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循证实践项目长期成功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1
作者 王珂心 冯英璞 +7 位作者 王昊 张驰 苏炫 肖梦伟 王语 唐一帆 和思源 李博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0,共4页
目的对长期成功工具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准确评估国内临床循证实践项目的可持续性提供可靠工具。方法严格按照量表汉化流程,对长期成功工具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长期成功工具。2024年3-4月采用便利抽样对... 目的对长期成功工具进行汉化,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准确评估国内临床循证实践项目的可持续性提供可靠工具。方法严格按照量表汉化流程,对长期成功工具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长期成功工具。2024年3-4月采用便利抽样对河南省某三甲医院的36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长期成功工具共包含3个维度、16个条目。量表总体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58,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33~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特征根值≥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0.319%。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量表模型的拟合度较好(χ^(2)/df=1.287,GFI=0.929,CFI=0.980,NFI=0.919,TLI=0.977,IFI=0.981,RMSEA=0.037)。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8,折半信度系数为0.772,重测信度为0.881。结论中文版长期成功工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临床实践项目可持续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成功工具 汉化 临床实践项目 评估工具 可持续性 质量改进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经济毒性与照顾负担动态变化的纵向研究
2
作者 许健 周东阳 +3 位作者 张驰 王艳 陈玉升 冯英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031-3037,共7页
目的:探讨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在病人术后半年内经济毒性及照顾负担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二者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方法:基于便利抽样法,在病人术后14 d、3个月、6个月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修订版... 目的:探讨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在病人术后半年内经济毒性及照顾负担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二者间的相互预测关系。方法:基于便利抽样法,在病人术后14 d、3个月、6个月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修订版、照顾者负担量表对216名青年脑肿瘤配偶照顾者开展随访调查。结果:术后6个月内,配偶照顾者照顾负担呈下降趋势(P<0.01),经济毒性呈先上升后平稳趋势(P<0.05)。交叉滞后模型显示,术后14 d的经济毒性对术后3个月照顾负担有影响(P<0.01),术后3个月的经济毒性对术后6个月的照顾负担有影响(P<0.01)。结论:青年脑肿瘤病人配偶照顾者经济毒性及照顾负担在病人术后半年内呈动态变化,经济毒性能够影响随后的照顾负担。医护人员应重视青年脑肿瘤配偶照顾者的经济毒性水平,及时实施心理疏导,降低经济毒性对配偶照顾者的心理困扰,以减轻其照顾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青年 配偶 经济毒性 照顾负担 纵向研究 交叉滞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培训体系
3
作者 周立民 程斐然 +2 位作者 冯英璞 李翔 冯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6期814-820,共7页
目的 依据柯氏模型框架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其次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目的 依据柯氏模型框架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成立研究小组,其次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条目,构建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降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共有15名专家参加咨询,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00%、93.75%,收回的问卷均为有效问卷,专家积极性较高;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73、0.863,咨询结果较可靠;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11、0.289,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最终确定的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和33项三级指标。结论 我国神经重症护士培训工作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又复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基于柯氏模型构建的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以及神经重症专科的特色,可为开展神经重症护士血管内低温在职培训提供参考。由于时间的限制,该评价体系尚未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各级指标的测评方式及具体内容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氏模型 在职培训 神经重症护士 血管内降温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广东省护理学会介入护理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医师学会介入医师分会护理学组 +6 位作者 韩晓玲 何金爱 耿冰冰 王雪梅 冯英璞 叶俏 冯建宇 《护理学报》 2024年第10期37-42,共6页
目的形成《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的专家共识》,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术期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及访谈,对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的推荐建议和研究... 目的形成《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的专家共识》,为重症脑卒中患者在介入治疗围术期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及访谈,对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的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进行提取,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91%,权威系数分别为0.896、0.933,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分,且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0、0.299。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专家共识内容包含:约束实施评估要点、约束预防及替代措施、约束用具及时长的选择、约束实施操作要点、约束解除评估共5个部分。结论该共识可为重症脑卒中介入治疗围术期患者保护性约束实施与解除提供指导依据,促进实施与解除保护性约束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约束 重症脑卒中 介入治疗 围术期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烟雾病患者的影响
5
作者 郭晓慧 王昊 +2 位作者 冯英璞 张桂芳 张婧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894-1898,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2例烟雾病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罗伊组(51例)、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罗伊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罗...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于罗伊适应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烟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2例烟雾病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罗伊组(51例)、常规组(51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罗伊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罗伊适应模式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治疗依从性、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结果 干预后两组NIHSS、ADL、SPBS评分降低,且罗伊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MoCA评分升高,且罗伊组高于常规组(P<0.05);罗伊组治疗依从性(100.00%)高于常规组(88.24%)(P<0.05)。结论 烟雾病患者接受罗伊适应模式的个体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能力,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适应模式 个体化 烟雾病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病房实施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27
6
作者 冯英璞 张婧爽 +1 位作者 李灿灿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在介入"河南模式"下开展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通过护理岗位层级设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各班次流程,划分医护责任小组,强化医护培训,实施医护协同服务模式,与实施前... 目的探讨在介入"河南模式"下开展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通过护理岗位层级设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各班次流程,划分医护责任小组,强化医护培训,实施医护协同服务模式,与实施前半年即2013年5-10月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彼此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介入病房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医护协同服务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护理工作内涵,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协同 分层级管理 责任制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造影患者围手术期股动脉穿刺部位监测与管理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冯英璞 霍晓冉 +6 位作者 张红梅 刘纬华 李灿灿 行君 赵文利 白文辉 张晓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 基于介入造影患者围手术期股动脉穿刺部位监测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改革措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 目的 基于介入造影患者围手术期股动脉穿刺部位监测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实施循证实践,并验证改革措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型为研究框架,通过证据获取、现状审查、证据引入和效果评价4个阶段将循证实践应用于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患者层面采用同期对照方法,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腰背疼痛情况、尿潴留发生率,组织者层面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实践病区证据应用前后护士相关知识知晓率、审查指标执行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股动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腰背疼痛得分和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16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均>95%,其中13条为100%,高于证据应用前(P<0.05);护士对证据的知晓率从37.5%提高至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介入造影患者围手术期股动脉穿刺部位监测与管理的最佳证据应用,可提升护士股动脉穿刺部位护理的相关认知且规范相关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并发症 早期体位管理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9
8
作者 冯英璞 张桂芳 +2 位作者 刘东苗 行君 张婧爽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9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重点及措施。方法:对1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血管成形、内支架置入、血栓及斑块旋切、溶栓、血栓抽出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析,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本组1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重点及措施。方法:对1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将血管成形、内支架置入、血栓及斑块旋切、溶栓、血栓抽出等介入治疗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类、分析,针对性实施护理。结果:本组138例患者有3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巨大血肿9例、下肢过度灌注综合征2例、假性动脉瘤3例、消化道出血3例、支架内急性闭塞4例、支架再狭窄10例,造影剂迟发型变态反应1例,占手术的23.2%。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疾病的预后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介入放射学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9
作者 赵瑞 朱明芳 +2 位作者 冯英璞 杨孟丽 李雅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2期330-33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予以常规吞... 目的探讨应用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不良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4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予以常规吞咽训练与营养干预的59例患者列为对照组,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予以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的59例患者列为试验组。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57~84(69.52±3.23)岁,病程11~45(23.89±3.27)d。试验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55~85(69.85±3.42)岁,病程10~42(23.52±3.11)d。两组干预周期均为30 d。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两组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营养状态[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氨基酸比值]。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92%(56/59)比83.05%(49/59)],总不良事件发生率、SSA总分均低于对照组[3.38%(2/59)比15.25%(9/59)、(35.46±1.24)分比(42.66±1.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6、4.913,t=24.466,均P<0.05);试验组TP、白蛋白、球蛋白均高于对照组[(61.28±7.28)g/L比(57.88±7.41)g/L、(31.18±4.05)g/L比(29.23±4.08)g/L、(26.34±3.09)g/L比(22.17±2.94)g/L],血清氨基酸比值低于对照组(1.62±0.41比2.03±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4,2.605,7.510,4.591,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口腔感觉训练结合分级喂养管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调节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口腔感觉训练 分级喂养管理 吞咽功能 营养不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排班模式动态变化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英璞 张桂芳 +1 位作者 行君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排班模式动态变化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访谈和跟踪观察法,连续7年抽取本科室31名介入专科护士,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四次排班模式应用过程中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每一次排班模式变化梯度渐次地提升护士... 目的探讨护理排班模式动态变化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访谈和跟踪观察法,连续7年抽取本科室31名介入专科护士,对其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四次排班模式应用过程中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每一次排班模式变化梯度渐次地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结论结合科室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班次,有利于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的工作激情,促进团队协作,增强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专科 排班模式 护士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沟通在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冯英璞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7期88-89,共2页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的微创、高效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了解不够产生了顾虑和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 介入放射治疗是应用影像设备将诊断与治疗结合在一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年来,随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介入治疗的微创、高效给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此了解不够产生了顾虑和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及家属的异常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介入治疗 护理 介入放射治疗 介入放射学 新兴学科 影像设备 家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颞浅静脉与毛细静脉穿刺技巧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英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54-754,共1页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主要的技术操作之一.临床中颞浅静脉和较小的毛细静脉穿刺时极易穿破,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掌握了一些技巧,运用中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头皮静脉 穿刺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健康管理临床应用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英璞 庞晨晨 +1 位作者 王昊 李瑞玲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对脑卒中病人健康管理的临床应用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脑卒中病人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管理 临床应用模式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英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1-1041,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家长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静脉穿刺持针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冯英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1期36-36,共1页
将 12 0例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 ,各 6 0例 ,传统组采用传统持针方法穿刺 ,改进组采用新的持针法穿刺。结果改进组较传统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 (t=7.4 0 ,P <0 .0 1) ,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χ2 =4 .36 ,P <... 将 12 0例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 ,各 6 0例 ,传统组采用传统持针方法穿刺 ,改进组采用新的持针法穿刺。结果改进组较传统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 (t=7.4 0 ,P <0 .0 1) ,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χ2 =4 .36 ,P <0 .0 5 )。提示穿刺改进法可减轻患儿的痛苦 ,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静脉 静脉穿刺 持针方法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支持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英璞 《实用护理杂志(下半月)》 2003年第11B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心理支持 小儿 静脉输液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脑血管科护士情感模拟体验初探
17
作者 冯英璞 张慧颖 +1 位作者 张婧爽 霍晓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了解介入脑血管科护士在情感模拟体验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力的改变。方法分角色体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在围术期24 h的感受,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按Giorgi的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 目的了解介入脑血管科护士在情感模拟体验过程中人文关怀能力的改变。方法分角色体验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在围术期24 h的感受,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一对一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按Giorgi的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护士参与情感模拟体验之后,对情感模拟体验认同度得到了提高,人文关怀品质得到了提升,护理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得到了加强。结论情感模拟体验提升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模拟体验 人文关怀 脑血管介入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0
18
作者 许健 张驰 +4 位作者 周东阳 赵艳燕 张红梅 姜晓锋 冯英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5-8,22,共5页
目的建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卒中后抑郁高危患者提供工具。方法对建模组259例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第7~14天收集10项相关危险因素,于卒中后8~1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测评卒中患者抑... 目的建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卒中后抑郁高危患者提供工具。方法对建模组259例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第7~14天收集10项相关危险因素,于卒中后8~1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测评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利用χ^(2)检验、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验证组有82例患者)。结果卒中后抑郁检出率为39.38%;性别、婚姻状况、并存疾病数目、卒中部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6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值:内部验证为0.883,外部验证为0.849)和准确度(Hosmer-Lemeshow检验:内部验证χ^(2)=7.939,P=0.439,外部验证χ^(2)=3.538,P=0.89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曲线在大于10%的阈值概率区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卒中患者发作后8~10周即有较高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利于临床给予针对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后抑郁 预测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神经功能受损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氨甲喋呤—四氢叶酸钙预防脑膜白血病护理
19
作者 冯英璞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8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脑膜白血病 四氢叶酸钙 氨甲喋呤 大剂量 预防 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艮晓 唐丽华 +2 位作者 王传玺 张凤平 冯英璞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22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6例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脑卒中血压自我管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进行脑... 目的:探讨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6例脑卒中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脑卒中血压自我管理,观察组采用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进行脑卒中血压自我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组内干预前后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卒中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3.556,P=0.015)。结论: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对血压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健康管理模式 脑卒中 血压管理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