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合作社的分配制度分析 |
冯开文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2
|
走向农民合作社的农业一体化之路——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一体化发展道路的文献回顾 |
冯开文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3
|
微观经济组织研究的新思路——关于合作社与乡镇企业制度变迁比较研究的思考 |
冯开文
|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6
|
|
4
|
改革初期新疆国营农场的家庭农场制度——基于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再思考 |
冯开文
原正军
王小雪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建立健全合作社分配制度 |
冯开文
|
《农村经营管理》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6
|
聚集还是稳定?——对近年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历史反思 |
冯开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6
|
|
7
|
借鉴与反思——日本农协近况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 |
冯开文
|
《农村经营管理》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8
|
从经典合作理论看中国农村合作的路径 |
冯开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2
|
|
9
|
30年乡村政治制度变革——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粗线条回顾与评论 |
冯开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1
|
|
10
|
国外合作社经验纵横论——几个代表性合作社的最新举措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冯开文
|
《中国合作经济》
|
2005 |
24
|
|
11
|
建国前农村合作组织低效率的原因探讨 |
冯开文
|
《古今农业》
|
1998 |
6
|
|
12
|
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地位 |
冯开文
|
《农村经营管理》
|
2010 |
9
|
|
13
|
农业一体化的新主体——北京市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初探 |
冯开文
|
《学会》
|
2008 |
1
|
|
14
|
论1978年以前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出现——一个公有制、合作制实施机制创新试验的视角 |
冯开文
|
《社会政策研究》
|
2020 |
1
|
|
15
|
学“蒙德拉贡” 寻求自己道路 |
冯开文
|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
2001 |
2
|
|
16
|
以合作社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民生视角下的思考 |
冯开文
|
《中国农民合作社》
|
2012 |
1
|
|
17
|
合作社在城镇化中的作用 |
冯开文
|
《中国农民合作社》
|
2010 |
1
|
|
18
|
公田、初级社与“大包干”——从三种不同的退出权中探测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前景 |
冯开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9
|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 |
冯开文
|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20
|
家庭责任制与农民收入——一个经济制度变迁的回顾 |
冯开文
|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