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重庆——碚石段沿岸滑坡与水动力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尚忠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1990年第1期47-52,共6页
文中通过对长江河型、河谷地貌及水动力状态的分析研究,指出长江上游的岸坡稳定性除了 与岩性、构造条件有关外,特别强调了河谷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在滑坡形成中的作用。并以1982年 7月再次滑动的四川省云阳县鸡扒子滑坡为例,指出... 文中通过对长江河型、河谷地貌及水动力状态的分析研究,指出长江上游的岸坡稳定性除了 与岩性、构造条件有关外,特别强调了河谷地貌和水动力作用在滑坡形成中的作用。并以1982年 7月再次滑动的四川省云阳县鸡扒子滑坡为例,指出现在的治理措施没有考虑河流地质作用是不 适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沿岸 滑坡 动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尚忠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7期1112-1113,共2页
目的:观察四种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200例经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呈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B、C、D四个治疗组:A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 目的:观察四种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200例经胃窦黏膜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均呈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A、B、C、D四个治疗组:A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500mg)和果胶铋(200mg);B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左氧氟沙星片(200mg)和果胶铋(200mg),C组为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200mg)和果胶铋(200mg);D组为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片(200mg)、呋喃唑酮(200mg)和果胶铋(200mg);均为口服,每日2次,疗程7天,疗程结束停药4周后复查14C-UBT,阴性为Hp根除,并对各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B、C和D组Hp根除率分别79.2%、85.1%、91.8%和93.7%,C组和D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D组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的Hp根除治疗方案根除率高,尤以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薄皮构造模式之我见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尚忠 《四川地质学报》 1995年第4期264-267,共4页
根据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展布形态在卫星像片上所反映的影像特征──向斜扬起端呈三角形尖角翘起,背斜倾没端呈圆润的形迹逐渐隐没于地下的现象,从而判定薄皮构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般的箱形褶曲。并指出薄皮构造中的三种褶曲形态呈上下... 根据川东平行岭谷区的展布形态在卫星像片上所反映的影像特征──向斜扬起端呈三角形尖角翘起,背斜倾没端呈圆润的形迹逐渐隐没于地下的现象,从而判定薄皮构造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般的箱形褶曲。并指出薄皮构造中的三种褶曲形态呈上下叠置的关系。在外营力的剥蚀与破坏影响下,薄皮构造受到程度不同的剥蚀破坏而呈现出不同的褶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构造 箱形褶曲 外营力作用 隔槽式褶曲构造 城垛式褶曲构造 隔档式褶曲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水患治理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尚忠 《四川地质学报》 1990年第2期127-131,共5页
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工程,经历代维修和改建,至今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但是对于来自岷江上游的洪水而言,只起到分洪减灾的作用;对来自平原汇水区以内的暴雨洪水的减灾效果却并不显著。 本文根据1988... 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工程,经历代维修和改建,至今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效益巨大的水利工程。但是对于来自岷江上游的洪水而言,只起到分洪减灾的作用;对来自平原汇水区以内的暴雨洪水的减灾效果却并不显著。 本文根据1988年5月1日成像的成都平原TM卫星图像显示的平原水系展布状况,对平原区金堂、新津等地频繁的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作者提出治理的措施是:针对上游汇流过快的矛盾,可在干流沿线修建梯级滞洪丁坝及滞洪区,以延长洪水过境的时间;对狭窄的出口可采取拓宽、改道或增设泄洪涵洞的方式进行。防洪堤的修建应以河曲包络线为标准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曲包络线 过木断面 滞洪 环境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明贤 周立平 +1 位作者 刘尚忠 宁雪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2002~2009年文献,共获得胶囊内镜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906例,联合该院54例共960例,双气囊小肠镜对照组6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胶囊内镜及双气囊...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2002~2009年文献,共获得胶囊内镜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906例,联合该院54例共960例,双气囊小肠镜对照组6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胶囊内镜及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变总体检出率分别为72.1%,83.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憩室和肿瘤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胶囊内镜(P<0.05),而在血管性病变、炎症性病变、息肉、克罗恩病方面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能耐受检查,胶囊内镜组和双气囊小肠镜组不良事件构成比分别占4.3%(41例)和4.1%(28例),两者差异无显著性(χ2=0.855,P>0.05)。结论尽管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变检出率低于双气囊小肠镜,但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操作简单、无痛苦,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价值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和PDG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刘伟 刘尚忠 +1 位作者 蒋水英 孙大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及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鲎试验、双抗体夹心ELISA法、R IA分别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内毒素、PDGF、HA、LN、PⅢN... 目的观察和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变化、二者的相关性及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鲎试验、双抗体夹心ELISA法、R IA分别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内毒素、PDGF、HA、LN、PⅢNP和CⅣ的水平,并分析其意义,对照组为40例健康人。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内毒素、PDGF及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内毒素与PDGF及二者与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正相关(P<0.01)。结论内毒素可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DGF的分泌,二者均可能促进其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内毒素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丙生 许岸高 +3 位作者 甘爱华 周曾芬 刘尚忠 余中贵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148例合并H.pylori感染的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按溃疡面积大小分成SDU组(小面积组,溃疡面积≤1 cm2,再随机分成A、B两组)与LDU组(大...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的可行性。方法148例合并H.pylori感染的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按溃疡面积大小分成SDU组(小面积组,溃疡面积≤1 cm2,再随机分成A、B两组)与LDU组(大面积即C组)。A组: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2次/d,莫西沙星0.4 g,1次/d,疗程10 d;B组与C组同A组方案,疗程结束后再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维持4周。在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并检测H.pylori,溃疡愈合者半年后再复查胃镜。结果三组疗程结束后4周H.pylori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按ITT、PP分析分别为:A组,88.23%/90.00%、90.20%/90.00%;B组,88.00%/91.67%、92.00%/95.83%;C组,87.21%/89.13%、89.36%/91.36%。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溃疡愈合者半年后均无复发。结论 H.pylori阳性DU按溃疡面积大小分层治疗策略是可行的,有利于推进DU治疗的个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药物治疗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立平 刘尚忠 +1 位作者 胡中邦 李明贤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13期2731-2732,共2页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每组50例,治疗后予以胃镜...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每组50例,治疗后予以胃镜复查,统计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2.0%)和总有效率(90.0%)与对照组治愈率(60.0%)和总有效率(72.0%)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果胶铋 慢性萎缩性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性对比剂结肠CT仿真肠镜下结肠息肉与附壁粪渣及运动伪影的鉴别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欣 孟志华 +2 位作者 刘尚忠 方先来 华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811-2813,共3页
目的 探讨阳性对比剂下CT仿真结肠镜对结肠息肉与肠道粪渣以及运动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受检者的阳性对比剂(7%泛影葡胺溶液)CT仿真结肠镜及电子肠镜检查资料,分析肠道粪渣、运动伪影特点及其与息肉的鉴别诊断.结果 12... 目的 探讨阳性对比剂下CT仿真结肠镜对结肠息肉与肠道粪渣以及运动伪影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受检者的阳性对比剂(7%泛影葡胺溶液)CT仿真结肠镜及电子肠镜检查资料,分析肠道粪渣、运动伪影特点及其与息肉的鉴别诊断.结果 125例受检者图像运动伪影级别0~1级占84%,图像运动伪影级别2~3级占16%,肠道伪影可控性较好,大多数伪影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云絮状、棉线头征是肠道粪渣较典型征象,运动伪影可出现肠壁双层征.所有受检者中发现肠道粪渣残留54例(43.2%),在54例有残留粪渣的受检者中,残留于回盲部有38例(70.4%),升结肠10例(18.5%),肝曲结肠28例(51.9%),横结肠12例(22.2%),脾曲结肠10例(18.5%),降结肠6例(11.1%),乙状结肠6例(11.1%),直肠2例(3.7%).结肠近远段粪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粪渣的形态和分布及图像运动伪影具有一定的特点,分析其特点有利于与息肉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结肠造影 仿真结肠镜 对比剂 息肉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明贤 刘尚忠 李少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539-540,共2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5例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行TACE术后常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30例对照组仅行TACE术。两组患...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5例HBV DNA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35例观察组患者在行TACE术后常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30例对照组仅行TACE术。两组患者均在术后4 w应用SF-36量表进行生存质量问卷,术后24 w和48 w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在术后4 w,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躯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5.4±14.3)和(63.8±10.3),P<0.01],躯体角色功能分别为[(69.8±15.2)和(44.0±16.7),P<0.01],躯体疼痛[(63.4±16.5)和(60.6±13.5),P>0.05],心理健康[(63.1±8.7)和(54.1±7.3),P>0.05],精力[(60.8±8.1)和(54.5±7.4),P>0.05],社会功能[(79.5±12.4)和(62.1±9.3),P<0.01],情绪角色功能[(65.2±9.7)和(50.0±8.6),P<0.01],总体健康[(64.8±8.6)和(51.5±7.8),P<0.01];观察组24 w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8.6%对73.3%P>0.05),观察组48 w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3%对50%,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TACE治疗有利于改善肝癌患者近期部分生存质量,提高患者1 a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拉米夫定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如相 刘尚忠 +3 位作者 朱蔓然 宁雪莲 曹艳英 余素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5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静脉给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止血敏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奥曲肽治疗有效率为90.7%(39/43),无效...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静脉给奥曲肽治疗,对照组给予止血敏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奥曲肽治疗有效率为90.7%(39/43),无效率9.3%(4/43),对照组有效率为65.1%(28/43),无效率为34.9%(1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泮托拉唑隔日维持治疗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明贤 刘尚忠 肖永穗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412-413,共2页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隔日维持治疗对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就诊的67例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个月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隔日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35例。隔日治疗组隔日早餐前口服...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隔日维持治疗对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我院就诊的67例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个月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隔日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35例。隔日治疗组隔日早餐前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常规治疗组每日早餐前口服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mg。总观察时间为4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个月进行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第2个月RDQ评分比治疗前少(P<0.05),而第4个月RDQ评分与第2个月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隔日维持治疗可作为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 泮托拉唑肠溶胶囊 隔日给药 RDQ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联合大黄灌注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丽娟 卢如相 +7 位作者 黄从云 刘尚忠 朱蔓然 焦志勇 叶扬娥 彭蓉芳 刘梅宝 王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大黄灌注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灌肠、抑酸护胃、静脉补液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大黄灌注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假性结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灌肠、抑酸护胃、静脉补液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结肠镜联合大黄肠腔内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镜联合大黄肠腔内灌注治疗急性假性结肠梗阻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肠梗阻 急性假性结肠梗阻 治疗 结肠镜联合大黄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D联合胃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内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丽娟 黄从云 +6 位作者 刘尚忠 吴青松 朱蔓然 叶扬娥 朱剑华 卢如相 管振强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3年第6期381-382,共2页
目的观察PTCD(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联合胃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内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黄疸患者20例,分为2组,PTCD联合胃造瘘内引流术组(n=10),PTCD组(n=10)。PTCD联合胃造瘘内引... 目的观察PTCD(经皮肝穿刺胆管外引流术)联合胃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内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不能手术治疗的恶性胆道梗阻黄疸患者20例,分为2组,PTCD联合胃造瘘内引流术组(n=10),PTCD组(n=10)。PTCD联合胃造瘘内引流术组先行PTCD,再胃镜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腹壁外与PTCD引流管相连接,将外引流出的胆汁回输至十二指肠内。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并发症、生存期(月)、生活质量和胆汁引流情况。结果手术全部成功,与PTCD组比较,PTCD联合胃造瘘内引流术组患者胆汁引流管通畅,黄疸明显消退,腹胀、腹痛、腹泻等减轻,进食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PTCD联合胃镜引导经皮胃造瘘内引流是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可作为晚期或不能切除胆管癌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并为其它姑息性治疗(放疗、化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PTCD术 胃造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硫酸镁清洁肠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水英 刘伟 刘尚忠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硫酸镁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门诊120例需做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50%硫酸镁溶液,B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析和比较末次清水样便率、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 目的观察和比较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硫酸镁清洁肠道的效果。方法将本院门诊120例需做结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口服50%硫酸镁溶液,B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分析和比较末次清水样便率、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依从率。结果B组患者末次清水样便发生率为88.3%,肠道清洁率为70.0%和依从率为98.3%,明显高于A组的71.6%、51.6%和86.7%(均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A组的41.7%(p<.005)。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效果好,是一种较好的结肠镜检查的肠道准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硫酸镁 结肠镜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辅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立平 刘尚忠 +1 位作者 胡中邦 李明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6期829-831,共3页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3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6例,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16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主要症状积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反酸、烧心、下咽困难及胸骨后疼痛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莫沙必利 奥美拉唑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立平 刘尚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0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护肝类药物、利尿剂、抗生素等。自发性腹膜炎症状缓解及腹水消退后,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护肝类药物、利尿剂、抗生素等。自发性腹膜炎症状缓解及腹水消退后,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抗生素或益生菌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观察自发性腹膜炎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2%,对照组有效率为60.7%,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中的预防效果显著,能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腹膜炎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如相 何丽娟 +3 位作者 刘尚忠 朱蔓然 彭容芳 叶扬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3期3016-3017,共2页
回顾性总结40例确诊为LST患者联合超声内镜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治疗效果,归纳分析其治愈情况,病理特征及并发症情况。40例联合治疗患者,病理检查证实:颗粒均一型9例(22.5%),结节混合型17例(42.5%),扁平隆起型14例(35... 回顾性总结40例确诊为LST患者联合超声内镜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联合治疗效果,归纳分析其治愈情况,病理特征及并发症情况。40例联合治疗患者,病理检查证实:颗粒均一型9例(22.5%),结节混合型17例(42.5%),扁平隆起型14例(35%),假凹陷型0例(0%)。手术操作平均时间为55±9min,病变整块切除率97.5%(39/40),治愈性切除率100%(40/40),穿孔发生率为2.5%(1/40),迟发型出血发生率0%,术后平均随访3~6个月,无1例转移、复发。EUS和ESD联合治疗LST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超声内镜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阳性造影CT仿真肠镜对结肠息肉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欣 孟志华 +2 位作者 刘尚忠 方先来 华璟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评价结肠阳性造影CT仿真结肠镜用于诊断结直肠息肉的价值。方法 57例疑似或确诊后复查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先进行结肠阳性对比剂充盈下CT仿真结肠镜检查,然后患者再行电子肠镜检查,影像科医生及内镜医生均在盲法干预... 目的评价结肠阳性造影CT仿真结肠镜用于诊断结直肠息肉的价值。方法 57例疑似或确诊后复查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先进行结肠阳性对比剂充盈下CT仿真结肠镜检查,然后患者再行电子肠镜检查,影像科医生及内镜医生均在盲法干预下出具各自检查报告,由第三方统计人员统计CT仿真肠镜对结直肠息肉诊断的符合率。结果以电子肠镜为金标准,则CT仿真结肠镜患者检出敏感度为95.23%,特异度为93.33%;电子肠镜共检出90例息肉,仿真结肠镜共检出125例息肉。仿真结肠镜发现直径在0.3 cm以上的病灶93处,电子内镜有90处,对所有检出直径在0.3 cm以上病灶进行点对点比较,二者的吻合率为86.67%,仿真结肠镜诊断的假阳性率为16.67%,假阴性率为13.33%。结论阳性对比剂充盈下仿真结肠镜能提高结肠息肉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CT仿真结肠镜 电子肠镜 阳性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疗程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尚忠 李丙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8期1103-1105,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疗程的雷贝拉唑(R)在含克拉霉素(C)和呋喃唑酮(F)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80例Hp阳性、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均等分成RCF 3 d组、RCF 5 d组和RCF 7 d组,每天服药2次,疗程... 【目的】评价不同疗程的雷贝拉唑(R)在含克拉霉素(C)和呋喃唑酮(F)三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180例Hp阳性、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均等分成RCF 3 d组、RCF 5 d组和RCF 7 d组,每天服药2次,疗程分别为3 d、5 d、7 d。各组患者在治疗前一周内和治疗后d28分别行胃镜活组织学检查1、4C-UBT检测Hp根除率并评估溃疡愈合及总体症状缓解情况。【结果】168例完成全部治疗方案,12例失访。在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方面,按意图治疗分析(ITT)和试验分析(PP),5d组和7 d组均显著高于3 d组(P<0.05);而5 d组和7 d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总体症状缓解程度无显著差别。【结论】不同疗程的雷贝拉唑与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的三联疗法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中RCF 5 d疗法与RCF 7 d疗法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相似,但均显著优于RCF 3 d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感染/药物疗法 螺杆菌 幽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