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辐射下户外空间界面温度的预测模型和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冉茂宇 杨若菡 孟庆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19-724,共6页
用表面温差方法建立户外空间界面温度的预测模型,然后提出用反应系数法计算空间界面的吸热系数,进而利用室外气候参数实现界面温度的预测,最后结合实测气候资料和某一居住小区建筑状况,利用周期性反应系数法对几种界面的温度进行了预测... 用表面温差方法建立户外空间界面温度的预测模型,然后提出用反应系数法计算空间界面的吸热系数,进而利用室外气候参数实现界面温度的预测,最后结合实测气候资料和某一居住小区建筑状况,利用周期性反应系数法对几种界面的温度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实测有相当好的一致性,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6%,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为分析边界面材料和颜色以及建筑物布局对界面温度的影响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户外空间界面温度 室外热环境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形钢气体保护电弧焊接头组织及性能
2
作者 吕冬 冉茂宇 +2 位作者 芦延鹏 曹正 徐鑫 《焊接》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1500 MPa热成形钢气体保护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方法】采用NB-350 IGBT型逆变式CO_(2)气体保护电弧焊机对无镀层热成形钢和铝硅镀层热成形钢进行焊接试验,分析接头显微组织、强度、硬度及断口形貌特征。【结果】结果... 【目的】旨在研究1500 MPa热成形钢气体保护焊接头的组织及性能。【方法】采用NB-350 IGBT型逆变式CO_(2)气体保护电弧焊机对无镀层热成形钢和铝硅镀层热成形钢进行焊接试验,分析接头显微组织、强度、硬度及断口形貌特征。【结果】结果表明,2种接头焊缝组织均为铁素体+贝氏体,铝硅镀层钢板的焊缝中铁素体相对较多。2种接头的热影响区(HAZ)组织相似,在A_(c3)温度以上,HAZ组织为马氏体;在A_(c1)~A_(c3)温度,HAZ组织为铁素体+回火马氏体。接头维氏硬度变化规律为焊缝硬度最低,温度高于A_(c3)的HAZ硬度达到最高,两相区硬度处于焊缝和母材之间。采用ER50-6焊丝焊接2种热成形钢属于低强匹配,接头强度仅为母材强度的1/2左右。接头断口为脆性+韧性混合断口,熔合区是接头最薄弱位置。【结论】由于铝硅镀层钢板的焊缝中软质铁素体含量较多,其接头强度(805 MPa)低于无镀层钢板接头(86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形钢 气体保护电弧焊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热湿作用下多孔吸湿体吸解湿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冉茂宇 曹学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1年第4期313-315,320,共4页
选择硅胶作为多孔吸湿体 .在夏季气候的周期性热湿作用下 ,测试了硅胶粒径和厚度对其自然吸解湿性能的影响 .表明粒径对自然吸解湿性能有一定影响 ;硅胶的吸解湿性仅在浅表层中进行 。
关键词 多孔吸湿体 吸湿解湿 相对湿度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湿材料吸放湿性能的测试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冉茂宇 袁炯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6,共7页
建立了调湿材料吸放湿过程的热湿传递耦合方程,在周期性热湿作用边界条件下对耦合方程进行变换分析,得出其理论解。研究了封闭空间内调湿材料在周期性热湿作用下的吸放湿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含湿量波动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之比值为一复常数... 建立了调湿材料吸放湿过程的热湿传递耦合方程,在周期性热湿作用边界条件下对耦合方程进行变换分析,得出其理论解。研究了封闭空间内调湿材料在周期性热湿作用下的吸放湿特性,结果表明空气含湿量波动振幅与温度波动振幅之比值为一复常数,其模值能表示材料吸放湿能力大小,初相位能表示材料吸放湿应答性快慢,从而引出了测试调湿材料吸放湿性能的方法———封闭箱热作用法。利用该方法测试了硅胶板、混凝土板和夯土板的吸放湿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硅胶板的吸放湿性能最好,混凝土板最差;得出了调湿材料在封闭箱中的吸放湿规律,即空气温度升高时材料放湿,空气温度下降时材料吸湿,可根据空气绝对湿度曲线判断材料吸放湿性能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材料 吸放湿性能 封闭箱热作用法 含湿量 绝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2
5
作者 冉茂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42-44,共3页
在介绍调湿材料调节空气湿度原理的基础上,评述了日本学者关于调湿材料调湿特性好坏的四种观点。着重报道了日本近二十几年来研究开发的四类调湿材料,井对它们的工艺过程、调湿特性和应用概况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未来调湿材料的研究... 在介绍调湿材料调节空气湿度原理的基础上,评述了日本学者关于调湿材料调湿特性好坏的四种观点。着重报道了日本近二十几年来研究开发的四类调湿材料,井对它们的工艺过程、调湿特性和应用概况进行了说明。最后提出了未来调湿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调湿材料 研究 应用 相对湿度 平衡吸放湿曲线 调湿原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住宅夏季室内自然通风热环境实测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冉茂宇 刘晓迅 +1 位作者 胡深 吴扬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8-442,共5页
以厦门市4户住宅的夏季室内风速和热环境实测为例,探讨从参数变化中获得房间自然通风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用累积分布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PMVN)来评价房间自然通风条件下热环境的方法,统计分析所测房间自然通风下PMV值的大小及其出现概... 以厦门市4户住宅的夏季室内风速和热环境实测为例,探讨从参数变化中获得房间自然通风时段;在此基础上,提出用累积分布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PMVN)来评价房间自然通风条件下热环境的方法,统计分析所测房间自然通风下PMV值的大小及其出现概率.结果表明,房间的白天室内风速较大而夜间室内风速较小,但就PMV值而言,房间PMV值白天比夜间PMV值高,即房间热环境白天比夜间差.与门窗关闭处于自然状态同时段相比,夏季自然通风可明显使PMV值下降,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室内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自然通风 热环境 预测平均热反应指标 夏季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人工天空半球内表面亮度分布的理论 被引量:2
7
作者 冉茂宇 常志刚 杨若菡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72-277,共6页
针对旧式人工天空半球内表面亮度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提出一种新型人工天空半球的构造方法 ,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在新型人工天空半球内 ,用均匀扩散透射材料形成环形散射光源 ,从天顶到地平线依次贴上反光系数递减的材料 ,可使人工天空... 针对旧式人工天空半球内表面亮度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提出一种新型人工天空半球的构造方法 ,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在新型人工天空半球内 ,用均匀扩散透射材料形成环形散射光源 ,从天顶到地平线依次贴上反光系数递减的材料 ,可使人工天空半球内表面亮度分布与全阴天的真实天空亮度分布一致 .这对于改进现有人工天空半球的亮度分布 ,提高模型测量采光系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以及模拟不同地区气候散射光环境都有实际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表面 亮度分布 人工天空半球 照明度 采光系数 环形散射光源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空间调湿材料新的调湿特性指标及其理论基础 被引量:33
8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评述现有关于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指标的基础上 ,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 ,从两相平衡的角度导出封闭空间调湿特性指标值的表达式 ,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发现 B值仅是基于调节的目标状态温度为零度而存在的 ,用于非零度的调节目标时会产生... 在评述现有关于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指标的基础上 ,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 ,从两相平衡的角度导出封闭空间调湿特性指标值的表达式 ,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 .发现 B值仅是基于调节的目标状态温度为零度而存在的 ,用于非零度的调节目标时会产生较大误差 .就 B值的不足 ,提出新的调湿特性指标 BT值 .BT值是基于所调节的目标状态而导出的 ,较 B值更为合理准确 .B值和BT值都反映材料与水分的结合性质 ,与结合能密切相关 .材料与水分的结合能越接近纯态水分子间结合能 ,材料的调湿特性越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材料 调湿特性指标 吸湿放湿 热力学 封闭空间 B值 建筑材料 B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建筑最小窗面积及窗墙比的确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84-389,共6页
根据居住建筑对室内光环境要求的特点 ,以标量采光系数为依据 ,提出确定居住建筑最小窗面积及窗墙面积比的方法 .该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室内光环境的 4大因素 ,即室外光气候、房间大小、室外遮挡和室内表面对光的吸收 .利用该方法对... 根据居住建筑对室内光环境要求的特点 ,以标量采光系数为依据 ,提出确定居住建筑最小窗面积及窗墙面积比的方法 .该方法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室内光环境的 4大因素 ,即室外光气候、房间大小、室外遮挡和室内表面对光的吸收 .利用该方法对我国各光气候区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旧规范所规定的采暖居住建筑北向房间窗墙面积比 ( 0 .2 )确实偏小 .这与实践中人们会无意识地加大北向窗墙面积比的事实相符 .通过对 6栋 T形住宅的采光进行问卷调查 ,将统计结果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说明该方法的合理可行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窗墙面积比 标量采光系数 最小窗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出水时段电热水器加热时间与能耗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6
10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7-251,共5页
首先,通过对电热水器加热过程热平衡方程的解析,导出壳体内水温在加热过程中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热水器水温加热到设定温度所需加热时间与加热能耗的理论预测模型,并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 首先,通过对电热水器加热过程热平衡方程的解析,导出壳体内水温在加热过程中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电热水器水温加热到设定温度所需加热时间与加热能耗的理论预测模型,并通过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对不同工况的计算,考察不同因素对加热时间和加热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容量和设定温度的提高,加热时间和加热能耗显著增加;初始水温提高,加热时间和加热能耗明显减少;加热功率增加,加热时间呈指数减少,加热能耗减少不明显;保温性能和环境气温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加热时间和加热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水器 加热时间 加热能耗 预测模型 非出水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空间蓄热体对室内空气温湿度调节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96-400,共5页
在定性说明室内蓄热体对空气温湿度有自动调节性能的基础上 ,提出用“实房间”空气温度波幅与“空房间”空气温度波幅之比作为衡量蓄热体对室内空气温度调节性能的指标 .同时 ,进一步用集总参数法 ,分析各种因素对这一调节性能的影响 .... 在定性说明室内蓄热体对空气温湿度有自动调节性能的基础上 ,提出用“实房间”空气温度波幅与“空房间”空气温度波幅之比作为衡量蓄热体对室内空气温度调节性能的指标 .同时 ,进一步用集总参数法 ,分析各种因素对这一调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蓄热体对室内温度的调节特性与蓄热体热容量与室内空气热容量之比值Xk=VkρkckVaρaca,以及与蓄热体时间常数与波动周期之比值Yk=VkρkckωαFk均有关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体 空气温度调节 相对湿度调节 集总参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暖地板对室内人体热辐射的理论计算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在基本假设和"人体柱"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采暖地板对室内人体热辐射的理论计算模型.利用该理论模型,对矩形等温地板的采暖辐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人体在室内不同位置所受到的热辐射量是不均匀的.在地板中心处,人体所... 在基本假设和"人体柱"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采暖地板对室内人体热辐射的理论计算模型.利用该理论模型,对矩形等温地板的采暖辐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人体在室内不同位置所受到的热辐射量是不均匀的.在地板中心处,人体所受到的热辐射量最大,而在地板角点处,人体所受到的热辐射量最少.将人体工作和停留时间长的区域靠近地板中心区布置,可提高辐射采暖的能量利用效率;将热媒质从地板周边逐渐向中心盘旋引入,可使地板周边有较高的表面温度,提高室内辐射采暖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暖 地板 热辐射 人体柱 室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板法测表面张力公式的新证明及讨论 被引量:7
13
作者 冉茂宇 陈经纬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从力平衡的角度 ,建立固液接触角为零度时插板外液体的物理数学模型 ,推导证明液体表面形状曲线方程 .然后证明固液接触角不为零度时的一般情况 ,为测量依据公式提供一种新的证明方法 .最后 ,通过讨论得出 3点有意义的结论 .(1 )对于一... 从力平衡的角度 ,建立固液接触角为零度时插板外液体的物理数学模型 ,推导证明液体表面形状曲线方程 .然后证明固液接触角不为零度时的一般情况 ,为测量依据公式提供一种新的证明方法 .最后 ,通过讨论得出 3点有意义的结论 .(1 )对于一定的液体 ,不同材料插板所引起液体上升的实际高度不同 ,但最高固液接触点都落在同一曲线上 .(2 )可以通过测量直线距离代替接触角的作测 ,以提高表面张力的精度 .(3)由直线距离测量所得表面张力测量的相对误差 ,是直线距离测量相对误差的两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板法 表面张力 固液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材料光反射比简易测试新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冉茂宇 赵红利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基于圆盘扩散材料在其盘轴上形成的照度特性,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较为准确的测试材料光反射比的原理和方法,并就7种盘面的亮度和光反射比进行测试和原理、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将照度计探头置于光场外能有效地避免探头对入射照度的影响... 基于圆盘扩散材料在其盘轴上形成的照度特性,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较为准确的测试材料光反射比的原理和方法,并就7种盘面的亮度和光反射比进行测试和原理、方法的验证.结果表明:将照度计探头置于光场外能有效地避免探头对入射照度的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陷;对于不同盘面,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表面亮度或光反射比具有相当好的一致性,最大相对误差未超过2.1%,说明所提出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有相当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反射比 照度 扩散材料 表面亮度 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住宅夏季空调运行实测及其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冉茂宇 刘晓迅 +1 位作者 胡深 吴扬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1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采用实测方法对厦门4户住宅夏季空调室温变化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了空调启用室温、空调同时使用及室内人员作息情况。结果表明:厦门住户拥有空调数2~3台,以3台为多;拥有活动电扇1台;空调器都安装在客厅和卧室,一般是在室内气温高于2... 本文采用实测方法对厦门4户住宅夏季空调室温变化进行记录,统计分析了空调启用室温、空调同时使用及室内人员作息情况。结果表明:厦门住户拥有空调数2~3台,以3台为多;拥有活动电扇1台;空调器都安装在客厅和卧室,一般是在室内气温高于28℃后才启用,室内气温低于28℃时,可以利用自然通风实现室内"热舒适",室内气温在28℃~30℃时,自然通风可使室内热环境达到"可接受"水平;客厅空调一般在白天和晚间使用,主卧室和次卧室空调一般用于白天午休和夜间休息,客厅、主卧、次卧空调都存在同时使用情况,进行空调能耗模拟时,考虑空调同时使用系数,客厅4人,主卧2人,次卧1人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室内热环境 自然通风 空调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辐射的理论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9-613,共5页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辐射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射辐射量的理论计算关系式.下垫面对高层建筑的热辐射随其距高层建筑水平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存在一个有效的辐射范围,它仅与高层...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辐射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高层建筑受下垫面热射辐射量的理论计算关系式.下垫面对高层建筑的热辐射随其距高层建筑水平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存在一个有效的辐射范围,它仅与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半径有关.在该范围内对下垫面进行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或增加下垫面对高层建筑的热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下垫面 热辐射 空调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涂料用于建筑外表的热工性能等效折算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冉茂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15-2421,共7页
基于现有典型气象年气候数据,首先建立室外综合温度的计算模型,并用其考察表面长波发射率和短波吸收率对室外综合温度的影响。结论表明,表面短波吸收率对室外综合温度的影响很大,而长波发射率影响很小。然后,将室外综合温度进行分解,利... 基于现有典型气象年气候数据,首先建立室外综合温度的计算模型,并用其考察表面长波发射率和短波吸收率对室外综合温度的影响。结论表明,表面短波吸收率对室外综合温度的影响很大,而长波发射率影响很小。然后,将室外综合温度进行分解,利用传热叠加原理和傅里叶级数展开理论,导出隔热涂料用于建筑外表的附加热阻和附加热惰性指标计算公式。最后,以厦门地区应用为例,计算水平屋面涂刷涂料的附加热阻和附加热惰性指标,提出利用附加热惰性指标和综合附加热阻评判隔热涂料在某地区应用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室外综合温度 综合附加热阻 附加热惰性指标 等效折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出水方式下电热水器出水时间与出水量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1-455,共5页
对电热水器2种出水方式的热过程进行解析,导出在有无加热条件下壳体内水温随出流时间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壳体内水温降至某一值时的出水时间与出水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讨论水容积、加... 对电热水器2种出水方式的热过程进行解析,导出在有无加热条件下壳体内水温随出流时间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壳体内水温降至某一值时的出水时间与出水量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测值与计算值对比,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讨论水容积、加热功率和气温对单人淋浴使用热水器选择的影响,以及气温对不同容量热水器加热设置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水器选择宜以当地最低气温、最高设置温度及一次性用水量来确定;对于单人淋浴使用的热水器,为满足一次性加热和用水要求,冬季气温较高和较低的地区宜分别选择较小和较大容量热水器;为了实现节能,热水器在加热过程中设置的温度应根据外气温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水器 出水方式 出水时间 出水量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通风地道最佳长度的确定 被引量:2
19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60-163,共4页
从获得最大自然通风的角度,分析地道最佳长度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建立空气出口温度、热压大小、流动阻力损失等随地道长度变化的关系,提出简单而有效的确定方法.同时考察各种因素如进出口高差、地道等效直径、局部阻力系数、室外空气... 从获得最大自然通风的角度,分析地道最佳长度存在的必然性.通过建立空气出口温度、热压大小、流动阻力损失等随地道长度变化的关系,提出简单而有效的确定方法.同时考察各种因素如进出口高差、地道等效直径、局部阻力系数、室外空气相对于年平均温度的剩余温度等,对最佳长度和最大流速的影响.通过算例进一步阐明该方法的实施过程,所得结果有利于地下自然通风系统的设计建造及经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道 自然通风 最佳长度 地下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湿材料动态调湿性能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冉茂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2-395,共4页
通过调湿材料内部热湿耦合方程周期性条件下的理论分析,获得封闭空间内板状调湿材料的吸放湿特性,发现封闭空间的空气含湿比的振幅与温度振幅的比值为一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封闭空箱热扰动法来测量和评价材料的调湿性能.该方法简单易... 通过调湿材料内部热湿耦合方程周期性条件下的理论分析,获得封闭空间内板状调湿材料的吸放湿特性,发现封闭空间的空气含湿比的振幅与温度振幅的比值为一常数.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封闭空箱热扰动法来测量和评价材料的调湿性能.该方法简单易行,能直接体现建筑气候周期性热湿作用下材料调湿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材料 调湿性能 封闭空箱 热扰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