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冒小红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79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脓毒症休克组(48例)和脓毒症组(31例),另选取同期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4周,根据预后情况不同将7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存活)和预后不良组(25例,死亡)。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PCT、IL-6、LMR水平,并分析PCT、IL-6、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脓毒症组、对照组,LMR水平低于脓毒症组、对照组,脓毒症组研究对象的PC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MR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与PCT、IL-6水平均呈正相关,与LMR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PCT、IL-6水平均更高,LMR水平更低(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IL-6、LMR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05、0.701、0.939,灵敏度分别为0.840、0.800、0.760、0.880,特异度分别为0.796、0.778、0.759、0.815(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升高、LMR水平降低,且PCT、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LM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CT和IL-6水平更高、LMR水平更低,以上指标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良好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严重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dLDL-C、MFG-E8、LRG1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姚林 刘连庚 +1 位作者 杨漫 冒小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9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9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尿酸(UA)、尿素、血清肌酐(SCr)、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以及血清sdLDL-C、MFG-E8、LRG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sdLDL-C、MFG-E8、LRG1水平与SCr、尿素、UA水平及UAC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dLDL-C、MFG-E8、LRG1对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糖尿病病程、贫血占比和UACR,以及血清SCr、尿素、UA、sdLDL-C、LRG1、MFG-E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sdLDL-C、LRG1水平与SCr、尿素、UA水平及UACR均呈正相关(P<0.05),MFG-E8水平与SCr、尿素、UA水平及UACR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LDL-C、MFG-E8、LRG1、尿素、UA、UACR均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dLDL-C、MFG-E8、LRG1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2,大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的0.857、0.801、0.8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99、3.147、2.630,P=0.036、0.002、0.009)。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sdLDL-C、LRG1水平均升高,MFG-E8水平降低,且sdLDL-C、MFG-E8、LRG1均为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的影响因素,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发生早期肾损伤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漫 刘连庚 +1 位作者 姚林 冒小红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6期32-34,共3页
目的 分析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心衰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7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均实施血清尿酸检测,对比分析心衰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 目的 分析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3例心衰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7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成员均实施血清尿酸检测,对比分析心衰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并重点分析观察组中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分级越高,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越高,Ⅲ级、Ⅳ级心衰患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Ⅰ级患者(P<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且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清尿酸水平也就越高,检测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检出心衰病情和判定心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心功能分级 血尿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对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冒小红 姚林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水平(CRP)检测在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48例,非细菌感染38例,另取同期80例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检...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水平(CRP)检测在患者早期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48例,非细菌感染38例,另取同期80例未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及PCT+CRP检测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表达水平分别为(35.40±10.96)ng/mL、(47.02±11.54)mg/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21、-32.034,P=0.000、0.000);观察组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PCT+CRP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7.50%、89.58%、93.75%,与对照组和观察组非细菌感染患者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2、15.635、4.390,P=0.019、0.000、0.030;χ~2=30.749、20.223、19.430,P=0.000、0.000、0.000)。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可有效支持患者早期感染的临床诊断,为后续治疗干预提供必要指导,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联合检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林 冒小红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2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42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各21例,并收集同期于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比较肺炎患... 目的分析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该院42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各21例,并收集同期于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3名正常儿童为对照组,比较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细菌组与病毒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菌组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87、18.645,P=0.000、0.000);IgA、IgG、IgM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细菌组与病毒组低于对照组,细菌组IgA=(0.54±0.12)g/L、IgG=(5.51±1.22)g/L、IgM=(0.53±0.15)g/L,低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17、13.244、16.033,P=0.000、0.000、0.000)。结论在小儿肺炎的临床诊断中,检测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项目方便、快速,可为临床判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其中C反应蛋白可辨别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而免疫球蛋白检测可对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行评估,通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免疫球蛋白 C反应蛋白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筏板浇筑总结 被引量:1
6
作者 缪永建 徐小建 冒小红 《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 2001年第5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筏板 龄期 生活史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D患者PCI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及PA、CRP、hs-CRP对其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姚林 刘连庚 +1 位作者 杨漫 冒小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6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的影响因素及血浆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围手术期心肌损伤(PMI)的影响因素及血浆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94例接受PCI的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相关心肌损伤分为PCI-PMI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0.1 ng/mL,n=43]和无PCI-PMI组(cTnI<0.1 ng/mL,n=51)。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浆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PMI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I-PMI组血浆PA、CRP及hs-CRP水平与cTnI水平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浆PA、CRP及hs-CRP对PCI-PMI的诊断价值。结果:无PCI-PMI组的支架长度、球囊扩张时间、支架置入数、PA、CRP、hs-CRP水平均优于PCI-P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CRP、hs-CRP为PCI-PM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CI-PMI患者的PA与cTnI水平呈负相关(P<0.05),CRP、hs-CRP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A、CRP及hs-CRP诊断PCI-P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0.827、0.858,敏感度为78.25%、65.64%、76.79%,特异度为83.96%、75.64%、84.83%。结论:PA、CRP、hs-CRP为PCI-PMI的独立影响因素;PA、CRP、hs-CRP水平检测对CHD患者PCI-PMI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前白蛋白 C反应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和N-端脑利纳肽前体对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评估价值
8
作者 冒小红 杨漫 +2 位作者 赵其浩 刘连庚 姚林 《系统医学》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在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中采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和N-端脑利纳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 目的探究在心力衰竭患者疾病诊断中采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和N-端脑利纳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4—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收治的205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受试者205名作为对照组。均采取sST2、NT-proBNP检测。对比两组sST2、NT-proBNP水平、不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患者sST2、NT-proBNP水平、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效能。结果观察组sST2、NT-proBN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sST2、NT-proBNP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61%(196/205)、特异度为93.66%(192/205)、准确度为94.63%(388/410)均高于sST2的62.44%(128/205)、65.85%(135/205)、64.15%(263/410),也高于NT-proBNP的68.78%(141/205)、60.49%(124/205)、64.63%(26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3、68.314、71.371,P均<0.05)。结论sST2与NT-proBNP是判断心力衰竭发生及进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相比于单一检测方式,sST2与NT-proBNP联合检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 N-端脑利纳肽前体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