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指标和血流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马静 刘巨方 段石明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345-1349,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影像学指标和血流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n=72)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取乳腺导管不典型增... 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影像学指标和血流参数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安徽省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n=72)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取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患者(n=85)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包括形状、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钙化情况)和血流参数[血流分级、血流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PSV)]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超声检测指标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关系,并分析模型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存在微钙化、血流分级为3级的占比更多,且RI和P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微钙化,血流分级为3级,以及RI和PSV升高对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价值(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指标联合检测模型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影像学指标和血流参数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血流参数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联合火针治疗跖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祝伦 刘巨方 《安徽医学》 2011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联合火针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将91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5:1)的混合液注入疣体,每周1次,共2~3次。治疗组第1周使用氟尿嘧啶皮损... 目的观察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联合火针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将91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5:1)的混合液注入疣体,每周1次,共2~3次。治疗组第1周使用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方法同对照组,第2、3周采用火针酒精灯加热后点刺疣体治疗,每周1次,共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对照组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P〈0.05)。治疗组痊愈率89.1%,对照组68.9%,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痊愈41例中有1例复发,占2.4%。对照组痊愈31例中有5例复发,占16.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P〈0.05)。结论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联合火针治疗跖疣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氟尿嘧啶 跖疣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经腹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及鉴别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巨方 童燕燕 姚雯婷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528-153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及鉴别。方法选择60例疑似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分别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情况相对照。结果阴道超声的准确性高于腹超声(P<0.05);阴道超声的灵... 目的探讨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及鉴别。方法选择60例疑似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分别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情况相对照。结果阴道超声的准确性高于腹超声(P<0.05);阴道超声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腹超声(P>0.05);阴道超声在宫角妊娠、瘢痕妊娠、宫颈妊娠、峡部妊娠、间质部妊娠方面的准确率均高于腹超声(P>0.05)。结论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均为诊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经阴道超声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异位妊娠 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恶性征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巨方 童燕燕 姚雯婷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630-163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恶性征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三阴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非三阴性型的乳腺癌患者设为非三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恶性征像对三阴性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设为三阴性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8例非三阴性型的乳腺癌患者设为非三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征像。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癌肿大小、病理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等情况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超声恶性征像在边界不清、存在毛刺征或高回声晕征、病灶内有微小钙化、血流分级为2~3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血流阻力指数≥0.7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块边缘不清、存在边缘毛刺征或高回声晕、病灶内发现微小钙化、血流分级为2~3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超声恶性征像对于诊断三阴性乳腺癌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恶性特点 三阴性乳腺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巨方 童燕燕 +1 位作者 段石明 马静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0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技术诊断其...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期间铜陵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技术诊断其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观察为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和准确率。结果:为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共有112个甲状腺结节,其中有81个良性甲状腺结节,有31个恶性甲状腺结节。为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共有112个甲状腺结节,其中有77个良性甲状腺结节,有35个恶性甲状腺结节。为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高于为其使用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P<0.05。结论:为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技术鉴别诊断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细针穿刺活检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不同体位不同状态下精索静脉内径参数与精液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童燕燕 刘巨方 +1 位作者 崔贤炉 马静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0-714,共5页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测量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不同体位不同状态下精索静脉内径参数与精液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149例VC患者分别行超声检查、精液常规及精子形态分析。超声检查以下参数:1仰卧位患侧睾丸体积;2...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测量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不同体位不同状态下精索静脉内径参数与精液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149例VC患者分别行超声检查、精液常规及精子形态分析。超声检查以下参数:1仰卧位患侧睾丸体积;2仰卧位静息状态精索静脉最大直径(D_(SR));3仰卧位Valsalva动作后精索静脉最大直径(D_(SV));4直立位静息状态精索静脉最大直径(D_(UR));5直立位Valsalva动作后精索静脉最大直径(D_(UV)),并且计算以下数值:△D_S=D_(SV)-D_(SR),△D_U=D_(UV)-D_(UR),△D_R=D_(UR)-D_(SR),△D_V=D_(UV)-D_(SV)。应用ROC评价以上8个参数和精液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9例VC患者(79.87%)为精液检测异常组,30例(20.13%)为精液检测正常组,患侧睾丸大小在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323)。D_(SR)、D_(SV)、D_(UR)、D_(UV)和△D_S在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D_(SR),P=0.35;D_(SV),P=0.34;D_(UR),P=0.06;D_(UV),P=0.12;△D_S,P=0.64);△D_U、△D_R和△D_V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_U,P=0.007;△D_R,P=0.0001;△D_V,P=0.04)。D_(SR)、D_(SV)、D_(UR)、D_(UV)、△D_S、△D_U、△D_R和△D_V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55、0.57、0.64、0.62、0.49、0.28、0.86、0.69,对应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25、2.51、2.48、2.63、0.30、0.23、0.25、0.20;鉴别精液检测异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42%和56.67%、65.55%和63.33%、60.50%和63.33%、60.50%和63.33%、49.90%和56.67%、29.41%和33.33%、79.83%和80%、65.55%和63.33%。结论:静息状态仰卧位和直立位的精索静脉最大直径的差值在区分精液检测异常的VC患者上具有最高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预测VC患者的精液检测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精液分析 超声 体位 精索静脉内径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良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丁景秀 童燕燕 +2 位作者 刘巨方 马静 江冠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良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方法选择铜陵市立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疑似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良性乳腺肿瘤中的诊断效能及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方法选择铜陵市立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80例疑似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比较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血流分级。80例疑似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良性乳腺肿瘤73例,根据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将73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分为诊断正确组(n=63)和误诊组(n=10)。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结果的因素,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良性乳腺肿瘤的准确率为86.30%(63/73),特异度为86.30%,敏感度为100.00%。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判定良性乳腺肿瘤病灶大小、形态的准确率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血管阻力指数显著低于恶性乳腺肿瘤患者(P<0.05)。良性乳腺肿瘤患者血流分级多数(97.3%,71/73)为Ⅰ~Ⅱ级,恶性乳腺肿瘤患者血流分级均为Ⅲ~Ⅳ级,良性乳腺肿瘤和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指数、年龄、病灶大小对诊断结果无影响(P>0.05),感兴趣区域面积、压力与压放频率、病灶位置、肿瘤物理性质对诊断结果有影响(P<0.05)。感兴趣区域面积<病灶大小2倍、压力与压放频率≤1或≥4、病灶底部距体表≤2 cm、病变弹性系数重叠是影响诊断结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良性乳腺肿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感兴趣区域面积、压力与压放频率、病灶底部距体表距离、病变弹性系数重叠是影响诊断结果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穿刺活检 乳腺肿瘤 诊断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对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童燕燕 刘巨方 +1 位作者 马静 丁景秀 《中国医药导刊》 2022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lung ultrasonography,LUS)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诊断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2例(重症肺炎组),以及急...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lung ultrasonography,LUS)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诊断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2例(重症肺炎组),以及急诊科收治的非重症肺炎患者97例(非重症肺炎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LUS特征、血清PCT水平,以及LUS联合PCT检测对鉴别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结果:149例患者中,血清PCT>0.5 ng·mL^(-1)患者93例,其中重症肺炎组患者LUS出现B线>3条、支气管充气征、肺实变、胸膜异常征及胸腔积液的发生率多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PCT≤0.5 ng·mL^(-1)患者56例,其中重症肺炎组患者LUS出现B线>3条、胸膜下结节个数>3个的发生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LUS出现B线>3条联合PCT>0.5 ng·mL^(-1)诊断重症肺炎的准确率最高,其AUC为0.94(0.900~0.980);LUS出现B线≤3条联合PCT≤0.5 ng·mL^(-1)诊断非重症肺炎的准确率最高,其AUC为0.840(0.774~0.906)。结论:LUS联合PCT检测可有效鉴别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者,对肺炎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降钙素原 重症肺炎 非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童燕燕 刘巨方 林继平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6期562-563,56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患者(72个乳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结果对照,应用ROC曲线确定SR值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经组织病理学确认的72个乳腺结节有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SR)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乳腺患者(72个乳腺结节)进行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结果对照,应用ROC曲线确定SR值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经组织病理学确认的72个乳腺结节有44个结节为良性,28个恶性,行弹性超声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恶性结节SR为(0.35±0.14),良性结节的SR为(1.06±0.6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R的最佳临界值为0.40,以SR<0.4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标准,其敏感性90.2%,特异性89.3%,准确性90.6%。根据该值构建ROC曲线下面积为0.912,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SR对判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应变率比值 乳腺结节 良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童燕燕 刘巨方 林继平 《安徽医学》 2016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5年9月已造瘘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瘘口处动静脉吻合情况、血流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3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动静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尿毒症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血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5年9月已造瘘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瘘口处动静脉吻合情况、血流情况。结果本组病例中超声诊断3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动静脉内瘘栓塞22例,动静脉内瘘狭窄7例,动静脉内瘘狭窄伴栓塞2例,头静脉瘤样扩张2例(其中1例伴吻合口栓塞),1例患者先后出现栓塞、狭窄、头静脉瘤样扩张和假性动脉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人工造瘘血管状况的监测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人工动静脉瘘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定位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通路建立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洁 刘巨方 +1 位作者 章传芳 徐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722-726,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体表定位和传统徒手触摸法定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静脉留置针的不同效果,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体表定位血管走行在神经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通路建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6例高龄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 目的通过对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体表定位和传统徒手触摸法定位外周静脉穿刺置入静脉留置针的不同效果,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体表定位血管走行在神经内科高龄患者外周静脉通路建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6例高龄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包括男性132例,女性84例;年龄80~93岁,平均年龄83.33岁;输液天数6~21 d,平均输液天数11.00 d;脑梗死80例,眩晕、头晕51例,短暂脑缺血发作14例,其他类疾病71例;并发病症:心血管系统病症100例,内分泌系统病症51例,呼吸道病症15例,消化道病症7例,其他病症45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徒手组和超声组,每组108例。徒手组选用传统徒手触摸外周静脉走行后,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路。超声组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体表定位静脉走行后,用记号笔在皮肤表面将血管走行标记清楚,然后沿标记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将两组患者的穿刺耗时、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的比率、置入的穿刺针的有效维持时间及穿刺的相关并发症做比较。结果徒手组穿刺耗时<10 min的比率明显较超声组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32.41%vs 50.93%。P=0.006)。徒手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于超声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5.93%vs 46.30%。P=0.002)。徒手组穿刺留置针维持时间超过5 d的比率少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67%vs 79.63%。P=0.032)。不良反应方面,徒手组置针部位疼痛的比率大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7%vs 12.96%。P=0.036)。徒手组置针点周围的淤斑比率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4%vs 28.70%。P=0.016)。徒手组置针部位血肿的比率高于超声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7.78%vs 11.11%。P=0.002)。结论与传统徒手触摸外周静脉走行后建立静脉通路相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外周静脉走行的静脉留置针置针技术对于神经内科高龄困难外周静脉穿刺患者具有操作更加精准、耗时短、置针的成功比率高、静脉通路维持的时间更长等优势。此方法值得护理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穿刺术 神经内科 高龄患者 困难静脉 血管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