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教育家精神的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建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
1
作者 朱旭东 刘乔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45,共12页
基于教育家精神建构的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这一创新概念,主张教师应同时具有科目学科知识与学术学科知识。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概念的生成,孕育于学科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实践的二元性,博采于社会实在论的知识观,赓续于党对教师具有扎实学... 基于教育家精神建构的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这一创新概念,主张教师应同时具有科目学科知识与学术学科知识。教师学科知识二元性概念的生成,孕育于学科教育、学科教师教育实践的二元性,博采于社会实在论的知识观,赓续于党对教师具有扎实学识的要求,继承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教师作为“通儒”的学者形象。教师的科目学科知识与学术学科知识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体现在二者于知识子范畴、知识基础上的联系性,于知识难度、取向、层级上的差异性,以及教师学术学科知识得以促进其科目学科知识深化、结构化与系统化的交互性。教师具备二元学科知识之于教育家精神的践履具有重要价值,彰显于教师使命的践行、师德素养的修炼、教学效能的提升、专业发展动力的激发、教师情感的涵育以及教师信念的树立等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 教师知识 科目学科知识 学术学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概念的百年溯源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旭东 刘乔卉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89,共11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最具标识性的概念,它集中代表了党百年来探索与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以概念史为方法论,探究立德树人概念的百年生成,需先基于语义学分析,建构立德树人概念的“能指”,明晰立德...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最具标识性的概念,它集中代表了党百年来探索与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以概念史为方法论,探究立德树人概念的百年生成,需先基于语义学分析,建构立德树人概念的“能指”,明晰立德树人概念的内涵与分析维度;再基于实践史分析,通过探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如何立德树人”等问题,建构立德树人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意义“所指”,由此在历史逻辑中寻求立德树人概念“能指”与“所指”的统一,从而梳理立德树人概念经由蕴蓄期、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的百年生成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立德树人 概念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三维自支撑双功能催化电极国内专利现状
3
作者 柯红阳 杨凯 刘乔卉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3期17-19,共3页
在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传统能源因污染大、能耗高、储量有限等受到更多挑战,而随着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双碳”政策,新能源与能源储存的需求也持续增加。氢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燃烧产物无污染、易于压缩运输的... 在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传统能源因污染大、能耗高、储量有限等受到更多挑战,而随着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双碳”政策,新能源与能源储存的需求也持续增加。氢能作为一种能量密度高、燃烧产物无污染、易于压缩运输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受到广泛关注,氢经济的发展被寄予厚望。传统的工业制氢方法主要包括甲烷蒸汽重整和煤的气化,但传统方法的原料仍需要大量化石能源,仍不足以满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电解水制氢具有装置简单,原料来源广、产物无污染等优点,是氢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可持续发展 电解水制氢 甲烷蒸汽重整 制氢方法 氢经济 能量密度 煤的气化 燃烧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重庆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裴昌根 宋美臻 +1 位作者 刘乔卉 郭元芳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67,共6页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支撑,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结合重庆市4 235名小学生的调查数据,以Hidi和Renninger兴趣理论中情感体验、知识获取、价值认识、自主投入4个维度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支撑,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结合重庆市4 235名小学生的调查数据,以Hidi和Renninger兴趣理论中情感体验、知识获取、价值认识、自主投入4个维度为视角,分析了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水平总体较高.但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学习兴趣的情感体验和自主投入方面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男女生在知识获取、价值认识、自主投入等方面的发展存在差异;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相对滞后于城镇学生.结合数学学习兴趣的4个维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学习兴趣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学习兴趣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5
5
作者 裴昌根 宋乃庆 +1 位作者 刘乔卉 牟少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3,共4页
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动力功能,是《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15)》的重要监测内容.研究在厘清数学学习兴趣的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海蒂(Hidi)和伦宁格(Renninger)的兴趣发展理论提出了数学学习兴趣的操... 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动力功能,是《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15)》的重要监测内容.研究在厘清数学学习兴趣的内涵和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海蒂(Hidi)和伦宁格(Renninger)的兴趣发展理论提出了数学学习兴趣的操作性定义,构建了涵盖情感体验、知识获取、价值认识、自主投入4个一级指标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4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70 8、0.271 3、0.319 4、0.238 5,对303名一线教师、教研员和高校研究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测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和可操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学习兴趣 测评 指标体系 构建与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的实证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24
6
作者 裴昌根 宋乃庆 刘乔卉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8,共6页
对全国九省(直辖市)的学生及家长进行抽样调查,从课外辅导参与情况、行为决策原因、学生体验和家长担忧等方面揭示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现状。调研发现,课外辅导的规模较大,但强度不一,数学、英语和语文是主要辅导科目,辅导内容和学校课程... 对全国九省(直辖市)的学生及家长进行抽样调查,从课外辅导参与情况、行为决策原因、学生体验和家长担忧等方面揭示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现状。调研发现,课外辅导的规模较大,但强度不一,数学、英语和语文是主要辅导科目,辅导内容和学校课程内容大多相近且有一定难度,辅导以教师集中讲授为主;提高成绩、准备升学考试以及学生自愿是参与的主因,而学生不愿意、可寻求学校教师帮助、质疑辅导的实效是不参与的主因;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的体验大多较好,家长主要担忧课外辅导的实际效果、教师的责任心和教学水平。同时发现了学生参与课外辅导存在的问题:城乡学生参与课外辅导机会不均衡,课外辅导应试教育倾向较强,课外辅导市场监管欠缺,进而提出增加农村学生辅导机会、多方联动、加强规范监督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外辅导 义务教育阶段 实证研究 影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快速测定车用汽油中有害元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乔卉 杨德凤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汽油中有害杂质元素铜、铅、铁、锰、硫和磷的方法。样品经稀释剂稀释后直接进样分析,应用动态反应池技术(DRC)消除多原子离子的质谱干扰,通过研究反应气的流量变化对背景等效浓度(BEC)的影响... 研究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汽油中有害杂质元素铜、铅、铁、锰、硫和磷的方法。样品经稀释剂稀释后直接进样分析,应用动态反应池技术(DRC)消除多原子离子的质谱干扰,通过研究反应气的流量变化对背景等效浓度(BEC)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气流量。该方法对于汽油中铜、铅、铁、锰、硫和磷的检出限分别为0.009,0.024,0.024,0.072,5.138,0.557μg/L,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良好,能够满足车用汽油产品标准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元素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动态反应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剂中香料香精微胶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乔卉 侯彦秋 权桂英 《河南科技》 2018年第23期133-134,共2页
微胶囊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引起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本文综述了香精香料微胶囊技术在洗涤剂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微胶囊化技术的实质,主要讨论了微胶囊制备的常用方法,并展望了微胶囊化技术的分子封装方法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洗涤剂 香料香精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剂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专利技术进展
9
作者 侯彦秋 刘乔卉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150-150,131,共2页
本文对洗涤剂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申请人类型、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的主要用途和不同种类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概况等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洗涤剂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 本文对洗涤剂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申请人类型、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中的主要用途和不同种类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概况等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洗涤剂中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专利技术进展分析,希望能为洗涤剂产品开发和洗涤剂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糖脂 洗涤剂 专利技术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衣凝珠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
10
作者 侯彦秋 柯红阳 刘乔卉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本文概述了洗衣凝珠产品的技术研发热点,分析了洗衣凝珠产品在国内市场发展遇冷的原因,并给出了与洗衣凝珠产品开发相关建议,希望能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洗衣凝珠 技术 市场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记》注释考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乔卉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2期37-38,共2页
本文对《史记》(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注释进行考订,指出"行"当与"道"同义连文,而非释为"辈";"顿兵"之"顿"非使动用法,而是"屯、驻"义;"自明"之&qu... 本文对《史记》(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注释进行考订,指出"行"当与"道"同义连文,而非释为"辈";"顿兵"之"顿"非使动用法,而是"屯、驻"义;"自明"之"明"乃"表明",非"明显地";"蒙灌氏姓"之"蒙"不承颜师古"冒"说,而释为承、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 顿兵 自明 注释 考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众反地方自治现象分析——以宁波为中心的考察
12
作者 刘乔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晚清,宁波地方自治运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反地方自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自治初创时期,地方自治机构没能有效处理公所与民众间的关系,以致引起普通大众的不满。地方自治过程中的反地方自治现象,是近代地方政... 晚清,宁波地方自治运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反地方自治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自治初创时期,地方自治机构没能有效处理公所与民众间的关系,以致引起普通大众的不满。地方自治过程中的反地方自治现象,是近代地方政治发展初期的一个缩影。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普通大众对地方自治运动的心理,而且能够了解在地方政权建设初期,国家与基层社会的权利变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宁波 反地方自治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生日
13
作者 刘乔卉 周敏 《小学生(心理成长)》 2006年第5期I0008-I0008,共1页
我的爸爸是一个医生,他每天都在忙,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和妈妈悄悄为爸爸准备了一个大蛋糕。要为爸爸过生日。这可是一个秘密,我们要给爸爸一个惊喜。
关键词 蛋糕 蜡烛 身体健康 准备 愿望 电话 医生 神仙 小牛 秘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专利技术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权桂英 钟玉姣 +2 位作者 邓仲焱 刘乔卉 权国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0期36-37,共2页
本文综述分析了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全球和中国专利的申请量趋势、申请国别分布,总结了国内外重要申请人分布及核心专利,为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温 选择性催化还原 脱硝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中求“变”: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发展经验探赜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旭东 刘乔卉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共12页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演进呈现出于“不变”中求“变”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为“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立德树人进程中,始终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其一脉相...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百年演进呈现出于“不变”中求“变”的发展趋向,主要体现为“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立德树人进程中,始终在“不变”的前提下创新求“变”,其一脉相承之处在于坚持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结合;层层递进地提倡树立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践行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途径、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保障机制。通过对立德树人中“不变”与求“变”的规律梳理和动因探析,揭示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百年发展经验,为正确把握我国未来教育发展方向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立德树人 百年历程 变与不变
原文传递
循证教师教育实践:内涵、价值和运行机制 被引量:50
16
作者 裴淼 靳伟 +2 位作者 李肖艳 刘静 刘乔卉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循证实践是一种改变经验导向、强调基于最佳证据的实践样态,发源于医学,正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教师教育实践之中,但学术界尚缺乏对循证教师教育实践的全面认识和研究。本文结合循证医学、循证实践、循证教育等相关研究成果,建构循... 循证实践是一种改变经验导向、强调基于最佳证据的实践样态,发源于医学,正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教师教育实践之中,但学术界尚缺乏对循证教师教育实践的全面认识和研究。本文结合循证医学、循证实践、循证教育等相关研究成果,建构循证教师教育实践的内涵,阐明价值,并呈现其运行机制。一方面旨在增强对循证教师教育实践基本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厘清循证教师教育的实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循证教师教育实践 运行机制
原文传递
具身师德学习的内涵、价值和路径 被引量:14
17
作者 裴淼 刘乔卉 +2 位作者 靳伟 李肖艳 刘静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解决当下师德政策和实践过于强调国家和学校本位的师德建设与师德教育,忽视教师本位的师德学习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具身观以及具身认知理论,同时整合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提出具身师德学习概念,强调教师身体的能... 为解决当下师德政策和实践过于强调国家和学校本位的师德建设与师德教育,忽视教师本位的师德学习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具身观以及具身认知理论,同时整合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发现,提出具身师德学习概念,强调教师身体的能动参与在师德学习中的回归,即教师通过身体与情境的互动,引发师德知、情、意、行的改变,最终形成教师美德。在这一概念中,"身体"具有多重意涵,既包括生理层面身体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亦包括心理层面身体的感知觉和情感体验等。基于具身师德学习的内涵,进一步论证了具身师德学习对教师"修身立德"的重要价值,并初步建构出具身师德学习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 具身师德学习 具身认知理论 修身立德
原文传递
中小学教师的时间困境——基于T市中学教师的混合研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乔卉 裴淼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82,共7页
在为教师减负的背景下,教师时间成为探讨教师工作负担的独特视域。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T市5区(县)15所中学的626名教师进行量化与质性调查发现,教师的时间困境表现为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且构成分配不合理;教师工作时间的主观体验感较差,... 在为教师减负的背景下,教师时间成为探讨教师工作负担的独特视域。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T市5区(县)15所中学的626名教师进行量化与质性调查发现,教师的时间困境表现为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且构成分配不合理;教师工作时间的主观体验感较差,时间紧迫感强、工作负担感重;教师对于学科教学、专业发展时间的认同度最高,学校事务时间的认同度最低,但其学校事务时间过长,学科教学时间不足,专业发展时间短缺;教师认为影响其工作时间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管理与教师个人因素。教师的显性与隐性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时间的边界模糊,教学与非教学时间的角力,学校规定时间与专业自主时间的难调,是教师时间困境的焦点、工作负担的根源。改进、优化教师工作时间结构,减轻教师负担,需减少杂事,回归教学,增加与教学直接相关的时间,增加教师自主安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时间 中学教师 工作负担
原文传递
论具身师德学习路径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乔卉 吴宇航 +1 位作者 周琬琦 裴淼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5,共6页
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处于愈加重要的地位,但已有师德培育路径仍偏重于师德知识的习得,忽视了教师师德情感的体验、师德行为的践履等。具身师德学习路径强调教师身体在师德学习中的能动参与,主张师德知情意行的统一。本文择选多学... 师德师风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处于愈加重要的地位,但已有师德培育路径仍偏重于师德知识的习得,忽视了教师师德情感的体验、师德行为的践履等。具身师德学习路径强调教师身体在师德学习中的能动参与,主张师德知情意行的统一。本文择选多学科理论,将成人学习中的转化学习理论用于具身师德学习路径顶层设计,以具身隐喻的概念和具身模拟理论作为具身师德学习路径中不同学习阶段设计时的理论依据,从而为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具身师德学习路径的建构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师德学习 具身隐喻 具身模拟理论 转化学习理论
原文传递
论师德学习的内涵建构 被引量:18
20
作者 靳伟 李肖艳 +2 位作者 刘乔卉 刘静 裴淼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师德是中国教育和教师政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教育界对师德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师德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师德政策中强调制度性和外控性,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文本出发,结合道德学习、道德形... 师德是中国教育和教师政策关注的焦点。但目前教育界对师德内涵尚缺乏明确界定,导致师德工作中缺乏明确的工作内容。师德政策中强调制度性和外控性,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政策文本出发,结合道德学习、道德形成的脑机制和伦理学等相关研究提出并建构师德学习的内涵,认为师德学习是指教师从师德困境出发,逐步学习师德规范,并最终形成教师美德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为师德敏感、情感、推理、行动、意志和品性的交互作用,并受到良心和荣誉两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学习 道德学习 道德的脑机制 伦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