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常见病与耳鸣发病相关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岱 冀美琦 +6 位作者 田珊珊 解秸萍 张亚力 李春华 高艳 唐汉文 陈陆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920-924,共5页
目的:探讨与耳鸣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耳鸣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并指导耳鸣的防治。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方法,对103例耳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基础疾病以及耳鸣严重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调查,记录出现基础疾病的种类及例数和... 目的:探讨与耳鸣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为耳鸣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并指导耳鸣的防治。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方法,对103例耳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基础疾病以及耳鸣严重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调查,记录出现基础疾病的种类及例数和VAS值,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3例耳鸣患者中,伴有疾病最多的前3名是颈椎病52例,高血脂34例和高血压31例,其余疾病出现例数均在10例以下。未伴有颈椎病、高血脂、高血压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11例。未伴有任何已知疾病的耳鸣患者11例。2)在伴有颈椎病、高血脂、高血压的耳鸣患者中,单独伴有颈椎病20例,高血脂6例,高血压4例;同时伴有颈椎病和高血脂2例,同时伴有颈椎病和高血压2例,高血脂和高血压3例;同时伴有3种疾病3例。3)颈椎病和耳鸣发病相关(P<0.05),高血脂、高血压和耳鸣发病不相关(P>0.05),伴有疾病种类越多,耳鸣不一定越严重(P>0.05)。结论:颈椎病是耳鸣最相关因素之一,而高血脂、高血压与耳鸣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颈椎病 高血脂 高血压 VAS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冀美琦 秦亚丽 +5 位作者 矫毓娟 焦劲松 邓婷婷 訾迎新 韩梦雨 金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眼科联合门诊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以... 目的分析并总结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眼科联合门诊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对比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IgG阳性和AQP4-IgG阴性患者的临床症状异同点。结果75例患者中,男12例、女63例,男女比例接近为1 GA6FA 5,发病年龄7~77岁,病程1个月~30 a,发病次数1~20次,16例(21.3%)患者起病前有明显诱因,其余59例(78.7%)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病。首次发病症状视神经炎发病28例(37.3%),脊髓炎发病18例(24.0%),视神经和脊髓同时受累19例(25.3%),颅内发病10例(13.3%),有19例患者伴随其他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45例(60.0%)患者检测了视神经脊髓炎特异性抗体(AQP4-IgG),其中31例(68.9%)患者呈现AQP4-IgG阳性表现,13例(28.9%)患者呈现AQP4-IgG阴性表现,尚有1例(2.2%)患者呈现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表现。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多发于女性,大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起病,复发率较高,首发病症累及视神经为主,其特异性抗体AQP4-IgG阳性患者多见,应予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 水通道蛋白4-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少阳经耳周五穴压痛反应及其痛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田珊珊 刘岱 +6 位作者 解秸萍 冀美琦 马圆 付茜茜 唐汉文 李春华 史大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94-596,600,共4页
目的研究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90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少阳经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进行... 目的研究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90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受试者少阳经耳周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五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穴位,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上述五穴压痛阈值。结果耳鸣组完骨穴的压痛频次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穴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耳鸣组完骨、翳风、风池穴的压痛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余穴的压痛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鸣患者的少阳经耳周完骨、翳风、风池穴压痛较非耳鸣者敏感,提示此三穴为耳鸣的特异性反应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穴位压痛 少阳经 耳门穴 听会穴 翳风穴 完骨穴 风池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督脉压敏穴的分布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田珊珊 冀美琦 +5 位作者 刘岱 张伟 解秸萍 张亚力 李春华 高艳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研究耳鸣患者督脉(头颈胸腰段)压敏穴的分布特点,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63例耳鸣患者督脉腧穴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位,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诊察范围内,63例耳鸣患者中,58.7%的患者出现压敏阳性反应,... 目的研究耳鸣患者督脉(头颈胸腰段)压敏穴的分布特点,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对63例耳鸣患者督脉腧穴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位,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诊察范围内,63例耳鸣患者中,58.7%的患者出现压敏阳性反应,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了压敏穴数排名前三类的穴位为:(1)身柱、神道(并列),其压敏阳性反应率均占43.2%;(2)百会、至阳、命门(并列),百会和至阳均占21.6%,命门占18.9%;(3)陶道、大椎(并列),陶道占16.2%,大椎为13.5%。结论耳鸣与督脉上的百会、大椎、身柱、神道、至阳、陶道以及命门等特定腧穴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督脉 经络循按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原穴的压痛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岱 田珊珊 +6 位作者 解秸萍 冀美琦 付茜茜 马圆 唐汉文 李春华 史大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研究耳鸣时十二原穴压痛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按压十二原穴,记录出现压痛反应的原穴;(2)运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十二原穴的压痛阈;(3)根据耳鸣患者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压痛敏感的原穴与证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耳鸣时十二原穴压痛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1)按压十二原穴,记录出现压痛反应的原穴;(2)运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十二原穴的压痛阈;(3)根据耳鸣患者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对压痛敏感的原穴与证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耳鸣患者的十二原穴均存在压痛反应。其中,压痛频次前四位的原穴依次是太冲81例(90.00%)、合谷77例(85.56%)、丘墟76例(84.44%)、太白66例(73.33%)。(2)压痛阈从低到高前四位的原穴依次是冲阳、合谷、太冲和腕骨。(3)耳鸣患者均存在五脏相关证型。其中肝相关证型55例(61.11%),脾相关证型18例(20.00%),肾、肺、心的相关证型均在10例以下。[结论](1)耳鸣相对压痛敏感的原穴是肝经原穴太冲、大肠经原穴合谷、胆经原穴丘墟,其次是脾经原穴太白、胃经原穴冲阳和小肠经原穴腕骨;(2)耳鸣常见证型主要是肝相关证型,其次是脾相关证型;(3)耳鸣时,肝经、脾经及其表里经原穴与肝、脾相关证型具有一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原穴 压痛反应 压痛阈 频次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缺血性损伤动物模型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秦亚丽 冀美琦 +3 位作者 訾迎新 邓婷婷 韩梦雨 金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827-830,共4页
视网膜缺血性损伤(RII)是许多眼底血管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会导致不可逆的视网膜低灌注和视神经细胞功能损伤,从而造成患者严重的视觉障碍。本综述对近年来研究进行总结发现,RII的常见动物模型包括升高眼压法、视神... 视网膜缺血性损伤(RII)是许多眼底血管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复杂,常会导致不可逆的视网膜低灌注和视神经细胞功能损伤,从而造成患者严重的视觉障碍。本综述对近年来研究进行总结发现,RII的常见动物模型包括升高眼压法、视神经或血管结扎法、光动力或药物注射诱导法等;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氧自由基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及细胞凋亡等途径。深入了解RII的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潜在发病机制,对全面认识视网膜缺血性疾病并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缺血性损伤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细胞凋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缺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秦亚丽 冀美琦 金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第5期412-415,共4页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系列眼前部或眼后部缺血性疾病,临床中以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本病常与缺血性脑病伴随出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类涉及眼科和神经科的交叉学科疾病。OIS的病变基础为眼部血流量灌注不...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由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一系列眼前部或眼后部缺血性疾病,临床中以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最常见。本病常与缺血性脑病伴随出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类涉及眼科和神经科的交叉学科疾病。OIS的病变基础为眼部血流量灌注不足和(或)血液循环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臂-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是其主要诊断依据之一。目前针对OIS的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对症处理和全身病因疗法等。由于OIS早期发病隐匿,症状缺乏特异性,不同部位缺血程度也不一致,眼科医生在疾病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患者也承受着严重视觉障碍甚至失明的风险。为了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本文对近年来眼缺血综合征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和诊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缺血综合征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闭塞 低灌注性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侧别与经络压敏穴分布侧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冀美琦 张亚力 +3 位作者 张伟 田珊珊 刘岱 解秸萍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侧别耳鸣与经络压敏穴分布侧别的相关性,为诊治耳鸣科学选穴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运用经络循按法,在62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络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数,对不同耳... 目的:探讨不同侧别耳鸣与经络压敏穴分布侧别的相关性,为诊治耳鸣科学选穴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运用经络循按法,在62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络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的压敏穴数,对不同耳鸣侧别的左、右和双侧经络压敏穴数采用SPSS17.0进行卡方检验。结果:1左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多于右侧(P<0.01),右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多于左侧(P<0.05);左侧或右侧耳鸣时,有同侧经络压敏穴较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双耳鸣时,双侧经络压敏穴数分别较左侧和右侧多,右侧经络压敏穴数较左侧多,即双侧>右侧>左侧(P<0.01)。结论:无论左、右侧耳鸣还是双侧耳鸣,其压敏穴多分布在双侧经络。单侧耳鸣时,有同侧经络压敏穴较多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需进一步增大样本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经络循按 压敏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青少年型Krabbe病伴发的视神经萎缩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秦亚丽 訾迎新 +2 位作者 冀美琦 项占梅 金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第1期56-59,共4页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loboid cell leukodystrophy,GLD)是因β-半乳糖脑苷脂酶(galactocerebrosidase,GALC)缺乏引起的溶酶体贮积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1-2],又称克拉伯病(Krabbe Disease,KD),由Knud Krabbe于1916... 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loboid cell leukodystrophy,GLD)是因β-半乳糖脑苷脂酶(galactocerebrosidase,GALC)缺乏引起的溶酶体贮积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1-2],又称克拉伯病(Krabbe Disease,KD),由Knud Krabbe于1916年首次报道[3]。半乳糖脑苷脂蓄积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破坏了神经细胞髓鞘的形成,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2]。据报道该病发病率约为1/10万[4]。临床中本病以婴幼儿多见,常在发病的前几年出现神经系统迅速衰退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Krabbe病 针刺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标本”理论探讨耳鸣患者中渚、翳风的压痛反应及压痛阈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付茜茜 田珊珊 +6 位作者 刘岱 马圆 解秸萍 冀美琦 陈陆泉 唐汉文 史大为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2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其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104例,非耳鸣者30例,对中渚、翳风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对中渚、翳风压痛阈进行测量...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其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104例,非耳鸣者30例,对中渚、翳风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对中渚、翳风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压痛频次:耳鸣组中渚、翳风的压痛频次大于非耳鸣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侧别耳鸣患者比较双侧中渚、翳风压痛频次均高于左侧或右侧,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左、右侧压痛频次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痛阈:耳鸣组中渚、翳风压痛阈小于非耳鸣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鸣患者左侧中渚压痛阈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鸣和双耳鸣患者左、右侧中渚压痛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耳鸣患者左侧翳风压痛阈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耳鸣和双耳鸣患者翳风左、右侧压痛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翳风压痛阈均小于中渚,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频次较高,压痛阈较低,说明中渚、翳风是耳鸣的敏感反应穴,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翳风压痛阈均小于中渚,说明翳风较中渚更敏感。不同侧别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双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均反应在双侧,单耳鸣患者中渚、翳风压痛阈以双侧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中渚 翳风 压痛 标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与天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俞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罗钦 李胜杰 +3 位作者 刘文吉 张伟 冀美琦 解秸萍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4期59-6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与天灸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俞穴区皮肤肥大细胞(MCs)的影响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天灸组,每组7只。腹腔注射CCl4制备HF模型,第3周起,电针组、天灸组分别予肝俞穴电针刺激、斑蝥贴敷,共4... 目的:探讨电针与天灸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俞穴区皮肤肥大细胞(MCs)的影响差异。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天灸组,每组7只。腹腔注射CCl4制备HF模型,第3周起,电针组、天灸组分别予肝俞穴电针刺激、斑蝥贴敷,共4周。治疗结束次日,取左侧肝俞穴区备皮,甲苯胺蓝染色,分层次观察MCs及其脱颗粒情况。结果:穴区MCs总数及其脱颗粒数(率):1MCs总数:模型组与正常组间无明显差异,电针组和天灸组较模型组显著增多(P<0.01),电针组与天灸组间无显著差异;2MCs脱颗粒数:模型组与正常组、电针组与模型组间无显著差异,天灸组较模型组、电针组显著增多(P<0.01或P<0.05);3MCs脱颗粒率:模型组、电针组和天灸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但3组间无显著差异。穴区皮肤各层MCs分布:1组内比较:各组皮下组织层、真皮网状层MCs总数,正常组、模型组皮下组织层、真皮网状层MCs脱颗粒数,电针组皮下组织层和天灸组真皮网状层脱颗粒数均显著高于真皮乳头层(P<0.05或P<0.01);正常组、模型组皮下组织层MCs总数、电针皮下组织层MCs总数和脱颗粒数均显著高于真皮网状层(P<0.01),天灸组真皮网状层脱颗粒数显著高于皮下组织层(P<0.01)。2组间比较:模型组与正常组各层MCs总数、脱颗粒数分布无明显差异;真皮乳头层与真皮网状层:天灸组此两层MCs总数、脱颗粒数均较模型组、电针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皮下组织层:MCs总数电针组、天灸组较模型组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电针组与天灸组间无显著差异;MCs脱颗粒数电针组、天灸组较模型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电针组较正常组、天灸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电针与天灸对穴区MCs均有募集、激活作用,天灸作用更为显著;电针与天灸可引起穴区皮肤MCs的趋向性分布,电针主要集中在皮下组织层,天灸为真皮乳头层和真皮网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天灸 肥大细胞 肝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反应及压痛阈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圆 付茜茜 +4 位作者 田珊珊 刘岱 冀美琦 解秸萍 陈陆泉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12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外关、足临泣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压痛阈,为临床上运用二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非耳鸣者32例为对照组,耳鸣患者101例为耳鸣组,对外关、足临泣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同时使用压痛测试仪对两组的外关... 目的:研究外关、足临泣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压痛阈,为临床上运用二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非耳鸣者32例为对照组,耳鸣患者101例为耳鸣组,对外关、足临泣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同时使用压痛测试仪对两组的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压痛频次比较:耳鸣组外关的压痛频次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耳鸣组足临泣的压痛频次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双侧外关、足临泣穴的压痛反应频次均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穴单在左、右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压痛阈均值比较:对照组外关、足临泣的压痛阈均值都大于耳鸣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耳鸣患者较非耳鸣者外关、足临泣穴压痛敏感,提示两穴为耳鸣患者相对敏感的反应穴。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二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左右侧压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压痛 八脉交会穴 外关 足临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豚鼠巩膜形态改变及缺氧诱导因子-1α和氧自由基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訾迎新 邓宇 +2 位作者 冀美琦 秦亚丽 金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3-727,共5页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form deprivation high myopia,FDH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氧自由基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方法将豚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5只)...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高度近视(form deprivation high myopia,FDHM)豚鼠巩膜形态变化,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氧自由基在高度近视中的作用。方法将豚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25只)和模型组(25只)。模型组豚鼠右眼行眼睑缝合,所有模型组豚鼠均选择右眼作为FDHM组,对侧眼为自身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豚鼠不做任何处理。于造模前及造模后8周采用检影镜测量屈光度,A超进行生物测量。形觉剥夺8周以后处死豚鼠,观察巩膜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巩膜HIF-1α相对表达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豚鼠形觉剥夺8周以后,FDHM组屈光度从(+3.59±0.33)D变为(-7.96±0.55)D,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89±0.32)D、自身对照组(-0.55±0.49)D(均为P<0.05);玻璃体腔深度为(4.12±0.13)mm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1±0.23)mm和自身对照组(3.93±0.04)mm(均为P<0.05);眼轴长度为(8.93±0.22)mm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7.95±0.37)mm和自身对照组(8.01±0.15)mm(均为P<0.05)。巩膜组织明显变薄,细胞外基质增多,成纤维细胞密度降低,胶原纤维平均直径减小。FDHM组巩膜中HIF-1α相对表达量、MDA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SOD活力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自身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形觉剥夺8周后,豚鼠FDHM眼近视度数明显增加,玻璃体腔深度增加,眼轴延长,巩膜形态发生病理性变化;HIF-1α、SOD、MDA可能参与了FDH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 高度近视 巩膜 缺氧诱导因子 氧自由基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茜茜 马圆 +6 位作者 田珊珊 刘岱 解秸萍 冀美琦 陈陆泉 唐汉文 史大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二穴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75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非耳鸣组,对2组受试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 目的观察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反应及压痛阈,研究二穴在耳鸣时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治耳鸣提供选穴依据。方法选取耳鸣患者75例作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作为非耳鸣组,对2组受试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频次,并采用压痛测试仪测量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阈。结果耳鸣组与非耳鸣组三阴交穴及太白穴压痛频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双侧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频次均明显多于单独左侧和单独右侧(P均<0. 05),而单独左侧和单独右侧压痛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耳鸣组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阈均明显低于非耳鸣组(P均<0. 05);不同侧别耳鸣及脑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左、右侧压痛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耳鸣患者太白穴和三阴交穴压痛均以双侧为主且对压痛均敏感,左、右侧无明显差异,二穴是耳鸣的敏感反应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太白穴 三阴交穴 痛阈 压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灸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文吉 李胜杰 +3 位作者 罗钦 冀美琦 张伟 解秸萍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第5期460-463,共4页
目的观察天灸防治大鼠肝纤维化(HF)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造模的方法建立HF大鼠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3星期开始进行天灸治疗,每星期2次,每次6 h,共治疗4星期。观察各... 目的观察天灸防治大鼠肝纤维化(HF)的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造模的方法建立HF大鼠模型,治疗组从造模后第3星期开始进行天灸治疗,每星期2次,每次6 h,共治疗4星期。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肝湿重、肝指数,比较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和肝脏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HF程度分级及HF组织胶原分析指标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肝湿重及肝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肝湿重和肝指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及血清及肝脏PCIII、IV-C、HA、LN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含量及血清及肝脏IV-C、HA、LN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PCⅢ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灸具有一定的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发泡疗法 肝纤维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结合毫针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高艳 王爽 +3 位作者 陈跃辉 刘美颖 解秸萍 冀美琦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第7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毫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疗法,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毫针疗法。毫...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毫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安全、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毫针疗法,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毫针疗法。毫针取肩髃、肩髎、肩贞、条口及阿是穴,手阳明经走向疼痛加三间,手少阳经走向疼痛加外关,手太阳经疼痛加后溪。火针取阿是穴。分别比较由疼痛、关节活动范围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三方面的综合评定组成的百分五级评定评分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2个疗程后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组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及日常生活能力均较对照组同疗程显著改善(P<0.01),百分五级评定总分也较对照组同疗程显著提高(P<0.01);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火针结合毫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毫针疗法治疗肩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火针 毫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风市穴压痛反应及压痛阈临床研究
17
作者 马圆 付茜茜 +6 位作者 田珊珊 刘岱 冀美琦 解秸萍 唐汉文 张鹏翔 史大为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563-566,共4页
目的 :研究风市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为应用风市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耳鸣患者90例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为非耳鸣组,对两组的风市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采用压痛测试仪对风市穴的压痛阈进行测... 目的 :研究风市穴在耳鸣患者中的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为应用风市穴诊治耳鸣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耳鸣患者90例为耳鸣组,非耳鸣者30例为非耳鸣组,对两组的风市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阳性反应次数。采用压痛测试仪对风市穴的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耳鸣组风市穴的压痛频率高于非耳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风市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风市穴压痛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痛阈比较,耳鸣组风市穴的压痛阈小于非耳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风市穴左、右侧压痛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鸣患者较非耳鸣患者风市穴的压痛反应频率更高、压痛更敏感。不同侧别耳鸣患者的风市穴均以双侧压痛多见,左右侧压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压痛 风市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冀美琦 田珊珊 +5 位作者 刘岱 张伟 解秸萍 张亚力 李春华 高艳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压敏穴在体表的分布规律,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辨证选穴、局部远端配穴治疗依据。方法:运用经络循诊法,在63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项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脉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压敏穴... 目的:探讨耳鸣患者压敏穴在体表的分布规律,为针灸临床诊治耳鸣提供辨证选穴、局部远端配穴治疗依据。方法:运用经络循诊法,在63例耳鸣患者头顶及颈项部、侧头及耳周部、背腰部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体表经脉进行循经按压,记录出现压敏穴位,对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穴位采用Excel 2010进行排序。结果:63例耳鸣患者体表经脉出现压敏穴共131穴,其中频次在10次以上41穴的分布规律如下:⑴出现压敏穴较多的经脉排名前三依次为: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太阴脾经;⑵出现压敏穴较多的区域依次为:膝关节以下、侧头及耳周部、肘关节以下、背腰部;⑶压敏穴数排名前十的穴位依次为:完骨、翳风、外关、曲池、三阴交、阳陵泉、风池、太冲、手三里、足临泣。结论:耳鸣患者压敏穴分布最多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分布最多的区域在膝关节以下,最敏感的穴位是完骨、翳风,客观反应了古典经络理论中与耳相关经脉、穴位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压敏穴 足少阳胆经 完骨 翳风
原文传递
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琦 李海松 +4 位作者 冀美琦 李婷 宫僖浩 郑建铖 韩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68-1573,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Pub Med、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至2018年2... 目的系统评价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Pub Med、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数据库中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至2018年2月28日。两人独立筛选文献、资料提取并核对结果,采用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 Man 5.3.5进行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163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推拿疗法(穴位按摩/手法推拿)与降压药联合使用与单用降压药的疗效比较,穴位按摩能降低收缩压[MD=-9.30,95%CI(-11.15,-7.46)],降低舒张压[MD=-5.61,95%CI(-6.87,-4.36)],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18,95%CI(1.06,1.32)];手法推拿同样能降低收缩压[MD=-4.74,95%CI(-7.82,-1.67)],降低舒张压[MD=-5.00,95%CI(-7.27,-2.73)],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22,95%CI(1.15,1.3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研究报告推拿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推拿疗法联合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较单用降压药有优势,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推拿 穴位按摩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