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治
1
作者 李芷仪 冷锦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玄府,后经刘完素创新发展后提出“玄府理论”,阐述了玄府并非只是狭义上的汗孔,而是遍及周身,无物不有的细微结构,是气血津液运行升降的通道。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玄府,后经刘完素创新发展后提出“玄府理论”,阐述了玄府并非只是狭义上的汗孔,而是遍及周身,无物不有的细微结构,是气血津液运行升降的通道。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在中医上归属于消渴痹症,外感六淫,七情内伤,运化失司,酿生痰瘀,玄府郁闭,气血亏虚,基于玄府理论,通过分析PDPN的病因病机,认为应从补虚扶正以固玄,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以开玄论治,内外相结合,针药相结合,标本兼治,攻补兼施,在玄府理论的指导下以通利玄府为主要方法,为临床治疗PDPN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玄府理论 刘完素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婉婷 冷锦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386-391,共6页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昼夜节律是机体因自然界昼夜变化形成的从微观分子水平到宏观生物行为的周期性节律变化。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故而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出发,讨论昼夜节律紊乱和甲状腺结...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昼夜节律是机体因自然界昼夜变化形成的从微观分子水平到宏观生物行为的周期性节律变化。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故而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出发,讨论昼夜节律紊乱和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为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甲状腺结节 睡眠 生物钟 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一鸣 冷锦红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2023年1月间VIP、CNKI、CBM、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关于身痛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2023年1月间VIP、CNKI、CBM、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关于身痛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RevMan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76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3.60,95%CI(2.43,5.31),P<0.00001];试验组腓总运动神经[MD=2.79,95%CI(2.01,3.57),P<0.00001]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1.66,95%CI(0.88,2.45),P<0.0001]、正中运动神经[MD=3.34,95%CI(2.33,4.34),P<0.00001]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D=1.32,95%CI(0.38,2.26),P=0.006]快于对照组,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MD=-1.09,95%CI(-1.35,-0.83),P<0.0001]、总胆固醇水平[MD=-1.06,95%CI(-1.73,-0.39),P=0.002]低于对照组。结论身痛逐瘀汤可提高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提高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降低VAS评分和总胆固醇水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论治脂肪组织参与肥胖型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芳钰 冷锦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20-24,共5页
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较明显的体征为脂肪累积、脂质含量增加,脂肪细胞肥大增生,进而产生一系列代谢异常,可致胰岛素抵抗。本文分析脂肪细胞参与胰岛素抵抗机制,从脾论治肥胖患者的病因病机,基于肥胖与脂肪组织的密切关系... 肥胖及中心性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较明显的体征为脂肪累积、脂质含量增加,脂肪细胞肥大增生,进而产生一系列代谢异常,可致胰岛素抵抗。本文分析脂肪细胞参与胰岛素抵抗机制,从脾论治肥胖患者的病因病机,基于肥胖与脂肪组织的密切关系,阐释脾主运化与胰岛素抵抗联系。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肥胖型胰岛素抵抗患者疗效显著,可为减缓与逆转肥胖型胰岛素抵抗发展至糖尿病、改善临床症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肥胖 脾主运化 湿热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贺俊杰 冷锦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2期174-177,共4页
甲状腺结节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中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历史悠久,中医将该病归属“瘿气”“瘿病”“石瘿”“肉瘿”“瘿瘤”等范畴。中医通过内治,中药外敷,针灸,耳穴,穴位贴敷以及中成... 甲状腺结节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高,检出率也在不断提高。中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治历史悠久,中医将该病归属“瘿气”“瘿病”“石瘿”“肉瘿”“瘿瘤”等范畴。中医通过内治,中药外敷,针灸,耳穴,穴位贴敷以及中成药口服等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缩小甲状腺结节直径,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本文对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瘿病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κB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金玲 冷锦红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317-324,共8页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及心肌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医药激活NF-κB通路且通过控制不同基因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内皮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而调控糖尿病心...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因子,参与炎症反应及心肌纤维化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医药激活NF-κB通路且通过控制不同基因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内皮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等过程而调控糖尿病心肌病。目前,靶向作用于NF-κB信号通路传导途径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中药单体、中成药、中药复方的相关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相关研究多针对中药提取物,单味中药、复方及中药制剂的作用研究较少;(2)这些研究一般只针对NF-κB这一个通路,并未就通路间相互复杂联系进行交叉研究,明确各通路之间相互作用是阐明中药作用机制的重点;(3)大部分研究以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为主,缺乏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今后,应逐步拓宽研究对象范围,不仅包含中药单体,还应涉及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及中药制剂,也应涵盖多种剂型,突出中药区别于西药的特色;同时也要注重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明确中药作用于疾病的完整作用机制;还应着重于从分子学、细胞学、生物学等多角度多学科对这一通路的调控作用进行更深入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NF-ΚB信号通路 中药单体 中成药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诊疗思路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馨心 冷锦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亦随之上涨,其中致残率最高的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约占糖尿病人群的1/3。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上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糖尿病患者人数日益增多,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亦随之上涨,其中致残率最高的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约占糖尿病人群的1/3。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上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糖水平,同时其疼痛症状也会因生活质量或血糖控制欠佳而加剧。因此,干预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以缓解疼痛、提高疗效是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仍是一种诊断不足、治疗不足的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络病理论在防治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早在清代叶天士就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久痛入络”、“络中气血阻滞不通,必卒然而痛”、“络以辛为泄,以通为用”等理论。后人将其理论思想继承创新、临床应用日趋成熟。该文拟基于络病理论探讨中医“络以辛为泄”理论在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分析其疗效及优势,为临床相关诊疗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辛味通络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苗常鑫 冷锦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118,共6页
薯蓣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祖国医学认为其归脾、肺、肾三经,可“平补三焦气阴”,兼具补涩之功,有补中益气、强身健骨,治诸虚百损、延年益寿等功效,被誉为“天然小人参”,也是最早药食同源的植物之一。其中穿龙薯蓣更是具有祛风... 薯蓣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应用历史,祖国医学认为其归脾、肺、肾三经,可“平补三焦气阴”,兼具补涩之功,有补中益气、强身健骨,治诸虚百损、延年益寿等功效,被誉为“天然小人参”,也是最早药食同源的植物之一。其中穿龙薯蓣更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等作用。薯蓣因其性平和,功效全面,而被中医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之中。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主要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及水解产物薯蓣皂苷元被广泛发掘并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癌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治当中。现代研究表明,薯蓣皂苷具有改善心脑血管、抗肿瘤、降糖、降脂、保肝、抗炎止痛、提高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就近几年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天然中药单体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薯蓣皂苷元 药理作用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HA和5-HT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冷锦红 邱狮 +4 位作者 董佳妮 张兰 李文金 于世家 侯平 《江苏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组胺(H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以期为后期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链脲佐霉素溶液诱发糖尿病,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干预2周、4周、8周的... 目的:探讨中药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糖尿病大鼠血清组胺(HA)和5-羟色胺(5-HT)的影响,以期为后期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2%链脲佐霉素溶液诱发糖尿病,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干预2周、4周、8周的模型组、薯蓣皂苷组和强的松组,另取24只血糖正常的大鼠分为各时期正常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后用Elisa法观察不同时期各组大鼠血清HA和5-HT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治疗各时期血清HA和5-HT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薯蓣皂苷组和强的松组大鼠治疗各时期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薯蓣皂苷组干预效果明显高于强的松组(P<0.01)。结论:中药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可改善糖尿病(DM)大鼠血清致痛物质的表达,疗效强于强的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穿山龙 植物提取物 薯蓣皂苷 HA 5-HT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述略 被引量:11
10
作者 冷锦红 张春华 于世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2004-2006,共3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显著疗效,笔者从虫类药、藤类药和辛味药3个方面介绍活血化瘀通络药治疗本病的特点。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药 活血化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钠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冷锦红 侯丽 +1 位作者 邓丽 鞠宝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72-2374,I0012,I0013,共5页
目的:观察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Nav 1. 7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取14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3 mg/kg)造模,72 h后测大鼠尾静脉血血糖〉... 目的:观察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对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Nav 1. 7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取14只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3 mg/kg)造模,72 h后测大鼠尾静脉血血糖〉 16. 7 mmol/L作为观察对象,持续喂养2周,将6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薯蓣皂苷高、低剂量组,强的松组,分别于药物治疗后第4、8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坐骨神经Nav 1. 7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Nav 1. 7mRNA表达水平下调(P 〈0. 01),低剂量组较同期高剂量组Nav 1. 7mRNA表达上调(P 〈0. 01),强的松组与同期低剂量组比较,坐骨神经Nav 1. 7mRNA表达水平下调(P 〈0. 05)。结论:薯蓣皂苷可以减轻PDPN大鼠坐骨神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提取物薯蓣皂苷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av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NF-κB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冷锦红 于世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611-613,共3页
目的:以蛋白印记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转录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方法:148只雄性Wistar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于治疗后2周、4周、8周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备... 目的:以蛋白印记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转录因子NF-κB的蛋白表达。方法:148只雄性Wistar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于治疗后2周、4周、8周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备蛋白印记观察用。结果:造模组NF-κB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正常组(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通络中药组均能降低NF-κB的表达(P<0.01),同期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通络中药随着疗程延长均具有延缓神经病变进程的作用,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中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F—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冷锦红 王镁 于世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76-1777,共2页
目的:评价糖末宁煎剂配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糖末宁煎剂50mL,2次/天口服,连续2周;α-硫辛酸(ALA)。对照组予甲钴胺针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0.47%,明显... 目的:评价糖末宁煎剂配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糖末宁煎剂50mL,2次/天口服,连续2周;α-硫辛酸(ALA)。对照组予甲钴胺针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5%(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采用糖末宁配合ALA治疗DPN患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末宁 Α-硫辛酸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 被引量:5
14
作者 冷锦红 于世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48-1250,共3页
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与NF-κB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NF-κB及其相关基因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调节众多基因的表达,参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作用NF-κB信号通路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的一研究方向。
关键词 糖尿病 NF-ΚB IKB IK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杞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肌无力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冷锦红 李建 +2 位作者 付海超 张晓宇 张静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3,I0013,I0014,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黄杞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药效基础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挖掘筛选黄杞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TTD和CTD数据库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黄杞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药效基础和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挖掘筛选黄杞复方中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TTD和CTD数据库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和重症肌无力相关靶点;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获得的靶点蛋白分别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运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网络、有效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预测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得出60个有效成分,相应靶点58个,相关通路36条。黄杞复方的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芒柄花素、异鼠李素等,可通过调节PTGS2、DPP4、CHRM1、NOS2、ADRB2、NR3C2、ESR1等靶点,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Jak-STA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肌无力的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反映了黄杞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黄杞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杞复方 2型糖尿病 重症肌无力 张静生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关系的述评 被引量:4
16
作者 冷锦红 于世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612-613,共2页
细胞凋亡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之一。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其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BCL-XL、Pax-3及一些胞内信号转导分... 细胞凋亡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之一。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多种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其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Fas、BCL-XL、Pax-3及一些胞内信号转导分子等可能对组织细胞的凋亡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心脏病 糖尿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冷锦红 于世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490-2492,I001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中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来探讨不同通络中药对其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7只DP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分...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中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来探讨不同通络中药对其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87只DP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分别于治疗后2周、4周、8周尾静脉采血测定血糖值,之后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各治疗组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期治疗组之间比较坐骨神经中NF-κB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通络中药随着疗程延长均能延缓神经病变进程,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信号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中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κB-a和Ikk-a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冷锦红 于世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以蛋白印记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转录因子IκBa、Ikka的蛋白表达。方法:148只雄性Wistar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于治疗后4、8周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备蛋... 目的:以蛋白印记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转录因子IκBa、Ikka的蛋白表达。方法:148只雄性Wistar大鼠,以STZ诱导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味通络组、藤类通络组、虫类通络组。于治疗后4、8周处死大鼠取坐骨神经备蛋白印记观察用。结果:造模组IκBa、Ikka水平明显低于同期正常组(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通络中药组均能提高IκBa、Ikka的表达(P<0.01),同期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通络中药随着疗程延长均具有延缓神经病变进程的作用,可能与调节IκBa、Ikka信号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中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IκBa Ik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从肝脾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辨治
19
作者 马嘉遥 冷锦红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4期61-66,共6页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强调形与神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根互生,若形神相失,则脏腑失调,气机不畅,百病丛生。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大部分患者临床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结节较大对周围组织造成压... “形神一体观”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强调形与神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根互生,若形神相失,则脏腑失调,气机不畅,百病丛生。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大部分患者临床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结节较大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的患者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等。现代医学尚未对甲状腺结节的成因作出充分解释,已知环境、饮食、遗传、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等是主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没有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悠久的历史,疗效显著。本研究基于形神一体观理念,结合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甲状腺结节属于“形神同病”,其发生发展主要责之于肝、脾。长期的情志不舒、饮食失宜导致肝失条达、脾失健运,气滞、痰凝、血瘀等病理产物凝结于颈部,发为甲状腺结节。临床治疗本病以调治肝脾为主,标本兼治,并重视形神同调,以期拓展中医防治甲状腺结节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神一体观 甲状腺结节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调治肝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瘀法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影响
20
作者 康晴 冷锦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230-1234,共5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高且增长速度快,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DM多选择抗炎、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但药物靶点比较单一且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在DM治疗中的使用。中医认为瘀血阻络是DM发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高且增长速度快,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DM多选择抗炎、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但药物靶点比较单一且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在DM治疗中的使用。中医认为瘀血阻络是DM发生的主要机制,桂枝茯苓丸是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加味桂枝茯苓丸是在桂枝茯苓丸的基础上,加入牛膝、黄芪、生姜、大枣等中药,能够有效降低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章通过从化瘀法探讨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DM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理,为中医药防治DM提供新的临床经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桂枝茯苓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