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血压变化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缨缨 孙宜萍 +2 位作者 王蓓芸 崔亮 梁瑞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05-1606,共2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1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 ,血压节律正常 (勺型组 ) 6 6例 ,血压节律异常 (非勺型组 ) 5 2例 ,对两组的血压均值和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进行比较。结...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1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 ,血压节律正常 (勺型组 ) 6 6例 ,血压节律异常 (非勺型组 ) 5 2例 ,对两组的血压均值和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非勺型组的d -DBP、n -SBP、n -DBP、SBP -L、DBP -L与勺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而 2 4h-SBP、 2 4h-DBP、d -SB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非勺型组的左室重量指数 (LVMI)、左室肥厚 (LVH)发生率、心律失常及心肌劳损检出率、脑血管损害发生率、尿微蛋白阳性率、血尿酸值及血肌酐值与勺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非勺型高血压患者较勺型有显著的靶器官损害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器官损害 血压节律 高血压病 SBP 动态血压变化 患者 发生率 显著性 结论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金俊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OP的关系。方法根据是否合并OP,将185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分为OP组103例,非OP组82例。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分别检测2组血清骨形成...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OP的关系。方法根据是否合并OP,将185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分为OP组103例,非OP组82例。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分别检测2组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包括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血清骨吸收生化指标Ⅰ型胶原C端肽(CTX)、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OP组的BMI及FINS、骨形成指标(BAP、OC、PINP)浓度低于非OP组,FPG、HbA1c、GA浓度及病程高于非OP组(P<0.05),骨吸收指标(CTX)浓度高于非OP组(P>0.05)。OP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吸收指标浓度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OP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T2DM合并OP的发生与骨形成能力不足有关,在治疗T2DM的同时,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生化指标 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工孕期接触药物对胎儿危害的分级——妊娠期哺乳期用药指南 被引量:9
3
作者 冯缨缨 顾祖维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2-58,共7页
关键词 女工 妊娠期 哺乳期 职业卫生 胎儿健康 药物生产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性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49-335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检测175例老年男性血清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双能X线对股骨及腰椎(L1~L4)的BMD进行分析。分析老年男性BMD与...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检测175例老年男性血清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双能X线对股骨及腰椎(L1~L4)的BMD进行分析。分析老年男性BMD与血清性激素以及年龄与BMD的相关性。结果 175例受检者中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L1~L4 BMD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年龄80~90岁组与年龄70~79岁组、60~69岁组比较,BMD含量明显降低(P<0.05);175例老年男性者中骨量正常者42例,骨量减少者65例,骨质疏松(OP)者68例。OP者血清T、E2、LH、FSH水平与骨量正常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骨量降低者血清E2、LH水平与骨量正常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于增龄性激素不足引致骨丢失,可能是老年男性OP的主要原因,其血清T、E2水平可作为OP的独立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雌二醇 睾酮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并微量白蛋白尿与动脉粥样硬化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金俊 《华西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29-53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并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腔隙性脑梗塞(LI)及血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199例EH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9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04例。对两组的C-IMT、管腔内...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并微量白蛋白尿(MAU)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腔隙性脑梗塞(LI)及血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199例EH患者按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为两组,正常白蛋白尿组9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104例。对两组的C-IMT、管腔内径、斑块发生率、LI发生率及MAU水平、血中CRP、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MAU组的C-IMT、斑块发生率、LI发生率、MAU水平、血中CRP、TC、TG、Glu浓度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MAU组高血压3级的MAU水平高于1级、2级(P<0.05);MAU组的C-IMT和血CRP浓度与MAU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EH并MAU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EH患者的MAU是肾脏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腔隙性脑梗塞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与血清雌二醇及睾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9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与血清雌二醇及睾酮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89例老年男性骨密度,分别检测雌二醇(E2)、睾酮(T)、降钙素(CT)、25羟维生素D(25-OH—VitD)、甲状旁腺素(PTH)、钙(Ca)、磷(P)及碱...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OP)与血清雌二醇及睾酮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89例老年男性骨密度,分别检测雌二醇(E2)、睾酮(T)、降钙素(CT)、25羟维生素D(25-OH—VitD)、甲状旁腺素(PTH)、钙(Ca)、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的指标。结果OP组的血清E2、CT及25-OH—VitD水平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PTH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两组的血清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70~90岁及≥80岁两组的血清E2水平均低于60~69岁组(P〈0.05),三组的血清T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血清E2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E2水平与老年男性OP密切相关,应重视E2对老年男性OP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雌二醇 睾酮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金俊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083-208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97例老年男性骨密度(BMD)分别检测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血清骨吸收生...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97例老年男性骨密度(BMD)分别检测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血清骨吸收生化指标(I型胶原C端肽CTX)的浓度。结果:三组(70~79岁组、80~89岁组及90岁以上组)的骨形成生化指标(BAP、OC、PINP)浓度低于60~69岁组(P<0.05),三组的骨吸收生化指标(CTX)浓度高于60~69岁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吸收生化指标浓度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形成能力明显不足有关应重视骨形成生化指标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金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0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究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73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钙补充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鲑鱼降钙素鼻喷剂,试验组患者予以唑来... 目的探究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73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钙补充剂,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鲑鱼降钙素鼻喷剂,试验组患者予以唑来膦酸注射液,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BMD),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血清I型胶原C端肽(CTX)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M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D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TX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B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027,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能够有效增加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BMD,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鲑鱼降钙素 唑来膦酸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伴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HF)发生及程度的关系。方法:197例EH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高尿酸血症(HUA)组103例,血尿酸正常(NUA)组94例。对两组的HF发生率及分级、高血压分级、血中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伴高尿酸血症与心力衰竭(HF)发生及程度的关系。方法:197例EH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高尿酸血症(HUA)组103例,血尿酸正常(NUA)组94例。对两组的HF发生率及分级、高血压分级、血中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HUA组的HF发生率、血中UA、TC、LDL-C、TG和Glu浓度均高于NUA组(P<0.05);EH伴HUA组的HF有症状组血UA浓度高于无症状组(P<0.01)及高血压3级(P<0.05);HUA组高血压3级的血UA浓度高于1级、2级(P<0.05);EH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血UA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伴有HUA的EH患者与HF的发生和程度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血UA可作为EH患者评估HF病情进展的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缨缨 王蓓芸 +1 位作者 崔亮 梁瑞廉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关系。方法:12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高尿酸血症组59例,血尿酸正常组65例,对两组患者的血CRP、尿酸(UA)、肌酐(Cr)和总胆固醇(TC)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关系。方法:124例高血压病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高尿酸血症组59例,血尿酸正常组65例,对两组患者的血CRP、尿酸(UA)、肌酐(Cr)和总胆固醇(TC)浓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血CRP、UA、Cr和TC浓度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两组的血CRP浓度均高于正常值范围,血压越高CRP浓度随之增高。血CRP浓度与血UA浓度成正相关(r=0.52,P<0.01),血Cr浓度与血UA浓度成正相关(r=0.28,P<0.05)。结论:血CRP浓度可作为评价高血压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96例老年男性骨密度,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指标,测量血压(SBP、DBP)、腰围(WC)、体质量及身高,...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96例老年男性骨密度,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FB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指标,测量血压(SBP、DBP)、腰围(WC)、体质量及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MS组的WC、TG、FBG、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男性MS患者WC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183,P<0.05),B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14,P<0.05)。结论:老年男性MS与OP密切相关,应重视WC对MS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限制或禁忌接触和使用的药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缨缨 顾祖维 《劳动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孕妇 优生优育 禁用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症与瘦素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金俊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36-103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骨质疏松症(OP)与瘦素(Le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58例老年男性血清瘦素浓度,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获取血糖及血脂的指标,测量腰围及血压。结果:MS组Lep...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骨质疏松症(OP)与瘦素(Le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58例老年男性血清瘦素浓度,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获取血糖及血脂的指标,测量腰围及血压。结果:MS组L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Lep血症的MS组OP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男性MS患者Lep浓度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存在Lep抵抗,Lep浓度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骨质疏松症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冯缨缨 潘士荣 《上海预防医学》 CAS 1999年第10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冠心病 常见 定期 血管病变 危险因素分析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老年男性体脂分布与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宜萍 孙丽华 +3 位作者 冯缨缨 毛敏伟 罗兰 沈佩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对老年男性体脂分布与血脂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64例老年肥胖男性者[体重指数(BMI)≥25]口服不同剂量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后体脂与血脂的变化。结果口服脱氢表雄酮硫酸酯25mg,每日1次,3月后较服药前...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对老年男性体脂分布与血脂的影响。方法对照分析64例老年肥胖男性者[体重指数(BMI)≥25]口服不同剂量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后体脂与血脂的变化。结果口服脱氢表雄酮硫酸酯25mg,每日1次,3月后较服药前BMI下降(369±052)%、股骨皮下脂肪厚度减少(648±221)%、肾周脂肪减少(242±191)%。口服脱氢表雄酮硫酸酯50mg,每日1次,3月后较服药前BMI下降(236±072)%、股骨皮下脂肪厚度减少(167±089)%、肾周脂肪减少(287±147)%。2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血脂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老年人口服脱氢表雄酮对改变体脂分布有一定的作用,但对血脂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硫酸盐 体脂分布 血脂 老年人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脱氢表雄酮对老年男性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孙宜萍 冯缨缨 +2 位作者 孙丽华 毛敏伟 沈佩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脱氢表雄酮 (DHEA)对老年男性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单盲对照分析 64例老年男性口服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后对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口服 DHEAS 2 5 mg QD 3个月后与口服 DHEAS 50 mg QD 3个月后DHEA... 目的 探讨脱氢表雄酮 (DHEA)对老年男性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单盲对照分析 64例老年男性口服硫酸脱氢表雄酮 (DHEAS)后对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口服 DHEAS 2 5 mg QD 3个月后与口服 DHEAS 50 mg QD 3个月后DHEAS的浓度较服药前分别增加 (80 .2± 2 1 .9) % ,(1 2 0 .3± 30 .6) % ,差别非常显著 (P<0 .0 1 )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 (IGF- )较服药前分别增加 (1 7.7± 4.2 ) % ,(1 6.6± 5.9) % ,差别非常显著 (P<0 .0 1 ) ;与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别 (P<0 .0 1 )。 DHEA、T、E2 较服药前均呈上升趋势 ,但未达统计学意义 (P>0 .0 5)。免疫功能杀伤细胞因子较服药前分别增加 (6.5± 3.6) % ,(39.4± 1 2 .1 ) % ;T细胞亚群CD- 3较服药前分别增加 (54.7± 2 0 .1 ) % ,(2 9.2± 8.1 ) % ;CD- 4 / CD- 8较服药前分别增加 (1 8.9± 5.2 ) % ,(2 4 .9± 7.3) % ;白介素 - 2 (IL -2 )较服药前分别增加 (1 5.1± 3.7) % ,(1 5.8± 9.1 ) % ,有显著差别 (P<0 .0 5) ;与对照组比有非常显著差别 (P<0 .0 0 5)。肿瘤坏死因子(TNF)、T细胞亚群 CD- 4、CD- 8、白介素 - 6(IL- 6)、γ-干扰素 (γ- IF)浓度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 ,但均未达统计学意义 (P>0 .0 5)。结论 老年人口服 DHEAS对性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脱氢表雄酮 免疫功能 性激素 男性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孙宜萍 毛敏伟 +2 位作者 孙丽华 冯缨缨 沈佩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服用 6个月前后骨密度 (BMD)、血生化指标、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 ,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DS... 目的 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随机对照观察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服用 6个月前后骨密度 (BMD)、血生化指标、骨吸收指标和骨形成指标 ,副作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DS)、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I(IGF -I)较治疗前分别提高 (93 75± 16 1) %、(17 71± 4 2 ) % ,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P <0 0 1)。腰 2、腰 3、腰 4的骨密度 (BMD)较治疗前分别提高 (2 6 5± 0 6 2 ) %、(2 70± 0 48) %、(3 10± 0 41) % ,腰 2~ 4较治疗前提高 (2 82± 0 37) % ,股骨颈较治疗前提高 (2 32± 0 31) %。腰 2、腰 3、腰 4、腰 2~ 4,股骨颈的BMD上升幅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对游离睾丸酮 (FT)、雌二醇 (E2 )、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 ,且安全可靠 ,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硫酸酯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过程中的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酯研究
18
作者 冯缨缨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4-46,共3页
衰老过程中的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酯研究E.-E.Bauhieu(法国)[编者按:DHEA(S)的抗衰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是DHEA(S)研究先驱Baulieu教授在1995年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的综述报告。现在他正... 衰老过程中的脱氢表雄酮及其硫酸酯研究E.-E.Bauhieu(法国)[编者按:DHEA(S)的抗衰老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是DHEA(S)研究先驱Baulieu教授在1995年法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的综述报告。现在他正在法国进行DHEA(S)抗衰老的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脱氢表雄酮 硫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伴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缨缨 孙宜萍 +2 位作者 王蓓芸 崔亮 梁瑞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092-1093,共2页
本文对高血压病(EH)伴高尿酸血症(HUA)与冠心病(CAD)发病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HUA组的CAD发病率、血中UA、TC、LDL-C、TG、Glu和Cr浓度均高于HUA组(P<0·05),EH伴HUA组的CAD有症状组血UA高于无症状组(P<0·05),血... 本文对高血压病(EH)伴高尿酸血症(HUA)与冠心病(CAD)发病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HUA组的CAD发病率、血中UA、TC、LDL-C、TG、Glu和Cr浓度均高于HUA组(P<0·05),EH伴HUA组的CAD有症状组血UA高于无症状组(P<0·05),血中TG、LDL-C、Cr浓度与血UA浓度呈正相关(P<0·05,P<0·01)。伴HUA的EH患者与CAD的发生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血尿酸可作为EH病患者可能存在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冠心病 血尿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性维生素D与尿微量白蛋白及慢性肾脏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缨缨 钟远 +1 位作者 金俊 朱洁华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4期8309-831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性维生素D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及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96例CKD1~4期非透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检测尿MAU、血清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活性维生素D与尿微量白蛋白(MAU)及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96例CKD1~4期非透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检测尿MAU、血清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钙(Ca)、磷(P)、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结果 MAU组的尿MAU、血清Cr、TC、TG及FBG水平高于非MAU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MAU组(P<0.05),CKD3期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CKD1~2期组,尿MAU水平高于CKD1~2期组,CKD4期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CKD3期组,尿MAU及血清PTH水平高于CKD3期组(P<0.05),血清25(OH)D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正相关,与尿MAU呈负相关(P<0.05)。结论 CKD1~4期非透析患者存在活性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并与eGFR及尿MAU密切相关,应重视活性维生素D在CKD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老年人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慢性肾脏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