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部超声引导的胸部物理治疗在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全殷殷 姚惠萍 +4 位作者 张帅 陈娟红 邹暄 刘景 杨美雪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5期65-67,70,共4页
目的观察肺部超声引导的胸部物理治疗在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收治的64例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通过肺部超... 目的观察肺部超声引导的胸部物理治疗在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收治的64例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通过肺部超声引导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通过传统评估引导胸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胸部物理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肺部超声评分和治疗期间俯卧位通气累计时间。结果胸部物理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差值观察组(189.77±37.03)mmHg、对照组(153.77±55.41)mmHg,t=3.054,P=0.003;肺部超声评分差值观察组(-3.78±4.48)分、对照组(-1.97±2.13)分,t=2.064,P=0.043。俯卧位通气累计时间观察组68.50(56.50,83.25)h、对照组85.00(79.00,88.25)h,Z=3.091,P=0.002。结论肺部超声引导的胸部物理治疗能提高ARDS俯卧位通气患者的氧合指数,改善肺通气状态,缩短俯卧位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物理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的研发及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娟红 张帅 +3 位作者 全殷殷 谢菁 沈竹青 姚惠萍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498-501,共4页
目的 研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并探讨其在ICU监护仪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发小组,开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2022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康复病区中应用,比较... 目的 研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并探讨其在ICU监护仪报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发小组,开发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2022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急诊重症监护室、重症康复病区中应用,比较系统应用后(2022年5月-10月)与应用前(2022年1月-3月)监护仪报警设置的正确率以及临床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后,监护仪报警设置正确率(99.18%和98.14%)均高于实施前(9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9名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总分为(104.96±12.09)分。结论 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提高临床监护仪报警设置的正确率,护士对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半自动生成系统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临床报警器 管理信息系统 危重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东平 钱正仙 +2 位作者 全殷殷 谢邦好 陈肖敏 《护理与康复》 2021年第3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回抽胃液法监测胃残余量,观察组患者采用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 目的观察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回抽胃液法监测胃残余量,观察组患者采用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达标情况、营养状况、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第5天,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51.7%;肠内营养第7天,观察组肠内营养达标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时,观察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肱三头肌皮皱厚度和上臂肌围分别为(216.4±16.4)g/L、(37.5±5.3)g/L、(9.4±0.7)mm和(20.6±0.7)cm,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3.5±12.5)g/L、(32.8±4.2)g/L、(8.4±0.8)mm和(19.0±0.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呕吐、腹胀、腹泻、腹腔高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4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观察组未发生。结论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中应用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提高患者肠内营养达标率,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喂养不耐受 胃残余量 床边超声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ICU患者家属宣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晓波 陈娟红 全殷殷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微信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在ICU家属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ICU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予探视时口头与书面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微信健康教育,5天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洗手依... 目的研究微信结合微信公众平台在ICU家属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ICU患者家属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常规予探视时口头与书面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微信健康教育,5天后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洗手依从性的统计,规范洗手考核。结果观察组主动洗手依从性、洗手规范性、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宣传效果,增进医患间有效沟通,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健康宣教 ICU 患者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道持续气囊压测定结合声门下吸引对VAP的预防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娟红 姚惠萍 +1 位作者 全殷殷 杨晓波 《中国医院统计》 2017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同时采取持续气囊压力监测与持续声门下吸引的措施对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病人120例,将此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采用一次... 目的探究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患者同时采取持续气囊压力监测与持续声门下吸引的措施对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病人120例,将此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采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持续监测气囊压力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60例则采用气囊压力测定表间隙测定气囊压力和间隙声门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的量、及隐血情况以及VAP发生率。结果建立人工气道后患者的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液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隐血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相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已发生VAP患者进行痰培养后,发现其病原菌多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和MRSA。结论采用一次性压力传感器持续监测气囊压力结合持续声门下吸引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持续气囊压 声门下吸引 V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术前访视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全殷殷 张旭 +1 位作者 陈娟红 姚惠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术前访视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循环手术患者3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3例)与观察组(165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视频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方法... 目的探讨视频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术前访视对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体外循环手术患者3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63例)与观察组(165例),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视频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方法进行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谵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早期功能锻炼配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早期功能锻炼配合率、患者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结合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的术前访视可有效降低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配合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 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术前访视 体外循环术后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在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娟红 全殷殷 +3 位作者 邹暄 张帅 姚惠萍 潘洁琼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4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在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ICU 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28名新护士归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规范化培训模式;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31名新护士归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模式基... 目的探讨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在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人民医院ICU 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28名新护士归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规范化培训模式;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的31名新护士归为试验组,在传统培训模式基础上将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应用到规范化培训中,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方法最优化落实具体培训方案;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及护理工作能力情况。结果两组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培训前考核成绩和自我能力测试基线一致,实时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培训后,试验组ICU新护士在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护理工作能力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班斯基最优化教学理论应用于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能有效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知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其岗位胜任力,确保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 ICU 护士 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主动湿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全殷殷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的主动气道湿化技术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病区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主动气道湿化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加热湿化系... 目的探讨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的主动气道湿化技术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病区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主动气道湿化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加热湿化系统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气道湿化,以一周时间为一个周期,观察患者气道湿化程度、气道应急反应及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减少患者气道应急反应、VAP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鼻结合密闭式吸痰管行主动气道湿化技术有良好的气道湿化效果,能有效减少人工气道应急反应及VA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鼻 机械通气 密闭式吸痰 主动气道湿化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gile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全殷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Vigileo的动脉脉搏心输出量(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监测技术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II)>16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8例。在应用Vigi... 目的探讨Vigileo的动脉脉搏心输出量(arterial pressure-based Cardiac output,APCO)监测技术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II)>16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8例。在应用Vigileo监测指导液体复苏前及复苏后6h采集2组患者前后血流动力学数据及24h后的乳酸、碱剩余、APACHII评分的变化。结果 28例患者均达到液体复苏的目的,未发生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结论 Vigileo的APCO监测技术能及时有效的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具有其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gileo 感染性休克 容量 液体复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全殷殷 张帅 +2 位作者 陈娟红 刘飞跃 姚惠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 目的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对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修订,并以此为基础构建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8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60例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试验组,使用该监测系统对其肠内营养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将2021年3月—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修订前的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两组肠内营养方案。比较两组肠内营养7 d内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目标喂养量达标率,肠内营养第1天与第8天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值,收集护士对该监测系统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第8天与第1天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该监测系统的满意度评分为(4.51±0.31)分。结论使用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监测系统有助于降低患者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提高目标喂养量达标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护士对该监测系统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肠内营养 耐受性 信息系统 护理
原文传递
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帅 陈娟红 +1 位作者 全殷殷 姚惠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小组,以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基础,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患者身体约束决策动态提醒和质量控制。选取2022年1月—6月浙江省某三... 目的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小组,以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为基础,构建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系统实时采集相关数据,实现患者身体约束决策动态提醒和质量控制。选取2022年1月—6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216例患者为应用对象,比较系统应用后(2022年4月—6月)与应用前(2022年1月—3月)患者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并收集护士对该管理系统的满意度。结果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应用后,身体约束率(35.19%)低于应用前(49.07%),约束时长为45.71(16.41,121.31)h,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0(28.05,317.00)h,两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对约束管理系统的满意度得分为(4.56±0.48)分。结论使用ICU患者身体约束管理系统有助于降低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减少约束时长,护士对该系统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约束 身体的 信息系统 护理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达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飞跃 全殷殷 +1 位作者 李飞 姚惠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3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达标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找出目前营养支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且经鼻持续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达标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找出目前营养支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且经鼻持续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7 d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喂养是否达标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比较肠内营养第7天2组患者喂养达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喂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共82例患者发生喂养不达标,发生率为57.34%(82/14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有并发症(OR=34.47,95%CI 9.49~125.21)和输注速度(OR=0.21,95%CI 0.08~0.57)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达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喂养不达标率高于喂养达标率,有并发症和喂养不耐受引起的输注速度过慢是发生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建议针对患者设置个性化喂养方案,优化喂养措施,提高喂养达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肠道营养 呼吸 人工 影响因素分析 喂养不达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