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及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清娟 黄忠华 栗苹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1,共3页
针对如何提高防空导弹在高速弹目交会条件下的引战配合效率,根据软件无线电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引信天线波束自适应控制算法。这种算法的核心是保证天线主波束倾角不变的条件下,使阵列... 针对如何提高防空导弹在高速弹目交会条件下的引战配合效率,根据软件无线电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引信天线波束自适应控制算法。这种算法的核心是保证天线主波束倾角不变的条件下,使阵列输出功率最小。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满足引信天线对主波束倾角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副瓣电平也相对较低,能有效地阻止干扰信号从天线副瓣进入引信接收机。最后,在美国TI公司生产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C6416 TEB上对该算法的运算实时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也表明该算法的运算时间可以满足引信天线波束形成对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引战配合 波束形成 仿真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出信噪比最大的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冯清娟 黄忠华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4,68,共4页
根据软件无线电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一种使输出信噪比最大的波束形成算法。并通过MATLAB对这种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满足引信天线对主波束倾角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副瓣电平也相对较低,对从副瓣进入的干... 根据软件无线电引信天线波束形成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一种使输出信噪比最大的波束形成算法。并通过MATLAB对这种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满足引信天线对主波束倾角准确度的要求,同时副瓣电平也相对较低,对从副瓣进入的干扰信号也进行了有效的抑制。还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对这种算法运行的实时性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可以满足引信天线波束形成对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天线 波束形成 权重向量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信天线波束控制的引战配合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清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1,共4页
针对高速弹目交会条件下,传统引战配合模型引战配合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引信天线波束控制的引战配合模型。该模型能根据不同目标类型、不同弹目交会条件调整引信天线波束倾角,控制引信的启动区,使引信的启动角和最佳起爆角重合,实... 针对高速弹目交会条件下,传统引战配合模型引战配合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引信天线波束控制的引战配合模型。该模型能根据不同目标类型、不同弹目交会条件调整引信天线波束倾角,控制引信的启动区,使引信的启动角和最佳起爆角重合,实现引信的最佳起爆控制。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引战配合模型可以根据不同弹目交会条件改变引信天线波束倾角,从而实现基于引信天线波束控制的最佳引战配合。由于该模型是基于"触发即启动"原则,无需进行延时控制,这也避免了计算延迟时间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引战配合 天线波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指特征识别算法研究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清娟 何志宽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为了提高视频图像中手指特征识别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矩形模板的动态阈值算法。该算法采用矩形模板平滑图像,用灰度阈值法提取目标边缘,实现对手指特征的准确识别。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受环境噪声影响较小,能清晰准确地分... 为了提高视频图像中手指特征识别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基于矩形模板的动态阈值算法。该算法采用矩形模板平滑图像,用灰度阈值法提取目标边缘,实现对手指特征的准确识别。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受环境噪声影响较小,能清晰准确地分割出手指边缘。在FPGA平台上设计了一套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手指特征识别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实时性、手指识别精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运行速度与摄像头摄取图像的速度基本同步,可满足系统对实时性要求。系统对手指位置识别的坐标偏差约为3个像素,基本满足系统对识别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手指特征识别 动态阈值算法 矩形模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宽带脉冲产生电路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清娟 唐胜春 任小军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第3期88-88,共1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雪崩晶体管超宽带脉冲发生电路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确保输出功率的同时,不产生级间延迟,为超宽带脉冲产生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然后对改进和优化后的雪崩晶体管脉冲发生电路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从测试统计...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雪崩晶体管超宽带脉冲发生电路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可以在确保输出功率的同时,不产生级间延迟,为超宽带脉冲产生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现方法。然后对改进和优化后的雪崩晶体管脉冲发生电路进行了设计和实现,从测试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优化后的脉冲发生电路可以在较低的电源电压下稳定工作,并输出一定幅度和宽度的超宽带脉冲,能满足超宽带脉冲发生电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脉冲电路 雪崩晶体管 脉冲触发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冯清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第5X期149-150,共2页
该文针对我国高校电子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戴维南定理的讲授,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过程做了全面的教学设计,以期学生能够更牢固扎实地掌握该定理,并能熟练应用戴维南定... 该文针对我国高校电子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戴维南定理的讲授,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戴维南定理的教学过程做了全面的教学设计,以期学生能够更牢固扎实地掌握该定理,并能熟练应用戴维南定理分析复杂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南定理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放大电路的研究及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清娟 高晶敏 《电子测试》 2021年第21期37-38,共2页
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本文在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利... 基本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质量,本文在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等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这些参数进行了仿真。这种利用仿真软件对基本放大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发射极 基本放大电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sim软件在二阶动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冯清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年第8期245-246,共2页
为了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二阶动态电路的教学质量,该文在对二阶动态电路和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着重对二阶电路可能出现的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等三种响应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这三种情... 为了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二阶动态电路的教学质量,该文在对二阶动态电路和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着重对二阶电路可能出现的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等三种响应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这三种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这种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分析的方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电类专业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电路 MULTISIM软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逻辑电路的教学设计及其在Quartus Ⅱ中的仿真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清娟 《电子测试》 2019年第16期137-138,共2页
本文在对时序逻辑电路和QuartusⅡ软件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着重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分类和分析步骤等重点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利用QuartusⅡ软件对分频器,这种时序逻辑电路的重要应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这种利... 本文在对时序逻辑电路和QuartusⅡ软件进行简介的基础上,着重对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分类和分析步骤等重点教学环节进行了分析,并利用QuartusⅡ软件对分频器,这种时序逻辑电路的重要应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这种利用仿真软件分析电路的方法对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逻辑电路 QuartusⅡ软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手指轮廓特征的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
10
作者 冯清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0-245,共6页
为了提高从背景图像中提取目标的速度和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指轮廓特征的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肤色信息和手指轮廓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利用提出的9点快速定位算法进行目标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正确识别出手指的特征;并... 为了提高从背景图像中提取目标的速度和精度,设计了一种基于手指轮廓特征的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肤色信息和手指轮廓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利用提出的9点快速定位算法进行目标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正确识别出手指的特征;并对其进行快速定位。在实物系统上对算法的实时性、识别准确率、定位精度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算法运行时间不超过40 ms,能保证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在无手指状干扰物存在的情况下,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可达95%以上;定位精度误差小于8 mm,可满足系统对定位精度的要求。这种基于手指轮廓特征的目标识别与定位算法为增强人机交互系统的和谐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 手指轮廓特征 目标识别 快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目标特征量提取技术研究
11
作者 冯清娟 唐胜春 《电子世界》 2017年第17期47-48,共2页
在图像跟踪系统中,目标特征量的有效提取至关重要。本文以一组运动目标(汽车)的序列图像为研究对图中每个像素赋予不同的RGB值时,就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即形成了彩色图。
关键词 车辆目标 特征量 图像跟踪系统 序列图像 轮廓跟踪 阈值分割 边缘提取 种子填充算法 外接矩形 平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路分析基础”教学质量的若干探讨
12
作者 冯清娟 朱嘉林 《通讯世界》 2015年第10期233-234,共2页
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体会及具体做法,以期能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实验 工程 调查问卷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13
作者 冯清娟 朱嘉林 《电子制作》 2015年第10X期56-57,共2页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电子信息类课程,尤其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多媒体 课程设计 电子竞赛 教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4
作者 冯清娟 《电子世界》 2016年第12期26-26,共1页
本文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从将Matlab软件引入电路分析教学;重视Multisim软件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使微课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培养电路分析课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思路和实践内... 本文针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从将Matlab软件引入电路分析教学;重视Multisim软件在电路仿真中的应用;使微课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培养电路分析课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思路和实践内容,以期能够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分析 教学改革 微课 直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发展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15
作者 冯清娟 胡开博 朱智源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85-290,301,共7页
首先介绍了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领域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态,概述了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的原理及主要优势,分析了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是生物领域与MEMS领域的交叉融合,所以其最终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 首先介绍了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领域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态,概述了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的原理及主要优势,分析了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的关键技术。由于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是生物领域与MEMS领域的交叉融合,所以其最终实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接口可靠性、运动控制、无线收发、能源供给等一系列难题,详细从以上4个方面讨论了其工作原理与实现过程。最后,就其前景进行了分析,昆虫微机电混合系统对很多应用领域带来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机械混合体昆虫 微机电系统(MEMS) 可靠接口 运动控制 无线收发 能源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设计型电路分析线上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芳 付琳 +2 位作者 谭玲玲 冯清娟 周素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7-241,256,共6页
目前线上教学形式完备,并且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较为成熟。然而,自主创新设计型实验占比依然较少,学生的参与性需要继续增强,仿真实验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基于上述背景开展自主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在基础实验之上增加大量独立自主型实... 目前线上教学形式完备,并且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较为成熟。然而,自主创新设计型实验占比依然较少,学生的参与性需要继续增强,仿真实验的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基于上述背景开展自主设计型实验教学改革,在基础实验之上增加大量独立自主型实验,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创新能力;推进电路优化仿真设计,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将课程实验融入生活实际,增添趣味性、美学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系统化实施线上实验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自主设计电路能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为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分析 实验仿真 线上教学 课程改革 自主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Fuze Antenna Beamformer Based on DSP
17
作者 冯清娟 黄忠华 栗苹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1期83-86,共4页
According to the algorithm of the fuze antenna beamforming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realtime performenee, a fuze antenna beamformer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was designed. The program was written in... According to the algorithm of the fuze antenna beamforming and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realtime performenee, a fuze antenna beamformer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was designed. The program was written in C, an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peration time of DSP, the key part of the matrix operation was written in simple algorithm. The precise and speediness of DSP calcula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rough Matlab and the Profiling tools in Code Composer Studio (C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e and the speediness both can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fuze antennh beamform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ware radio fuze antenna BEAMFORM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水声信道传输的视频编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洋 任郭晶 +1 位作者 冯清娟 杨鸿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5期84-90,共7页
随着水下场景观测需求日益增长,面向水声信道传输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逐渐兴起。该技术旨在克服水声信道带宽窄、延时高和传输易错三大缺陷,可为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海洋装备的光学成像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深海探测与作业领域具有... 随着水下场景观测需求日益增长,面向水声信道传输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逐渐兴起。该技术旨在克服水声信道带宽窄、延时高和传输易错三大缺陷,可为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等海洋装备的光学成像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深海探测与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归纳了国内外在面向水声信道传输的视频编码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水下视频编码研究现存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水声信道 水下视频传输 多视点视频 容错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细胞培养装置设计与流体动力学仿真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淼 曹雪 +2 位作者 李越 赵纪元 冯清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0-70,共11页
细胞培养装置可用于细胞生物学、空间生物技术和航天医学的研究。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流加式细胞自动培养装置,可适用于空间、地面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体外自动培养,定期给细胞培养板提供不同试剂定时定量的输入,满足空间细胞培养所要求的... 细胞培养装置可用于细胞生物学、空间生物技术和航天医学的研究。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流加式细胞自动培养装置,可适用于空间、地面微重力环境下的细胞体外自动培养,定期给细胞培养板提供不同试剂定时定量的输入,满足空间细胞培养所要求的小型化、方便组装和高可靠性的要求。整体装置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利用Solid Works软件分别构建基础组件、试剂供应组件和培养组件三维模型,并使用Solid Works软件中Flow Simulation模块对细胞培养装置与细胞培养板连接的关键部件—针板,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流体仿真结构优化,观察其内部通道的速度场和压力场,采用圆角替换直角的方法优化通道。仿真结果表明,该装置切实可行,能满足细胞培养装置所需条件,优化后的针板通道内流体稳定性更强,流速及压力分布更均匀。在地面环境中,优化后的针板在低、中、高流速下,流体在横向通道内的速度均匀度分别提升了95%、96%、94%,在纵向通道内的速度均匀度分别提升了68%、70%、72%。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在优化后针板通道出口流量更接近入口处泵的设定输出流量,设计的装置可用于空间生物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装置 流体动力学仿真 流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