成像ADC图联合CT成像在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17
作者 司海峰 冯峰 傅爱燕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4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索MR成像ADC图联合CT成像在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探讨该技术在临床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9年12月56例符合要求的CT引导下肺穿刺病例术前按照穿刺体位进行MRI检查,得到的MR扩散加权ADC图与穿刺时第一期轴... 目的:探索MR成像ADC图联合CT成像在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探讨该技术在临床肺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7年11月—2019年12月56例符合要求的CT引导下肺穿刺病例术前按照穿刺体位进行MRI检查,得到的MR扩散加权ADC图与穿刺时第一期轴位CT图融合,获得“类PET/CT”图。根据融合图像确定活检靶区进行穿刺活检。术后以活检组织病理结果或临床相关检查及随访结果为标准,计算使用该方法活检的取材满意度、准确率、假阴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气胸、出血、空气栓塞及针道种植)。结果:取材满意率98.21%(55/56),真阳性55例,假阴性1例,无真阴性及假阳性病例。活检准确率98.21%(55/56)、假阴性率1.78%(1/56)。术后并发并发气胸16.07%(9/56)、出血14.28%(8/56)。无空气栓塞及针道种植病例。结论:MR成像ADC图联合CT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肿瘤实性区,用来指导肺穿刺等效于PET/CT辅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部病变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活检 CT ADC 图像融合 类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及弥散加权成像在输卵管炎性扩张中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石健 傅爱燕 张涛 《交通医学》 2018年第5期493-496,49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征象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输卵管炎性扩张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64个病灶)输卵管炎性扩张的MRI征象,分析囊性病变的形状,确定是否为管状结构,观察囊性病灶的壁及其周围情况,分析囊腔内、...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征象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输卵管炎性扩张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64个病灶)输卵管炎性扩张的MRI征象,分析囊性病变的形状,确定是否为管状结构,观察囊性病灶的壁及其周围情况,分析囊腔内、囊壁及囊壁外DWI的信号改变,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95%囊性病灶出现管状结构征象,所有病灶输卵管壁均有增厚、强化,部分有分隔,无壁结节,囊内壁光整;脓肿及急性炎症管壁周围见斑片状软组织影,盆腔脂肪间隙模糊,慢性炎症病灶管壁清晰。DWI表现:所有输卵管脓肿及77.8%急性炎症病灶囊腔内DWI呈明显高信号,而所有慢性炎症病灶囊腔内D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输卵管炎性扩张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管状结构是输卵管扩张的典型征象,有分隔,但内壁光滑,无壁结节是定性诊断的关键,DWI能对输卵管脓肿及急、慢性炎症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 炎性扩张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咪咪 李洪江 +3 位作者 傅爱燕 沈爱军 司海峰 李春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4年第5期821-828,共8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对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证实的22例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MRI表现。结果:22例含脂肪肝癌中,巨块型16例,结节型4例,弥漫型2例。肿瘤单发17例,多发5例;5例多发肿瘤内均只有1... 目的:探讨CT与MRI对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证实的22例含脂肪原发性肝癌的CT、MRI表现。结果:22例含脂肪肝癌中,巨块型16例,结节型4例,弥漫型2例。肿瘤单发17例,多发5例;5例多发肿瘤内均只有1个含脂肪病灶,共有含脂肪肿瘤22个。18例肿瘤以实质成分为主,肿瘤内脂肪呈散在、小簇状分布;4例肿瘤以脂肪成分为主,瘤内脂肪呈球状表现,实质成分较少。CT显示肿瘤内斑片状、球状脂肪密度影,MRI脂肪抑制序列及化学位移梯度回波序列正反相位均明确显示脂肪的存在。22例动态增强扫描均较好地显示"快进快出"的影像强化特征,其中15例显示肿瘤假性包膜。结论:CT、MRI能较好显示原发性肝癌的影像特征及肿瘤内所含的脂肪组织,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脂肪变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T2W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易 冯峰 +3 位作者 傅爱燕 杨彦松 葛亚琼 龚海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25-73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MR-T2W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59例经术后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采集盆部MRI,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及病理结果分为早期组(ⅠB~ⅡA期,n=73)和晚期组(ⅡB~Ⅳ期,n=86)。按照7∶... 目的观察基于MR-T2W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对159例经术后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鳞癌患者采集盆部MRI,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及病理结果分为早期组(ⅠB~ⅡA期,n=73)和晚期组(ⅡB~Ⅳ期,n=86)。按照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113)和验证集(n=46)。训练集包括52例早期、61例晚期宫颈鳞癌,验证集含21例早期及25例晚期宫颈鳞癌。提取轴位T2WI中病灶的影像组学特征,以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回归分析方法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构建预测早、晚期宫颈鳞癌的影像组学模型。分析影像组学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共提取396个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11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并以之构建预测早、晚期宫颈鳞癌的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拟合优度均佳(χ^(2)=2.68、8.87,P均>0.05);其在训练集及验证集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80。DCA显示,阈值取0.10~1.00时,影像组学模型的净收益较大。结论基于MR-T2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宫颈鳞癌临床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肿瘤 鳞状细胞 肿瘤分期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