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癌细胞系中circAMOTL1的表达及对肝前体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化的影响
1
作者 朱恺 李江伟 +4 位作者 刘蓉蓉 王茜 冯俊侨 李韧 李宗芳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1期1565-1570,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AMOTL1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肝前体细胞(HPCs)系WB-F344的增殖迁移及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AMOTL1在5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以及HPCs系WB-F344中的表达;同时构建过表达... 目的探讨环状RNA circAMOTL1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肝前体细胞(HPCs)系WB-F344的增殖迁移及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AMOTL1在5种肝癌细胞系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以及HPCs系WB-F344中的表达;同时构建过表达和敲除circAMOTL1的WB-F344的细胞系;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或敲除cAMOTL1后HPCs的增殖变化;细胞划痕实验验证细胞迁移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验证过表达或敲除circAMOTL1后对肝癌干细胞(LCSCs)标志物CD133的表达影响。结果5种肝癌细胞系中circAMOTL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L-02(P<0.05);过表达circAMOTL1后HPCs的增殖能力显著提高(P<0.01),敲除circAMOTL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01);过表达circAMOTL1后显著提升了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敲除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过表达circAMOTL1后可以检测到CD133的表达。结论circAMOTL1在5种肝癌细胞系中高表达,过表达circAMOTL1可以促进HP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诱导其向LCSCs方向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AMOTL1 肝前体细胞 肝癌干细胞 增殖 恶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损伤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1(HIN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圆 尹悦 +5 位作者 冯俊侨 杨敏 蔡嘉慧 吴昌睿 马乐 张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损伤对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1(histidine triad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1,HIN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ARPE-19细胞系...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氧化损伤对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1(histidine triad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1,HINT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ARPE-19细胞系分别用0μmol·L^(-1)H_2O_2(对照组)、50μmol·L^(-1)H_2O_2、100μmol·L^(-1)H_2O_2、200μmol·L^(-1)H_2O_2、400μmol·L^(-1)H_2O_2、600μmol·L^(-1)H_2O_26个浓度梯度处理。采用Live/Dead荧光双染法和MTT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RPE细胞内BAX、BCL-2以及HINT1的表达水平。结果 H_2O_2处理6 h后,对照组及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及600μmol·L^(-1)H_2O_2组RPE细胞死亡率分别为(0. 35±0. 11)%、(2. 03±0. 87)%、(3. 76±1. 41)%、(12. 17±1. 26)%、(17. 69±2. 24)%、(25. 22±0. 59)%,RPE细胞死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 <0. 05)。H_2O_2作用后对照组及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400μmol·L^(-1)、600μmol·L^(-1)H_2O_2组RPE细胞生存率分别为(40. 72±2. 71)%、(37. 75±0. 62)%、(35. 30±0. 68)%、(34. 10±0. 74)%、(33. 61±0. 71)%、(31. 05±1. 41)%,RPE细胞增殖明显减少(P <0. 05),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BAX蛋白表达逐渐上升(P <0. 01),而抗凋亡BCL-2蛋白表达则逐渐下降(P <0. 01),BAX/BCL-2比值相比对照组分别升高1. 85倍(50μmol·L^(-1)H_2O_2组)、2. 35倍(100μmol·L^(-1)H_2O_2组)、2. 86倍(200μmol·L^(-1)H_2O_2组)、3. 97倍(400μmol·L^(-1)H_2O_2组)、8. 50倍(600μmol·L^(-1)H_2O_2组); HINT1在H_2O_2处理的RPE细胞中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逐渐下降(P <0. 01),分别下降0. 78倍(50μmol·L^(-1)H_2O_2组)、0. 59倍(100μmol·L^(-1)H_2O_2组)、0. 45倍(200μmol·L^(-1)H_2O_2组)、0. 42倍(400μmol·L^(-1)H_2O_2组)、0. 38倍(600μmol·L^(-1)H_2O_2组)。结论 H_2O_2氧化损伤诱导RPE细胞活力显著减弱,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升高;同时,细胞中HINT1表达下调,表明HINT1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参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为其药物作用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凋亡 三联组氨酸核苷结合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高校学生膳食模式与视功能生存质量水平相关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祁冰洁 姜红 +3 位作者 郭芳 冯俊侨 马乐 张玮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9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市高校学生膳食模式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抽取西安市某高校303名在校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膳食摄入,利用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对视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分... 目的:探讨西安市高校学生膳食模式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抽取西安市某高校303名在校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膳食摄入,利用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对视功能进行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提取膳食模式,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下视功能得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对象289人,男性110人(38.1%)、女性179人(61.9%)。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三部分(一般健康及视力情况、活动受限程度、视力问题的反映程度)得分分别为67.9±15.2分、89.0±12.4分和84.5±16.7分。经因子分析提出"高脂肪酸"膳食模式、"高糖"膳食模式和"谨慎"膳食模式。"高糖"膳食模式在三部分得分分别为59.6、86.2和81.9,明显低于其他两种模式,在活动受限程度和视力问题的反应程度两个部分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糖"膳食模式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的降低存在负相关关系,因此通过调整膳食模式,均衡膳食营养,减少糖类物质摄入对改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功能 生存质量 膳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抗条件下资源分配的在线多阶段布洛托博弈求解方法
4
作者 陈少飞 邹明我 +2 位作者 苏小龙 罗俊仁 冯俊侨 《智能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464-476,共13页
未来战场上的作战资源分配是一个存在总资源预算约束的多阶段对抗问题,具有环境高复杂性、动态不确定性、博弈强对抗性。基于布洛托博弈模型,首先把多阶段对抗场景下的资源分配问题建模为双层在线布洛托博弈,然后将原资源分配问题转化... 未来战场上的作战资源分配是一个存在总资源预算约束的多阶段对抗问题,具有环境高复杂性、动态不确定性、博弈强对抗性。基于布洛托博弈模型,首先把多阶段对抗场景下的资源分配问题建模为双层在线布洛托博弈,然后将原资源分配问题转化为有向无环图上的在线最短路径问题,并借鉴拉格朗日博弈对资源分配问题进行分析求解。此外,提出LagrangeBwK-Exp3-G算法以实现多阶段对抗条件下资源分配问题的高概率遗憾最小化,进一步通过数学推导获得关于时间范围T的高概率遗憾界。最后,设计一个多阶段对抗条件下的卫星通信多信道功率分配实验,从而验证LagrangeBwK-Exp3-G算法具有良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段对抗 布洛托博弈 资源分配 高概率遗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高校学生膳食模式与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嘉慧 范孟楠 +3 位作者 杨敏 冯俊侨 蔺婧 马乐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索西安市高校学生不同膳食模式与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的关系,为VDT综合征的预防制定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市5所高校的1 469名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食物摄入频... 目的探索西安市高校学生不同膳食模式与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的关系,为VDT综合征的预防制定针对性的改善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西安市5所高校的1 469名研究对象进行生活方式、食物摄入频率、视频显示终端相关症状的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VDT综合征罹患的相关关系。结果因子分析得到4种膳食模式,分别为快餐性食物模式、动物性食物模式、素食性食物模式和均衡性食物模式,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1.24%。在调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体力活动、睡眠时间、每日计算机使用时间、计算机累积使用年限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快餐性食物模式是VDT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因子得分处于高分位数组水平人群VDT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为低分位数组水平人群的1.47倍(95%CI=1.08~1.99,P=0.013)。均衡性食物模式与VDT综合征罹患之间呈负相关,高分位数组水平人群VDT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为低分位数组水平的0.71(95%CI=0.52~0.95,P=0.021)。结论西安高校学生的快餐性食物模式与VDT综合征罹患风险的增加相关,而均衡性食物模式则可降低VDT综合征的罹患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 综合征 回归分析 数据显示
原文传递
西安市高校学生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6
作者 范孟楠 蔺婧 +2 位作者 祁冰洁 冯俊侨 马乐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究西安市高校学生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影响因素,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西安市1 49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VDT综合征相关问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 目的探究西安市高校学生视频显示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影响因素,为开展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选取西安市1 49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VDT综合征相关问卷调查,应用因子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DT综合征罹患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高校学生VDT综合征检出率为73.6%。自我报告的VDT操作相关健康问题中,眼干、眼痛、眼胀、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眼部症状的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9.4%,62.6%,62.4%,59.0%,56.1%。进一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力异常、饮食习惯差、身体健康状况欠佳、不良VDT操作习惯可增加VDT综合征的发生风险^([OR值(95%CI)=1.14(1.01~1.29),1.15(1.01~1.30),1.51(1.33~1.71),1.18(1.04~1.33)]);良好的睡眠精神状态、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与VDT综合征罹患危险性的降低有关^([OR值(95%CI)=0.68(0.60~0.77),0.67(0.59~0.76)。结论高校学生VDT综合征检出率较高,眼部健康、饮食习惯、睡眠精神状态、环境、个人体质及计算机使用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其发展,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数据显示 综合征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视网膜色素上皮氧化损伤SIRT1表达改变
7
作者 冯俊侨 杨柳 +4 位作者 周圆 祁冰洁 尹悦 马乐 张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50-1653,共4页
目的明确氧化应激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中去乙酰化酶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RPE细胞为实验对象,不同浓度H_2O_2(0、200、300μmol/L)处理RPE细胞,观察处理后24 h细胞形态的改变情况,检测处理后24 h与72 h细胞中SIRT1的mRNA... 目的明确氧化应激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中去乙酰化酶1(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RPE细胞为实验对象,不同浓度H_2O_2(0、200、300μmol/L)处理RPE细胞,观察处理后24 h细胞形态的改变情况,检测处理后24 h与72 h细胞中SIRT1的mRNA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_2O_2作用后,随H_2O_2浓度的增加,RPE细胞的形态受损,有凋亡小体的出现;在氧化应激24 h后细胞内SIRT1的转录水平增加,而在氧化应激72 h后SIRT1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氧化应激可导致RPE细胞形态改变,SIRT1在RPE细胞内维持着氧化与抗氧化应激系统平衡,因此将SIRT1可作为临床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AMD)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O2 SIRT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