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森玲 危建安 韩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6-420,共5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参与细胞增殖、存活、转化、迁移等过程。STAT3在以表皮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参与细胞增殖、存活、转化、迁移等过程。STAT3在以表皮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特征的皮肤病如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银屑病发病中重要的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阻断STAT3的信号传导途径可成为治疗银屑病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文中就STAT3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 转录激活 STAT3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血管外膜淋巴管成像
2
作者 何玉莲 钟文飞 +3 位作者 林彩燕 李玉婷 冯森玲 严鹏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进行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 目的 探索载脂蛋白E敲除(ApoE^(-/-))小鼠整装(whole-mount)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进行淋巴管内皮受体1(LYVE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染色后组织经5 g/L苏丹黑B处理30 min、组织透明液透明,移至自制的样本容器中,荧光显微镜下成像。结果经5 g/L苏丹黑B处理的整装主动脉可见血管自发荧光显著降低,外膜淋巴管的特异性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更易观察且不会对其他通道荧光产生干扰。结论 建立的ApoE^(-/-)小鼠整装主动脉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血管外膜淋巴管的方法操作简便,特异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敲除(ApoE^(-/-)) 整装(whole-mount)小鼠主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淋巴管 苏丹黑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两种镇痛方案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梅峥嵘 杨锶 +1 位作者 谭湘萍 冯森玲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为临床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剖宫产术后拟使用静脉泵镇痛的产妇80例,按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40例,分别经静脉泵予地佐辛注射液15~20 mg及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45~100μg,均... 目的为临床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剖宫产术后拟使用静脉泵镇痛的产妇80例,按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40例,分别经静脉泵予地佐辛注射液15~20 mg及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45~100μg,均联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150 mg,静脉泵速率2 mL/h,给药24 h;比较两种方案的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两种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并以敏感性分析评估经济学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两组产妇术后6 h、12 h、24 h、48 h静息与活动状态下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24 h NRS评分达标率为75.00%,与B组的70.00%相当(P>0.05)。两组各有2例产妇(5.00%)追加镇痛药物。A组与B组满意度(97.50%比92.50%,P>0.05)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比12.50%,P>0.05)均相当。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A组每多获得1单位有效率需花费18.54元,与B组的成本-效果比为57.24。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相对B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51.52。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本研究中两种镇痛方案均有良好的镇痛疗效与安全性,但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相较与地佐辛联合更具有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术后镇痛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D6基因检测在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中的应用
4
作者 冯森玲 梅峥嵘 +4 位作者 谭湘萍 朱雯婷 黄汉辉 王颖 袁中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4期1-3,7,共4页
目的分析CYP2D6基因检测在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他莫昔芬内分泌辅助治疗的1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CYP2D6基因型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用药决策,从而阐明C... 目的分析CYP2D6基因检测在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患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他莫昔芬内分泌辅助治疗的1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CYP2D6基因型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用药决策,从而阐明CYP2D6酶基因检测的重要意义。结果患者基因型总体分为:CYP2D6*10/*10中间代谢型(IM)、CYP2D6*1/*10快代谢型(EM)及CYP2D6*2/*10快代谢型(EM)。CYP2D6*10/*10中间代谢型(IM)其CYP2D6酶活性降低,可考虑使用更高剂量他莫昔芬(40 mg/d);后两种基因型的CYP2D6酶活性正常,他莫昔芬活性代谢产物生成正常,可采用推荐的剂量标准(他莫昔芬,20 mg/d)进行治疗。结论借助基因检测结果,为他莫昔芬的临床应用剂量提供指导,以避免达不到治疗效果。CYP2D6基因多态性与他莫昔芬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他莫昔芬 CYP2D6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迷迭香酸治疗子宫内膜癌的靶点和通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礼慧 刘丽娟 +2 位作者 袁中文 高珊珊 冯森玲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2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迷迭香酸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借助TCMSP和CTD数据库收集和筛选出迷迭香酸的基因,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子宫内膜癌的相关靶点;以STRING 11.5数据库为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迷迭香酸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靶点及通路。方法 借助TCMSP和CTD数据库收集和筛选出迷迭香酸的基因,利用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子宫内膜癌的相关靶点;以STRING 11.5数据库为平台构建靶蛋白互作网络(PPI),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迷迭香酸共筛选出76个靶点,子宫内膜癌共有4 052个靶点,其中迷迭香酸与子宫内膜癌的交集靶点有67个,包括JUN、TNF、IL-6、PTGS2、MMP-9、CASP3、AKT1等。将67个交集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获得1 422条GO富集分析条目和271条KEGG富集分析通路。结论 迷迭香酸可能通过靶点MMP-9、AKT1,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参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子宫内膜癌 生物信息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筛选补中益气汤中7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含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曹礼慧 徐汉明 +2 位作者 袁中文 陈朋 冯森玲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筛选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7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含量分析。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的关键化合物,采用HPLC法分析关键化合物的含量,Agilent SB-C_(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色谱乙腈-0.05%磷酸... 目的筛选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7种黄酮类成分及其含量分析。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的关键化合物,采用HPLC法分析关键化合物的含量,Agilent SB-C_(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色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进样量10μL,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为30℃。结果通过数据库筛选出7种黄酮类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异鼠李素、刺芒柄花素、川陈皮素、毛蕊异黄酮。结论建立HPLC法测定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的7种黄酮类成分,该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准确,可用于补中益气汤质量控制并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TCMSP数据库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类成分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丁香抗流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何紫凝 袁中文 冯森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263-2269,共7页
目的:探讨丁香抗流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既往文献筛选丁香活性成分。通过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t获得丁香活性成分的相应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流感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 目的:探讨丁香抗流感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既往文献筛选丁香活性成分。通过数据库SwissTarget Predictiont获得丁香活性成分的相应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流感相关靶点。将二者取交集,获得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丁香-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 Vina 1.1.2对丁香活性成分与流感关键蛋白和流感病毒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构建其作用网络。结果:从丁香-活性成分-流感靶点-流感网络中获得rhamnazin-3-O-β-D-glucopyranoside、isoquercitrin、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rhamnetin-3-O-β-D-glucuronide-6″-methyl、1,2,3,6-tetra-O-galloylglucose等28个丁香活性成分和MAPKs、TNF、AKT1、TP53、EGFR、CASP3、HSP90AA1等209个丁香治疗流感的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丁香治疗流感主要与激活免疫反应,调控酶活性、细胞凋亡、细胞因子等生物过程和调控PI3K-AKT、MAPK、细胞凋亡、趋化因子、甲型流感等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作用网络显示28个活性成分可与HA、NA、M2等多个流感病毒蛋白结合。结论:丁香可能通过多成分与多个流感病毒蛋白结合,并作用于多靶点,调控多通路,进而影响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流感病毒复制,达到治疗流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丁香 分子对接 流感 流感病毒 靶点 通路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曹礼慧 冯森玲 +1 位作者 袁中文 刘丽娟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10期126-131,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用药特点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某院门诊中药处方的高频药物,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分析,核心药物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治疗女性不孕症的...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桑椹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用药特点及核心药物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某院门诊中药处方的高频药物,运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分析,核心药物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结果:纳入354张处方,共175味中药,高频药物有33味,主要药性为温和平,药味为甘和苦,归经为肝经和肾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17种化合物,与女性不孕症交集靶点66个,GO分析主要涉及活性氧代谢等生物过程,KEGG富集主要涉及癌症通路等信号通路。结论:桑椹治疗女性不孕症用药规律可总结为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收敛固涩、燥湿健脾。核心药物可能为桑椹-菟丝子-女贞子,网络药理学初步探讨了其治疗女性不孕症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女性不孕症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脂质体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婷 冯森玲 +3 位作者 林彩燕 贾梦磊 钟文飞 严鹏科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81-587,共7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脂质体(R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迁移的影响及其与S100钙结合白蛋白A4(S100A4)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敲低S100A4基因的慢病毒转染HA-VSMC,随后加入嘌呤霉素筛选S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脂质体(RL)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迁移的影响及其与S100钙结合白蛋白A4(S100A4)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敲低S100A4基因的慢病毒转染HA-VSMC,随后加入嘌呤霉素筛选S100A4基因敲低的稳定株。50 mg/L ox-LDL处理HA-VSMC,加入不同剂量的RL(3、6及12 mg/L),观察处理前后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法、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S100A4、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Ⅰ型胶原蛋白(COLⅠ)、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处理细胞48 h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100A4、p-PI3K、p-Akt、p-mTOR、COLⅠ及波形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加快(P<0.05)。与ox-LDL组相比,不同剂量的RL处理48 h后显著抑制S100A4、p-PI3K、p-Akt、p-mTOR、COLⅠ及波形蛋白的表达并显著抑制细胞迁移(P<0.05),其中6 mg/L、12 mg/L RL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敲低S100A4基因后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RL能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HA-VSMC迁移,可能与RL下调S100A4、p-PI3K、p-Akt、p-mTOR、COLⅠ及波形蛋白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雷帕霉素脂质体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S100钙结合白蛋白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国家/地区药学教育模式差异分析与发展借鉴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莹莹 黄鸿亮 冯森玲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4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国内(内地)药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从学制、课程设置、执业药师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药学教育模式,并与国内(内地)教学方式和学制体系对比。结果前述... 目的探讨国内(内地)药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从学制、课程设置、执业药师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药学教育模式,并与国内(内地)教学方式和学制体系对比。结果前述国家/地区除印度外均主张推行服务型药学人才培养,国内(内地)药学教育侧重虽正从以化学制药为导向转为以患者为导向,但跨专业型人才与服务型人才的教育体系尚未完善,如何全方面培养药学人才的问题亟待解决。结论国内(内地)高校应提供个体化培养方案,加强人文教育,并与社会各部门之间协调好就业问题,有针对性地为社会提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教育模式 人才培养 学制 教学方式 执业药师考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武汤对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凌 李莎莎 +2 位作者 冯森玲 孙静 罗国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4-168,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β(IL-1β)、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脂联素(adiponectin)、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子表达的影响,从免疫因子角度探讨真武... 目的: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大鼠外周血细胞因子,包括白介素1β(IL-1β)、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脂联素(adiponectin)、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分子表达的影响,从免疫因子角度探讨真武汤对大鼠UUO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梗阻造模,建模后即开始给药,分别为氯沙坦钾组(20 mg.kg-1.d-1)、真武汤低、高剂量组(按生药量计为2.1,9.8 g.kg-1.d-1),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于建模后第4周,收集各组标本外周血,采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血中IL-1β,PAI-1,脂联素,IL-6,MCP-1含量。结果:UUO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第4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表现出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33.3±14.1,9.58±12.01,133.9±80.1荧光强度单位,脂联素,IL-1β未见明显影响。真武汤低、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UUO大鼠升高的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结论:UUO模型中外周血PAI-1,IL-6,MCP-1含量明显升高,真武汤可能是通过降低上述指标含量而达到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脂联素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真武汤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尿KIM-1、clusterin、OPN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凌 冯森玲 +2 位作者 李莎莎 孙静 罗国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大鼠尿中肾损害相关分子KIM-1、clusterin、OPN含量,探讨真武汤对UUO大鼠治疗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梗阻造模,建模后即开始给药,分... 目的:通过检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模型)大鼠尿中肾损害相关分子KIM-1、clusterin、OPN含量,探讨真武汤对UUO大鼠治疗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进行单侧输尿管梗阻造模,建模后即开始给药,分别为氯沙坦钾组(220mg/kg)、真武汤低、高剂量组(2.1、9.8g生药/kg),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建模后第2天、第15天及第29天留取尿液,采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法检测各组大鼠尿中肾损害相关分子KIM-1、clusterin、OPN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在建模后第2天即可见KIM-1明显增高,造模后第15天KIM-1含量有所下降,建模后第29天KIM-1含量更低,但与各时间点对照组相比KIM-1含量仍明显增加。clusterin在造模后各时间点仅表现出升高的趋势。OPN主要在建模第15天开始明显升高,且在建模第29天仍可见明显升高。真武汤低、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UUO大鼠升高的尿KIM-1、clusterin、OPN含量,且以9.8g/kg组作用明显。结论:尿KIM-1、clusterin、OPN可作为反映肾损害的特异性标志,真武汤可能是通过降低尿KIM-1、clus-terin、OPN含量而达到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UUO模型 KIM-1 chulsterin OPN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索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婧 冯森玲 +3 位作者 汪明 刘琪莎 刘少志 袁中文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8,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获取透解祛瘟颗粒中16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借助GeneC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透解祛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获取透解祛瘟颗粒中16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并筛选COVID-19疾病靶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映射后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材-活性成分-靶点调控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分析潜在的蛋白质功能模块。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分析。最后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透解祛瘟颗粒治疗COVID-19相关的112个活性成分及56个靶点,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山柰酚、黄芩素等,核心靶点为PTGS2、PTGS1、DPP4、CALM1、NOS2等。潜在靶点主要参与对脂多糖的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乙型肝炎、利什曼病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SARS-CoV-23CLpro以及ACE2的亲和作用较好。结论:透解祛瘟颗粒可能作用于病毒感染、免疫和炎症反应相关靶点及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SARS-CoV-2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解祛瘟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医药共建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少志 吴仲洪 +3 位作者 严鹏科 周洁霓 许俊 冯森玲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处方前置审核的效果。方法干预组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进行审核干预的门诊药房药师审核处方575884张,对照组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未采用该系统审... 目的探讨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处方前置审核的效果。方法干预组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进行审核干预的门诊药房药师审核处方575884张,对照组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未采用该系统审核的门诊药房药师审核处方415808张,比较不合理处方数、不合理处方类型。结果前置审方上线之后药师人工干预处方占比从1.38%下降到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用药、配伍不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信息系统辅助审方,能够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 前置审方 处方审核 合理用药 用药安全
原文传递
马尼地平调节AKT/ERK/STAT5信号通路增强阿霉素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森玲 袁中文 +4 位作者 林颖 晏烽根 曹礼慧 黄鸿亮 梁宝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探讨马尼地平增强阿霉素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阿霉素(0.01μmol/L)组、阿霉素和马尼地平(2.5、5、10μmol/L)联合给药组;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马尼地平增强阿霉素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阿霉素(0.01μmol/L)组、阿霉素和马尼地平(2.5、5、10μmol/L)联合给药组;MTT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阿霉素进入细胞核的荧光强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内阿霉素的含量;Western blot实验检测AKT、ERK、STAT5及磷酸化蛋白p-AKT、p-ERK、p-STAT5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马尼地平(2.5、5、10μmol/L)与阿霉素联用均可增加A431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马尼地平(2.5、5、10μmol/L)与阿霉素联用能抑制A431细胞克隆的形成,而单用马尼地平或阿霉素时A431细胞克隆的形成无明显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马尼地平(10μmol/L)能增加阿霉素在A431细胞内的分布;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马尼地平(2.5、5、10μmol/L)与阿霉素联用能促进A431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马尼地平(2.5、5、10μmol/L)与阿霉素联用能降低A431细胞p-AKT、p-ERK、p-STAT5蛋白的表达水平;当AKT/ERK/STAT5信号通路的活性被0.1μmol/L博舒替尼抑制后,5μmol/L马尼地平不能发挥阿霉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增敏作用。结论马尼地平可能通过调节A431细胞的AKT/ERK/STAT5信号通路从而增强阿霉素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尼地平 阿霉素 皮肤鳞状细胞癌 AKT/ERK/STAT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卡地平对结肠癌细胞HCT116/L耐药的逆转作用研究
16
作者 冯森玲 梁宝莹 +2 位作者 谭湘萍 梅峥嵘 袁中文 《今日药学》 CAS 2021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尼卡地平逆转耐奥沙利铂结肠癌细胞HCT116/L耐药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尼卡地平和奥沙利铂在HCT116/L和HCT116细胞上的药敏性,并检测尼卡地平能否逆转奥沙利铂耐药。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CT116/L细胞凋亡... 目的探究尼卡地平逆转耐奥沙利铂结肠癌细胞HCT116/L耐药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别检测尼卡地平和奥沙利铂在HCT116/L和HCT116细胞上的药敏性,并检测尼卡地平能否逆转奥沙利铂耐药。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HCT116/L细胞凋亡和细胞内罗丹明-123的浓度。结果奥沙利铂在耐药细胞HCT116/L及亲本细胞HCT116的IC50分别为(20.07±1.32)μM,(0.65±0.05)μM,具有明显的耐药差异性(P<0.001),耐药指数(RI)为(30.86±2.21)。尼卡地平在耐药细胞HCT116/L及亲本细胞HCT116的IC50分别为(22.76±1.52)μM,(21.65±1.35)μM,两者之间的细胞毒性没有统计学差异。FCM法检测结果显示尼卡地平和奥沙利铂联用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株凋亡率(P<0.001),且能明显增加耐药细胞HCT116/L内罗丹明-123的浓度。结论尼卡地平能增强HCT116/L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逆转耐药的作用与诱导耐药细胞HCT116/L凋亡,影响转运蛋白P-gp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卡地平 奥沙利铂 人结肠癌细胞 耐药
原文传递
基于核壳色谱技术快速测定厚朴药典指标成分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含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振华 金李玲 +3 位作者 李皓翔 冯森玲 钱正明 林广庆 《今日药学》 CAS 2022年第6期418-422,共5页
目的建立中药厚朴药典指标成分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快速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基于核壳色谱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EC-C_(18)(5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78... 目的建立中药厚朴药典指标成分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快速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基于核壳色谱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EC-C_(18)(5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78∶22),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本方法可在8 min内完成厚朴中和厚朴酚及厚朴酚的测定(5 min样品提取和3 min色谱分析)。和厚朴酚、厚朴酚分别在0.0427~4.4492 mg·mL^(-1)、0.0428~4.4531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9;精密度、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为94.89%~104.89%(和厚朴酚RSD=2.12%,厚朴酚RSD=1.94%,n=6);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10批不同来源的厚朴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分别为0.64%~3.93%、1.22%~4.71%。结论建立的色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有助于提升厚朴样品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和厚朴酚 厚朴酚 核壳色谱柱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